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65416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docx

第38期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刘峰

内部资料请勿转载

特刊

参阅件

(第38期)

 

主办:

江西省国资委江西省工商业联合会江西省企业联合会

编者按:

2008年10月11日,江西财智名家论坛邀请了著名领导学和管理学专家刘峰教授来昌做精彩演讲,现根据录音整理并摘刊如下,供参考。

 

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

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加财智名家论坛,尤其在江西南昌和大家一起谈《跟毛泽东学领导艺术》,更有意义。

因为毛泽东很多的远见卓识、政治智慧,是这块红色土地给他的灵感和机遇。

今天的课程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个:

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这是毛泽东最基本的领导方法;第二个结合是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第二个:

两个大事。

毛泽东一生主张做大事,抓主要矛盾,毛泽东最了不起就是抓大事。

领导工作者千头万绪,只有两个大事:

一是“出主意”做决策,体现了毛泽东的胆略、勇气、智慧;二是“用干部”用人才。

用好你的经理,用好你的团队,用好你的班子。

第三个:

两个集中。

第一个是集中精力;第二个集中是集中权利。

第四个:

两个务必。

第一个务必:

艰苦奋斗;第二个务必:

谦虚谨慎。

第五个:

两个权利。

一个是职权。

没有权利就没有领导。

但是光有硬权、职权还不够,还有一个是影响力,叫软权利。

第六个:

两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顺应变化、欢迎变化。

不仅欢迎变化,要视变化为机会。

没有变化哪来的机会?

没有抗日战争哪来我们共产党的壮大?

没有上井冈山哪来的根据地?

所以毛泽东说欢迎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主动制造变化。

不是光适应变化,制造变化就是制造机会。

第七个:

两个艺术。

第一个是激励艺术。

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精彩纷呈,哪一件都能用,但是最主要发动群众的艺术我们称为激励艺术。

打土豪、分田地,一边搞三大战役,一边搞土改。

第二个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

第八个:

两个气质。

第一是虎气。

像老虎那样的脾气,那样的气质,有勇气、胆子大,舍我其谁。

创业艰难,各位企业家一定要有勇气,一定要有虎气,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第二是猴气。

即灵活,变通。

必须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坚定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成功。

第九:

两个情结。

一、英雄情结。

毛泽东非常喜欢秦始皇的,因为秦始皇是一位英雄,统一了中国。

但是英雄情结容易走极端,容易犯错误;二、亲民情结。

毛泽东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对人民群众流泪,为人民群众夜不能寐,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第十:

两个理论。

一、实践论。

理论与实践,毛泽东更擅长于实践;二、矛盾论。

毛泽东宝库的的东西多得很,抓住以上十个方面,对各位依然有用。

开篇:

知识分子为什么没有知识?

因为知识分子的知识比较专、比较死,知识分子的思维是单一的。

在座的大多都是搞管理的,不管是企业的还是政府官员,我们的管理就应该向毛泽东那样学会妥协、灵活、变通、兼顾,所以我们太需要学习毛泽东。

知识分子缺乏三点:

第一缺少“通识”,“通识”是毛泽东的原话;第二缺少“胆识”,做事优柔寡断,不说全部,至少有一部分。

看清楚了就是不能拍板、不能定案,不能承担风险。

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的胆识;第三缺少“慧识”。

一、毛泽东的政治智慧。

毛泽东真正可以让我们学的,首先是政治智慧,其次才是领导艺术。

1、领导者要干大事

领导工作千条万绪,只有两件大事:

一是出主意,二是选主意。

毛主席说的出主意要理解透,今天最主要不是出主意。

毛泽东的那个时候出主意和选注意是不加区别的。

今天出主意既可以是在座的领导者,也可以是你的员工、也可以是你的老师,都可以给你出主意。

所以领导是在你的公司、部门“选主意”的,把别人的主意和你的主意放在一起来选。

我们讲的毛泽东的成功是要干大事,不要事无巨细,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毛泽东多次教导部下:

“少干才能多干”,“少干”当然是干大事,干正事,干该干的事。

领导重在决策用人、决策用人重在选择

毛泽东说的用干部主要是政治干部、政工干部。

今天我们的干部还包括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研发人员,干部的概念打开了、扩大了。

事业的发展重在领导,而领导重在决策用人,决策用人重在哪里?

