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4008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ocx

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國際化大都市產業結構比較研究

 

2004北京奧運經濟報道 2005-07-07

 

陳 劍 王晉明 段 霞

 

   北京是一個經濟正處於飛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首都,同時也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綜合性特大城市。

通過對各個國家、地區和各城市之間產業結構的比較研究,特別是對那些發達國家大城市產業結構的比較研究,可以探視產業結構的發展趨勢,從中找出具有規律性的東西,進而更好地為調整北京的產業結構,促進首都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一、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經濟發展目標

 

   2004年年初,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對1993年10月施行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修編工作以《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為綱,對城市佈局、城市性質、城市功能、城市安全、古都保護等進行重點修編。

經過國內著名專家研究形成的《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提出了“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結構構想,這種佈局突出考慮了城市的資源、生態、地質等多種因素,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所謂“兩帶”就是東部發展帶和西部生態帶。

東部發展帶將是北京重點發展的產業積聚區;西部生態帶將以生態屏障建設為前提,走低密度組團式的發展模式。

“兩帶”的劃分為北京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重構、產業的升級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多中心”就是要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和層級關係,按照交通與經濟聯絡、自然地理條件,劃定幾個次區域,實行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政策,使城市功能在空間分佈上得到聚集與疏解,從而培育和拓展城市新功能。

   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的提出,為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城市的職能以及產業的定位開啟了再認識的機遇。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這是中央早就明確的,也是北京今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應依託的基礎和發揮的優勢。

另外,根據北京的自然資源和當時的歷史條件,中央明確指出北京不要提經濟中心,目的是為了讓北京更好地發揮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全党全國的中心工作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北京不提經濟中心,並不等於北京不能發展經濟、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北京作為一個大國的首都,有著1490多萬人口,為履行好中央賦予的“四個服務”職能,就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首都經濟。

對此,儘管目前還有一些不同看法,但已基本形成共識。

現在的問題是,北京既然要大力發展首都經濟,必然就要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經濟總量,增強經濟實力,而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使北京經濟職能大大增強,對周邊地區,進而對全國產生一定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經濟時代以上海為中心的經濟格局已被打破。

目前除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繼續發揮經濟中心的作用以外,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已經形成並走向成熟,以重慶、成都為中心的西南經濟區正在形成並逐步壯大,以瀋陽、大連為中心的東北經濟區正在重新崛起,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區已經存在。

因此,現在的北京不是提不提經濟中心的問題,而是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細化北京的經濟職能,進一步豐富城市的功能定位。

從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來看,在知識經濟和後工業時代,知識、技術、信息、服務、管理、決策已經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充分發揮北京的政治、文化、教育、知識、技術、信息、服務等優勢,把北京真正建設成為全國的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使北京成為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一流國際大都市,是今後北京產業結構調整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

   根據党的十五大確定的“新三步走”戰略部署和北京的城市性質,北京市確定了未來50年首都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步驟是:

第一個10年打好基礎,率先在全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基本框架;第二個10年鞏固提高,到2020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使北京的現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再用30年的時間,即到21世紀中葉建國100週年時,使北京成為當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二、北京產業結構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1.產業結構的演變過程

   北京產業結構的形成及演變大體經歷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解放初期到第一個五年計劃,是現代產業結構形成期,時間大約是1949年至1957年。

在這一個階段,北京初步形成了現代產業,奠定了產業結構的基礎。

第二階段,從第二個五年計劃到20世紀70年代末,是產業結構重型化時期,時間大約是1958年至1979年。

這一個階段是重工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佔主導的時期。

第三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八五”期末,是產業結構輕型化時期,時間大約是1980年至1995年。

這一個階段實際上是北京產業結構處於調整、徘徊時期。

第四階段,從“九五”計劃初期至今,是產業結構知識化或升級換代時期,時間始於1996年,至今仍在進行。

   2.產業結構的現狀特徵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的產業結構經過幾次大的調整,已擺脫了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重型化產業結構,特別是在提出“首都經濟”以後,產業結構正朝著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基礎的知識經濟調整,越來越符合和貼近北京的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

目前,北京產業結構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三次產業中“三、二、一”的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並趨於穩定。

北京的三次產業結構在“八五”計劃以前,一直是“二、三、一”的序列。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的確定,北京提出了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從1992年起初步形成了“三、二、一”的產業序列。

但是,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和政策的不確定,直到“八五”期末的1995年,第三產業才超過第二產業佔據GDP的半壁江山(詳見表1)。

進入“九五”期間,第三產業一直穩定增長,到2002年佔GDP的62.1%,在全國處於第一。

目前在全國十大城市中,2002年,只有上海、廣州分別達到51.0%和55.7%(詳見表2)。

北京現行的三次產業格局符合北京的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今後一個時期將相對穩定。

表1 “七五”期末至“十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構成(%)

