《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629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4.docx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4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学习本课6个生字,联系句子“发配、流配、依草附木”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通过对人物对话、动作、外表等描写的朗读品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抓住课文的梗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利用收集的资料,了解课文中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3.初步掌握课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概括人物个性特点的写作方法,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通过本课课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上掀起课外阅读的热潮。

教学重点:

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课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上掀起课外阅读的热潮。

课前准备:

了解水浒人物,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资料,收看《水浒传》影视片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

激发兴趣,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并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的精读和人物形象的品味做好铺垫。

一、激发情感、初读故事。

1.背景音乐:

《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导入。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曲《好汉歌》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让同学们了解了《水浒》,喜爱上了《水浒》。

当听到那铿锵有力的歌声时,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一个个英雄的身影便活脱脱地展现在眼前。

2.《水浒传》与《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你读过《水浒传》这部名著吗?

展示并说说你对《水浒传》的了解。

3.指导初读:

现在就让我们读一读根据《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成的一篇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看一看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1.自读思考:

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自己练习——小组合作练说——再次仿照,人人练说:

《林冲棒打洪教头》说的是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

途中来到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试,几招之内便使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让他羞愧而去的事。

(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做到用词简练。

师随机板书:

“发配、偶遇、挑衅、败于”)

3.再读课文,联系题目,想一想课文重点应该写什么?

(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

这经过应写清楚两个人为什么比武,怎么比武的,比武的结果怎样。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

(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

4.分段: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林冲被押解沧州,来到柴进庄上。

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详细地叙述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它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洪教头席间向林冲挑战。

第二层是第四、五自然段,写了二人初次交手。

第三层是第六、七自然段,写林冲与洪教头再次交手,林冲获胜。

  第八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洪教头败给了林冲,满面羞愧而去。

5.再读体会。

读了几遍课文,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释疑激趣。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从整体入手,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阅读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目标:

通过朗读品味,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过程:

一、再读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

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再读。

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

生读课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

他们在干什么?

把这些联系起来说一说。

(课文主要写了柴进款待林冲的情景以及在柴进的要求与洪教头逼迫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3.你认为谁是好汉?

为什么?

从课题可以看出,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人物?

二、朗读品味,体会个性特点

1.林冲棒打洪教头?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课文又是通过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自读课文第二至第七自然段,生细读,讨论。

2.汇报:

()的林冲

——武艺高强。

“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使出了自己浑身的功夫,把火朝天,劈头打来,如果这一棒打在林冲的头上,会把林冲怎么样?

置人于死地呀。

而林冲只是把棍一横,没有使出自己的真功夫。

仅仅打了一下洪教头的小腿骨,没有打在人家要害,这在武打里面,武林高手叫——点到为止。

理解“禁军”,保卫皇帝的部队——御林军,也叫禁军,最精锐的部队,人人武功高强。

林冲是这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武功十分了得!

可洪教头没有见过大世面,他自认为是柴进的师父,自认为自己有点本事,就谁也不放在眼里了,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机智。

“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还有第七段中“洪教头一棒落空……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洪教头用的是把火烧天的招式,是从上往下打,肯定要把脚提起来,而林冲用的是拨草寻蛇的招式,正好打在他提起来的脚上。

请学生上台,分别表演“把火烧天”“拨草寻蛇”的招式。

“把火烧天”是把棒高高举起,棒朝着天。

这种招式一摆,必然露出了破绽——脚露出来了。

林冲“拨草寻蛇”打他的脚,这就是林冲的聪明机智。

——勇敢。

第七段中的“洪教头跳起来大叫:

来!

来!

来!

”这两句可以看出,林冲非常勇敢。

因为洪教头挑战,那样气势汹汹,那样仗势吓人,那样的大喊大叫,而林冲却并没有害怕,仍然沉着应战,接受了洪教头的招数。

——镇定自若。

“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人。

——谦虚。

林冲连说:

“不敢,不敢。

——心胸广阔。

第三段中的两句话,“林冲寻思……洪教头也不相让。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虽然洪教头心胸狭窄,这样傲慢,对林冲不理不睬的,但林冲丝毫没有和他斤斤计较。

——善于思考、善于观察。

“林冲寻思……这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

”看出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因为洪教头是柴大官人的师父,所以林冲对他非常尊敬,有礼貌。

从这儿看出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因为“洪教头一棒落空……又举起了棒。

”林冲见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

从这几句话感觉到林冲善于观察,能够很快地捕捉对方的破绽。

3.另一个人物,谁?