重在选择。

决策就是选合适的项目、合适的思路,合适的角度,合适的时机,要“选”。

用人也要选合适的人,高层就需要雄才大略,中层就需要沟通协调。

向毛泽东学慢慢沟通,高层学毛泽东战略,中层学毛泽东的战术,到基层要学习毛泽东的技术还有艺术。

选择重在打开空间。

毛泽东用人是五湖四海,我就是佩服毛泽东选人,就是打开空间来选,不能尽选熟悉的。

如何决策?

今天送给大家四句话:

第一、先策后决。

“策”在毛泽东的思想里是谋、是慢;“决”是断、是快。

认准的事赶快去办,拖得越久风险大,毛泽东就懂这个。

所以叫先策后决,“策”是第一阶段,“决”是第二阶段。

第二,多策少决。

“多策”是民主,是集思广益,是打开空间;“少决”是毛泽东的真经,毛泽东不轻易做决定,做了决定就必须执行,雷厉风行。

第三,上策下决。

“上策”是你要多向领导出主意。

“下决”,一转身面对下级替下级做决定,对下你是决定,对上你是出主意。

第四,重点在决。

“决策”表面上是出主意,其实主意出得再多都很明白到底执行什么,重点在“决”。

毛泽东说“多谋善断”,重点在“谋”,“谋”就是出主意,发动群众,打开空间。

“谋”就是“策”,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

刚才的“多策”就是从这里来的,要与各方面商量,反对“少谋武断”,

游击战的成功之处

什么是游击战?

“游”和“击”是不一样的,刚才说的“决策”,“策”和“决”不是一回事。

在这个地方市场有机会、有优势,打得赢就打,叫“击”;打不赢我们就跑,叫“游”;游击战是“游”和“击”相结合的战术,就是在井冈山形成的。

所以毛泽东的游击战是做大事的法宝,是实事求是的。

被动的时候“游”,主动的时候,就要“击”。

做事的时机

如果你是基层员工,是一个科级干部,那就得“露”!

把你的思路,把你的能力,把你的成绩“露”出来给领导看,领导才会提拔你。

到了高层都是一把手,你要适度的“藏”,藏而不露,老是过于表现,大家就对你有看法了,所以要适度的藏一藏。

所以我们要了解毛泽东的游击战,不能老“游”,也不能老“击”,要“游”和“击”相结合。

敌后抗日的高明之处

做事的角度

刚才是讲做事的时机。

那么在敌人的后方,是共产党的强项,既能发动群众,壮大自己,又可以有效的打击日本侵略者。

抗日之前,我们整个的军力和国民党没法比,20比1都不到,可是抗战之后,我们几乎和国民党平起平坐,我们兵强马壮,自己也壮大了,所以说敌后抗日是很好的角度。

毛泽东在井冈山、在江西的成功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么“农村包围城市”是什么呢?

是一个做事的角度。

我觉得这个角度太重要了,角度选准了,你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甚至成功了一大半。

为什么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

刚才提到我们要集中财力、集中精力、集中物力,集中我们的优势来突破一点。

首先就是集中精力、财力,不要搞那么多的品牌、站线拉得太长。

要集中一个点,再来扩大,为什么叫井冈山根据地?

当时就是集中在井冈山,再来突破全国。

那个时候想要南昌、要长沙,要得了吗?

这都是集中的结果,集中了地盘,集中了品牌、集中了精力、财力、物力。

毛泽东善借“别人的码头”做大事

毛泽东还更重要的一招:

“借别人的码头”做大事。

我们企业家要借大趋势,借利(向银行借钱),要学会借,才能成功。

毛泽东一无钱二无名,他就能“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善于“借别人的码头”,他一辈子讲了三次,从来没有改过,借别人的码头做大事。

毛泽东对“西游记”中人物的评价

毛泽东1938年底在抗日军政大学演讲,他说:

“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西天取经,遭到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

”尽管有缺点,敌人换一个花样,就不认识了,技术上、业务上比孙悟空差,甚至还不如猪八戒。

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艰苦。

臭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几百里长,臭烘烘的,猪八戒擅长水,所以猪八戒硬是把臭柿胡同拱开,为团队开路。

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方向不坚定,所以不能当领导,三心二意。

猪八戒虽然一路上嘴不好,老有意见,不干,不给我吃的,不给我发个老婆,但是一辈子追随领导,从来没有掉队。

猪八戒的三大优点:

第一,心理素质特别好,情绪稳定。

马上要下油锅了,竟然呼呼睡着了,为什么还睡得着呢?