項目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期間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國內生產總值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第一產業

8.8

5.8

3.6

3.3

3.1

2.6

第二產業

52.4

44.1

38.1

36.2

34.8

35.8

工業

43.8

36.1

30.1

28.7

27.2

28.2

建築業

8.6

8.0

8.0

7.5

7.6

7.6

第三產業

38.8

50.1

58.3

60.5

62.1

61.6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業

4.6

6.1

7.7

7.7

7.4

6.9

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8.8

12.5

8.8

8.4

8.0

7.6

金融保險業

11.3

10.4

15.3

15.5

14.6

14.7

地質勘探業、水利管理業

0.0

0.3

0.2

0.2

0.2

0.2

房地產業

0.9

2.1

3.1

3.9

5.1

5.2

社會服務業

4.0

6.7

7.7

7.7

10.0

10.0

農林牧漁服務業

0.0

0.1

0.1

0.1

0.1

0.1

衛生、體育、社會福利事業

2.3

1.7

1.7

1.8

1.7

1.7

教育、文藝、廣播電影電視事業

2.0

3.8

6.0

6.7

6.6

6.6

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

2.1

3.3

4.2

5.2

5.3

5.4

國家政黨機關、社會團體

2.7

2.7

2.8

2.7

2.6

2.6

其它

-

0.4

0.7

0.6

0.6

0.6

   資料來源:

分別見1996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北京統計年鑒》。

 

表2 2002年十大城市國內生產總值(GDF)及三次產業比重(%)

 

GDP(億元)

人均GDP(元)

“一產”比重

“二產”比重

“三產”比重

北京

3212.7

28449

3.1

34.8

62.2

天津

2051.2

22380

4.1

48.8

47.1

青島

1518.2

21214

9.6

50.4

40.0

大連

1406.1

25276

8.4

47.0

44.6

上海

5408.8

40627

1.6

47.4

51.0

蘇州

2080.4

35733

4.7

58.2

37.4

杭州

1780.0

28000

6.3

50.7

43.0

南京

1297.6

22858

4.8

47.3

47.9

廣州

3001.5

41884

3.4

40.9

55.7

深圳

2256.8

46388

0.8

54.7

44.4

   資料來源:

北京市統計局《統計報告》[2004]3號。

 

   第二,第三產業中以金融保險業為代表的產業已成為北京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1987年以前,帶動北京經濟發展的產業主要是化工、冶金、煤炭、食品、機械。

這5個部門全部屬於工業,其中4個屬於重工業。

到20世紀90年代初,第三產業中的商業、金融保險進入五大帶動部門,並且商業躍居第二位。

但是,儘管發生這種變化,在20世紀90年代初,化工、冶金、煤炭仍然是帶動經濟的主要部門(詳見表3)。

 

表3 五個主要部門對經濟的帶動系數

部門

1987年

排序號

1992年

排序號

化工

2.582

1

2.795

1

冶金

2.555

2

1.781

3

煤炭

1.577

3

1.654

5

食品

1.469

4

 

 

機械

1.405

5

 

 

商業

 

 

2.043

2

金融

 

 

1.715

4

   資料來源:

《北京:

跨世紀的發展思路(下冊)》。

 

   進入21世紀,情況發生了根本變化。

在國民經濟中起主要帶動作用的部門已經由第二產業中的工業部門轉為第三產業中的部門,其中金融保險業自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著GDP的15%左右的份額,成了北京最穩定、最重要的產業支柱之一。

此外,第三產業中的商業、社會服務、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文化、房地產等行業也發展壯大起來,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部門或支柱產業(詳見表4)。

這些變化說明,北京的產業結構從總體上講,已經徹底擺脫了以重工業為主體的重型化產業結構,步入輕型結構。

 

表4 “七五”期末至“十五”期間佔國內生產總值5%以上的產業或行業

項目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期間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國內生產總值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第一產業

8.8

5.8

 

 

第二產業

52.4

44.1

38.1

36.2

34.8

35.8

工業

43.8

36.1

30.1

28.7

27.2

28.2

建築業

8.6

8.0

8.0

7.5

7.6

7.6

第三產業

38.8

50.1

58.3

60.5

62.1

61.6

金融保險業

11.3

10.4

15.3

15.5

14.6

14.7

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8.8

12.5

8.8

8.4

8.0

7.6

社會服務業

 

6.7

7.7

7.7

10.0

10.0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業

 

6.1

7.7

7.7

7.4

6.9

教育、文藝、廣播電影電視事業

 

 

6.0

6.7

6.6

6.6

房地產業

 

 

 

 

5.1

5.2

   資料來源:

分別見1996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北京統計年鑒》。

 

   第三,第二產業中重型化的特徵仍然明顯。

北京的第二產業一直是重化工業當家。

近幾年,北京加大了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現代製造業,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為代表的現代製造業發展很快,已成為近兩年工業新的增長點。

