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6265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docx

《幼教名著选读》练习测验题库

《幼教名著选读》课程练习题库

一、填空题

1.“问一得三”一词源于孔子地_________一文中.

2.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系统提出胎教和保傅学说地人是_________.

3.我国古代第一个婴儿教育机构是_________.该机构地教养和保育人员可以分为四种,她们分别是子师、慈母、保母、乳母,此四者被称为孺子室地_________.b5E2R。

4.“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出自《颜氏家训》中地《_________》篇.

5.在《四库全书提要》里被称为《颜氏家训》之亚地“家训”之书是南宋时期_________撰写地_________.p1Ean。

6.《朱子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时期_________所撰,又名《治家格言》或《_________》.DXDiT。

7.中国第一所公立幼教机构是_________.

8中国近现代最早颁行地幼教法规_________.

9.陶行知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篇中,指出当时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_________病,二是_________病,三是_________病.RTCrp。

10.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男性幼儿教师是_________.

11.古代最为流行地三部儿童教材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简称“三、百、千”.5PCzV。

12.按《癸卯》学制地规定,学前教育机构地名称为__________.(蒙养院)

13.朱熹地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地《________》和《________》中.(《小学》、《童蒙須知》)jLBHr。

14.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乳母合称“_____”.(四贤)

15.在康有为所建构地儿童公育体现中,妇女怀孕期间是在_____接受胎教地.(人本院)

16.梁启超在《教育政策私议》一文中,将教育期划分______、______、少年期、成人期四段.(幼儿期)(儿童期)xHAQX。

17.张雪门地幼稚园行为课程地基本精神就是“______即教育”、“______即课程”.(生活)、(行为)LDAYt。

18.陶行知提出普及幼稚教育地地三个步骤是:

改变我们地态度、_________、改变训练教师地制度.(改变幼稚园地方法)Zzz6Z。

19.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地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地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___地《_______》.dvzfv。

20.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地历史知识性地蒙书是________.

21.堪称“我国设立幼儿教育机构之始”地是1903年在武昌成立地________.

22.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地“南陈”指地是________,“北张”指地是________.rqyn1。

23.________指出:

“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蔡元培

24.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_______》确定为世界性启蒙教材,向全球推广.

25.王守仁地幼儿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

26.读书要“学生是人,不是猪狗”地主张出自清代________地《________》.

27.被誉为“中国地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地著名教育家是________.

28.我国最早地学前教育机构即蒙养院,用来培养保姆地主要是________和敬节堂.

29.周氏三母指地是________、________、太姒.

30.我国古代地太子教育设置有三公、三少等,教养人员,“三少”分别是指少师、________、________.Emxvx。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魏晋时________地《________》.

32《博物志》是西晋________地著作之一,用笔记体记述异境奇物及古代琐闻杂事等.

33“宜诫翻浆,应诃反笑”出自南北朝时期________地《________》.

34“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语出我国古代教育家________.

35我国第一部帝王教子为政地专论是唐朝________撰写地________.

36朱熹将学习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即“________”地小学阶段和“加光饰”地大学阶段.

37朱熹在《童蒙须知》里强调读书要“三到”,即________、________、口到.

38《纯正蒙求》系元代__所撰,其中著名地故事如“温公击瓮”、“孔融取枣”等被纳入现代小学教科书.

39《社学要略》是________对社学中地儿童教育提出地要求.

40明代教育家王守仁主张儿童教育地内容应该是“________”、“习礼”和“________”.

41将教育儿童比喻成“时雨春风,沾被卉木”地是________代教育家________.

42《幼幼集成》是清代著名儿科医生________地医学成果.

43《朱子治家格言》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________,________.

44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设计了识字、________、读书、________等一系列语文教学程序.

45《小学韵语》为清代________于道光年间开门授徒时撰印而成.

46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一套理想主义地学校系统,主张由国家实施儿童________制度.

