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17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中图版 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docx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结合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3.结合实例,描述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新大陆被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如欧洲人向美洲移民,非洲黑人被欧洲殖民者贩运到美洲,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迁移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了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人口迁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接受劳务输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

(2)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3)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判断

1.欧洲一直是人口迁入区。

(×)

2.现在,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向发达国家。

(√)

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大批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被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

2.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区间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加大,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人口向城镇迁移。

(2)人口向东部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判断

1.我国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人口迁移是自发的。

(×)

2.现在,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农村到城镇、内地到沿海。

(√)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战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我国历史上曾采取过移民戍边措施,将内地的人口迁移至边境地区。

3.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会造成人口迁移,外出求学对人口迁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生态环境因素

(1)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

此外,迁移者的年龄等因素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青年比儿童和老人更易于迁移。

判断

1.人口迁移受迁移障碍,如语言、移民法等因素的影响。

(√)

2.自然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

3.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

探究点一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迁移现象。

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流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判断以下人口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

①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②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③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④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⑤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⑥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⑦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农的农民工。

⑧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答案 

人口迁移

②④⑤⑥⑧

人口流动

①③⑦

1.人口迁移的判断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类型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

居住地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的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的外出活动

主要原因

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异等

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举例

“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

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3.人口迁移的影响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

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

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

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

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

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安管理

 

下图为“人口迁移的模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②⑤B.⑥⑦C.②④D.④⑤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必须跨越国界,①③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第2题,人口迁移从居住地变更来看,需跨越行政区界线,故⑥⑦不属于人口迁移。

探究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根据联合国预测,2030年中国2亿新增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约60%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山东半岛等城市群。

下图是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

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

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20世纪80年代后的人口流向是怎样的?

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

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迁出地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 有利:

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不利: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促使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土壤及土地资源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连年的水灾造成粮食减产,引发饥荒,成千上万的农户举家迁往美国

(2)经济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经济发展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高学历人员到美国工作并定居

交通和通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3)社会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军嫂随军

政治

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在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社会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

近年来,每年的6~9月,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到白山市休闲度假。

据此完成3~5题。

3.白山市每年6~9月出现的人口流入高峰,其原因类似于(  )

A.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

B.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

D.北美五大湖区老年人向墨西哥湾沿岸迁移

4.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人口流动新现象,白山市应(  )

A.发展森林工业B.完善食宿、医疗等服务

C.整治水土流失D.加快高档别墅区开发

5.白山市人口流动新现象的积极影响是(  )

A.提高人口素质B.增加就业压力

C.促进商业发展D.减轻环境压力

答案 3.D 4.B 5.C

解析 第3题,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夏季凉爽,每年6~9月的人口流入属于受气候因素影响,与北美五大湖区老年人向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迁移的原因相似,D正确。

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属于工程移民;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属于经济因素;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属于社会文化因素。

第4题,近年来白山市休闲度假的人数增加,且老年人居多,故白山市应完善食宿、医疗等服务,提高接待能力。

第5题,夏季大量人口到白山市休闲度假,有利于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选C。

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

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  )

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的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

B.目前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

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

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地区

2.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资源

C.经济收入D.婚姻家庭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温暖的中低纬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人口较密集,D正确;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小,流动成本较低,A错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调水不会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B错误;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C错误。

第2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经济因素是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

(2019·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月考)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

C.从北美洲迁往拉丁美洲

D.从欧洲迁往非洲

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最可能是(  )

A.从山东流向河北B.从湖南流向广东

C.从新疆流向江西D.从湖北流向重庆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了大批外籍劳工,选A。

第4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一般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地区。

广东经济较湖南发达,故民工从湖南流向广东,B正确。

5.读“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

A.战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环境难民的影响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重工业比重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南部、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

(2)国内人口迁移

(3)ABC

(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解析 美国本土从19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镇;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

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拉丁美洲到北美洲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动是北美洲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欠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是国际劳动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亚洲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流向北美洲的国际劳动人口主要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据图可知,国际劳动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欠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故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东欧。

第2题,从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亚洲。

下图示意我国新、浙、蜀、京四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10~2015年人口净迁移率。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浙、京、蜀、新B.浙、蜀、新、京

C.京、浙、蜀、新D.京、蜀、浙、新

4.2010~2015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快①省区老龄化进程,增加了养老负担

