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63800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docx

焦炉煤气发电机组使用说明书

目次

第一章:

发动机主要性能数据……………………………………4

一J12V190DD发动机技术规格……………………………………………………………4

二J12V190DD发动机主要技术数据………………………………………………………5

三主要附件技术规格…………………………………………………………………5

第二章:

发动机的安装…………………………………………….6

一发动机安装………………………………………………………..6

二发动机安装要求…………………………………………………………………….6

三发动机气,油,水路和机房的安装………………………………………………….7

四调节阀部分……………………………………………………………………………9

第三章:

发动机的调整…………………………………………….10

一气门间隙的调整………………………………………………………………………10

三点火提前角的调整………………………………………………………………….10

四火花塞电极间隙的调整………………………………………………………………11

第四章:

发动机的使用……………………………………………12

一使用发动机注意事项………………………………………………………………12

二燃料,机油和冷却水………………………………………………………………..13

三启动前的准备…………………………………………………………………………15

四发动机的启动…………………………………………………………………………16

五发动机的运转…………………………………………………………………………16

六发动机的停车…………………………………………………………………………17

第五章:

发动机的维护保养………………………………………17

一日保养…………………………………………………………………………………17

二周保养…………………………………………………………………………………18

三月保养…………………………………………………………………………………18

四季节性检查……………………………………………………………………………19

第六章:

燃气发动机配套发电机组………………………………19

一机组概念………………………………………………………………………………19

二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20

三主要技术规格…………………………………………………………………………20

四主要技术性能…………………………………………………………………………20

五机组的搬运与安装……………………………………………………………………22

六机组的运行和使用……………………………………………………………………24

 

第一章发动机主要性能数据

型号、技术规格

一发动机技术规格J12V190DD

型号

J12V190DD

型式

四冲程、火花塞点火、水冷、非增压

气缸数与排列

12缸,V型,60°夹角

气缸直径(mm)

190

活塞行程(mm)

210

压缩比

9:

1

总排量(L)

71.45

标定功率(kW)

500

标定转速(r/min)

1500

最低空载稳定转速(r/min)

600

燃气消耗率(kJ/kW.h)

10500

机油消耗率(g/kW.h)

≤1.5

排气温度(℃)

550

出水温度(℃)

≤85

活塞平均速度m/s

10.5

油底壳内机油温度(℃)

≤90

主油道机油压力(kPa)

400~800

稳定调速率(%)

≤5

冷却方式

开式强制循环水冷

润滑方式

压力和飞溅复合式润滑

机油牌号

15W40CD或15W40CC

气缸编号

输出端

左1-2-3-4-5-6右7-8-9-10-11-12

点火方式

磁电机火花塞

点火顺序

1-8-5-10-3-7-6-11-2-9-4-12

起动方式

24V直流电机起动

旋转方向

逆时针(面向输出端)

输出方式

飞轮输出

外形尺寸长×宽×高(mm)

2780×1760×2075

净质量(kg)

5300

二发动机主要技术数据

1、配气相位(以曲轴转角计)

进气门:

开启始点(上止点前)11°±7°

关闭终点(下止点后)51°±7°

排气门:

开启始点(下止点前)51°±7°

关闭终点(上止点后)11°±7°

2、气门冷间隙:

进气门0.40mm±0.05mm排气门0.45mm±0.05mm

3、点火提前角:

(上止点前)33°±3°

4、火花塞电极间隙:

0.65mm~0.85mm

5、主要螺栓、螺母扭紧力矩(N.m):

主轴承螺母:

1200~1400(或以500N.m扭矩扭紧,再转60°~70°)

气缸盖螺母:

320~360(按交叉顺序以100、200、320~360N.m扭矩分三次轮换均匀旋紧)

连杆螺母:

250~270

曲轴平衡块螺栓:

550+50(以150、300、550+50N.m扭矩分三次轮换均匀旋紧)

减震器安装螺栓:

180~220

飞轮固定螺栓:

500~550

三主要附件技术规格

1磁电机:

ALTRONIC12A33H-A

2点火线圈:

ALTRONIC591010

3火花塞:

STITT807BEX13.5

4气体混合控制形式:

联动但缸控制阀

5调速器:

WOODWARD2301

6减压阀:

Y80DD80减压阀

7电动闸阀:

F95.10.60-I电动闸阀

8机油滤清器:

纸质滤芯,旁通开启压力196Kpa

9离心滤清器:

转子转速5000r/min,在油温75°C压力588Kpa

通过能力16-18L/min

10机油冷却器:

水冷铜管串片

11水泵:

离心式,1909r/min,排量950L/min,扬程20m

12空气滤清器:

干式,旋流管预滤,纸质精滤,标定空气2600m3/h,原始阻力3.136Kpa

13启动电机:

型号ST710,功率11kW,电压24V,转向顺时针(起动小齿端视)

14热交换器:

F70.22.100.20A,交换面积20m2

15机油泵:

(每台泵并联)转数2032r/min,排量220L/min,油压800Kpa

第二章发动机的安装

一、发动机的吊装

发动机应通过机体前后端面上起重吊挂,用起重吊杆和钢丝绳吊装,不得在其他部位吊装。

发动机搬运时支架应有足够的刚性,发动机与支架间用螺栓紧固,并与运输车辆固牢。

应注意搬运时将发动机上所有的油、水、气进出口用塑料布(或其他合适材料)扎好,防止灰尘和污物落入。

为便于搬运,允许将与发动机相连的附加装置(如空气滤清器、消音器,进气总管等)拆除。

二、发动机的安装要求

发动机应安装在有足够刚性的平台或坚实的基础上,支承表面应平整,安装单机(不带底盘)时应设置支承底盘,底盘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单机用M27的螺栓紧固在底盘上。

发动机和被驱动机械之间应统一找正、固牢,以保持相对位置正确,两轴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得大于0.5mm。

不得在功率输出盘上直接安装皮带轮等传动件作横向动力输出。

三、发动机的气、油、水路和机房的安装

与发动机相连的外接管路必须清洁、畅通、排列整齐,各连接处应严格密封,不得有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1、焦炉煤气管路的安装要求及工作原理:

焦炉煤气管路工作原理:

先通过其一筒式过虑器,其二筒式过虑器阀关闭。

气体通过管系进入气水分离器,经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系及闸阀进入进气总管系,由气体总管系将气体均分两路支管、气体通过调压阀、阻火器,进气管接头与发动机进气管相连。

、筒式过虑器并联安装可切换应用,要定期用发动机冷却水通过反冲管系反冲筒式过虑器污物。

其污水排掉,未经净化处理的反冲水不得重用。

安装好的焦炉煤气管路,开车前应经严格检查,不得出现任何泄漏以免发生燃爆事故。

2、排气系统安装要求

每台发动机应设置独立的排气总管,最好安装排气消声器,消声器或管路安装时应严禁防止水和和无物进入气缸内。

 

1、阻火器2、减压阀3、右进气管4、左进进气管5、进气总管6、闸阀7、反充管系8减震申缩接头、9、出气管系10、气水分离器11、进气管组12、三通管组13、筒式过虑器14、进气三通管系

焦炉煤气管路原理示意图

排气消音外形图

3、润滑系统用油要求

发动机用机油应在清洁的油桶内存放,并经充分沉淀和严格滤清后方可注入发动机内使用。

4、机房设施与要求

a.机房结构应达到一级防火要求;

b.按照防爆要求,室内应设有强制通风系统,考虑到燃气成份中不同的比重,要求机房上下部位均设有通风口,通向室外的门窗一律向外开;操作室与机房隔开,要求通风良好;机房内的电器一律采用防爆型,杜绝明火源;

c.机房与操作室应设置天燃气报警装置和消防器材;机房应设有避雷装置。

四、调节阀部分

发动机总共有12个调节阀,每个调节阀分别控制各个缸的燃气进气量《控制方法见燃气机组TEM电子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调节阀带有两个传感器,下方传感器的指示灯闪亮时表示燃气阀口关闭,上方传感器的指示灯闪亮时表示燃气阀口开启最大,发动机正常工作时,上下传感器指示灯处于关闭状态。

调节阀示意图

第三章发动机的调整

一、气门间隙的调整

当发动机运行250小时或在拆检气缸盖、配气机构等有关零部件后,都必须检查并调整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是指在冷机状态下,气门传动件之间配合间隙的总和。

J12V190DD型燃气发动机的气门间隙是指气缸盖气门摇臂与摇臂横桥之间的间隙和摇臂横桥与气门之间的间隙之和。

进气门间隙值为0.40mm,排气门间隙值为0.45mm。

调整冷态气门间隙必须在气门关闭状态,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进行,方法如下:

(1)取下气缸盖上罩壳;

(2)将气缸盖气塞旋开少许,盘转曲轴使指针指到飞轮刻度“0º,”使第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此时1缸进排气挺杆处于松动位置),或找到任一缸压缩上至点,按表1所列点火顺序依次进行气门调整.