心宽体胖,他相信领导会派人救我的。

第二,是人际关系好,情绪开朗。

见了唐僧“师傅、师傅”地叫,见了孙悟空“大师兄、大师兄”地叫,所以搞公关、营销猪八戒都行。

第三,能吃苦。

所以毛泽东眼光厉害,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

猪八戒的三大缺点:

第一,作风出问题。

一碰到漂亮女人就出问题,两次调戏嫦娥,所以一定要加强作风建设。

第二,原则性不强。

这样的人能当领导吗?

不行。

动不动把组织机密、商业机密告诉别人了,这也是不行的。

第三,事业心不够。

毛泽东说它吃苦,那是关键时刻。

平时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上午喝高了,下午丢在脑后了。

所以用人就要跟毛泽东学,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毛泽东高超的用人艺术

用其长避其短,既要激励,又要约束

孙悟空虽然有优点,技术、业务超一流,事业心很强,本来是领导处分他五百年,可是后来让他西天取经发挥技术业务的长处,给他金箍棒,叫用其所长,但是动不动有意见,动不动就制造不安定因素,甚至不听话,怎么办呢?

紧箍咒就是约束、就是控制,金箍棒就是激励发挥长处,所以用人一定要两手。

所以毛泽东讲的这一段话太美妙了:

用人不是用个人,任何一个人都有长有短,必须用其长,避其短。

一个团队,能够配合,一个刚一个柔,就像夫妻过日子,如果两个人都是犟脾气,这个活就没法干。

领导班子送你两句话:

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扯台一起垮台。

抓重点,就是用团队。

用老张的优点弥补老李的缺点,用你爱人的优点弥补你的不足,用你的长处弥补你爱人的缺点。

过去说男女都一样,男女长得能一样吗?

男人有男人的长处:

胆略、气魄、意志、体力、拳头、甚至暴力;女人的沟通、协调、柔性、魅力往往超过男性。

所以我们要跟毛泽东学,孙悟空和猪八戒不一样,领导的艺术不一样,男人和女人不一样。

应该发挥男女各自的长处,形成一个团队。

思考题:

有八种人(实干家、推进者;智多星、外交家;凝聚者、协调者;监督者、完美主义者)。

我们向毛泽东学,哪三种人少好?

哪三种人多好?

首先完美主义者不能多,完美主义者多了就是务虚的人太多。

你一喝酒,他不让你喝,怕喝高了,这种人就是监督者。

但是这种人不能多,多了就没有活力,多了就没法创新。

还有一种人不一定看得到,叫凝聚者,凝聚者多了就会有分庭抗议。

那么哪三种人多了好?

一是实干家。

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实干家多了好,要唤起工农千百万。

完美主义者不能多,说别人不完美,自己也不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完美主义者适合搞宣传、搞策划。

再一个多的是推进者。

第三多是智多星。

但智多星也不能太多了,光说不练,又不能没有,所以一定要思考这个比例。

2、领导者是用人之人

毛泽东为什么不喜欢银手枪。

红军战士缴了一个银制的手枪,层层上缴到毛泽东,毛泽东说:

“难道我毛泽东用这个手枪吗?

”其实毛泽东故意的,要教育干部。

为什么毛泽东就不能用手枪呢?

我们都喜欢得不得了。

毛泽东说:

“我毛泽东是指挥员,指挥员主要是指挥的,决策的,用人的,运筹帷幄的。

而战士才是战斗员,才用枪。

”毛泽东不是真的不用枪,而是通过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

毛泽东的五个转变:

第一,是教练员而不是运动员,运动员是打枪的,你是指挥的。

第二,是用人之人,而不是做事之人,做事是群众。

第三,是关注组织的绩效而不是老关注个人的绩效。

第四,是提升领导能力而不是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是员工做的,也重要,但不是主要的。

第五,是创造环境、创造条件而不是创造个人业绩。

创造平台,创造机会,让下级直接去创造业绩。

以上五条是交叉的、重复的。

思考题:

一旦成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一定要做到五个方面的转变,有哪两个重点?