B.缓解②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

C.加强③省区与外省的交流,促进资源开发

D.缓解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图中①人口总数少,人口迁入率高,是北京。

②人口总数大,迁入率高,应是沿海发达地区省份,是浙江。

③人口总数最多,人口以迁出为主,说明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是四川。

④人口总数少,迁移率低,是新疆。

故选C。

第4题,结合上题的分析,2010~2015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减轻了①省区老龄化进程,A错。

加重②省区的人地矛盾,B错。

加强③省区与外省的交流,但不利于资源开发,C错。

④省区人口迁入,缓解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D对。

故选D。

(2019·安徽合肥市第十一中学月考)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谋生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构成一场逆向运动,称为“归雁经济”。

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同意河北省大名县等135个县(市、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通知》,包括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在内的25个省份共135个县市地区的返乡创业人员均可以享受到这一新的福利。

据此完成5~6题。

5.“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比较大 ②政府政策支持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改善 ④原就业地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减缓城镇化速度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提高环境承载力

D.导致地价大幅度下跌

答案 5.B 6.B

解析 第5题,农民工回乡创业与就业地生活压力大有关,①正确;有政府政策支持,②正确;气候条件不是短期能改变的,③错误;原就业地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迁移到内地,导致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④正确,选B。

第6题,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长远看有助于加快当地城镇化进程,A错;“归雁经济”拓展了当地的经济领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B正确;回乡办企业可能出现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C错;产业增多,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往往刺激地价提升,D错。

下图为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

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

据此回答7~9题。

7.从资料可以看出(  )

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

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

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

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8.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优美B.城市等级较高

C.经济发展迅速D.文化底蕴深厚

9.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在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  )

①城市间距离 ②发展水平差距 ③就业机会 ④语言沟通 ⑤风俗习惯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④⑤

答案 7.D 8.C 9.D

解析 第7题,读图分析可知,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很多,A错误;人口来源地既有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有湛江、茂名等小城市,B错误;人口迁入深圳以就业为主,吸引人群应以青壮年为主,C错误;人口迁移发生在国内城市之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正确。

第8题,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较多,因此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故选C。

第9题,读图可知,深圳的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位于广东省,主要原因是由于广东省的城市距离深圳较近,迁移距离较短,①正确;距离较近,风俗习惯相似,语言相同,④⑤正确,故选D。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据此完成10~11题。

10.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11.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④⑥

答案 10.A 11.B

解析 第10题,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宜老年人生活。

第11题,人口迁入尤其是老年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另外,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

(2019·河南洛阳期中)读“某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图甲)和“某年M市从业人员构成图”(图乙),完成12~13题。

12.下列有关M市迁入人口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迁入人口各年龄段女性均多于男性

B.迁入人口的性别差异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C.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因为M市教育发达

D.人口的迁入导致M市就业结构发生彻底改变

13.下列关于人口迁入对M市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缓解就业压力

B.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C.减轻环境污染

D.基础设施压力增大

答案 12.B 13.D

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M市迁入人口总体来看女性多于男性,但30~44岁、45~59岁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

故A错误;迁入人口不会导致M市就业结构的彻底改变,故D错误;读图可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产业,迁入人口性别的差异与M市产业结构有关,故C错误,B正确。

第13题,人口迁入会为M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增加就业压力,促进该地经济的发展,故A、B错误;但同时也会给该市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压力,故C错误,D正确。

近几年出现“反向春运”现象,就是年轻人把老家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送回老家。

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与春运现象的产生相关性最小的是(  )

A.经济发展差异B.传统思想观念

C.平时假日较少D.自然环境差异

15.下列有关“反向春运”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城市不存在任何压力

B.利于缓解运输压力

C.与人们的观念转变无关

D.利于减少家庭支出

答案 14.D 15.B

解析 第14题,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家人团聚导致了春运现象。

春运现象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相关性不大,D符合题意。

第15题,“反向春运”是人口流动的短期行为,对城市并不是无任何压力,A错误;“反向春运”与春运的方向正好相反,有利于缓解运输压力,B正确;春节回家过年是传统观念,在城市过年需人们转变观念,C错误;老人和小孩到城里过年,会增加家庭支出,D错误。

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

材料二 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工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2)有利影响:

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

加剧迁入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

(3)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

(4)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迁移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建立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哪些因素?

(2)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2)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的现象。

解析 

(1)材料一反映的上学需求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我们村挺富的”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