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182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 三方.docx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范本三方

编号:

_____________

 

供热改造工程静电除尘器技术协议

 

需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需方:

XX有限公司

供方:

XX有限公司

设计方:

XX设计院

附件l技术规范

1总则

1.1本技术协议按XX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供热改造工程2×116MW高温热水锅炉配套工程,在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BMCR工况、处理110%烟气量条件下,除尘保证效率值大于99.6的要求进行编制。

1.2工作范围,包括静电除尘器设备(含其附属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检验、测试、包装、运输、安装指导,及派专业人员对现场调试、试运行进行指导,派专业人员参加验收,及对用户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培训等。

1.3本技术协议中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协议的优质产品。

同时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相应要求。

1.4本设备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设备技术技术协议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本设备技术协议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

2.1为满足XX集团公司供热区域内供热要求,本期热源工程安装2X116MW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每台锅炉配备一台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99.6%。

每个电场下设二个落灰斗,每台除尘器8个落灰斗。

两台电除尘器共16个落灰斗。

2.2除灰系统采用干式气力系统。

3设计和运行条件

3.1系统概况

锅炉技术参数

锅炉型式:

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锅炉制造厂家:

XXXX有限公司

锅炉额定热功率:

116MW

空气预热器:

管式空气预热器

除尘器安装地点:

室外

除灰渣方式:

干式气力输灰,干式机械除渣

引风机型式及型号:

双吸双支撑离心式

3.2厂址地理条件

3.2.1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

累年平均气温6.8℃

累年平均最高气温13.9℃

累年平均最低气温0.8℃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7.7℃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37.3℃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68%

累年最大(小型)蒸发年总量1589.9mm

累年最少蒸发量1276.3mm

累年平均蒸发量1416.4mm

累年平均水汽压9.4hpa

累年日最大降水量123.9mm(1996.07.23)

一次性最大降水量及历时230.9mm、20XX.0808~08.14

累年日最大相对湿度99%

累年平均最大风速7.2m/s

累年平均风速2.4m/s

累年平均降水量770.9mm

累年最多降水量1083.0mm

累年最少降水量477.9mm

累年最大冻土深度1370mm

全年主导风向为NNE,次风向NE

冬季主导风向为NNE,次风向NE

夏季主导风向为NNE,次风向NE

平均海拔高度85m

本工程厂址抗震设防烈度为7°,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3.3锅炉燃煤资料及灰成份分析资料

表1煤质资料及灰分析

项目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霍林河褐煤

霍林河褐煤

全水分

Mar

%

31.6

32.1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

13

13

收到基灰份

Aar

%

18.12

17.89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46.66

49.37

收到基碳

Car

%

36.02

36.28

收到基氢

Har

%

3.15

2.64

收到基氧

Oar

%

9.93

10.11

收到基氮

Nar

%

0.66

0.63

收到基硫

Star

%

0.52

0.35

低位发热量

Qnet.ar

MJ/kg

13.82

13.29

哈氏可磨系数

HGI

57

60

软化温度

DT

1090

1110

半球温度

HT

1260

1350

流动温度

FT

1320

>1450

冲刷磨损指数

ke

2.1

2.1

煤灰成分分析

二氧化硅

SiO2

%

67.42

三氧化二铝

AL2O3

%

17.42

三氧化二铁

Fe2O3

%

4.7

氧化钙

CaO

%

3.29

三氧化硫

SO3

%

2.38

二氧化钛

TiO2

%

0.91

氧化镁

MgO

%

0.66

氧化钠

Na2O

%

1.4

氧化钾

K2O

%

1.4

二氧化锰

MnO2

%

0.399

其他

%

0.021

表2飞灰比电阻值

煤种

结果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灰比电阻Ω·cm

25℃

2.5×1011

50℃

6.6×1010

75℃

2.95×1010

100℃

8.15×109

125℃

2.0×1010

150℃

6.8×1010

175℃

1.1×1010

表3飞灰的密度及安息角

名称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真实比重

kg/m3

堆积比重

kg/m3

安息角

4.标准和技术规范

4.1标准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5028-93《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DL/T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DL/T5072-1997《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GB50229-1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DLGJ158-20XX《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