其中有两个重点,第二条和第五条。

你是用人之人,你是有才的人,是用才之才。

水浒里面108将,当领导的不是孙二娘,而是宋江,他会帮助人,会用人。

你会做事是业务骨干,独当一面不是领导,用人包含着教练,包含着管人、选人。

第二条包括了第一条,这是毛泽东的原话“用人之人而不是做事之人”。

创造环境这条邓小平向毛泽东学到家了,领导就是服务,不是直接干,是真正的领导能力,这样才可以提高整体效应。

现在胡锦涛的文件也是这样说的,不叫创造环境,而叫营造环境。

所以五条都重要,其中第二条、第五条更重要,毛主席就是学会抓重点。

决断力和影响力

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

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决策”、“用人”都是两个字。

“用”就是影响人、培养人、凝聚人、激励人。

给大家出一个难题,决策用人毛泽东说这两件大事,就像你的两个左右手,那么是决策比用人重要,还是用人比决策重要?

用人靠的是影响决策力,决策靠的是决断力。

影响领导力有两大组成部分:

一个是决断力、一个是影响力。

但是这两个还有不同点,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不是说决断力不重要,但比决断力更重要一定是影响力。

“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

那时,周瑜是个‘共青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

赤壁之战主要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在座的企业家要多用年轻干部,浙江现在面临着新机遇,新压力,他们要靠第二代的企业家了。

人的年纪大有他的经验,可是年轻干部更有远见,思维更加的敏捷,更加容易追随领导。

所以要向毛泽东学,要多看到青年干部的优势。

毛泽东讲赤壁之战,程普40多岁,周瑜20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但不如周瑜能干。

大敌当前,谁人挂帅?

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

3、领导决策要善于排序

怎么做事呢?

最重要是排序,排优先序。

那么多事,毛泽东要弹钢琴,哪个是主旋律?

就像三大战役,先打什么呢?

先打锦州,要不惜代价抓主要矛盾。

避免“布里丹选择”。

怎么会出现布里丹选择?

布里丹就是完美主义,就是十全十美,什么都要。

一个小女孩找老公,一定要找一个省委机关当领导的,博士学位的,长得帅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十全十美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向毛泽东学,抓主要矛盾。

对企业家来说,企业首先要赚钱,首先产品卖出去,政府就要注意环保,企业家的排序和政府就不一样,政府就得公平正义,企业就得效率。

现在学了就得用,比如说选人,选人要德才兼备。

选中层,一定是以德为先,没有德靠不住,没有德别人不服气,不追随你;普通员工就以才为主,没有才就不能给我做产品。

内脑和外脑的五大关系:

第一、外谋内断。

外脑与内脑的分工不同,外谋内断是分工,你不能越权,外脑是出主意,而内脑既谋更主要是选择,是决断。

第二、外先内后。

这是决策的程序。

先让外脑相对独立去调查、去研究、去思考、去建议,然后再来选择,内脑存储器要藏一藏,然后再来选择,外先内后是程序。

第三、外多内少。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本地、有外地,有熟悉的人有不熟悉的,外脑一定要多,多了集思广益,打开空间,中国有一句古话:

兼听则明。

选主意内脑要少,出主意外脑要多。

第四、外放内收。

所谓的方式,外脑是放,开放、解放,条条道路通罗马,想哪走哪。

只要不犯法,说什么都可以。

内脑要收,不合法的、不切合实际的。

外脑是务虚,内脑是务实。

第五、外上内下。

面对上级、董事长、面对总经理你就是外脑;一转身,同样你是一个部门经理,面对下级你就是内脑了,你就要拍板了,定案了。

第五点是角色的转换。

决策难在选择

斯坦福大学曾经做培训时有一个测试问卷,“茫茫大海上一叶小舟,突然发现自己年迈的母亲、老婆落水了,后面自己的孩子都落水了,三个人都是离你五米远,很可惜这叶小舟加上你只能容纳两个人,也就是说只能救一个。

”一千份问卷发下去收上来,1000个经理720个救儿子,210个经理救老婆,那么救老娘的还剩多少呢?

剩70。

这就是美国特色。

我当时就问美国的一位经理,你为什么要救孩子?

他说我也想救母亲、救妻子,因为企业的决策没有最优,最优就是布里丹,只能救一个,那就是孩子。

企业的未来要靠年轻人去创造、去建设,此时此刻最重要是孩子。

这和中国的国情、文化不一样,如果在中国会这样讲?

我在浙江拿这个例子做实验,1000份问卷发下去,救谁呢?