表1气门间隙调整表

调整顺序

1

8

5

10

3

7

6

11

2

9

4

12

1

曲轴转角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720

曲轴转角间隔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3)调整横桥上的调节螺钉,使横桥两端的凸头与同名气门杆顶面接触,不留间隙,然后再调节摇臂与横桥之间的间隙。

先松开锁紧螺母,按规定的气门间隙值选好塞尺(或专用塞块),将其插入摇臂调节螺钉与横桥之间。

用螺丝刀向下旋紧调节螺钉,使塞尺在两者之间移动时有轻微的压紧感觉。

保持调节螺钉位置不变,旋紧固定螺母。

抽出塞尺后,重新检查间隙是否发生了变化。

1缸调整好后逆时针盘动飞轮,按表中所列角度值分别对各缸进行调整,直至完全符合规定要求。

二、点火提前角的调整

发动机出厂前,已设定了点火提前角,用户一般不需再调整点火提前角。

倘若在现场想改变点火提前角,可改变飞轮刻度盘上零位螺栓的安装位置。

若为了测定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可采用拖动法。

方法为:

使上指点指针对准第一缸压缩终点的飞轮刻度“0”,在此刻度前后约60°的曲轴转角范围内贴上示波器纸,并在纸上标注与飞轮刻度同样的度数,把加长的第一缸高压点火线一端插入点火线圈输出端,另一端放在飞轮指针的尖端处,外露的电线与示波纸距离为2mm~4mm,然后使用起动马达拖动发动机运转,这时高压电线与示波器纸之间出现火花,并把纸击穿。

停止起动马达后,取下示波器纸,按火花击穿位置,即可确定点火提前角。

在进行上述拖动法检查点火提前角时,应关闭焦炉煤气阀门,保证发动机在起动马达拖动时不着火运转。

三、火花塞电极间隙的调整

火花塞的作用是利用高压电击穿两极之间的介质,产生电火花以点燃混合气。

火花塞与气缸盖的连接采用螺纹方式,其安装螺纹为M18×1.5,装入气缸盖时,其扭紧力矩为43N.m~52N.m。

火花塞拧紧后,应保证火花塞底部的螺纹端面与气缸盖底面平齐,火花塞电极间隙为0.65mm。

当间隙值增大到0.89mm时,火花塞将出现失火现象,使发动机运转不稳定,甚至停车。

要求按不同的使用条件,定期检查火花塞电极间隙,清除火花塞电极及其安装螺纹处出现的积碳。

若由于火花塞原因而不易点火,应对火花塞进行检查调整。

方法为:

1.卸下火花塞;

2.清除火花塞电极处的积碳等污物;

3.用电极间隙调节工具调整电极间隙至规定值。

如经调整的火花塞仍不能正常工作,应予以更换。

第四章发动机的使用

一、使用发动机注意事项

使用发动机时,操作者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必须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掌握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操作方法;

2.严格按照规定牌号选用合格机油。

存放油料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应经过充分沉淀和严格过滤;

3.严格执行技术保养规定,按规定间隔期认真进行各项技术保养工作;

4.发动机冷态启动后,应缓慢地提高转速。

长时间的空转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和使用寿命都是不利的,因为空载运行热负荷低,造成机油消耗量大,气缸套易磨损,还容易产生严重的积炭现象;

5.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发动机的运行情况,并按规定作好运行记录。

如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及时排除;

6.严禁乱拆、乱卸发动机的零部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仔细地进行操作。

对各项技术参数(如气门间隙等)有影响的部位,进行拆装后必须重新进行调整。

二、燃料、机油和冷却水

1、燃料

J12V190DD型燃气发动机的燃料为焦炉煤气,所用气体应经过干燥脱水和过滤,硫化氢含量不超过0.1%,杂质粒度应小于5μm,含量不大于0.03g/m3。

2、机油

机油应使用符合Q/SHO38105中规定的15W40CD发动机机油,或以15W40CC发动机机油代替,其主要质量指标如表2所示。

表2柴油机油

项目

质量指标

15W40CD(Q/SHO38105-84)

15W40CC(Q/SHO38104-84)

运动粘度100厘斯

12.5~16.3

12.5~16.3

粘度指数 ≥

90

90

闪点(开口)≥(℃)

230

220

倾点≤(℃)

-10

-10

水分≤(%)