DL5027—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GB50017-20XX《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40-96《动力基础设计规范》

JGJ107-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GB/T11263-1998《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

冶金部YB3301-92《焊接H型钢》

冶金部YB4001-91《压焊钢格栅板》

GBJ19-87(20XX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DL/5035-94《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

GB50243-20XX《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1032-85《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

SDJ26-89《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技术规程》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05-20XX《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SD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

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09—83《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TJ231—7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l-3223—96《焊条质量管理规定》

《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

《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DL5009.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电建(1996)671《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DL558—9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电业建设事故调查规程》

电安生(1995)687《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JGJ59—9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电建(1995)543号《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

电建(1995)36号《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程》

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电建[1996]第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

《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SDJ26-89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56-95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L/T5044-95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技术导则》DL/T593-1996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T402-1999

《交流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83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763-90

《交流高压断路器》GB1984-89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1985-89

《高压开关设备在常温下的机械试验》GB3309-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1022-8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防火规范》GB5022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558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5164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7238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GB4108

《高压电器动热稳定》GB2706

《变压器油国家标准(新采油)》GB2536

《设备中变压器油指标》GB7595

《户外防腐电工产品油漆》GB2420

《包装贮运标志》GB191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5213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套管通用技术条件》GB4109

《静电除尘器高压整流设备》ZBK46001.1

《静电除尘器用高压硅整流设备试验方法》ZBK46001.2

4.1.2上述只列出应遵照的基本标准,并未列出供方应遵循的所有标准,如供方提出了更经济合理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同时又能使供方提供的设备达到本规范书的要求,并确保安全、持续运行,在征得需方同意后,可执行供方提供的标准。

以上所列标准如果已有新的版本应执行新版本。

4.1.3从订货之日起至供方开始投料制造之前这段时间内,如因标准发生修改或变化,需方有权提出补充要求,供方应满足并遵守这些要求。

4.1.4供方应在开始投料制造之前,向需方提供一份准备正式使用的有关标准的目录清单。

4.2技术条件

每台锅炉配备一台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器都有结构上独立的壳体。

4.2.1设计要求

(1)设备名称:

静电除尘器

(2)型式:

干式、卧式、板式

(3)每台炉所配设备台数:

1台(本期共2台)

(4)除尘器入口烟气量:

设计煤质253770m3/h,校核煤质256176m3/h。

(5)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

设计煤质138.2℃,校核煤质138.2℃。

(6)除尘器入口含尘量:

设计煤质22.103g/Nm3,校核煤质21.675g/Nm3。

(7)保证效率:

≥99.6%

(8)本体阻力:

≤200Pa

(9)本体漏风率:

<2.5%

(10)烟囱出口烟尘排放浓度≤100mg/Nm3

(11)气流均布系数<0.2

(12)电场数:

4电场

(13)每台除尘器进、出口数:

进口1个,出口1个。

(14)除尘器灰斗出口法兰标高:

(暂定)4.5米

(15)除尘器支架形式:

钢支架

4.2.2技术性能要求

4.2.2.1电除尘器的保证效率

除尘器在下列条件下能达到保证效率:

a)需方提供的设计条件和气象、地理条件。

b)1个供电区不工作。

c)烟气温度为设计温度加10℃(包括设计、校核)

d)烟气量为设计烟气量增大10%的裕量(包括设计、校核)