2003年,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實現產值429.6億元,比上年增長近1倍;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7%,比上年提高16.4個百分比,其中2002年投產的北京現代汽車拉動全市工業增長近3個百分點。

儘管交通設備運輸製造業對整個工業、乃至全市生產總值貢獻很大,但由於北京重工業基礎雄厚,加之近年來市場需求旺盛,重化工業在第二產業中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3年,重工業完成增加值760.3億元,增長13.6%;輕工業完成增加值210.5億元,增長7.8%,重工業增速快於輕工業5.8個百分點。

重工業中的黑色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產值佔工業的比重為9.5%,成為工業增長的另一個支撐點。

重化工業在北京工業中居主體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第四,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北京產業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從提出“首都經濟”以來,北京一直把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全市產業發展的重點,並提出把這些新興產業發展成全市的支柱產業。

經過短短幾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中關村科技園區、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科技開發區的建設,從1998年到2002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以年平均15%的速度發展,其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27.1%提高到37.1%,已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支柱產業。

2003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14.1億元,比上年增長7.1%,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6%,其中的電子與信息產業已成為北京工業中的最大行業,其增加值佔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65.0%(詳見表5)。

 

表5 2003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情況

領域

增加值(億元)

增速(%)

比重(%)

電子與信息

204.1

2.9

65.0

光機電一體化

36.4

21.3

11.6

新材料

32.9

14.4

10.5

生物、醫藥技術

29.9

13.2

9.5

新能源、高效節能

2.0

47.9

0.6

航空航天

7.9

4.7

2.5

環保產業

0.8

8.6

0.3

   資料來源:

北京市統計局統計資料[2004]21號。

 

    3.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北京的產業結構經過多年的調整和發展,如果從其自身的發展來說,目前的產業結構似乎與北京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市性質基本適應。

但是,如果從北京在全國的地位和應發揮的作用,特別是北京在環渤海經濟區的作用,從北京是一個綜合性特大城市的功能,特別是北京自身的優勢來說,目前的產業結構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三次產業之間的比例不太合理。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仍然偏大。

2002年,北京的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為3.1%,而同年上海和深圳的比重分別為1.6%和08%(詳見表2)。

第一產業在GDP所佔比重相對過大,說明現行產業結構與北京大城市、小郊區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同時也反映了第二產業的發展與北京的經濟地位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例如,從工業企業的規模結構來看,2002年,全市小型工業企業佔全市工業企業單位數的87.6%,而產值比重僅為32.7%。

近一兩年來,北京工業經濟形勢好轉,主要得益於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高速發展。

2003年,以現代汽車為主的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到11.7%,成為僅次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的第二大行業。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崛起儘管使全市工業增長點單一的局面有所改變,但仍未從根本上改變北京工業依賴少數企業的局面。

工業增長過度集中于少數大企業,企業規模結構不盡合理,不利於優化產業集群和防範市場風險。

再從工業增加值的增幅來看,200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增幅高於上年同期4.3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

京津滬渝四個直轄市相比,天津、上海和重慶的增速均在20%以上,北京的工業增速位居最後。

三次產業之間不太合理的比例,說明北京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仍未達到一個現代化特大型綜合城市應有的水平,特別是第二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增值能力還不能滿足城市經濟的發展和需求。

   第二,區域產業結構不太協調。

北京是環渤海經濟區內最大的城市和經濟實體。

改革開放以前,北京與周邊地區基本上按照“資源互補”或“產品互補”的原則進行地域分工協作,大致形成了周邊地區以開發資源、能源及發展原料工業為主,北京以周邊地區的產品為原料發展加工型製造業的區域分工和產業結構。

改革開放以後,北京調整了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重化工業在GDP中的比重逐漸降低,與周邊地區的經濟關係有所淡化。

此外,由於經濟管理體制,特別是財稅體制的原因,北京在保留重化工業的同時,發展了一些與周邊地區相同的產業,如汽車製造業等等。

因此,相對於上海在長江三角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廣州、深圳在珠江三角洲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北京的產業結構在區域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產業結構與周邊地區的產業缺乏有機的聯絡,未形成地區之間有效的產業鏈。

二是北京的工業結構同天津的工業結構基本雷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天津的傳統工業和港口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抑制了天津在環渤海經濟區應發揮的作用。

三是北京的高科技產業、文化教育產業等優勢產業發展還不夠充分,沒有對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應有的帶動和推動作用。

   第三,產業結構未能充分體現北京的比較優勢。

北京是全國教育、文化、科技最發達的地區。

但在整個產業結構中,北京的最大優勢——教育、文化、科技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形成真正的產業優勢。

2002年,在第三產業中,教育、文藝、廣播電影電視事業所佔的比重僅為6.6%,遠遠低於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業(7.4%),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8.0%),金融保險業(14.6%),社會服務業(10.0%)的水平(詳見表1)。

