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5765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彭学明湘西年味.docx

彭学明湘西年味

彭学明:

湘西年味

这输入标题都知道,湘西的山水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知道湘西的民风民情是世界上最醇最酽的。

当然,更知道湘西的人是最帅最靓的。

可是,湘西的年俗,该是一幅怎样的风物?

湘西的年景,该是一道怎样的风情?

湘西的年味,又该是一种怎样的风韵?

湘西,是不是最美的一幅春联,飞在时间深处、贴在中国民间?

杀年猪

湘西的年,是最有味道的。

湘西的年味,从冬月就开始了。

冬月,当寒风开始飕飕劲吹时,一声声猪的尖叫声就会从湘西的一座座青山绿水间钻出来,飘在山谷和云空。

顺着山,顺着云,顺着一阵阵猪的尖叫声,你就会看见一个个村庄,看见村庄里的一丛丛翠竹和一栋栋木楼,看见木楼里的平场上有一头猪被几个男人扯出来。

猪尖叫着拼命地往后奔,人七手八脚地拼命地往前扯。

人和猪,在冬月的某年某月某日开始了一场战争。

猪知道自己要慷慨就义了,委屈的呼天抢地的喊,人却想吃猪的肉,硬了心肠充耳不闻。

猪的主人家,躲在一角偷偷抹泪。

晴天雨天的,主人吃苦吃烂地喂了猪一年,为的就是过年时能够让孩子们吃上一餐饱肉,就是为了熏一炕腊肉,以便过节和来客时客气一点。

猪哪里能够不做牺牲呢?

主人哪里能够钦点猪不死呢?

其实从养猪那天起,猪也知道它得为主人就义,猪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就义的,猪打小就看到的。

它不是怕死,是舍不得主人。

主人起早贪黑的上山扯猪草,进屋剁猪草、煮猪食,就是为了它吃饱喝好。

有时候还把它放出去嗮太阳,看世界,交朋友,它很感激呢。

为这样勤劳而善良的主人去死一回,值得。

可是,它舍不得主人,它临死前想看主人一眼。

主人却不敢看,主人躲得远远的,在厨房里烧开水,水开了,泪也一滴一滴地落进锅里,被开水煮得又烫又疼。

猪知道湘西的主人是不肯杀猪的,杀猪有专门的杀猪人。

猪也知道主人的心和痛,就不在喊了,乖乖地被人拖上案板,一刀,就无声无息了。

猪闭了眼睛对主人默念:

来世再做认你做主人。

当人们把猪放进一个大木桶里把猪修好,提起来,挂在梯子上或放在案板上时,黑色的猪就焕然一新,变得白白胖胖的了。

热漉漉的猪肉,轻轻一拍,猪肉就像风吹杨柳一样,一浪追着一浪的抖动,那真叫肥,那真叫嫩,那真叫鲜!

主人在猪肉前默默地站了许久,然后捡起一把猪毛,点燃一根布条,从大门外开始给猪喊魂,边念着猪的好,边说着自己的错,一直走到猪栏边,把猪毛和布条放下,表示猪又回到了栏里,回到了主人家。

主人的心,也就稍稍安稳了。

然后主人就把杀猪人砍好的猪肉,分几块给邻居、亲戚和杀猪的人。

让他们分享一下一年辛苦的殷实和温情。

熏腊肉

杀了猪。

就是熏腊肉了。

从前,一个寨子只有几户人家杀得起猪,现在是家家都有钱杀猪了。

那么,熏腊肉,也就是家家户户的事了。

以前只是殷实人家能够杀一头猪,现在家家杀一头猪外,有的还杀两头猪。

一头留着炕腊肉,一头就留着卖好价钱。

再富点的人家,还会杀一头羊给猪做伴。

湘西的腊肉全国第一好吃,就是因为熏制的过程特别复杂,特别原生态。

他们把猪肉、羊肉或者牛肉、狗肉,先抹上盐,再抹上胡椒粉、花椒粉,然后,放在木桶里放上十天左右,让盐、胡椒、花椒的味道咬进肉里。

咬好后,一块一块挂在火炕上,每天用柴火熏。

一熏,就是好几个月。

湘西多各种各样的杂木,各种各样的杂木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随着烟火熏到肉上,腊肉就有一种特别特别的香味了。

特别是那些松枝、翠柏、檀木、桂皮和橘子皮等有特殊香味的木料熏制出来的腊肉,就更香了。

由于熏的时间长,湘西的腊肉没有一点水分,放上几年都不会变质,不会馊臭。

吃的时候,用火把皮子烧烂烧焦,用热水洗净,那颜色就漂亮极了。

皮子是金黄金黄的,肥肉是昕白昕白的,瘦肉则金红金红的,全都闪闪发亮!

