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3367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1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docx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

【最新】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综测试(化学部分)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

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

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

B

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宋)

文中提到的“脂水”是指油脂

C

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明)

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清)

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A.AB.BC.CD.D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用NA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中所含氧原子数大于0.5NA

B.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C.25℃时,pH=7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中,H+的个数为1×10-7NA

D.向100mL1mol·L-1Fe(NO3)3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转移0.1NA个电子

3.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在对抗H1N1病毒中发挥重大作用,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绿原酸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面

C.1mol绿原酸最多可消耗5molNaOH

D.与绿原酸苯环上取代基种类及个数均相同的有机物有5种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2为红棕色气体,Y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W、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Y与X、Y与Z均形成离子化合物

B.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

W>X>Y

C.Z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是一元强酸

D.ZX2是一种消毒能力强于氯气且更加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

5.如图是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K2,打开K1,滴加硫酸,则装置B中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NA

B.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

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饱和的石灰水

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吸水性、难挥发性、强氧化性

6.我国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可充放电AGDIB电池(铝-石墨双离子电池)采用石墨、铝锂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以常规锂盐和碳酸酯溶剂为电解液。

电池反应为CxPF6+LiyAl=Cx+LiPF6+Liy-1+Al。

放电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负极,放电时铝失电子

B.电解液可以用常规锂盐和水代替

C.充电时A电极反应式为Cx+PF6--e-=CxPF6

D.废旧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1mol电子,石墨电极上可回收7gLi

7.常温下,二元弱酸H2Y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M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

B.Ka2(H2Y)=10-4.3

C.d点溶液中:

c(H+)-c(OH-)=2c(Y2-)+c(HY-)-c(K+)

D.交点e的溶液中:

c(H2Y)=c(Y2-)>c(HY-)>c(H+)>c(OH-)

二、原理综合题

8.新旧动能转换工程之一是新能源新材料的挖掘和应用。

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基合成气(CO、H2)间接制乙二醇具有转化率高、回收率高等优点,是我国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制备过程如下:

反应I:

4NO(g)+4CH3OH(g)+O2(g)

4CH3ONO(g)+2H2O(g)△H1=akJ·mol-1

反应II:

2CO(g)+2CH3ONO(g)

CH3OOCCOOCH3(l)+2NO(g)△H2=bkJ·mol-1

反应III:

CH3OOCCOOCH3

(1)+4H2(g)

HOCH2CH2OH

(1)+2CH3OH(g)△H3=ckJ·mol-1

(1)请写出煤基合成气[n(CO):

n(H2)=1:

2]与氧气间接合成乙二醇的总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已知该反应在较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____0(填“>”“<”或“=”)。

(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物质的量均为0.4mol的CO和CH3ONO发生反应II,10min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与NO的体积分数相等。

①下列选项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CO的质量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NO的物质的量相等d.CO和CH3ONO的浓度比不再变化

②10min内该反应的速率ν(NO)=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

若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4molNO,一段时间后,达到新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时相比______(填“增大”“相等”“减小”或“不能确定”)。

③若该反应△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9.锰主要用于钢铁工业生产锰合金钢,锰的化合物有+2、+4、+6、+7等多种变价,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少量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生产金属锰和高锰酸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时,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物质

Mn(OH)2

Co(OH)2

Ni(OH)2

MnS

CoS

NiS

Ksp

2.1×10-13

3.0×10-16

5.0×10-16

1.0×10-11

5.0×10-22

1.0×10-22

(1)酸溶浸过程中,硫酸需稍过量,除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外,其他作用还有_________(任写一条)。

(2)除杂1过程加入Mn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加快过滤速度,选择如图抽滤装置完成。

下列有关操作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抽滤的本质是加压过滤

b.抽滤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水的流速

c.微粒直径大于滤纸孔径的物质进入吸滤瓶中

(4)电解1过程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5)H2O2是一种常用的绿色氧化剂,在平炉反应中不用H2O2的原因是__________。

(6)“CO2歧化法”制备KMnO4是传统工艺,写出该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10.第四周期过渡元素如铁、锰、铜、锌等在太阳能电池、磁性材料等科技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______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2)写出Cu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比较铁与锰的第三电离能(I3):

铁____锰(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已知[Zn(CN)4]2-与甲醛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可生成一种新物质HOCH2CN,试判断新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___________;1mol[Zn(CN)4]2-中的σ键数为__________。

(4)如图是晶体Fe3O4的晶胞,该晶体是一种磁性材料,能导电。

①晶胞中二价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______(填空间结构)空隙。

②晶胞中氧离子的堆积方式与某金属晶体原子堆积方式相同,该堆积方式名称为________。

③解释Fe3O4晶体能导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若晶胞的体对角线长为anm,则Fe3O4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11.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

在蜂胶众多的功效成分中,咖啡酸苯乙酯(CAPE)已经被鉴定为蜂胶中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

已知: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波峰,红外光谱显示咖啡酸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

合成咖啡酸苯乙酯的路线设计如下:

请回答下列各题:

(1)物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由B生成C和C生成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咖啡酸生成咖啡酸苯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G(C9H8O3)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且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2:

2:

2:

1:

1,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丙醛和

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2.碳酸镧咀嚼片是一种不含钙和铝的磷酸盐结合剂,用于慢性肾衰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碳酸镧可由LaCl3为原料来制备,整个反应在较低的pH条件下进行,避免生成碱式碳酸镧[La(OH)CO3]。

(1)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用碳酸氢铵制备碳酸镧。

①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检验装置甲气密性良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实验中K1、K2打开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为保证碳酸镧的纯度,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

(2)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氯化镧反应均可生成碳酸镧。

①为了高磷血症患者的安全,通常选用碳酸氢钠溶液,过程中会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②选择碳酸氢钠溶液制备碳酸镧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写一条)。

③T℃时,碳酸镧的溶解度为1.0×10-7mol·L-1,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6.0×10-11。

请计算反应2LaCl3+3NaHCO3

La2(CO3)3↓+3NaCl+3HCl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④利用手持技术测定溶液的pH从而监控反应过程,得到如图曲线。

请说明bc段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

(3)碳酸镧(式量为458)质量分数的测定:

准确称取15.0g产品试样,溶于10.0mL稀盐酸中,加入10mLNH3-NH4Cl缓冲溶液,加入0.2g紫脲酸铵混合指示剂,用0.5mol·L-1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呈蓝紫色(La3++H2Y2-=LaY-+2H+),消耗EDTA溶液60.00mL。

则产品中碳酸镧的质量分数w=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日照澄洲江雾开:

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选项A正确;B、“高奴县出脂水”,就指的是这一带的石油,选项B错误;C、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HgS+O2===Hg+SO2、②Hg+NaCl+KAl(SO4)2+O2=Hg2Cl2+Na2SO4+Al2O3+K2SO4、③Hg+S===HgS,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正确;D、制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A

【解析】A.标况下,乙醇的摩尔体积小于22.4L/mol,所以11.2L乙醇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5mol,氧原子的数目大于0.5NA,选项A正确;B、D2O与H2O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0g/mol和18g/mol,18gD2O与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9mol和1mol,D2O与H2O中含有的质子数都是10,所以18gD2O与H2O含有的质子数不相同,选项B错误;C、没有给定体积,无法计算H+的个数,选项C错误;D、向100mL1mol·L-1Fe(NO3)3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反应中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可能被碘离子还原,故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1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3.C

【解析】

A.绿原酸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选项A正确;B.根据苯分子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可知,绿原酸分子中至少有(红色圈里)7个碳原子共面

,选项B正确;C.一分子绿原酸中含有两个酚羟基、一个羧基和一个酯基,1mol绿原酸最多可消耗4molNaOH,选项C错误;D.与绿原酸苯环上取代基种类及个数均相同的有机物,先以两个酚羟基为邻、间、对位,再将另一取代基定在苯环上分别有2种、3种、1种共有6种结构,减去本身则有5种,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4.A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2为红棕色气体NO2,则W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Y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则Y为铝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且Z的原子序数大于铝,则Z为氯元素。

A.Y与X形成氧化铝属于离子化合物,Y与Z形成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选项A错误;B.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

N3->O2->Al3+,选项B正确;C.Z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HClO4是一元强酸,选项C正确;D.ZX2为二氧化氯,是一种消毒能力强于氯气且更加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构、位、性”三者的关系。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2为红棕色气体NO2,则W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Y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则Y为铝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且Z的原子序数大于铝,则Z为氯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5.B

【解析】A.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SO2+Na2O2=Na2SO4,则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2NA,选项A错误;B、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产生的二氧化硫能被氧化而使溶液褪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选项B正确;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保证将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吸收完全,避免造成污染,选项C错误;D、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强酸性、难挥发性,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性质及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正确分析题干信息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A中制备二氧化硫,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

6.C

【解析】电池反应为CxPF6+LiyAl=Cx+LiPF6+Liy-1+Al,放电时锂离子定向移动到A极,则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

A、B为负极,放电时Li失电子,选项A错误;B、锂的金属性很强,能与水反应,故电解液不可以用常规锂盐和水代替,选项B错误;C、充电时A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x+PF6--e-=CxPF6,选项C正确;D、废旧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1mol电子,7gLi失电子,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D

【详解】

A.Ka1(H2Y)=

,随着pH增大,c(H+)减小,

增大,

增大,故曲线M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选项A正确;

B、曲线N表示pH与

的变化关系,当pH=3时,c(H+)=10-3,

=1.3,

=101.3,Ka2(H2Y)=

=10-3×10-1.3=10-4.3,选项B正确;

C.d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H+)+c(K+)=2c(Y2-)+c(HY-)+c(OH-),故c(H+)-c(OH-)=2c(Y2-)+c(HY-)-c(K+),选项C正确;

D、交点e的溶液中:

=

,所以有c(H2Y)=c(Y2-),根据图像,

>1,则c(HY-)>c(H2Y),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8.4H2(g)+2CO(g)+1/2O2(g)

