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详解.docx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详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详解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详解,果断收藏!
一、隋朝的建立
1.隋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
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
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
积极:
①经济上: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②政治上: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
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过程
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
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即位: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3.统治
(1)纳谏: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2)用人: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结果: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5.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6.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
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
(如:
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5.现实意义
(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
(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
(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三、女皇武则天
1.称帝:
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
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开元盛世
1.背景:
唐玄宗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
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措施
(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
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④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⑤生产工具的改进:
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
①丝织业:
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
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
⑴著名的大都市:
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
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
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①设置机构: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②和亲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
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
④军事进攻:
唐太宗打败东突厥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科技方面
(二)文学方面(诗歌)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思考:
隋唐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辉煌的文化?
①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③各民族间和对外交流的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含义:
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贡献: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原因:
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2.过程:
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3.意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1.时间:
贞观初年。
2.过程:
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3.贡献: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思考: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带给我们的启示?
★★★★★
特点:
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原因:
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
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2.爆发: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原因:
(1)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5.黄巢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6.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含义: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8.评价: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
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
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
(1)重视文官:
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
①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
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
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
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生活区域:
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2)建国: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3)统治: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1)生活区域: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2)建国:
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统治: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二、辽、北宋、西夏的和战★★★★
1.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
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
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
①“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②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③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④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战争: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2)议和:
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3.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
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易混辨析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
异:
宋与辽结为兄弟之国。
夏向宋称臣。
同:
宋辽、宋夏议和都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女真族的崛起
1.生活概况:
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统一:
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
3.建国:
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
4.措施:
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灭辽:
1125年,辽被金灭亡。
2.灭宋: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三、南宋的偏安
1.建立:
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抗金:
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3.议和:
(1)原因: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2)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影响: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岳飞永远受到后世人民怀念的原因是什么?
★★
(1)金军南下攻宋,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灾难。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正义的。
(2)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金军,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岳飞抗金战功卓著,却遭投降派的诬陷而被害,更得到人民的深切同情。
因此,岳飞受到人民的永久怀念。
总结:
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权建立的情况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
①南方战乱较少;
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统治者的措施;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
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
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
①品种: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
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
①茶树: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
(1)城市: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
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
(1)港口: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范围: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3)管理: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
2.表现: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思考:
1.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4)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政府转而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东汉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
(2)南朝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3)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第10课 蒙古的兴起的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背景: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2.统一: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灭夏:
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灭西夏。
2.灭金:
1234年,蒙古灭金。
3.攻宋:
金灭亡后,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定都大都。
2.统治: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
3.统一: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4.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的疆域
1.地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疆域: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二、行省制度
1.背景: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措施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
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在地方:
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后继续沿用。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原则:
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
(1)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如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对西藏的管辖
①蒙古贵族招降吐蕃,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②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③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3.意义: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释疑解难:
简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1)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大江南北的统一。
(2)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
(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4)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
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
(5)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主管全国的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
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都市:
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