再读第七段。

()的洪教头。

——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等词语看出;“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就越发要跟他交手。

”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洪教头才是一个柴大官人的师父,就看不起林冲,他却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他厉害的人多着呢!

——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抓住“我偏不信他”。

什么“偏不信”?

就是故意的。

——骄傲蛮横。

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

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洪教头“来来来”,前面说“来来”,多了一个“来”,你体会到什么?

  洪教头盛气凌人,急不可待,林冲只是“一横”、“一退”、“一扫”便轻松获胜。

林冲只是一扫,而不是像洪教头那样气势汹汹,穷凶极恶,要将人置于死地似的穷追猛打。

他只是轻轻一扫,点到为止。

4.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现如何?

这说明什么?

比较作者对林冲、洪教头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

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入木三分,刻画细腻,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特点,一下子就能辨认出这是林冲,那是洪教头。

  其次,作者在描写时,还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大量地运用了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

找找人物的对比描写。

看,第三自然段中林冲——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洪教头——全不理睬。

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一个谦让,一个傲慢;一个有礼,一个无礼,非常鲜明。

这样把两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放在一起来描写,以形成鲜明对比的表达方法,就叫对比描写。

6.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

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现又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

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顺应了学生的问题,但是又提出引导学生深究的问题。

7.指导朗读。

鲜明的对比,在比较中凸现人物的性格。

写得最出彩的是第七段,拿起书,我们一起把第七段好好地赏读赏读。

你们先练一练,读的时候,要把林冲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要把洪教头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练好以后,我请你来读。

教师范读,男女生各推荐一个朗读最佳的读第七节。

8.棒打的结果怎样?

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生齐读第八节。

9.复述第七段故事。

对照板书,理清课文顺序的基础上,有条理的复述课文,小组说——推荐说——评说,要求用上文后的词语。

三、回顾全文、升华主题:

1.看录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断。

2.看黑板,读课题,题目分明是《林冲棒打洪教头》,我们读了全文,好像是洪教头要棒打林冲,处处挑衅林冲,要跟林冲打,要和林冲比,林冲一让再让,最后一棒打在他的小腿骨上,点到为止。

洪教头只能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了。

你们说,究竟谁才是真好汉?

(在黑板上“好汉”一词的后面打上“?

”)

3.好汉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谦虚、机智、心胸广阔、善于思考、镇定自若、武艺高强。

四、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1.林冲棒打洪教头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提供片段《林冲风雪山神庙》,读一读。

2.想更多地知道以后的事情,了解更多的好汉人物,利用课余时间去读一读《水浒传》吧,把你觉得最喜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我们也了也来共同感受一下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

五、巩固练习。

听写词语,当堂订正,同桌互改。

依草附木、拨草寻蛇、满面羞惭、杀鸡宰羊、劈头打来、流配、恼恨、踉跄、厅堂、理睬。

板书:

林冲  棒打  洪教头

(义)忍狂

(艺) 精    躁

第三课时

重点进行《讲〈水浒传〉的故事》口语交际练习,并由此推广开去,达到最初确定的本文作为研究课,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目标。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堂实录(第二课时)河南版

作者:

特级教师孙双金(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上课地点: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人民剧院

上课时间:

2004年3月21日上午

师:

好。

今天同学们情绪都很好,孙老师就两节课连着一起上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一下课文中的两个人物。

一个是谁?

生(齐答):

林冲。

师板书:

()的林冲

我这里黑板上有一个填空,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一个林冲?

前面加一个什么词语?

加词的理由是什么?

你从课文哪些句子当中找出这些理由?

先不要举手,把手放下,同位先讨论讨论。

别急,还有一个要求,待会我让你起来讲的时候,不仅要讲出你认为林冲是一个怎样的林冲,还要讲出你的同桌——他认为林冲是怎样一个林冲。

就是要把同桌的话、同桌的语言原原本本说给大家听,就是要学会倾听同桌的发言。

知道了吗?