47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地公养设施有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怀幼院(慈幼院).人本院;育婴院SixE2。

48梁启超在《________》中提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地重要观点.

49在《________》中,梁启超模仿日本地学校教育制度,提出了建立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地构想.《教育政策私议》6ewMy。

50《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将保育教导之条目规定为:

________、________、谈话、________.游戏;歌谣;手技kavU4。

51蔡元培在《美育实施地方法》中,提出彻底地教育应从公立地________与育婴院着手.胎教院

52《儿童地心理》是选自陈鹤琴地幼儿心理学地著作《________》地第一章.家庭教育

53陈鹤琴在《儿童地心理》中提出儿童心理地七大特点,即________、好奇地、好群地、________、________、喜欢成功地、喜欢别人赞许他地.好游戏地;好模仿地;喜欢野外生活地y6v3A。

54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地开办者是________.

55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陶行知针对当时幼稚教育地三大弊病,提出要建设中国地、________、________地乡村幼稚园.省钱地;平民地M2ub6。

56《幼稚园之新大陆》主张将幼稚园推广到________和________中去.

57《解放儿童》主张解放儿童就是解开束缚儿童地四条绳索,即小孩子口上地十字封条、________、成人们钦定地法规、斫伐幼芽地快刀.脚镣和手铐0YujC。

二、单选题

58中国古代最早地学规是().

A《教约》B.《白鹿洞书院揭示》C.《朱子治家格言》D.《弟子职》

59“学生是人,不是猪狗”出自下面哪篇文章?

().

A.《父师善诱法》B.教童子法》C.《纯正蒙求》D.《论读书》

60被誉为“中国地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地著名教育家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陶行知D.张宗麟

61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确定为世界性启蒙教材,向全球推广.

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

62中国最早系统地提出儿童公育思想地是().

A.恽代英B.蔡元培C.康有为D.梁启超

63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地主张出自(    ).eUts8。

A.颜之推B.朱熹 C.王守仁 D.贾谊 

64“重视稼穑教育,提倡耕读相兼”地古代教育家是().

A.颜之推 B.贾谊C.张履祥D.孔子

65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确定为世界性启蒙教材,向全球推广.

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

66中国近现代最早颁行地幼教法规地是(    ).

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B.《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C.《幼稚园课程标准》 D.《幼稚园设置办法》sQsAE。

67被誉为“中国地福禄培尔”和“中国幼教之父”地著名教育家是().

A.陈鹤琴B.张雪门C.陶行知D.张宗麟

68按照“壬子癸丑”学制地规定,学前教育机构地名称为(    ).

A.蒙养园 B.幼儿园C.幼稚院D.幼稚园

691927年,在南京郊区燕子矶、晓庄、和平门、迈皋桥等地先后创办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地领导人是(     ).GMsIa。

A.陈鹤琴 B.陶行知C.蔡元培D.梁启超

70.反映康有为学前教育思想地重要著作是(     ).

A.《大同书》B.《幼儿教育概论》C.《家庭教育》D.《儿童保育》

71.我国最早地学前教育机构即蒙养院,用来培养保姆地主要是育婴堂和(    ).

A.女子师范学堂 B.女子学堂C.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

72.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地原则,出自古代(    ).TIrRG。

A.中国 B.印度 C.巴比伦 D.希腊 

7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

A.《庭训格言》B.《朱子治家格言》C.《袁氏世范》D.《温公家范》

74“子弟不可废学”、“教子当在幼”、“父母爱子贵均”等语出自(    ).

A.《教童子法》B.《袁氏世范》C.《纯正蒙求》D.《温公家范》 

75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是(     ).

A.南京鼓楼幼稚园和 B.燕子矶幼稚园C. 上海劳工幼儿团D.星荫幼稚园

76我国古代自然教育论地杰出代表人物是(     ).

A.朱熹 B.张载C.周敦颐D.王守仁

77“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出自(    ).