炒也行,蒸也行,全都肥而不腻,油而爽口,一锅腊肉,香断一村全街。

如果湘西人给你送腊肉来,不管是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鱼肉,还是野猪肉、山羊肉、斑鸠肉和猪下水,只要你没有民族禁忌,你一定要收下,那可是天下第一美味!

灌香肠

灌香肠时,洗肠子就是一件特别费劲的事。

一副猪肠子要用盐洗上两个小时才放手。

湘西人爱干净,不洗上几十遍不敢吃。

那一副好几斤的肠子硬是洗得只剩下一斤。

洗好了肠子,把剁成肉泥的瘦肉伴上一点点盐,喜欢吃辣的人,还会拌一点辣椒粉。

然后一点点灌进肠子。

灌好了,挂在火炕上,跟腊肉一样在火炕上熏。

烟熏过的香肠,红中带黄,硬如铁棍,拿来耍双节棍都没问题。

香肠可蒸来吃,也可炒来吃。

无论蒸炒,都名副其实的,香!

打粑粑

打粑粑是个大活。

一家打粑粑,几家人帮忙。

好不热闹。

打粑粑的原料以糯米为主,适当加点粘米。

把糯米和粘米和好,泡一会,在甄子里蒸熟。

熟了的米饭,一粒粒涨得发亮,很香。

大人和孩子都会抓一团尝尝。

一边尝一边把糯米饭倒进木槽或石槽,两个强壮的男人用粑粑锤你一锤我一锤地此起彼落。

边打还边你一句我一句地吆喝着回应。

“嗨”!

“嗨”“嗨”!

“嗨”!

男人的粗狂、男人的力量、男人的魅力,尽在高高举起和重重落下的锤声里。

打粑粑的锤音,在村庄里闷钝而响亮。

糯米饭越打越烂,越烂越糯,越糯越黏糊,到后面下锤提锤时,锤上会拖出一条长长的白带,像布匹和哈达,与锤子难分难舍,纠缠不清。

糯米的粘性,就像磁铁和强力胶,把粑粑锤紧紧地吸着、包着,扯不断,化不开。

男人越打越费力,却越打越来劲,直到把糯米打成一团面团才放手。

女人和孩子们就手里蘸点熟油,赶紧把打好的糯米团从粑粑槽里抱出来,放在一个簸箕里,趁热捏成一个一个小笼包大小的小团子,一溜排开,放在一条长木凳上,用另外一个木凳压上去,几人一齐使劲挤压,小团子就压成了饼子,圆圆的,像一个个月亮,开在板凳上。

粑粑就成了。

在湘西,不管人多人少,每家过年时都会打100、200斤粑粑。

粑粑冷却后,放在一个大水缸里,用腊水泡着,放到来年春天都还可以吃。

大人下地劳动,小孩放牛守牛,带上两个粑粑,在火边一烤,那粑粑就一点点软,一点点涨,涨得老高老高,一扯,就扯出长长的丝线,黏黏糊糊的,像乡下人的日子和爱情,清白而缠绵。

推豆腐

推豆腐,是湘西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得完成的任务。

选上好的黄豆,洗净,浸泡,泡得软软的,再一勺勺喂给磨子,磨子一口一口地嚼成泥磨成浆。

白中带黄的黄豆浆放在纱布过滤,将豆渣过滤出。

过滤出的豆渣,一般人会把豆渣立刻处理掉。

湘西人吃了一餐新鲜的豆渣后,会把豆渣捏成一个个团子,装进一个篮子,跟腊肉一起熏。

十天半月后,熏过的豆渣干干的、黄黄的、硬硬的,一股浓香,跟大蒜、白菜之类的炒吃,更香,那香浓得一个寨子都听得到。

过滤后的豆浆,用开水煮熟,冷却,点浆。

点浆就是放石膏粉,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会豆腐很少,味道很差;少了,就会全是网眼,捻不起来。