4.2.2.2供方不能以烟气调质剂作为性能的保证条件。

4.2.2.3供方不得把设备进口粉尘粒径分布定为性能保证的一个条件。

4.2.2.4电除尘器的钢结构设计温度

a)电除尘器的钢结构设计温度为300℃。

b)当锅炉尾部燃烧时,除尘器应允许在350℃正压运行30分钟而无损坏。

4.2.2.5设计负压6000Kpa

4.2.2.6设计正压6000Kpa

4.2.2.7除尘器应允许在锅炉最低稳燃(不投油助燃)负荷时运行正常不发生堵塞。

4.2.2.8灰斗及排灰口的设计应保证灰尘能自由流动排出灰斗。

灰斗的容积应按需方提供的除尘器进口最大含尘量至少满足锅炉8小时满负荷运行设计,但灰斗荷载应按灰斗最大可能的储灰量设计。

4.2.2.9阳极板和阴极框架的振打程序、间隔均应自动可调,振打装置应使电极整体产生足够强的法向加速度。

并设有防止振打器脱落的安全措施。

4.2.2.10距壳体1m处最大噪声级不应超过85分贝(A)。

4.2.3电除尘器壳体

除尘器采用钢支架形式。

4.2.3.1本工程采用双室四电场组合梁柱式结构,结构形式采用瑞典菲达公司结构设计,除尘器采用钢支架形式。

4.2.3.2电除尘器基础采用钢支架保证热膨胀系数相同受力均匀。

4.2.3.3电除尘器设计正负压力为6500Pa。

4.2.3.4电除尘器每个电场及通道都设有人孔门,可方便进出电除尘器。

人孔门外型尺寸为800*700。

人孔门采用双层密封门结构,减少漏风,保证电场风速不受影响。

所有检查门均与电气控制部分中的安全连锁箱相连,当门打开的时候,电除尘器立即停止工作,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4.2.3.5壳体全部采用气密性焊接工艺,包括壳体侧板,山墙板,顶盖等。

壳体采用水平或自撑结构,屋顶载荷,即主要的载荷从顶梁通过立柱传至底梁,并沿底梁传至土建基础或钢支架结构。

通过这种自撑式的结构,将所有的载荷传到立柱上,使支点数减到最少。

4.2.3.6电除尘器顶部设置绝缘子室(俗称保温桶),绝缘子室内部放置绝缘子瓷套,瓷套采用额定直流电压72kv~100kv,工作温度150℃~250℃,抗压破坏负荷不小于500kN,瓷套内外表面施白色或者棕色瓷釉,两端面研磨。

绝缘子室可以随时开启,便于检修和维护。

4.2.3.7瓷轴箱内部放置瓷轴,用于静电除尘器电晕极侧部传动振打清灰装置,起传动和绝缘作用。

绝缘子适用于工作温度不超过250℃、直流工作电压72kv~100kv,抗扭破坏负荷不低于1000N*M绝缘子由瓷件和金属附件用耐高温胶合剂胶装而成,瓷件端面与金属附件之间垫有耐高温弹性衬垫,瓷件表面施白釉或棕釉,金属表面涂高温瓷漆

4.2.3.8除尘器出口设烟气温度检测装置,并设烟气浊度仪。

4.2.3.9除尘器壳体壁厚度不小于5mm。

4.2.4灰斗

4.2.4.1每台除尘器设8灰斗,灰斗落灰口高度距离地面为4.5m(暂定)

以设计院的要求为准。

4.2.4.2为了避免烟气短路,灰斗内应装有阻流板,阻流板与灰斗壁的间隙应保证灰尘有足够的流动性,它的下部尽量距排灰口远些。

灰斗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应小于60°。

相邻壁交角的内侧,须做成圆弧形,圆角半径为200mm,以保证灰尘自由流动。

4.2.4.3灰斗有良好的保温措施,灰斗的加热采用板式电加热方式,加热负荷要保持灰斗壁温不低于120℃,且要高于烟气露点温度5~10℃。

加热面应均匀地分布在灰斗下部1/3的表面上。

4.2.4.4每个灰斗应有一个密封性能好的捅灰孔并便于操作。

4.2.4.5灰斗应装有高、低料位指示装置,能准确发出高低料位信号。

采用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射频导钠料位计,料位计应提供二组灰位信号(高料位),一组供给电除尘控制系统,一组供给除灰控制系统