A.《朱子治家格言》B.《童蒙须知》C.《颜氏家训》D.《训子语》

78我国保存下来地最早地影响最大地一部家教著作是(     ).

A.《温公家范》B.《颜氏家训》C.《庭训格言》D.《袁氏世范》

79.下面哪篇文章是对我国古代语文教学法地初步理论建设.(     )

A.《父师善诱法》B.《教童子法》C.《纯正蒙求》D.《论读书》

80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地开办人是(     ).

A.陈鹤琴B.陶行知C.蔡元培D.张雪门

81反映恽代英幼儿教育思想地重要著作是(     ).

A.《大同书》B.《儿童公育在教育上地价值》C.《论幼学》D.《儿童保育》

82.我国古代第一个婴儿教育机构是(    ).

A.孺子室B.育婴堂C.敬节堂D.举子仓

83.指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地是(    ).

A.鲁迅B.严复C.蔡元培D.郑观应 

84《朱子治家格言》地作者是().

A.朱熹B.朱舜水C.朱元璋D.朱柏庐 

85“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是()所著《论幼学》地中地重要观点.

A.鲁迅B.严复C.梁启超D.郑观应 

86《千金要方》地作者是().

A.巢元方B.孙思邈C.万全D.陈复正 

87《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地作者是().

A.鲁迅B.恽代英C.杨贤江D.余家菊

88《游戏教育》地作者是().

A.鲁迅B.恽代英C.杨贤江D.余家菊

89《论衡·本性》地作者是().

A.贾谊B.孔子C.王充D.颜之推

90《父师善诱法》地作者是().

A.王筠B.孔子C.胡炳文D.唐彪

91《学“生”地孩子》地作者是().

A.王筠B.陶行知C.孙铭勋D.程今吾

92《纯正蒙求》地作者是().

A.王筠B.孔子C.胡炳文D.唐彪

93《小儿语》地作者是().

A.王筠B.吕坤C.吕得胜D.唐彪

94《续小儿语》地作者是().

A.王筠B.吕坤C.吕得胜D.唐彪

95《社学要略》地作者是().

A.王筠B.吕坤C.吕得胜D.唐彪

96《小学韵语》地作者是().

A.罗泽南B.曾国藩C.张履祥D.陆世仪

97《诫子书》地作者是().

A.罗泽南B.曾国藩C.诸葛亮D.司马光

98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位男性幼儿教师是().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

99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系统提出胎教和保傅学说地人是().

A.贾谊B.王充C.刘清之D.孔子

100被称为《颜氏家训》之亚地“家训”之书地是().

A.《温公家范》B.《颜氏家训》C.《庭训格言》D.《袁氏世范》

101在康有为所建构地儿童公育体系中,妇女怀孕期间是()接受胎教地.

A.人本院B.育婴室C.敬节堂D.慈孤院

102《正蒙》地作者是().

A.朱熹B.陆九渊C.程颢D.张载

103提出开发幼稚园“新大陆”地主张地是().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

104系统主张对幼儿施以美育地是().

A.严复B.梁启超C.蔡元培D.康有为

105《蒙养镜序》地作者是().

A.严复B.梁启超C.蔡元培D.康有为

106中国最早地学前教育制度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用以训练儿童地执教者母亲或保姆地主要是(    ).7EqZc。

A.幼稚园保育知识B.幼稚园教养知识C.封建纲常名教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107在蔡元培学前儿童公育地理想中,小儿一岁断乳后,就送到(      )受教育.

A.胎教院B.乳儿院C.蒙养院D.小学校

三、名词解释

108外象内感

109蒙以养正

110活教育

111早谕教

112《朱子治家格言》

113幼稚园“新大陆”

114《弟子职》

115教子义方

116《袁氏世范》

117儿童公育

118孺子室

119幼稚园

120诱导讽

121《大同书》

122活教育

123胎教

124《温公家范》

125湖北幼稚园

126易子而教

127《小学》

128行为课程

129《游戏教育》

130《家庭教育》

131蒙养院

132童子科

133四贤

134三公三少

135三百千

136六大解放

137问一得三

四、简答题

138简述《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地胎教主张.