点了浆,就成了豆腐脑。

把豆腐脑舀进纱布冷却,包好,压上木板和石头,把水压干,豆腐就成了。

压在木板上的石头一定要用力均衡,不然豆腐就会疙疙瘩瘩、高高低低的,很不好看。

湘西人做豆腐实在,一粒小米大的豆渣都不会杂在里面。

这样,豆腐摸起来特别硬,吃起来特别嫩。

硬得可以用竹篾片穿着提起来走,嫩得到口就化。

那么大一包豆腐,一餐是吃不完的,湘西人就把豆腐也放在火炕上熏成豆腐干。

或者找来一个木桶,铺一层稻草,放一层豆腐,再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豆腐,火炕边捂着,让火的热气把豆腐加温、发霉,做成霉豆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豆腐乳。

发好霉,伴上辣椒粉、花椒粉、姜丝,在油汤里泡上一个月,霉豆腐的颜色灿烂而干净,比龙肉都好吃。

特别是那些感冒或生病的人没有口味时,来两坨小小的霉豆腐,会吃上三大碗米饭。

捉田鱼

湘西的年菜里,鱼是不可少的。

风调雨顺,年年有余嘛。

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湘西的男人或者孩子就会嘴上叼一根细篾片,拿着没了底的背篓,去田里罩鱼。

虽然冬天水冷刺骨,湘西的孩子却最喜欢去罩鱼了。

秋收后的稻田里,往往还养着一水田的鱼。

湘西人从不给鱼撒鱼食的,就让鱼吃秋天里掉下的谷粒,啃秋天里留在田里的稻桩。

经过了一个秋天的喂养,那鱼肥得在水里沉着往往游不动了。

再游不动,要抓着它却很难的,它再慢都比人跑得快。

那水是鱼的伙计,鱼在水里怎么都比人灵。

你挽了裤脚,再轻手轻脚,水都会故意发出响声,给鱼通风报信,鱼就会按了鱼雷,嗖嗖发射。

当然,有的鱼也耳背,或者有点聋,当你拿着没了底的背篓深一脚浅一脚地轻轻靠近时,那鱼还睡着,全然不知道豺狼来了。

你就喜喜地,双手把破背篓高高举起,突然往水里一罩,鱼就被罩住了!

你用手在背篓罩着的水里摸啊、摸啊,只想摸着一条大大的鱼,那鱼,却早已在你的破背篓靠近水面时,溜了!

嘿嘿,溜了!