HOCH2CH2OH(l)+2H2O(g)△H3=(1/2a+b+c)kJ·mol-1

【解析】

(1)已知反应I:

4NO(g)+4CH3OH(g)+O2(g)

4CH3ONO(g)+2H2O(g)△H1=akJ·mol-1

反应II:

2CO(g)+2CH3ONO(g)

CH3OOCCOOCH3(l)+2NO(g)△H2=bkJ·mol-1

反应III:

CH3OOCCOOCH3

(1)+4H2(g)

HOCH2CH2OH

(1)+2CH3OH(g)△H3=c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I

+II+III得反应4H2(g)+2CO(g)+

O2(g)

HOCH2CH2OH(l)+2H2O(g)△H=(

a+b+c)kJ·mol-1;该反应为熵减的反应△S<0,已知该反应在较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要使△G=△H-T△S<0,必须△H<0;

(2)①a.CO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故选;b.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且参与物质不完全为气体,气体的密度为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故选;c.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NO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选;d.CO和CH3ONO的投料相等且在反应中计量数相等,故两者的浓度比始终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不选。

答案选abc;

②设平衡转化率为x,则2CO(g)+2CH3ONO(g)

CH3OOCCOOCH3(l)+2NO(g)

开始时的浓度(mol/L)0.2.0200

改变的浓度(mol/L)0.2x0.2x0.1x0.2x

平衡时的浓度(mol/L)0.2-0.2x0.2-0.2x0.1x0.2x

10min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与NO的体积分数相等,则0.2-0.2x=0.2x,解得x=0.5;10min内该反应的速率ν(NO)=

0.01mol··L-1·min-1;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

;若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4molNO,恒容条件下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正方向移动,NO的体积分数增大;故新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时相比增大;③a.该反应为气体计量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常数减小,选项a错误;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NO的浓度变化,K值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体积分数减小,选项c错误;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选b。

9.提供除杂1时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抑制Mn2+的水解MnO2+2Fe2++4H+===Mn2++2Fe3++2H2OCoS和NiSbMn2++2H2O-2e-=MnO2+4H+锰的化合物可催化H2O2的分解,使消耗的H2O2增多3K2MnO4+4CO2+2H2O=2KMnO4+MnO2+4KHCO3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解析】

(1)酸溶浸过程中,硫酸需稍过量,除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外,其他作用还有提供除杂1时所需要的酸性环境、抑制Mn2+的水解;

(2)除杂1过程加入MnO2后,将Fe2+氧化为Fe3+,以便于通过调节pH使其转化为沉淀而除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滤渣1为氢氧化铁,再加入硫化铵将钴镍转化为难溶的硫化物,故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CoS和NiS;(3)a.抽滤的本质是减压过滤,选项a错误;b.抽滤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水的流速,选项b正确;c.微粒直径小于滤纸孔径的物质进入吸滤瓶中,选项c错误。

答案选b;(4)电解1过程阳极Mn2+失电子产生MnO2,电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5)H2O2是一种常用的绿色氧化剂,在平炉反应中不用H2O2的原因是锰的化合物可催化H2O2的分解,使消耗的H2O2增多;(6)“CO2歧化法”制备KMnO4是传统工艺,该歧化反应锰的化合价由+6价变为+7价和+4价,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K2MnO4+4CO2+2H2O=2KMnO4+MnO2+4KHCO3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10.原子光谱3d9小于Mn2+、Fe2+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5、3d6,Mn2+处于3d5半满较稳定结构,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所以第三电离能Fe小于Mnsp3、sp8NA正四面体面心立方堆积电子可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间快速发生转移

【解析】

(1)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2)Cu是29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

[Ar]3d104s1,Cu2+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9;Mn2+、Fe2+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5、3d6,Mn2+处于3d5半满较稳定结构,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所以第三电离能Fe小于Mn;(3)HOCH2CN其中与羟基(-OH)相连的一个碳为饱和碳原子,价层电子对=4+0=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另外一碳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碳氮三键,三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价层电子对=2+

=2,所以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单键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Zn(CN)4]2-中含有4个C

N键、每个CN-与Zn形成一个σ键,故1mol[Zn(CN)4]2-中的σ键数为8NA;(4)①根据晶胞中离子的位置关系可知,晶胞中二价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②晶胞采用ABCABC重叠堆积方式,该堆积方式名称为面心立方堆积;③电子可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间快速发生转移,故Fe3O4晶体能导电;根据晶胞均摊计算,晶胞中含有铁离子的个数为

,亚铁离子的个数为1,氧离子的个数为

,若晶胞的体对角线长为anm,设边长为xnm,面对角线为

,则体对角线长

=anm,故x=

,体积为x3=

,质量为

,故密度

11.4-氯甲苯或对氯甲苯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解析】

E催化氧化得到

,则E为

;D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后酸化得到E,结合前面合成路线推出D为

;C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D,则C为

;根据已知③

可知,B转化为C是引入一个酚羟基,故B为

;结合A的分子式及反应条件可推知,A为

红外光谱显示咖啡酸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根据已知②

可推知G为

(1)物质A(

)的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