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864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课教案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元《表内乘法

(一)》中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

关于整数乘法人教版教材分了四次系统的教学,并与除法相对应,分别在二、三、四这三个年级进行。

因此表内乘法的学习是学生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而学生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表内乘法的学习,所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基础的基础,是整数乘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对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了两个层次的教学:

一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试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

第二,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

从学生方面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同数相加的加法,而乘法又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且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尽管是第一次接触乘法,不论从知识上还是思维层次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对由同数相加抽象出乘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法、减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运算,学生会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学生认知障碍点:

①内容理解:

教学本节内容要重视相同数相加和乘法算式的联系。

在教学时,要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数学书上为学生准备了游乐场的情境图,但在备课中我发现图上的信息量大,干扰因素多,学生在观察时不能准确直观地得到所需信息,因此在教学时利用数学书做一做和练习九中的部分习题重构了情境图,让学生直观明确的了解题意。

②学习方法的领悟:

对于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多使用了通过说一说、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沟通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算式的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另外,还有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加法算式的相同点、自己给乘法算式各部分起名称,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电子白板及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情况:

  在课堂上教师使用插入视频,让学生简单直接的了解乘号的由来,这种方法比看书或教师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使用电子展台展示学生摆一摆、画一画的作品,让展示的学生清楚的展示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让其它学生更直接的接受到信息,对比自己的作业纸,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电子白板中简单的常用功能,如“拖拽、书写、擦除”,学生通过上台操作,直观地呈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加强了集体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便,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沟通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6课时安排

一课时

7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资源包、乘号的由来的微课、每个学生小棒10根

8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看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的数,并写出加法算式2+2+2=6,能说明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在图上圈出每个加数,说明是3个2相加。

(设计意图:

舍弃了数学书上本有的情境图,自己重构了一个新的情境图,因为原有的情境图上的信息过多以至图不够清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干扰因素太多,不太适合。

2.一共有多少个香蕉?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3+3+3=12并能说明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在图上圈出每个加数,理解是4个3相加。

(设计意图:

这个情境图是借用了练习九第1题中的题目,让学生感知4个3相加。

目的是让情境图清楚明确地向学生表达出题目所包含的内容。

3.一共有多少把钥匙?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4+4+4+4+4=24,并能说明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在图上圈出每个加数,理解是6个4相加。

(设计意图:

这个情境图是借用了数学书48页做一做第2题,并将其简化为6把,让学生感知6个4相加。

目的是让情境图清楚明确地向学生表达出题目所包含的内容。

(多媒体应用:

应用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出相同加数相加的图形,让学生能容易地了解题意,列出算式。

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了解乘号。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指导全班同学一起书写。

2.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

4+4+4+4+4+4=24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表示,该怎么写?

先看一看相同的加数是几,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4相加,写在乘号的后面,4×6表示6个4相加,因此乘法算式是4×6=24,读作4乘6等于24.

也可以写成6×4=24,读作6乘4等于24。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出乘法算式,并会读乘法算式。

3.教学4×6=24的意思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4”表示相同的加数,“6”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2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

如果有更多的4相加,又该怎么写呢?

应用课件克隆拖拽功能再拖出同样的一串钥匙,引导学生写出加法算式:

4+4+4+4+4+4+4,乘法算式:

4×7

再拖出同样的一串钥匙,引导学生写出加法算式:

4+4+4+4+4+4+4+4,乘法算式:

4×8

按照这样的方法拖出12串钥匙,让学生明白就是12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4×12.进一步得出几个4相加就可以用几乘4表示。

4.理解乘法更简便

对比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表示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引导学生理解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简便。

(设计意图:

通过不断增加钥匙串,让学生明白加法算式不断增加加数变长,而乘法算式只是改变了乘数,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简便。

(多媒体应用:

运用了多媒体克隆拖拽功能让钥匙串的数量不断变化,而且每串钥匙数量相同,让学生感受用乘法算式表示的简便性。

5.请同学们将其余四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

引导学生将2+2+2=6和3+3+3+3=12也改写成乘法算式。

学生试着给乘法算式各部分起个名称。

这种命名方法是300多年前英国数学家想出来的,请大家看一个小视频,了解乘号的由来。

(设计意图:

通过微课介绍数学书51页的你知道吗,用视频的方法比让学生直接看书更直观、更容易接受。

(多媒体应用:

插入微课,让学生了解乘号的由来。

3.练习提升

1.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2=2+2+2+2=

3+2+1+3=6+6+6+6+6=

(设计意图:

让学生加深对“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的理解)

(多媒体应用:

利用屏幕书写功能将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的算式改写,并说明理由。

2.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

(每一小题都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写出算式,再指名学生上台利用投影展示自己是怎么摆的,在白板上写出算式。

并根据老师的问题说明为什么这样摆,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

(设计意图:

两个摆一摆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小题要求明确,学生容易摆出,第二小题包含了乘法的意义,需要学生思考,也让学生明确两个乘数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多媒体应用:

学生应用展台向大家展示自己摆的作品,利用批注功能写出算式。

4.按要求画●。

(1)2个5

(2)3×2

乘法算式:

(指明学生在白板上画,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画,说说明为什么这样画。

(设计意图:

这两个画一画是对前面的摆一摆的继承和发展,第一小题和摆一摆中的3个3意义相同,让学生从借助实物表示向自己动手设计转化,第二小题是一个拓展题,让学生明白两种方法都可以写出同一算式。

(多媒体应用:

利用屏幕书写和展台两种方法同时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直观地对比两种方法的不同。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数学书第49页1、3题。

 

9板书设计:

10教学反思: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它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而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二年级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通过出示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以学生的活动情况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充分的交流。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我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说一说、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沟通相同数相加和乘法算式和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电子白板的使用已悄然融入了我们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电子感应笔在白板上进行书写、圈画、标注、擦除、保存等操作,这既加快了课堂节奏,节省了课堂时间,使教学方式更便捷;还方便我们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也正因为它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所以教师如何恰当地把握好它在课堂上使用的时机与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使用了插入视频、展台、书写、图形拖拽、这几个常用功能来强化要点。

与我们以往的PPT课件不同,电子白板更体现了“交互性”。

通过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组合增加教学的视觉效果;为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

它不再是简单的将教师要教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也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和其他学生。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投影仪将学生的不同思考方式、解题方法快捷的展示出来。

它补偿了传统多媒体课件“预设有余,生成缺乏”的缺陷。

老师在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备课时只需将预设的问题、素材放在资源库中,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用,愈加灵活便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