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6600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教材版本

课题

预计课时

实际完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课时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围绕君主集权的加强,虽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扯皮、巩固清朝统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惟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初一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闭关锁国的恶劣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3.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及“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难点:

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用胡中藻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检测

1.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3.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教授新课

 

一、军机处的设立

1.(多媒体出示问题:

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

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多媒体出示问题:

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

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1)基本情况: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

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

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

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

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

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

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

“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

”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多媒体展示问题:

清朝大兴文字狱基本情况)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提示:

(1)背景: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

康雍乾三代。

(3)特点:

规模大,次数多

3.(多媒体展示问题:

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

教师指出: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专制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

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

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巩固满清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

提示:

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多媒体出示问题:

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

答案提示:

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3.(多媒体出示问题:

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教师总结:

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

4.(多媒体出示问题:

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

提示:

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

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

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

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

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材料二:

清朝海关图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答案提示: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措施)结合材料二和教材,学生陈述清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措施

提示:

致1757年,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东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清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提示: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人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真阅读教材,和同学进行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让学生更加的专注,通过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君主集权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减少官僚之间的扯皮、巩固清朝统治方面的作用;另外,君主集权加强后,对皇帝的独断专行、大臣的惟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等方面的弊端。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学生将板书记在课本的空白处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便于记忆。

当堂检测

 

1.清朝初年,掌握实权的是(C )

A.内阁B.六部

C.议政王大臣会议D.丞相

2.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该机构是(B )

A.锦衣卫B.军机处

C.中书省D.六部

3.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B )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

4.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

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D )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5.清朝出现较大的财政危机是在(C )

A.康熙时期B.雍正时期

C.乾隆后期D.道光时期

6.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特许哪个机构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D )

A.军机处B.户部

C.市舶司D.广州十三行

7.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D )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认真完成老师所给出的题目。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近几年,屏幕上充斥着大清戏,将里面的皇帝个个塑造得光鲜照人,如圣人完人,学完本课后,可以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真正的封建帝王,他们不光有鲜亮的一面,而且还有黑暗的一面,要让学生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以抵制电视节目对历史的误读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