教育、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北京現有的教育和文化的規模、發展水平和在全國的地位很不相當。

高新技術產業自2001年下半年以來,改變了前幾年高速增長的局面,增長勢頭明顯放慢,2002年甚至出現負增長。

2003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有所恢復,增速為7.1%,但仍低於全市工業平均水平5.2個百分比,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僅為27.6%,比前幾年下降了近30個百分比。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趨緩、發展不穩定,與北京的科技地位和科技優勢很不匹配,還沒有真正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大和穩定的推進器。

   第四,產業結構與北京在全國的地位不相適應。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同時也是全國的信息、金融和科技中心。

從北京在全國的地位來說,北京的產業特別是二、三產業理應成為面向全國服務的中心。

如果按此要求,目前的產業結構還有較大差距。

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為例,目前北京的第三產業儘管已佔全市生產總值的62%左右,但許多部門或行業主要是為當地的生產和生活服務,真正面向全國服務的部門所佔的比重不大。

2002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為62.1%,在所統計的11個行業中,能夠面向全國的行業主要是金融保險業(佔全市GDP的14.6%),教育、文藝、廣播電影電視事業(6.6%),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5.3%),大約佔第三產業的1/3左右。

其餘的行業基本上都是為當地經濟服務,對全國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不大。

 

三、國際大都市的產業結構演變

 

   國際大都市(InternationalMetropolis)是在世界經濟國際化趨勢推動下出現的一種特殊的大城市類型,通常是指那些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優越的區位條件、良好的國際服務功能,能夠吸引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並對全球或區域經濟具有相當影響力、控制力的現代化城市。

國際大都市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即國際化點階段的產物,但是一個城市的國際化進程並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一個國際大都市。

對一個國際大都市來說,除了具備一定的人口規模和城市面積點,更重要的是形成與城市國際化進程相適應的產業結構。

由於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概念是與工業革命相生相伴的孿生兄弟,城市發展無一不打上了傳統工業時代的深刻烙印,即,以生產企業為主體,以追求經濟效益為動力,經濟功能佔據城市發展核心地位。

因此,產業結構的調整轉變和不斷升級成為國際大都市的必然選擇。

   1.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時代特徵,實現為國際經濟服務的本質要求

   時代特徵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由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反映這一時期世界發展基本態勢、並對世界未來發展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影響的標誌性特徵。

不同時期影響世界城市發展的時代特徵具有不同特點點。

近代城市的發展是伴隨著人類的工業化進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工業化這個時代發展的本質特徵要求城市改變過去建立在農業和商品交換基礎上的經營性城市、消費性城市功能,建立以生產企業為主體、經濟功能佔據統治地位的新型城市。

像倫敦、巴黎這樣的擁有悠久歷史的殖民帝國政治、經貿中心,在工業時代敏銳地抓住了時代變化的特徵,利用自己在現代遠運輸動力方面的優勢和產業調整的機會,成為著名的國際金融、商貿中心和世界一流的國際大都市。

20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城市一直在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進程中不斷邁進,以適應生產力大發展與國際分工的不斷提出的新需要。

“二戰”後日益高漲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了後工業時代——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和全球化時代,什麼是這一時期國際大都市發展應該抓住的時代特徵?

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還是服務經濟?

當今世界主要國際大都市都抓住了後工業時代世界經濟服務化這一本質特徵來完成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當今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城市,基本上已經進入後工業化社會。

知識對傳統工業的改造和升級、促進城市經濟在整體上質的飛躍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明顯,知識在經濟過程中相對獨立化、產品化、商品化和產業化也十分明顯。

依靠科技的進步,知識革新,特別是依靠數字化和網絡化對現有企業進行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管理自動化的信息化建設,為這些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知識經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

但是為什麼國際大都市的產業結構調整抓住的時代特徵是經濟服務化而不是知識經濟呢?

我們可以從3個層次析:

   第一,對各國經濟發展進行觀察,工業發達國家國民經濟已經進入服務化階段,即進入圍繞知識進行創新或變革、實施社會控制和指導組織的後工業社會,這一社會的本質特徵就是國民經濟服務化。

與工業社會不同,後工業社會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本不是流入傳統的工業、農業,而是流入服務性行業,服務業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導產業,在經濟結構中比重越來越大,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據統計,在20世紀的1985年到1994年間,全球跨國公司的投資中,投向服務業的佔52.2%,投向製造業的為39.3%,農業為7.9%,建築業僅為0.6%。

1993年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中,農業只佔5%,工業只佔34%,服務業佔61%。

在國際貿易中,服務貿易增長速度也明顯高於貨物貿易增長速度。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一項統計,從1985年到1994年這10年間,全球服務貿易平均年增長率為8.15%。

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推動了服務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