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4765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docx

安徽适东县高级中学届高三历史调研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10月份调研卷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仅在答题卷上作答。

一、选择题:

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

该图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B.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C.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

2.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

”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A.由神权政治转向君权政治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由城邦国家转向领土国家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3.西汉宣帝时曾颁布诏令: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

……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这表明汉代法律()

A.人情大于法制B.以礼入法伦理关怀

C.凸显皇权专制D.深受豪强地主影响

4.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

“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上谕亦有二:

……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

”材料说明军机处()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B.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5.著名学者沃尔特•李普曼说:

“如果我们去看一下最古老、最强有力的民主政治就会发现,它们早已把公众舆论搞成了一个谜。

那些老到的舆论组织者几乎可以说参透了这个谜,因而能够在选举日制造出多数来。

”这主要表明()

A.最古老的民主政治就是利用公众舆论

B.西方的多党制能让人民直接参与政治互动

C.老到的舆论组织者善于玩弄政治权术

D.近代西方国家选举结果往往被舆论所左右

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

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

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

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

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

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7.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

“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

”导致此次谈判呈现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B.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

C.美国已决定放弃国民党政权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8.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建交国家的增长数目图。

其中,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数目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A.我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进入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政策和方针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我国强化了外交政策的革命性

9.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

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B.王权结束

C.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0.美国建国初期,各州政府为复苏经济建立了由少数精英掌握并具有公共机构性质的特权商业公司。

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相当多的人主张政府应该使普通人有同等的机会参与商业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推动了商业公司逐渐向私有化转变。

这一转变反映出美国()

A.社会精英与民众的矛盾尖锐激化

B.民主政治受到极大的冲击

C.联邦政府忽视了民众的利益诉求

D.社会平等化进程逐步推进

11.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后才开始实行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12.恩格斯指出:

“(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

”,这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政的特点是()

A.宪法赋予联邦会议拥有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议会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13.《中华文明史》记载: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军事所牵动,近代化改革也多从军事改革开始,……但中国的近代化由军事所牵动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当转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时,……军事体制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层次化、制式化、纪律化、统一化又恰恰具有某种反现代的品性,这不能不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影响。

”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中国近代化开始于对外战争B.军事改革牵动的近代化转型缓慢

C.军事部门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核心D.统治者局限于学习西方军事科技

14.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这一举措()

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D.满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15.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

16.190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光绪帝下诏说:

“从前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交涉,虽历有年所,惟所派王大臣等多系兼差,恐未能殚心职守,自应特设员缺,以专责成。

”这说明外务部的设立()

A.适应了列强侵华的需要B.旨在扭转外交失败的局面

C.防范大臣通过兼职专权D.适应了近代中国外交需求

17.公元前287年,罗马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

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

这意味着罗马()

A.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制度B.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调整

C.贵族和平民的法律地位平等D.平民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18.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这说明万隆会议()

A.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B.体现了第三世界国家结盟的需求

C.具有不结盟思想的特征D.加强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19.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

“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

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

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A.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20.某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了谋求“劳资间地位之平等”、谋求“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

据此说明,这一政策纲领()

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B.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C.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21.下列是中国共产党两个时期的根据地分布示意图,这两个时期相比较,中国革命发生的变化有()

①革命中心的迁移②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变化

③斗争手段的改变④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A.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

22.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

这一举措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原有土地制度B.巩固了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C.彰显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D.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

23.亚当·斯密曾说:

“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

”材料在一定程度上()

A.反映工业革命制约民主思想发展B.揭示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

C.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灵D.彰显了工厂制度的优越性

24.有学者认为:

“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

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

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25.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

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

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

”这说明当时()

A.中国的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B.新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臻完善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按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有计划地进行社会生产,没有商品和货币;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及综合资料

材料二: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

简单地说,就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以及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

——严清华尹恒《试论经济理论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材料一中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惨败后,在慈禧亲信荣禄的保举和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于1895年派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建陆军"(以下简称新军)。

新军完全依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聘用德国军官充任教习,还专门成立了由德国人组成的教习处,并且武器装备全用洋枪、洋炮,编制和训练尽仿西方军队。