生:

知道。

(生开始互相讨论)

师:

先说自己的,再说同桌的。

生:

我认为林冲是一个谦虚的林冲。

师:

我先把你认为的写在黑板上。

(板书:

谦虚)这不是孙老师认为的,这是你认为的。

我觉得了不得啊!

这是你的见解,我要写上去。

谦虚的林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我从第三段中看出来的。

师:

不要讲全段,你从第三段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生:

林冲连说:

“不敢,不敢。

师:

你从这里看出来的,这是你的理解。

你同桌的呢?

生:

我同桌和我的意见一样。

师:

你们俩说的都是一样的,两个人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

你们俩是英雄。

英雄请坐。

还有不同的吗?

孙老师最喜欢不同的。

生:

我觉得林冲是一个机智的林冲。

师:

(板书:

机智)机智的林冲。

谈谈你的见解。

生:

我的见解是第七段中“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还有第七段中“洪教头一棒落空……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师:

你从哪儿看出他的机智?

洪教头把火烧天,林冲拨草寻蛇,你就看出他的机智了吗?

我不那么认为。

你没有说动我。

为什么这里能说明他的机智呢?

理由不充分。

找到了句子,说不出理由来,没关系,同桌的你来帮帮她。

生:

因为洪教头用的是把火烧天的招式,是从上往下打,肯定要把脚提起来,而林冲用的是拨草寻蛇的招式,正好打在他提起来的脚上。

师:

“把火烧天”的招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招式?

谁来做一做“把火烧天”的招式?

(一男生上台,两手做握棒状,高高举起。

师:

“把火烧天”是把棒高高举起,棒朝着天。

他这种招式一摆,必然露出了破绽——脚露出来了。

林冲“拨草寻蛇”打他的脚,这就是林冲的聪明机智。

对不对?

(生齐答:

对)给他掌声!

(生鼓掌)林冲是机智的,我看这位女孩也很机智,你也是机智的女孩,说得好。

还有不同的吗?

生:

林冲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

师:

喔,他又与众不同了,心胸广阔的林冲。

我把它写上去。

(板书:

心胸广阔)你从哪看出林冲是心胸广阔的人呢?

生:

我从第三段中的两句话,“林冲寻思……洪教头也不相让。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虽然洪教头心胸狭窄,对林冲不理不睬的,但林冲丝毫没有和他斤斤计较。

师:

洪教头这样无理,这样傲慢,但林冲根本没有和他计较,看出林冲是一位——心胸广阔的林冲,好汉的风采。

我看你哟,将来也一定是心胸广阔的人。

还有不同的吗?

生:

我觉得林冲是一个勇敢的人。

师(板书:

勇敢):

勇敢的人,黑板上没有,我把你的“勇敢”写上去。

你从哪看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呢?

生:

我是从课文的第四段看出来的。

师:

说说看。

生:

(读第四段)。

还从第七段中的“洪教头跳起来大叫:

来!

来!

来!

”这两句可以看出,林冲非常勇敢。

因为洪教头那样的大喊大叫,而林冲却并没有害怕,依然接受了洪教头的招数。

师:

依然接受了洪教头的——挑战。

那样气势汹汹,那样仗势吓人,但是林冲没有害怕,仍然沉着应战,这就看出他——非常勇敢。

你看出他——

生:

我看出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师:

我也把你的写上去,都是你们的。

(板书:

善于思考)请讲理由。

生:

我从“林冲寻思……这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

”看出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师:

因为洪教头是柴大官人的师父,所以林冲对他非常——(生:

尊敬。

)有礼貌。

从这儿看出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这是你读出来的。

(转身对另一举手的女生)你读出什么了?

生:

我觉得林冲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师:

观点相同,再补充理由,是吗?

生:

是的。

因为“洪教头一棒落空……又举起了棒。

”林冲见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

我从这几句话感觉到林冲善于观察。

师:

善于观察,能够很快地捕捉对方的破绽。

这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

生:

我认为林冲还是一个镇定自若的人。

师:

镇定自若的人(板书:

镇定自若)。

说说你的理由。

生:

“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从这几句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人。

师:

说的好。

可我认为林冲最主要的本事还没有说出来,林冲最大的本事是什么?