139简述《正蒙》中张载地幼儿教育主张.

140简述《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所体现地儿童教育主张.

141简述张雪门地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

142简述朱熹地幼儿教育主张.

143简述陈鹤琴地活教育理论.

144简述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地“六大解放”.

145简述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地原则和方法.

146简述张履祥地幼教理论.

147陈鹤琴认为幼儿主要有哪些特点.

148简述贾谊在《保傅》篇中地幼教主张.

149简述恽代英地幼儿教育思想.

150简述张宗麟关于幼稚园教育民族化地主张.

151简述孔子地幼教主张.

152简述康有为地胎教主张.

153简述王守仁地幼教主张.

154简述陈鹤琴关于儿童心理地分析.

155简述王筠地幼教主张.

156简述唐彪地幼教主张.

157简述王安石地幼教主张.

158简述严复地幼教主张.

159简述陆世仪地幼教主张.

160简述陆世仪地幼教主张.

161简述《三字经》地内容及结构特色.

162简述宋庆龄地幼教主张.

163简述陶行知在《如何使幼儿教育普及》中地幼教主张.

164简述陶行知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地幼教主张.

165简述陈鹤琴在《儿童地心理》中地幼教主张.

166简述简述陈鹤琴在《我们地主张》中地幼教主张.(至少五条)

167简述陈鹤琴在《活教育地教学原则》提出地幼稚教育原则.至少五条.

168简述《小儿语》和《续小儿语》地语言及内容特色.

五、句子释义题

169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浆,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

170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lzq7I。

171子生咳啼,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zvpge。

17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7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74太子之善,在于蚤谕教与选左右.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

175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NrpoJ。

176《易》曰:

“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

177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1nowf。

178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

179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懈,是谓学则.fjnFL。

180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8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人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矣;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tfnNh。

182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183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HbmVN。

184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V7l4j。

185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86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

187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188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83lcP。

189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幼而学, 壮而行,上致君, 下泽民.

190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哀痿.

191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mZkkl。

192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193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

194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195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AVktR。

196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197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ORjBn。

198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2MiJT。

199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gIiSp。

六、论述题

200联系《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地主要幼教思想观点,谈谈你对幼儿教育重要性地认识.

201联系王守仁地自然主义教育观,谈谈你对“诗教”地看法.

202联系余家菊地游戏教育观,谈谈你对幼儿游戏教育地看法.

203联系张宗麟地幼儿教师性别观,谈谈你对男性幼儿教师地看法.

204联系陈鹤琴对儿童地心理特点地分析,结合实际谈谈在幼儿教育中地运用.

205结合古代教育家关于胎教地理论,谈谈你对胎教重要性地认识.

七、分析题

206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曰: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uEh0U。

(1)此文段选自何人地何篇文章?

(2)根据选文分析作者地幼儿教育思想或主张.

207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IAg9q。

(1)此文段选自何人地何篇文章?

(2)分析作者地幼儿教育思想或主张.

208

《列女传》曰: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也.《内则》曰:

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外就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褥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曲礼》曰:

幼子常视毋诳,立必正方,不倾听.《学记》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孟子曰: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WwghW。

(1)此文段选自何人地何篇文章?

(2)分析作者地幼儿教育思想或主张.

209

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

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教弟子如植木,但培养浇灌之;令其参天蔽日;其大本,可为栋梁,即其小枝,亦可为小器具.今之教者,欲其为几也,即曲折其木以为几,不知器是做成地,不是生成底,迨其生机不遂,而夭阏以至枯槁,乃犹执夏楚而命之,曰:

“是弃材也,非教之罪也.”呜乎,其果无罪耶?

孔子善诱.孟子曰教亦多术.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