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853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docx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五篇

(一)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

“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

“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

“然。

”黄帝曰:

“异哉小童!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黄帝又问。

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亦奚③以异乎牧马者哉?

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

传说中的神名。

②具茨:

山名。

③奚:

何,什么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                 B、问涂焉(通“途”,路 )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         D、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2分)

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

(3分)

【参考答案】:

1、A(2分)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3分)

3、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2分)    

4、示例:

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或:

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四)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

①楚:

古国名。

②折:

调头。

旋:

转弯。

③椎:

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

突然。

犯:

碰到。

⑤柁:

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慢看

2、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自满或应该不断进取)

(六)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

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

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倾听的姿态。

②壹:

实在。

③舅:

丈夫的父亲。

1.解释加点的字。

(1)子之哭也

(2)今吾子又死焉

(3)小子识之,(4)何为不去也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2)苛政猛于虎也

3.孔子是时期国人,根据文中内容推测,文中的妇人可能是

国人,简单说明理由。

4.文中的妇人为什么家人大多死于虎口,她仍居住在此地?

5.这篇文章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

1。

(1)您

(2)现在(3)记住(4)离开

2.过去我公公死于虎口;我丈夫死于虎口;现在,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苛酷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3.春秋鲁国鲁她居于泰山的旁边,应属于鲁国的范围

4.因为她居住的地方没有苛酷的政治,所以她一家人宁可生活在老虎频繁出没的地方,也不原搬到别处去生活在暴政中。

5.反映了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黑暗现实。

(七)螳螂捕蛇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

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

蜘蛛乃盬②其脑果腹而去

【注释】①飙:

暴风。

这里指迅速。

②盬(gū):

吸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⑴闻崖上有声甚厉                           ⑵渐近临之

⑶久之,蛇竟死                             ⑷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之①反侧倾跌之状                        ②蛇复昂首待之

⑵以①以刺刀攫其首                        ②以首俯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然审视殊无所见

⑵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

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  )

A、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B、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

C、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D、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7.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似有物捉制之

A、辍耕之垄上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悍吏之来吾乡 D、环而攻之而不胜

【参考答案】:

1.⑴听到⑵从上往下看⑶终于⑷曾经⑸离开

2.⑴之①的②它,指蜘蛛⑵以①用②把

3.⑴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⑵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4.甲文:

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乙文:

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①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5.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或:

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6.D

7.B

(八)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

1回:

颜回,又称颜渊。

2恸(tòng):

哀痛之至。

3门人益亲:

学生更加亲近。

4迁:

转移。

5贰:

重复。

1、本文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为“     ,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发尽白,蚤死          

(2)今也则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门人益亲(   )

(2)弟子孰为好学(    )

(3)不贰过(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5、根据积累,再举几个名人好学的事例。

【参考答案】:

1.略

2.①蚤同早②亡同无

3.①哀痛到了极点②更③谁④过失,错误

4.(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5.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九)眉、眼、口、鼻四者

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

一日,口为鼻曰: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鼻曰: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

“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

”眼曰:

“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眉曰:

“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注释]①神:

灵性。

②厮:

相互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2分)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一日,口为鼻曰: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2分)C

 3.(2分)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4.(2分)示例:

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十)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注释:

1秉烛:

点烛。

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

2盲臣: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②安敢戏君乎:

       

③如日出之阳:

       

④臣闻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

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向②戏弄③明亮④听说

2、秉烛之明比摸黑走路,谁更好?

3、暮指时间晚,迟了。

他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

4、暮指天黑,夜晚。

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

5、活到老,学到老。

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

(十一)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逃暑:

避暑,乘凉。

②孤林:

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ěn):

卧席。

④濡(r):

沾湿。

⑤逾:

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4.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参考答案】:

1、⑴:

移动⑵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反——同“返”。

4、“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5、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要墨守成规,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十二)《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

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

“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妇曰:

“诺。

”媪曰:

“第几道②下子矣。

”妇曰:

“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

“尔败矣。

”妇曰:

“伏局③。

”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

围棋高手。

②道:

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

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

③伏局:

认输。

④复其势:

复验那盘棋的局势。

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宿地逆旅()②良宵难遣()

2.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3..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1.①旅店②排遣,消遣

2.此题能答出隔墙下棋之意即可。

示例:

婆媳隔墙下棋,手中无子,心中有棋,进退取舍,全凭记忆。

3.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

示例:

天外有天,不可孤芳自赏。

(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

(十三)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

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

过者告曰:

“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

久之,力惫,失乎坠地。

乃自哂曰:

“嘻!

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

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有盲手道涸溪道:

②视此省战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②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道:

取道,过(或走)。

省:

醒悟,反省。

2.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

②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

3.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

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

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十四)林积拾珠不昧

林积南剑人少时入京师至蔡州息旅邸既卧觉床笫间有物逆其背,揭席视之,见一布囊,其中有锦囊,又其中则锦囊实以北珠①数百颗。

明日,询主人曰:

“前夕何人宿此?

”主人以告:

“乃巨商也。

”林语之曰:

“此吾故人,脱②复至,幸令来上庠③相访。

”又揭其名于室曰:

“某年某月日剑南林积假馆④。

”遂行。

商人至京师,取珠欲货,则无有,急沿故道处处物色之。

至蔡邸,见其榜,即还访林于上庠。

林具以告曰:

“元珠俱在,然不可但取,可投牒府中,当悉以归。

”商如其教,林诣府尽以珠授商,府尹使中分之,商曰:

“固所愿。

”林不受,曰:

“使积欲之,前日已为己有矣。

”秋毫无所取。

【注】①北珠:

珍珠。

②脱:

倘若。

③上庠(xiánɡ详):

这里指郡府官学。

④假馆:

寄宿。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

息旅邸()林具以告之()固所愿()

2.给画横线处断句(用“/”线)。

(3分)

3.从哪里可以看出林积诚心还珠?

(2分)

4.用一成语概括林积品质。

(2分)

5.谈一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4分)

【参考答案】:

1.歇息全、都本来

2.林积/南剑人/少时入京师/至蔡州/息旅邸/既卧/觉床第间有物逆其背。

3.在墙上写上自己于某年某月某日住此店,并详写住处姓名。

4.拾金不昧

5.略(围绕着“要做林积一样的人,拾金不昧,保持良好的品格”来谈即可)

(十五)以不贪为宝

宋人或得玉,献请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用“/”给画线部分断句。

(2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4分)

(1)宋人或得玉()

(2)子罕弗受()

(3)若以与我()(4)皆丧宝也()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2分)

4.子罕“以不贪为宝”,你认为人生之“宝”是什么?

(3分)

5.从子罕的身上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分)

【参考答案】:

1、

(1)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2.

(1)有人

(2)接受(3)给(4)丧失

3.本文记叙了子罕拒受宝玉的故事,赞扬他“以不贪为宝”的美德。

4.丰富的知识、睿智的头脑、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等。

5.略(围绕“做人要有高尚的品质,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来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