痕迹

痕迹

残炭(未加剂)≤(%)

0.25

0.2

总碱值≥(mgKOH/g)

9.0

4.5

机械杂质≤(%)

0.01

0.01

3、冷却水

机体内部冷却水应采用清洁的软化水。

冷却水中不得有腐蚀性的化合物,如氯化物、硫酸盐和酸,应当略呈碱性。

其PH值为7~8.5,硬度为0.7mg~5.3mg当量钙、镁离子/升,氯离子含量小于150mg/L。

不得直接用海水、井水、泉水及工业废水、含盐、含碱的水作为冷却水。

为减少或避免冷却系统中机件的腐蚀和水垢覆积,冷却水中应加入适量的防锈乳化液。

防锈液为棕红色液体,加水后呈乳白色半透明态,PH值为8~9,其配方为:

5号机械油22%三基乙醇胺2%

石油磺酸钠20%苯骈三氮唑0.2%

蓖麻油钠皂12%~16%水余量

根据上述配方,将5号机械油和石油磺酸钠倒入容器中加温至50℃左右,不断地搅拌使其成为均匀的透明液体,在搅拌中加入蓖麻油钠皂、苯骈三氮唑,然后逐渐加入三基乙醇胺,直至得到适宜的PH值为止。

在加温搅拌中加入余量水。

将符合要求的水再加热到80℃,在激烈搅拌中,缓慢地加入1~2%的防锈油,两者混合后即成防锈乳化液。

发动机首次加入乳化液时,防锈油的含量一般应取上限。

随着水的蒸发和乳化液的分离,其成分将发生变化,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检查,若发现乳化油已经分离,则应重新更换。

在向水箱内补充冷却水时,亦应添加1%的防锈乳化油。

冷却水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效果,而且对使用寿命也有较大影响。

不合格的冷却水容易产生水垢,甚至堵塞流道,对零部件产生严重腐蚀作用,破坏密封元件(如水封)的密封性等。

因此,在使用中应严格控制冷却水的质量。

采用闭式冷却系统时,冬季可采用防冻液,以防止冻坏发动机的零部件。

常用防冻液有甘油—水和乙二醇—水两类,其配制方法见表3

 

表3防冻液的配制

冰点℃

甘油—水

乙二醇—水

甘油重量%

比重

乙二醇重量%

比重

-5

21

1.0495

——

——

-10

32

1.0780

28.4

1.0430

-15

43

1.1074

32.8

1.0426

-20

51

1.1290

38.5

1.0506

-25

58

1.1483

45.3

1.0586

-30

64

1.1647

47.8

1.0671

-35

69

1.1785

50.9

1.0671

-40

73

1.1894

54.7

1.0713

-45

76.5

1.1980

57.0

1.0746

若在低温环境中没有采用防冻液时,发动机停车后,应及时将冷却水排除干净。

乙二醇易生成酸性物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配制时,应在每升中加防腐液剂磷酸氢二钠2.5~3.5g和糊精1g。

乙二醇有毒,在保管、配制和使用时,不能吸入体内。

乙二醇吸水性强,在贮存中容器应注意密封,以防吸入水后溢出造成损失。

乙二醇—水防冻液由于蒸发损失的是水,所以在使用中应及时补充水,用后要回收保管好,经沉淀、过滤后,加水调整其浓度,可继续使用,一般可使用3~5年。

甘油的沸点高,在使用中挥发损失小,不易发生火灾,但甘油降低冰点效果差,不够经济。

此外,甘油的吸水性强,保存时要注意密封。

使用防冻液时,选用冰点要比使用地区最低温度低5℃,先按冰点较高的组成比例配制,逐步添加乙二醇或甘油。

三、启动前的准备

1.外观及安装状况检查

发动机所有零部件应齐全完整,安装正确。

各管路连接应正确、密封。

底盘固定及输出端联结应牢固。

2.进气系统

1)将气源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口可靠地连接起来;

2)打开焦炉煤气阀门后,检查整个管路是否漏气,若发现漏气现象,应及时排除。

3.润滑系统

(1)向油底壳内加注清洁机油,直至液面到油尺上刻度线位置。

机油牌号和规格应符合本说明书的规定;

(1)检查调压阀,把调节螺钉调到中等压力位置;

(1)检查机油冷却器,使其后盖上的三通阀处于工作位置;

(1)先手动机油泵,然后用预供油泵供油,使主油道内机油压力达到100kPa以上。

4.冷却系统

(1)检查冷却水是否清洁,并符合本说明书的规定;