这时,坐第一排的一位老总说:

“这还用问吗?

刘教授。

”我说:

“怎么还用问?

”“你看孩子淹死了还可以再生,妻子死了可以再娶,老娘死了就没有了。

”我说这什么话呀,我印象非常深刻。

“最优”选择、“最优”决策是没有的,后退一步天地宽。

不同的时候,那种排序是不一样的。

我还给大家一句话:

排序难在理智,难在冷静。

你不要凭感觉这样说“还用问吗”。

乘机把老婆淹死了可以再找,是什么人啊!

决策不仅要排序,而且要理智的排序。

4、领导决策要关注目的

为什么要把X光机扔掉?

红军开始长征,还没到湖南,走不动了,为什么?

苏联送给我们的X光机,那时候一批红军将领身体不好,老是得肺病,要X光透射,像宝贝一样,最多的时候一个排的兵力抬着它,护着它。

毛泽东说把X光扔掉,大家都不干,说为什么要扔掉,得病了怎么办?

毛泽东说,命都没有了,X光机有什么用?

扔掉X光机,丢掉坛坛罐罐,将来我们打胜仗了会送来更好、更多的X光机,保住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只摸石头不过河?

什么是目的?

比如说摸着石头过河。

有的人上午摸石头,下午摸石头,摸着过瘾啊,不过河了。

你为什么不向毛泽东学,摸着石头是为了过河,你光摸石头做什么?

你一定要知道摸着石头是为了过河,过河以后搞一个开发区,开发区建厂,建厂产品要销售掉,人民群众满意,企业永续发展。

什么是毛泽东的智慧?

高举目的。

“愚公移山”的深层思考

太行、王五二山挡住了去路,90岁的愚公下定决心移走两座大山,愚公是对的,可是移着移着老了,只好让儿子,儿子老了让孙子移,子子孙孙不穷尽。

所以愚公移山,要知道真正学懂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是移山吗?

移山的目的是找出路,因为两座山把路挡住了,浙江人、广东人就是愚公移人,跟毛泽东学会了,哪里有市场,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机会,就把人移到那里去。

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目的。

制定决策的思路:

制定决策是由大到小,先战略,这是毛泽东的强项。

目的目标是战略,途径、对策是战术。

而修正决策,是先小后大,你别出面,让下级先调整对策,然后再改大的,先战术调整再战略修整。

所以有经验的领导出了问题,都是先让下级尽量调整使你决策的目标、目的不动,去磨合。

千万不要急刹车,这也是毛泽东的经验、毛泽东的智慧。

过程没有结果重要.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管过程没有管结果重要。

有一本书叫做《细节决定成败》,不是给你看的,而是给你的员工,给你的孩子看的,老是关注细节就成不了大事。

小事、细节让下属来关注,你关注大事,你关注细节就分散了你的精力,所以你要管结果,过程要管,结果更要管。

目标没有目的重要.中国有一个成语:

铁杵磨成针,李白去上学碰到了一个老太太,将铁杵成针,什么时候可以磨成针?

中国的文化只问过程不问结果,有句原汁原味的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句话是不对的。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叫你用功是对的,学习毛泽东要讲两面,可是不问收获还要耕耘干什么?

磨来磨去,按照毛泽东的说法,重要的不是“磨”,而是“针”。

是“针”重要还是“磨”重要?

当然是“针”重要,知道“针”重要的就是毛泽东。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针”而不是“磨”,这才是毛泽东看问题。

成本没有价值重要.成本没有价值重要,减少成本是对的,但是没有增加价值重要。

所以张瑞敏管理,前几年都是成本管理,现在都是价值链管理,每一个环节包括售后服务都是价值管理,我们知道减少成本赚大钱。

今天听了毛泽东的领导艺术要知道增加成本更容易赚钱,我们江西的很多品牌,都是增加成本,提高质量。

毛泽东说的节约成本是对的,但是现在不适用了。

效率没有效益重要.效率是一个快的概念,而效益是好的概念。

“好”和“快”哪个重要?

“好”重要!

就像我们过去提的是“又快又好”,现在是“又好又快”。

5、领导者要提高三商:

智商、胆商和情商

一、智商。

什么叫智商?