生:

他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

师:

(板书:

武艺高强)说说你的理由。

生:

“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使出了自己浑身的功夫,而林冲只是把棍一横,没有使出自己的真功夫。

师:

洪教头使出了浑身的功夫,把火朝天,劈头打来,如果这一棒打在林冲的头上,会把林冲怎么样?

(生:

把林冲打死。

)置人于死地呀。

你看林冲打的人家什么地方呀?

(生齐答:

腿。

)有没有打在人家要害?

(生齐答:

没有。

)有没有一棒打在人家头上?

(生齐答:

没有。

)林冲仅仅打了一下洪教头的小腿骨,这在武打里面,武林高手叫——点到为止。

还有什么补充?

生:

“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

八十万禁军教头,什么军叫禁军?

生:

非常大的,在重要的时候才用的精锐部队。

师:

保卫皇帝的部队——御林军,也叫禁军,最精锐的部队,人人武功高强。

多少禁军?

生(齐答):

八十万。

师:

林冲是这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武功了得啊!

那是什么样的本事啊。

洪教头没有见过大世面,他自认为是柴进的师父,自认为自己有点本事,就谁也不放在眼里了,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林冲究竟是什么人?

一起读读第七段。

生:

齐读第七段。

师:

研究了林冲,必然还要研究一下另一个人物,谁?

生(齐):

洪教头。

师:

板书:

()的洪教头你认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

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还心胸狭窄的人。

师:

“心胸狭窄”这个词用得好,我把它写上去。

(板书:

骄傲心胸狭窄)你从哪看出他心胸狭窄?

说说你的理由。

生:

“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便竟上首坐了。

师:

便竟上首坐了。

坐在最好的位置上,在最尊敬的客人的位置上坐了。

生:

我觉得洪教头是个自不量力的人。

师:

“自不量力”这个词用得非常好。

(板书:

自不量力)说说你的理由。

生: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

洪教头怎么样?

生:

非常自不量力。

柴进说林武师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不信,他觉得自己也是武师,肯定比他强。

师:

不知道对方有多大本事,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这叫自不量力。

生:

我觉得洪教头是个自以为是的人。

师;自以为是,又是一个不同的词语。

(板书:

自以为是)说说理由。

生:

“林冲寻思……全不理睬。

”从这看出林冲很谦虚,但是洪教头摆出一付唯我独尊的样子,对林冲全不理睬……(学生语速很快,吐字不清。

师:

刚才我听得不是很清楚。

你再说一遍。

生:

林冲躬身施礼,但是洪教头摆出一付唯我独尊的面孔,对林冲的施礼并不理睬。

师:

说得好。

我发现你的词汇很丰富——唯我独尊。

在柴进庄上,我洪教头是老大,你们都得听我的。

什么八十万禁军教头?

什么林冲?

都不在我眼里!

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生:

我觉得洪教头是个小肚鸡肠的人。

师(笑):

小肚鸡肠。

从哪看出来的?

生:

“洪教头恼恨林冲……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从这里可以看出洪教头不但想赢了林冲,显显自己的本事,还想赢得那锭银子。

师:

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小肚鸡肠。

这样的人怎么成得了大事业?

怎么成得了大气候呢?

生:

我也认为洪教头是个自以为是的人。

我是从这一句里看出来的,“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

”这句话看出来洪教头以为他不会枪棒,就越是要跟人家较劲。

师:

那里知道林冲这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人家是含蓄,人家是藏而不露,人家是真人不露相。

他却以为人家没本事,真是没见过世面的人。

你还有什么补充?

生:

洪教头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就越发要跟他交手。

”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洪教头才是一个柴大官人的师父,就看不起林冲,他却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比他厉害的人多着呢!

师:

讲得好!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能人太多了,天地太大了!

生:

我觉得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自满的人。

他以为他是柴大官人的师父,就全不把林冲放在眼里。

师:

说得好!

请坐。

什么叫名著?

《水浒传》是名著,名著就名在,一句话就把人物的性格写出来了。

洪教头是什么人呢?

课文中是怎么写他进来的?

歪戴着头巾,挺着个胸脯,这是什么人呀?

生:

自不量力。

生:

高傲自大。

师:

名著就应该这样来体会:

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好,请大家看黑板,我现在来问你们:

什么样的人是好汉?