(1)向冷却器加注冷却水,直至水面到规定位置,并加入适当的防锈乳化液;

(1)环境温度低时,应将冷却水和润滑油预热到20℃以上。

5.启动系统

检查各接线处是否牢固,然后把启动电源(24V直流电)按规定接好。

6.盘车

将气缸盖上的放气塞旋开少许,用人力盘转曲轴至少两圈,不得有卡碰及其他异常现象。

四、发动机的启动

1启动前先接通控制屏(对发电机组)上“蓄电池”、“电调电源”、“电动闸阀”开关及“紧急停机”开关,“怠速/额定”开关置“怠速”位置;

2接通控制系统电源,打开计算机,进入到《燃气发电机组TEM电子管理系统》界面。

3旋动控制面板上的“紧急停机”开关,打开进气电磁阀,使调节阀处于启动状态。

4踩下脚踏开关,按下“预供油”按钮或扳动手动预供油泵向发动机泵油,使机油压力达到100kPa以上,按下启动按钮,开动启动电机,发动机启动点火。

起动电机连续运行不得超过5秒,若三次不能启动,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注意:

发动机启动后应立即释放启动按钮,并踢开脚踏开关,以免损坏启动电机.

5启动后调至600~800r/min怠速运行进行暖机,观察仪表盘上指示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五、发动机的运转

1.发动机启动后应空载运行,并检查:

a机油压力应大于350kPa;

b打开水泵放水阀,水泵应正常供水;

c检查发动机外观状况,不得有漏水、漏油、漏气等现象,所有零部件应固定牢固,不得有明显的振动或松动现象;

d排气管应排烟正常,无异常声响。

2新机初次运行时,应先空载运行,但时间不宜过长,待运行正常,油水温升至40℃后,方可加载运行;

3.新机初期运行50h后,应更换全部机油,并清洗油底壳和机油滤清器;

4.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水温在70℃~80℃范围为宜,不得低于60℃,也不要高于85℃。

机油温度不得高于90℃,机油压力应在400kPa~800kPa范围内;

5.发动机带负荷运转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燃气发电机组TEM电子管理系统》所显示的各缸缸温、排温。

六、发动机的停车

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停车前应先卸去负荷,然后逐步降低转速,并怠速运行一段时间,待油水温度降到40℃以下时再进行停车。

发动机停车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除发生飞车或出现其它意外情况,正常情况下严禁带负荷停车;

2.当环境温度低于5℃,又没采用防冻液时,停车后应将冷却水放净;

3.如环境温度低于机油凝固点时,停车后也应将机油放净;

4.如需要更换机油时,应在停车后机油还未冷却时,及时将机油放净。

5.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停车,停车后应立即进行盘车和检查。

第五章发动机的维护保养

良好的维护保养是保证发动机可靠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使用成本的关键。

正常情况下,发动机维护保养工作应按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和季节性保养要求进行。

一、日保养

由发动机司机按下列项目要求进行检查:

1检查油底壳内机油液面是否有不正常的增高和下降现象,并观察油质状况,必要时添加新机油;

2检查膨胀水箱内的水位,必要时添加冷却水或防冻液;

3检查燃气管线压力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利用燃气漏气仪检查燃气管线是否漏气,如发现燃气管线漏气时,应及时排除;

5检查电源状况;

6检查相应的连接、固定部位是否紧固可靠;

7监视仪表所指示的发动机各参数,特别是机油压力和油、水温度的变化;

8观察发动机排烟状况,监听发动机声响,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排除;

9检查并排除发动机漏水、漏油、漏气现象,保持发动机外观及工作环境的整齐和清洁;

10按规定要求,作好发动机的运行记录。

二、周保养

发动机每运行一周后,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技术保养工作:

1完成日保养规定的相应项目;

2检查并清理空气滤清器,在风沙较大的环境情况下,随时清理;

3检查火花塞,清除积碳并按规定调整其间隙;

4清洗呼吸器滤网;

5用压油枪向注油杯压注适量钙钠基润滑脂对各轴承(水泵上油杯、、电机等)进行润滑;

6擦拭发动机表面。

三、月保养

每月(或500~700小时)运行后按下列项目保养:

1完成日、周保养规定的相应项目;

2清洗机油滤清器,更换纸质滤芯;

3清洗离心滤清器;

4更换油底壳内的机油(可视油质实际情况定);

5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6检查点火提前角;

7检查报警系统(包括燃气发动机及机房内的报警装置);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