那鱼,又跑在前面笑嘻嘻地等着你。

一次罩不到,你有耐心,两次罩不到,你有耐心,十次二十次的罩不到时,你就没有耐心了。

你只好几个人形成一个小包围圈,一起拿着破背篓一秒也不停顿地快起快落。

一个上午或者下午,你终于瞎子撞到米头子,抓住了几条。

虽然冷得牙巴骨只打架,尿泡也冷得好像没有了,你还是嘴里叼着用篾片串着的鱼,满足得很。

那鱼,终于没有逃过你如来佛的手心,你还是劳有所得、年年有余了。

炸灯盏窝

灯盏窝,不是放灯盏的窝,也不是造灯盏的窝。

灯盏窝是湘西过年时喜欢做的一种食品。

因形状酷似小小的灯盏,所以叫灯盏窝。

选上好的糯米和黄豆,泡上一天半天,磨成浆。

记住一定要黄豆少,糯米多,大概3比1。

把磨好的浆,舀进一个只有小孩拳头般大小的容器里,放进油锅里炸,稀泥一样的米浆就像气球一样涨起来,飘离容器,在油锅里漂浮。

焦黄时,捞上来,满是油香、米香和豆香。

有的炸灯盏窝时,还会放上一点大蒜、辣椒或者萝卜酸一起炸,吃起来,更口舌生津,香味外泻。

那灯盏窝实在好看,金黄金黄的,完全是太阳的颜色,有的呈宝塔状,有的呈灯盏状,有的鼓鼓的、冒出指头大的泡,像掉着的耳坠。

所以,灯盏窝,也叫耳糕。

不会吃的,就那么吃,也很好吃,会吃的,会放在肉汤里煮,更香更好吃。

过赶年

过赶年,是湘西土家族所独有的。

杀了猪、修了鸡、宰了鸭、灌了香肠、熏了腊肉、推了豆腐、打了粑粑,湘西人就开始过年了。

湘西人过年,是赶年,你从没见过,也很少听说的。

湘西人过年从腊月24就开始了。

按姓氏过。

彭姓过腊月24,田姓过腊月25,向姓过腊月26,覃姓过腊月27,李姓过腊月28,王姓过腊月29,其他姓都过大年30。

这有故事的。

明朝时候,东南沿海倭寇横行,屡剿不绝。

湘西人急国家所急,痛国家所痛,在土司首领彭荩臣、彭翼南带领下,3万男儿,先后5次出兵远征。

湘西人会打仗,敢打仗,不怕死,很快就赶走了倭寇,保住了国土。

明皇帝下旨颁昭,御赐皇匾,授予湘西官兵“东南战功第一”的称号。

当时的湘西土司王朝,都是家族和宗族制。

土司王是彭姓人,率先出兵,出兵时正好是腊月24日。

所以彭姓人家就腊月24日提前过年。

过完年就出发。

田姓人家是腊月25日出兵,所以田家人是腊月25过年。

依次类推,每个姓过年的日子都不一样。

因为天一亮就要出发,所以都是晚上过。

赶年的习俗就这样留了下来。

所以,进入腊月时,你只要听见哪家在放鞭炮,你就可以知道这家人姓什么。

所以,在湘西过赶年时,你就知道湘西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怎样的一种义无反顾?

怎样的一种铁血丹心?

丰丰盛盛的一桌年饭,热气腾腾的一桌子美味,都是生活的香味、劳动的香味,是对先祖年复一年的敬意和思念。

湘西人过年,是要煮够三天年夜饭的。

就是说,过年时,要煮出三天的年夜饭,表示丰衣足食,吃得有余有剩。

过年时,小孩不准吃鸡爪子,吃了就成绩不好,写不好字,写的字像鸡爪子抓的。

更不准吃猪尾巴和猪脚叉子(猪蹄),吃猪尾巴,会事事落后;吃猪脚叉子,长大问亲(找对象)时,人家肯打叉子,对象会被叉掉。

大人小孩都不准泡汤吃,泡汤就会来年发大水,垮田勘,年成不好。

现在湘西人过年大多白天过了。

一部分人依然晚上半夜过年,一边看电视、打麻将,一边办年夜饭,办好后,边吃边天亮了,预示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亮。

烧旺火

吃完年夜饭,家家都要烧旺火,而且要通宵不灭。

那时,湘西的好男儿都远征抗倭去了,老人和妇女就在家里烧着旺火守夜。

等待远征的人回来。

现在,烧旺火不是等亲人回来,而是预示着来年要火一样的红火、火一样的旺盛。

湘西的男人们早就把山里的老树蔸挖来了,把一抱抱干柴和一个个树蔸放在火坑里一烧,火就照亮了一个屋子。

火焰和火星在火坑里飞舞着,火光映在人们的脸上,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红扑扑的,像苹果和灯笼。

烧旺火时,是不能脚蹬撑铗的。

撑铗是架在火坑上的一种用具,铁的,起固定和安放物体的作用。

一个圆圆的铁圈。

三根短短的铁棍。

三只长长的铁脚。

铁棍在圈里斜斜的横着,可以像手托起锅、鼎和壶。

铁脚立在地上,起承受和固定作用。

三位一体的连着,锅、鼎、壶都可以夹在上面,煮饭、炒菜和烧水。

世传彭、田、向三姓人是表亲,当年三姓人与朝廷打仗时,为了日后相认,把煮饭用的撑铗打烂,一人一只撑铗脚,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