(在黑板上“好汉”一词的后面打上“?

”)你们说,是林冲是好汉,还是洪教头是好汉?

生:

林冲是好汉。

师(指着黑板上的词语):

好汉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生(齐):

谦虚、机智、心胸广阔、善于思考、镇定自若、武艺高强。

师(指着黑板上的词语):

洪教头是什么人?

生(齐):

骄傲、心胸狭窄、自不量力、自以为是、小肚鸡肠。

师:

题目是《林冲棒打洪教头》,我们读了全文,好像是洪教头要棒打林冲,处处挑衅林冲,要跟林冲打,要和林冲比,林冲一让再让,最后一棒打在他的小腿骨上,点到为止。

洪教头只能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了。

两个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比较当中凸现人物的性格。

写得最出彩的是第七段,拿起书,我们一起把第七段好好地赏读赏读。

你们先练一练,读的时候,要把林冲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要把洪教头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练好以后,我请你来读。

生:

自由练读第七段。

师:

先请一个“女林冲”来读一读。

生:

感情朗读第七段。

师:

掌声!

(生鼓掌)要打分孙老师给她打98分。

总的来说是不错的,就有这么一点:

(师范读)洪教头跳起来大喊:

“来!

来!

来!

”是大“喊”哟!

不是“说”。

要把洪教头气势汹汹的样子读出来,谁能读得超过她?

请一个“男林冲”来读。

生:

感情朗读第七段。

师:

打多少分?

(对一女生)你给他打多少分?

生:

93分。

师:

93分?

降下去了!

为什么打93分?

生:

因为他没有读出洪教头气势汹汹的样子和林冲的谦虚和机智勇敢。

师:

哦,你这个洪教头不狠,太温柔了;你这个林冲太沉着了。

你们推荐一下,你们班谁读书读得最好?

生:

谢鹏程。

师:

谢鹏程,鹏程万里。

来,给“鹏程万里”一些掌声。

你要读好了,孙老师赏识你,也要跟你比试比试。

生(谢鹏程):

感情朗读第七段。

师:

多少分?

生(齐):

100分!

师:

读到100分,孙老师有点不敢跟他比了,有点胆怯了。

(学生纷纷举手)你们都想读?

那好,站起来,一起读。

我听听,是不是能把洪教和林冲两个人物的形象读出来。

生(齐):

感情朗读第七段。

师:

同学们都读得很好。

现在我们来演一演这两个人物,谁来演林冲?

林冲是精汉子,(指一身材魁梧、脸庞黝黑的男生)威武的,英俊的林冲,黑林冲。

(众笑)谁来演洪教头?

你们选,你们班谁上来演洪教头比较合适?

(学生纷纷指一男生)大家选中你了,这是你的光荣(众笑)。

想一想,洪教头歪戴着头巾,挺着胸脯,是怎么走进来的。

就演第七段,谁来读旁白?

(学生纷纷举手要读,教师指名一女生读旁白。

)要不要孙老师指导一下,你们两个要随着她的朗读,做出相关的动作,怎么把火烧天,怎么拨草寻蛇。

其他同学都是什么?

(生齐答:

观众。

)洪教头倒地以后,你们应该怎样?

(生齐答:

哈哈大笑)

生:

两男生表演第七段内容。

(表演与旁白不合拍,但仍逗得学生大笑。

师:

看来表演和旁白合不到一起。

这样吧,这次不要旁白,你们两个自己说,自己演,好吗?

开始。

生:

两男生再次表演第七段内容。

师:

课文已经学完了,谁愿意把全文给大家美读一遍?

生:

有感情朗读全文。

师:

哎哟,你真了不起!

读得声情并茂,孙老师给你打120分!

读完了课文,我想知道,同学们对课文中生字词是不是都掌握了呢?

现在拿出练习本,听写十个词语。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听写的词语有:

依草附木、拨草寻蛇、满面羞惭、杀鸡宰羊、劈头打来、流配、恼恨、踉跄、厅堂、理睬。

听写完之后,教师当堂订正,同桌之间互相订正。

这篇课文是从《水浒传》中节选的,《水浒传》里像这样精彩、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找来儿童版本的《水浒传》认真读一读,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评出你们班的故事大王。

好不好?

(生齐答:

好。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