4.2.4.6为防止灰斗内灰流粘结或结拱,每只灰斗预留两块气化板的位置,对称布并应躲开捅灰孔,由另配的除尘器气化风机供气

4.2.4.7灰斗的每个出口设一个可用大锤敲打的打击板,打击板有垂直打击面,在水平方向上伸出灰斗加固筋外缘300mm,装在捅灰孔相邻侧壁。

4.2.4.8除尘器灰斗壁厚度不小于5mm

4.2.5阴极放电系统和阳极收尘系统

4.2.5.1新型长刺四刺RS芒刺线是采用XX宝钢冷轧板制作的,其每个芒刺与芒刺线都连成一体,芒刺与中间管为整体下料,冲制而成。

该阴极线的主要特点为

*刚度和强度在冲制的管状主体中得以保证,可以保证芒刺线的平行度。

*新型RS芒刺线的上、下两端冲出两个孔,与框架上的吊耳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另在安装的过程中,采取焊接工艺避免芒刺线的掉线现象。

*新型RS芒刺线采取整体冲制工艺,正常使用不会断线。

*RS芒刺线的“电晕效应”强度比其他形式的电晕极好,起晕(临界)电压低,根据我们实际测量只有15KV,电晕电流大。

*由于新型RS芒刺线起晕电压低,不易发生电晕闭塞,适合粉尘浓度较高的场合。

4.2.5.2阴极框架采用阴极排小框架形式,每个小框架上安装阴极锤子一个,振打强度高,稳定性好。

4.2.5.3阴极吊挂梁由两根槽钢通过连接片连接而成,刚度好。

4.2.5.4吊杆上安装球套、球母,使整个框架平稳可调

4.2.5.5阳极板是电除尘器收尘的主要工具,采用国内通用的C480型极板。

供方引进C-480型轧机,整体连续轧制成型,既有很好的强度,又有很好的韧性。

供方购买宝钢SPCC冷轧板厚度为1.5mm制作阳极板。

整个极板无任何焊缝,不会留有焊渣,产生尖端放电,影响除尘效果。

4.2.5.6由于阳极板的生产工艺没有任何焊缝,供方采用固定式吊挂系统。

在阳极板通过轧机后,上下都冲制出直径20mm的孔,用凹凸套将其夹紧。

4.2.5.7阳极板上部吊挂采用双角钢吊挂,下部振打杆亦采用双角钢振打

4.2.6平台、扶梯和保温、油漆

4.2.6.1供方设备上的所有梯子平台采用镀锌栅格网,将可以到达所有维修部位,使检修和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2.6.2载荷要求为:

放置重物的平台和主要平台按活载4KN/m2设计,其他结构按活载2KN/m2设计(不含自重)。

4.2.6.3所有的平台及扶梯都安装栏杆。

栏杆高度设计为:

*标高小于20m的平台和通道栏杆高度不小于1m;

*标高大于20m的平台和通道栏杆高度不小于1.2m;

*扶梯栏杆高度不小于0.9m;

栏杆支撑杆间的距离为1m;

4.2.6.4扶梯的倾斜角度尽可能统一,45°及以上倾斜角的扶梯不用。

4.2.6.5采用保温是为了降低散热损失,电除尘器除了顶盖、绝缘子室以外均需要保温,使用100mm厚岩棉铺在电除尘器外表面。

4.2.6.6岩棉外部使用天蓝色彩钢瓦楞板铺满电除尘器表面。

4.2.6.7所有铸铁、碳钢外表面均除锈、除污,以保证设备外表面洁净,所有露天布置的设备均采用油漆处理。

4.2.6.8所有需要油漆的部件,均采用铁红底漆,面漆由业主指定。

4.2.7阳极振打系统和阴极振打系统

4.2.7.1阳极振打锤采用50mm厚钢板整体下料成型,不会产生锤子的断裂和掉锤现象。

阳极锤子重10KG,可以保证阳极板的振打加速度在150g~200g范围内变化。

4.2.7.2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带动振打轴转动,属于侧部绕臂振打,减速机与轴之间有安全销板,防止烧毁电机,电机防护等级IP54。