战争结束后,三姓人家的后代就是凭着这三只撑铗脚相认,又共建家园的。

现在,战争远去了,屋子只有和平的宁静与喜悦,只有过年的幸福与甜美,只有跟旺火一样的温暖和火热。

火是山里人的另一种太阳,比阳光灿烂,比太阳温暖,会穿透一切黑暗。

火是山里人的依靠。

有火的地方就有炊烟,有火的地方就有家园。

火会年年都烧,火会越烧越旺,湘西人的子孙和未来也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

洗年脚

大年三十,我们湘西是老老少少都得洗脚的。

一盆温热的水,妻子给丈夫端来时,那是一盆越洗越黏的柔情。

孩子端给父母时,那是一盆越洗越亮的孝心。

自己端给自己时,那是越洗越足的精神。

如果两口子在一个盆里洗时,那一盆水定会洗冷了也舍不得把四只缠绵的脚拿开。

洗,一年的风尘和辛苦就洗掉了。

洗,新年的福气和好运就洗来了。

洗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干净,而是为了新的一年抬脚见喜,下脚是福。

新的一年,你碰到什么好事喜事时,人们都会恭维一句:

嗨,你三十夜洗脚洗得好!

如果你去哪里办什么事路过什么熟人家,而那熟人正好炒了一锅好菜时,那熟人定会喜冲冲地拉住你不让走:

快进屋!

快进屋!

有好菜!

你三十夜脚洗得好!

嘿,三十夜,我们的脚都洗得好!

抢鸡头

大年三十,除了烧旺火,洗年脚,还要抢鸡头。

抢鸡头,是湘西孩子最高兴的事。

湘西的孩子们坐在家里守岁,就是为了等半夜三更的那一声鸡叫,等着抢那第一句嘹亮的长鸣。

谁抢到了,谁就是来年的第一,成绩第一,身体第一,吃的穿的第一,什么好事都是第一。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说的就是这个理,抢的也是这个味。

过年,是孩子最快乐的事,可以穿新衣服,可以走亲戚,可以放爆竹,可以进城下街,还可以抢鸡头。

抢鸡头,就是争着放爆竹,就是看第一声鸡叫时,哪个的爆竹先点燃。

每家的孩子们,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兴奋得坐卧不安,早早地把爆竹拿在身边或者抱在怀里,等着半夜过后放鞭炮。

看孩子们抱着鞭炮坐在火坑边,大人急得不行,生怕火星飞进孩子怀里把爆竹点炸了,就提醒孩子远一点,莫到火里炸了,孩子就乖乖地把板凳移远点,抱着鞭炮等。

但,有时候,还是偶尔有一颗两颗的爆竹掉进了火坑边,叭,一炸,满屋火灰,吓人一跳。

孩子听了乐得大笑,大人瞪了眼睛哭笑不得,只好让孩子再远点。

孩子就又退了点,还不忘提醒大人:

爹,抢鸡头时,你莫忘记喊我啦。

但大人往往掐不准时辰,人哪里知道鸡什么时候叫,所以,往往有的孩子抢到了鸡头,有的孩子就没有抢到。

抢到鸡头的孩子就欢天喜地的跳,没抢到鸡头的孩子,就有些遗憾,担心自己来年成绩差水平底,什么都落后人家。

大人就安慰:

你听到鸡叫了米(没)?

听到了,就会第一。

不得第一,第二第三也是好事。

孩子就说:

我就想第一。

大人就说:

想得第一,明年又抢。

孩子就雄心壮志地:

明年我不抢第一,我不姓什么什么。

大人就开心地笑。

捡柴喜

捡柴喜,是大年初一早晨的事。

一起床,女人做的第一件事是给一家人烧洗脸水。

男人的第一件事是出门捡一小捆柴禾。

我们湘西发音是柴、财不分的。

捡柴就是捡财。

捡柴喜就是捡财息。

湘西的山,四季常绿。

湘西的男人们披一身晨光,钻进一片清幽里,一片片晨光和绿色就被生生扯动了。

呼啦啦,呼啦啦的,像风摇过,像涡在旋。

一捆柴,连枝带叶的带回去,生活的青枝绿叶,就全变成财息进了家门。

出门捡财,财源滚滚,那庄户人家的日子,就比这青山还青,比绿水还长,比晨光还新了。

走丈人

湘西走丈人,是大年初一。

新年第一天就去走丈人,是湘西人对丈人的尊重。

人家的女儿在你家苦了一年了,丈人想自己的女儿也想了一年了,新年的第一天就应该去丈人家拜年、感谢,让丈人好好看看自己的女儿是不是还好好的。

拜丈人,烟、酒、糖和一个猪腿是不能少的,其它的,能多就就多,没有也没关系。

那猪腿,熏了一些时候,有20多斤,还系了一条喜庆的红稠。

两口子拉着孩子,一人一背篓东西,边走边说丈人的好,边走边说村里的事,当然,也会边走边谈论来年的生活计划。

高兴时,男人还会吼一曲山歌。

那山歌,不但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听见了,四面走丈人的男女都听见了。

你就会时不时地听到有人喊你的小名:

乔三,走尕公尕婆去了!

你就会也喜喜地答:

哎,你也走尕公尕婆去啊!

尕公尕婆,是我们湘西对外公外婆的称呼。

两口子结婚有了孩子后,就都跟着孩子叫岳父岳母为尕公尕婆了。

就这样,你在乡村的路上,会一路上都碰到走尕公尕婆,给尕公尕婆拜年的人。

有的本来就认识,不认识的,年年都在这路上碰上,也就认识了。

然后,就会有人把他的表妹或者堂弟介绍给你,让你帮着看看自己的亲戚或者村里有不有适合的人,穿下针,引下线。

不久,就有一个新的小男人一个人走在拜年的路上了,拜了两个年头后,这个小男人就会在猪后腿的猪屁股上留一根猪尾巴,意思是告诉丈人:

我今年是最后一年一个人给你拜年了,想跟你家女儿结婚了。

如果丈人把猪尾巴留下了,就说明同意结了,如果割下来,退给这个小男人,就说明还要等一年才能结。

这个小男人,就得再苦熬一年,等待丈人为爱开一盏绿灯。

百狮会

百狮会是湘西苗族重大的春节庆祝活动。

走完丈人的男人女人们都要去赶百狮会。

几十个寨子的人,会从正月初一开始,聚集到乡场上对歌、舞狮。

上百头狮子,从四面八方涌来,跳跃起舞,比试风采。

这狮子有一个村一个村来的,也有几个村相邀着来的。

相互陌生的狮子见面,会摩拳擦掌地巧斗一番,试试对方水有多深。

相互熟悉的狮子,会亲亲热热地挨在一起嬉闹一番,表达表达友好之情。

不管陌生还是熟悉,比武的时候,是谁也不让谁的。

每个狮子都高大威猛,每头狮子都是王者之气。

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铳声中,每一个狮子都从四面八方涌向比武场,奔腾跳跃,仰天长晓。

比武场上,到处设置着障碍和陷阱,狮子们得跳过一个个障碍和陷阱,奔向最高处——一个人工搭起的百狮台。

火海,火海过了。

刀山,刀山闯了。

深渊,深渊飞了。

沟壑,沟壑跃了。

那大河滔滔的独木桥,狮子们也轻轻地一寸一寸地踩过了。

最后就剩下那一百张八仙桌叠起来的罗汉桌了。

那桌真高啊!

高得像一座山,插在云天里。

那桌子叠的就是技术。

十张八张地叠上去,叠到最高处就只剩一张了。

每一层都留有余地,可以让狮子在上面表演。

每一张桌子的腿边,都有青年男女用肩膀和手扛住桌子腿脚,以便固定。

那最先跨越陷阱和障碍的两对雄狮,会在人们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一个身影飞上桌子,在桌子上奔腾表演。

钻桌子,绕圈子,单腿倒立,倒挂金钩,抓痒痒,扭秧歌,鞠躬朝拜,惊险而滑稽。

当两对狮子在空中相会时,双狮会剧烈地摔跤、打滚,会亲热地打闹、叠罗汉,更会亲热地谈恋爱、亲嘴嘴。

那最先上到最高一处的狮子摘下红绣球时,就会把绣球往空中一抛,一个鹞子翻身,从空中翻飞下地,接住绣球!

人们的心就一下子被这一抛、一翻、一接,提得紧紧的,一片惊呼!