科学、理性地判断市场,判断形势,善于理论思维与战略思维。

尤其是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智商高,智商高的人也特喜欢学习。

二、胆商。

这是从毛泽东一辈子成功经验中概括的,毛泽东智慧比同时代人要高,但是那一代聪明人也很多,为什么其他人没成功,独毛泽东成功?

就是因为毛泽东胆略过人,气魄、意志、勇气无人能比。

三、情商。

毛泽东的两个务必:

一、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人是胆商高?

智商高?

还是情商高?

答案是情商高。

二、务必艰苦奋斗。

艰苦也要,奋斗更重要。

奋斗主要是情商?

智商?

胆商?

答案是胆商。

一定要敢于奋斗、敢于创新、敢于创业。

创业是需要胆商的,创新是需要胆商的。

6、毛泽东的“延安三宝”

延安三宝是毛泽东一辈子最辉煌的精神财富。

第一宝:

统一战线。

不管你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不管你是吉安的、新余的,也不管你是井冈山还是景德镇的,只要你拥护抗日,以他博大的胸怀,将各种各样的,喜欢的,不喜欢的,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团结在一起干。

第二宝:

武装斗争是关键。

枪杆的理念是要敢于坚持武装斗争,敢动武、敢斗争。

枪杆里面是什么商呢?

敢于斗争,敢于拼杀是胆商。

那统一战线跟什么相关呢?

是情商。

然而,统一战线不等于权力都给别人?

怎样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上,当家做主成为领导?

这主要靠大智慧,是智商。

第三宝:

党的建设是根本。

毛泽东延安三大法宝也跟我们所谈“三商”有关。

孔子的“君子三不”

孔子说“君子三不”。

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就是素质高的人,就是领导。

孔子说的小子也不是今天所说的小人,而是普通老百姓。

君子的第一个条件叫仁者不忧。

毛泽东喜欢读《红楼梦》。

里面有一个林黛玉,一天到晚都是凄凄惨惨、埋怨、忧愁。

这种人不适合当领导,不适合当经理,只能风花雪月、闲情逸致。

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受打击20次,从来没有忧愁到爬不起来。

所以,领导者都是心态积极的。

不忧,心态积极,情绪稳定,这个叫情商。

忧,忧愁埋怨、情绪波动,那就叫情商低。

君子的第二个条件叫智者不惑。

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你知道选择,会决策;知道抓住有利的时机;做事选择合适的角度;组织最好的团队。

君子的第三个条件叫勇者不惧。

无所畏惧,不怕困难,天蹋下来经得起。

孙子的“将者五德”

孙子讲五德:

智、信、仁、勇、严。

“仁”一定是情商,刚才说仁者不忧的“仁”也是情商。

“信”也是情商,但要注意,“信”不仅是“诚信”,还有“自信”。

我们讲到毛泽东成功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信,当然不是盲目的自信。

自信是要心态积极,要阳光。

一自信、二诚信,三互信。

所以,“信”不要仅仅理解为信任。

很明显,“智”,是智商,“勇”是胆商,“严”也是胆商,严格锻炼、严格要求属下就会有压力。

智商。

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智商是91,他承认自己的智商不是很高。

小布什说,你们读过格尔曼(管理学学家)的书吗?

格尔曼说:

“当经理,当干部20%靠智商,80%靠情商。

”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说对了。

这里同样有两句话是值得大家记住的:

学历没有能力重要;智商没有情商重要。

情商。

情商也是一种智慧,尤其当干部,上下沟通,带队伍、团队精神、悟性、自我管理等都是情商。

情商内容有很多,主要抓住以上四点:

认识我、管好我、认识他、与他人搞好关系,就是情商。

所以,情商跟毛泽东学,一定要知道沟通、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胆商。

什么叫胆商呢?

胆略、气魄、意志、勇气、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怕磨难、不怕挫折的精神、敢于负责,这都叫胆商。

你千万别误解胆商就是胆子大,不是的!

坚持不懈,韧性,坚韧不拔也是胆商。

不同三商的人,如何选择职业?

高智商的人适合干什么?

搞技术、做业务,当参谋都可以。

高情商的人适合干什么呢?

做公关、销售、接待、人际关系疏通等等。

我们知道孙悟空是智商高,而猪八戒是情商高,这个是他的优点,所以很多女性喜欢他,就是因为他的情商高。

“双高”的人适合干什么呢?

适合干中、基层的管理,你的助手、你的下属,有职务的,但是职务没有你高的。

“三高”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