4.2.7.3为材质45#钢,轴与轴的连接采用可滑动式联轴器。

4.2.7.4低压控制柜控制,时间可调。

在电除尘器调试过程中,根据实际由现场工程师调整。

一般情况第一、二电场每3分钟振打一次,第三、四电场每5分钟振打一次。

4.2.7.5除尘器工作时,工作条件极其恶劣。

尘中轴承分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分别安装与每根阳极轴上。

供方选用的尘中轴承内镶耐磨套。

4.2.7.6在除尘过程中,阴极框架和阴极线上将吸附一定的粉尘,若不及时清除,随着粉尘的堆积将会产生电晕闭塞,从而将降低除尘效率。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振打来清除阴极系统上的积灰。

振打是通过绕臂锤安装在水平轴上,依次撞击框架。

4.2.7.7振打依靠摆线针轮减速机驱动。

4.2.7.8整个电场依靠绝缘板(聚四氟乙烯)、瓷轴进行绝缘。

4.2.7.9振打时间可调,在电除尘器调试过程中,由现场工程师确定。

4.2.8变压器的起吊设施

4.2.8.1整流变压器设起吊设施,应能将起吊物由顶部吊至零米,且有相应的孔洞和钢丝绳长度。

4.2.8.2起吊装置为电动,电动机应为防潮型,并设防雨罩。

起重能力应能起吊整流变压器,并有安全措施。

4.2.9电气设备要求

本期按两台炉两台除尘器配置,除尘电源取自厂用除尘段。

电除尘电气设备的供电和控制对象为高压整流变压器、振打装置及电加热器等除尘设备。

4.2.9.1电源

1)电源进线为下进线方式,电源电压为交流380V,三相四线制,50Hz;当电源电压、频率在下列范围内变化时,所有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应正常工作:

交流电源(+5%~-5%)Ue、频率50±2%Hz范围内长期运行;

当电压在-22.5%Ue、时间不超过1分钟,不应造成设备事故。

2)电源可允许的最大不平衡负荷为5KVA。

3)断路器在额定电压下切断40KA的对称短路电流有效值。

也要按有关规程规定承受相应的动热稳定。

4.2.9.2整流变压器

1)高压整流设备应符合ZBK46001.1-88《静电除尘器高压整流设备》的规定。

对每台整流设备的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流和电压均应设置二次电压、二次电流变送器,输出4~20mA信号,既可传入上位机也可引入整流盘内进行显示。

2)高压整流设备控制系统应具有多功能,供各种运行工况,其主要功能包括:

自动火花跟踪;间歇供电;阶段恢复;浊度控制;火花“能级”控制;电流极限控制。

3)高压整流设备应具有除尘器输出开路保护、除尘器输出短路保护、变压器油温超极限保护、变压器偏励磁保护、设备过流保护、设备欠压保护、可控硅开路保护、重瓦斯保护、危险油温保护、低油位等保护功能。

4)高压整流设备应具有一次电压、一次电流、二次电压、二次电流、可控硅导通角、主回路接通、变压器故障、设备故障、电场故障、高压整流器油温等重要显示功能。

所有保护信号应能在就地柜及上位机发声光报警和显示。

5)高压整流设备应具有RS485通信接口。

6)低压供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应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XX公司ModiconCompact系列)来实现。

其控制应满足既能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又能脱离计算机进行手动控制。

各种工作方式、控制温限和时间参数等均可随时在线修改且具备记忆功能。

7)低压动力回路宜配置无触点固态继电器及电子保护器,应保证在各电机堵转时,通过其保护杜绝烧毁现象且能有效躲避电动机起动电流,具有短路、过载、断相、开路等保护报警功能。

8)加热器的工作电源宜采用单相380伏,以便降低加热器的工作电流,减少控制柜内加热控制器件的发热量。

9)对于绝缘子和灰斗,当采用电加热时,应有自动温控装置,能实现连续加热及恒温加热,并能在控制屏上及上位机上显示数值。

10)低压供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应具有RS485通信接口。

11)整流变压器(带集油盘)应能适合户外的使用要求。

户外时应为一体式。

设有温度检测和瓦斯保护装置。

12)整流变压器工作时,不应对无线电、电视、电话和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