然后,就是一声接着一声的喊好,一阵接着一阵的掌声。

每个人篮子里的酸鱼、腊肉、粑粑等贺礼就毫不犹豫地献给了舞狮之王、仁者英雄。

调年盘歌

而在土家山寨里,土家族人在苗乡百狮会时,也在盛大地调年盘歌。

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都是土家山寨调年盘歌的好时候。

在一阵又一阵的锣鼓声中,穿戴一新的土家山寨人,都会集中在村里最大的摆手堂上,翩翩起舞。

摆手堂是湘西土家族聚会、议事和举行各种仪式的好去处,既是山寨版的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也是山寨版的悉尼歌剧院和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一面大鼓在响,一堆篝火在烧,成百上千的人里外围成两个大圈,欢乐摆跳。

摆,摆土家人的风姿。

跳,跳土家人的喜悦。

一片云摆来了,一阵风摆来了,一丝雨摆来了,一只云燕、一枚蝴蝶、一山花朵、一坡果香和一层稻浪,都在土家人的舞步中姗姗跳来,变成年味,与人分享。

那些盘歌的人们,坐在摆手堂的一角,饮着小酒,盘着小腿,赛歌盘歌。

那歌是天上的云带来的,有如天籁。

那歌是河里的水流来的,有如清泉。

那歌,是情人的小嘴嘴里飘出来的,有如蜜糖。

唱一声,五谷丰登。

唱两声,仙女下凡。

唱三声,灾消病祛。

唱四声,百事顺心。

没有歌声的年节,不是好年节。

没有舞步的民间,再好的日子,都是寡鸡蛋。

逢年过节,要是不唱不跳几个日夜,湘西人的嗓门就会长茧,脚板也会发软。

所以,你想过年时唱歌,就到湘西来,湘西会用歌声为你铺路。

你想过节时跳舞,也到湘西来,湘西会用舞步给你做成车船。

送春

在一阵又一阵的锣鼓声中,一条彩色的蛟龙会引了一群送春的人走来。

送春,湘西春节的最后一道盛宴。

送春的人,一脸桃花。

迎春的人,桃花一脸。

写在送春和迎春人脸上的笑,像一缕缕春风,催开心中快乐的花,一盏,一盏,又一盏,一路,一路,又一路。

敲锣打鼓的那几位,叫打镏子。

锣,鼓,镲,钹,还有唢呐,一路癫癫的敲着、喊着、唱着,是天雷滚动的声音,是阳雀催春的声音,是曲水流觞的声音,是百鸟唱诗的声音。

那龙灯,就是被镏子一路敲醒的。

打了一会小盹的龙,抖抖身,抬抬头,一身鳞甲金光闪闪,在冬阳下闪亮。

在山间,在水里,在庄户人家的场院上,在大街小巷的城市中,只要龙宝一站,一耍,龙就会欢天喜地的舞起来,飞起来,飞舞得让人眼花缭乱。

龙伏在苍山,就是龙脉。

龙落进大地,就是龙种。

龙走进人家,就是龙胎。

龙是吉祥的化身,有了送春的龙,就有了龙的附身的符。

那些抬春的人,简直抬的就是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一个万象更新的民间。

金童和玉女们,都被人们描了眉,画了妆,穿着嫦娥的飞天长袖,捧着吴刚的桂花美酒,摇着诸葛的羽扇纶巾,提着关公的七星大刀,挽着黛玉的风月花篮,被大人们抬着行走。

砍樵的樵夫、采药的老人、春耕的水牛、播种的女人、读书的状元、富贵的牡丹、硕大的仙桃、金黄的稻穗,还有神七,还有航母,都绘在一张张纸上,坐在一副副画里,被人抬着,送进千家万户。

那是一个个美好的祝愿,这些祝愿,会在新的春天一一生根发芽。

也是一桩桩美好的现实,这些现实,会在新的一年再次实现。

就这样,送春的人,一路辛苦着,从乡间来到城市,又从城市回到乡间,把祝福和春天送到了每一户人家,送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新的一年,就此开始。

新年的春天,定会像花儿一样,灿烂,和鲜艳。

湘西的春节,就这样过完了。

湘西的年味,就这样留在了民间。

那些花草,那些果木,那些庄稼,那些城门,那些所有美好的事物和希望,都会在新年的心眼眼里长出来,染绿湘西,生动春天。

来年的湘西,还会这样热热闹闹的,有滋有味的,美在世界,醉在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