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5636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docx

精品初三化学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卷

说明:

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Cu—64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碳单质所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以石墨为原料制造人造金刚石

B.用铅笔芯在纸上写字,铅笔芯变短了

C.将金刚石加工琢磨成钻石

D.将活性炭投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最终溶液变为无色

2.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主要是因为(  )

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4.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填补了我国在温室气体监测方面的技术空白。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

5.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

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7.甲、乙、丙、丁分别是CO、O2、CuO、CO2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可以反应,丙和乙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B.乙一定是氧气

C.丙一定是氧化铜D.丁一定是二氧化碳

8.按右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失去氧元素的质量

9.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是(  )

10.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下列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的炭黑。

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由于氧气不足导致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形成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木炭可燃烧——木炭具有吸附性

B.石墨常用作电极材料——石墨质软滑腻

C.金刚石常用来裁玻璃——金刚石坚硬无比

D.焦炭用来冶炼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可与水发生反应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除杂的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实验方案

A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O(CO2)

点燃

C

石墨(金刚石)

加水溶解

D

CuO(Cu)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不同点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

CO2与CO均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C.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16.(6分)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含碳元素的物质种类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下图是有关碳元素原子及其单质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1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选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2、3、4对应三种碳单质:

图2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图3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

写出图4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金刚石  ②石墨  ③活性炭  ④一氧化碳  ⑤二氧化碳

(1)可用作防毒面具滤毒剂的是________;

(2)可用作铅笔芯的是________;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

(5)可用作气体燃料的是________。

18.(6分)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此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分)自然界中碳氧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大气中,吸收CO2的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人类消耗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可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得到:

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

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

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由A和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可实现下图转化关系,试判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C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B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与C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21.(7分)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交流: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根据图中的实验常用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KMnO4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来组装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________(选填“K1”“K2”或“K3”,下同);要调节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________。

 

(2)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

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X+CO↑。

①X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该实验既证明了CO具有________性,又证明了CO具有________性。

③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环保,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23.(7分)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

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中装置E是安全瓶,能防止倒吸,从实验安全考虑,本实验还应在装置________之间添加装置E。

(4)本实验体现了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10分)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15g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已知烧杯的质量为25g,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计算:

反应时间/s

20

40

60

80

100

烧杯和所盛药品质量/g

137.8

135.6

134.5

m

134.5

(1)当反应时间为________s时恰好完全反应;

(2)表中的“m”为__________g;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第六单元检测卷答案

1.A 2.B 3.B 4.D 5.A 6.D

7.D 点拨: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出乙为一氧化碳,甲、丙均可能为氧气或氧化铜,故A、B、C错误;根据题意,甲可以与乙反应,丙也可以和乙反应,而二氧化碳和其他的物质都不反应,所以丁为二氧化碳,故D正确。

8.D

9.B 点拨:

B装置虽然有带孔的塑料片,但是稀盐酸一直浸没大理石,所以无法控制反应的进行。

10.D 点拨:

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开始加热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故A错误;由于反应生成了铜,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为零,故B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C错误;由于氧化铜能被碳还原成铜,生成的铜随着参加反应氧化铜的增多而增多,故D正确。

故选D。

11.A 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12.C 焦炭具有还原性 点拨:

木炭可燃烧是由于木炭具有可燃性,石墨可用作电极材料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

13.C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合理即可)

14.A 通入O2灼烧

15.A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6.

(1)4(1分) 不活泼(1分)

(2)金刚石(1分) 石墨(1分) C60+60O2

60CO2(2分)

17.

(1)③ 

(2)② (3)① (4)⑤ (5)④

(每空1分)

18.

(1)CO2(1分) CO2+Ca(OH)2===CaCO3↓+H2O(2分)

(2)CO(1分) 2CO+O2

2CO2(2分)

19.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

(2)化石能源(1分) 对森林的乱砍滥伐(1分) 温室效应(1分) 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其他如多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绿地草坪等,合理均可)(1分)

(3)CO2+H2O===H2CO3(2分)

20.

(1)C(1分) CO2(1分) CO(1分) CaCO3(1分)

(2)①C+2CuO

2Cu+CO2↑(2分)

②CO2+C

2CO(2分)

21.

(1)氢(或氢、氧)(1分)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1分)

CO+CuO

CO2+Cu(2分)

(3)缺少尾气处理装置(1分) 将尾气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1分)

22.

(1)ABEI(1分) 2KMnO4

K2MnO4+MnO2+O2↑(2分)

K2(1分) K1(1分)

(2)①H2O(1分)

②还原(1分) 可燃(1分)

③一氧化碳被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且节约能源(1分)

23.

(1)MgCO3

MgO+CO2↑(2分)

(2)3CO+Fe2O3

2Fe+3CO2(2分)

(3)BC(2分) (4)还原性(1分)

24.

(1)60(2分)

(2)134.5(2分)

(3)解: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g+100g+25g-134.5g=5.5g;(1分)

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100             44

 x             5.5g

(1分)

 x=12.5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3.3%。

(1分)

答: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