1896年,监察御史胡景桂上奏弹劾袁世凯,列举其五大罪状:

其一,不该用洋人服制,改我朝服色;其二,克扣军饷;其三,对北洋大豆王文韶无礼;其四,强占民田,建造营房;其五,擅自杀了一名莱民。

此弹劾后被荣禄驳回,并且荣禄夸赞袁世凯练兵有方。

数年经营后,袁世凯操练的北洋新军成为清末各地新军中最具实力的一支。

——整理自《袁世凯小站练兵》

材料二

1911年,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义后,南方新军纷纷响应。

但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北洋军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革命的命运。

北洋士兵的意识是多样的,表现在革命初期军中就有袁世凯的支持者,也有发动起义响应革命的反清志士,更有浑水摸鱼从中渔利之徒。

然而北洋军最终支持袁世凯,成为其纵横捭阖棋局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其主要原因是南北议和过程中南方对北方轻视,导致南北之间的隔阂与对立。

—一摘编自《辛亥革命时期的北洋军——以士兵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操练新军的政治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新车与南方新军在辛亥革命中表现的不同,并简析这种不同带来的后果。

2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

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

在司法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法为治具”思想,后来成为了历代传统。

晋刘颂提出“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

”《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例》都沿用了这一司法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显示了中华法制文明的灿烂。

唐太宗多次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进而要求“人有所犯,一断于法”;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盛赞商鞅以诚信执法,取得成功。

在古代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援法,又考量理与情的影响,形成了“执法”、“准理”、“原情”司法程式,提高了法律的权威和影响力。

——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

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

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

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

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刑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它们均为苏联阵营的国家。

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其中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国家。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亚洲国家中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北朝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随后是印度和缅甸。

由于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国家,中国领导人从交往中得到的经验是不同的。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是从与印度等国的交往中和从这类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立场、态度中,逐步获取经验并确定了新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中国与印度的协议中首先提出,绝非偶然,它揭示了中国领导人认识国家关系问题的内在逻辑。

材料三当周恩来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多边外交舞台上时,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也必须被置于有关政策的中心位置。

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了关于印度支那三国是“统一的整体”、不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军等主张和在临时分界线问题上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它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历史的发展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最终形成。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自牛军《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中所述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互项原则在中印协议中首先提出的目的何在?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历史参考答案

1.B2.D3.B4.B5.D6.A7.A8.C9.A10.D11.D12.B13.D14.C15.D16.D17.C18.C19.D20.C21.B22.B23.B24.C25.B

26.

(1)建议一: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理由: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以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或改革开放前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说明)

建议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理由: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市场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压制了企业的活力,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苏俄新经济政策或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说明。

(其它建议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

如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认识:

社会主义理论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理论创新要勇于突破传统理论框架的束缚;理论创新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回答两点即可,其它认识言之成理者,均可得分。

27.

(1)政治背景:

甲午战争失败的民族屈辱刺激;面临统治危机,清政府希望强军以巩固统治的计划;保守势力强大。

特点:

朝廷重臣的支持;聘请德国人指导;采用德国军制和训练方法;全部采用先进的洋枪炮

(2)不同,南方新军基本都倾向于支持革命,北洋新军在大变革时期内部态度复杂,最終支持袁世凯。

后果,北洋新军支持袁世凯,一方面逼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由于北洋新军力量强大,所以能压制南方革命势力夺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28.

(1)特点:

立法方面:

援礼入法,德主刑辅;将人伦纲常内容法律化;刑罚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

司法方面:

将法律作为治国安邦工具;援法断罪、罪刑法定;公正执法、诚信之法,维护法律权威;将“法”“理”“情”结合,扩大法律的社会影响。

(2)不同:

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

原因:

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

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

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

29.

(1)原因:

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严重对立;中国“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限制;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朝鲜战争的冲击等。

(2)目的:

为“一五”计划的开展营造安定的周边环境;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外交封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纠纷等问题。

(3)理解: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方针,具有鲜明的革命外交的色彩,主要建交国是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强调阶级斗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此后的中国外交把国家作为外交的对象,更务实地以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出发点和落脚点。

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和行为,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也是国家外交的体现。

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