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976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8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1.docx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1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

高一语文

(总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篇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

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

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

舒中高一统考语文第2页(共8页)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

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

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

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代出现了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后,逐渐有了新的发

展方向。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同时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

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

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

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

阔。

B.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

筹。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

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

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但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

足见其偏见。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

面的不同。

C.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

铿锵成韵。

D.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

容的异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店号

绿穗

父亲准备在西城口开一间卤面店。

卤面是江城风味小吃,江城的大街小巷,卤面店比比皆是,你开的店想脱颖而出,生意火爆,取一个引人注目的店名是至关重要的。

父亲叫我想一个店名,我便搜索枯肠,开出一张名单,全是香格里、食美思、沙司米之类的新潮名字。

父亲看了直摇头说,你是不是想卖洋卤面?

我说店名有点洋味才时髦。

父亲说,卤面是江城独有的食品,大家都想吃正宗的江城卤面。

你让人以为在卖杂种面,还会有什么好生意?

我只好换一个思路,再想出一串店名,什么活鲜、御厨啦!

什么山珍、富都啦!

父亲看了又摇头说,现在人们买东西都很鬼了,不太相信花里花俏的东西。

我们不开大酒店,是开小面店,用这样的店名,给人不实在的感觉,谁还要来光顾?

我对父亲说,你的店名既要烫嘴又要冰凉,我没办法了。

父亲说他已经想好了一个店名,就叫“东城老店卤面王”,我很纳闷,父亲为何取这么一个土得掉渣的店号?

便问父亲:

我们的店开在西城,你怎么取名东城?

我们新开的店,你怎么叫老店?

父亲笑着说:

等店开张了你就知道。

店开张之后,生意果然红火,我以为是卤面特别加料。

父亲说,没有啊,跟其他卤面店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说那为什么生意会这么好?

父亲说就是因为有个好店号。

我实在看不出这与店名有什么关系,父亲叫我先去听听顾客怎么议论再说。

我便留心顾客的议论,有的说,老店号的卤面就是地道,味道特好;有的说,这店是东城口那边的老店,听说在那很出名。

见顾客如此迷信老店名店,我才佩服父亲的老谋深算。

一天,有一个年轻顾客对我说,他住在东城口,从来没听说有这么一间老店,问我这店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我一时语塞。

父亲赶忙来解围,说那是文革前的老店,你那时还没出生呢!

怪不得不知道。

过后我对父亲说:

“如果来问的是世居东城口的老人,咋办?

”父亲笑着说:

“那有何难,你就告诉他,是咱家太祖在民国以前开的老店好了!

”父亲叫我别担心,城市那么大,有几个人从城东跑到城西来吃卤面?

有几个人那么多管闲事刨根问底?

咱们尽管放心冒充名牌老店,决不会露馅的。

是呀!

城市那么大,东城口我也从来没有去过。

于是,我搭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特地到东城口去看一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巧,那里也有一间冒牌的卤面店,店号是:

“西城老店卤面王”。

(选自绿穗微型

舒中高一统考语文第4页(共8页)

小说集《各自潇洒》)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注重细节刻画,面对顾客质询时“我一时语塞”等处,说明“我”不谙世事,为人老实

本分的性格特点。

B.文中写人们对于老店名店的偏好,体现了江城当地人对于保护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

重视、心理传统、文化自觉。

C.本文以小吃店经营火爆这一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题材为背景来展开故事情节,文中有不少方

言俚语,使小说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D.发生在江城的面店故事反映了作者对当下某些为商者利用世人心理认知的缺陷从中谋利行

为的揭批,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5.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5分)

6.作品为什么以“西城老店卤面王”这一笔为结尾?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

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

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阯为吏。

居九年,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

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

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贵不从。

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

亨信言:

“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

今奈何忽为此举?

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

“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不然,恐贻大患。

”兵部议,寝不行。

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

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

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

“出城者斩!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

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

亨信登城语曰: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

着兜鍪处,颠发尽秃。

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

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

许之。

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7.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累谪交阯为吏坐:

因犯……罪

B.兵部议,寝不行寝:

息、止

C.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按:

压抑、止住

D.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薄:

逼近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

命巡抚宣府大同

B.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

巡抚宣府大同

C.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

巡抚宣府大同

D.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

命巡抚宣府大同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乐”“正统”都是皇帝年号。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

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B.工科,官署名,明清六科之一。

明洪武年间设工科给事中二人,初隶承敕监,后改隶通政

司。

C.“擢”在文中表示提拔、提升之意。

古汉语中表此意的词还有“拔、陟、升、迁、转、出

等等。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

家。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

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

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

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

的意见。

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D.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

舒中高一统考语文第6页(共8页)

道,外御强敌,内保

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

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江 楼①

陆游

急雨洗残瘴②,江边闲倚楼。

日依平野没,水带断槎③流。

捣纸荒村晚,呼牛古巷秋。

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

【注】①淳熙三年陆游被言官诬为“燕饮颓放”而遭免职,此诗作于第二年他自眉州回成都之后。

②残瘴:

残余的湿热之气。

③槎:

木筏。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洗”字突出雨势之大,该句写急雨一扫残存的湿热之气,点明了当时的天气特

征。

B.次句写诗人的活动,诗人登上江边的楼阁,闲倚栏杆,凭高远眺,其中“倚楼”点了诗题。

C.首联中的“闲”字不仅写出了诗人此时投闲置散的境遇,而且引出下面两联的写景。

D.颔联通过视觉描写,由近及远为读者展现了一种清旷寂寥的意境,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吻合。

E.颈联将乡野生活写得生动有味,表现了农民生活的悠闲与安定,从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归隐

之意。

13.该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在《夜雨寄北》中,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羁旅之愁与欲归不得的心情交织于巴山夜雨中。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扁舟随意漂荡,在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

 (3)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诗经·氓》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两句。

(4)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84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②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兄弟和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我们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的作者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

 ③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终以朝闻夕改的方式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这或许与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有关。

④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⑤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我希望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理想如饥似渴的追求。

⑥从查处的典型案件来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涉案金额动辄成百上千万,个别甚至近亿元,已经到了毫无顾忌、为所欲为的地步。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

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鸟雀、鹦鹉、画眉等。

B.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风景画——农历新

年时祝福的景象。

C.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所抒写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而是力图表现对当时社会关系和

精神文化的深刻认识。

D.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激战

后的一个勇士。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

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B.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向朋友推

荐物品时用语)

C.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向人借书

时感谢的话) 

D.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

“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

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

18.根据下列情景,以“雪花”为重点,扩展成一段不少于70字的文段。

(5分)

情景:

旧历新年 雪花 祥林嫂

答: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移动支付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  ①  。

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② ,比如有人随意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点开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等等;二是运营方监管不力,他们往往事先不能从技术上堵死安全漏洞,  ③ ,在事后补救上缺少有效措施,导致用户被骗而无法挽回经济损失。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4分)

根据调查分析,派快递件网点的货品堆放情况相对较差,存在暴力分拣情况。

只要改变分拣情况,避免脚踩或者坐卧快递件现象,就确保有易碎标志的物品完好。

完善相关标准,就一定能提高服务质量,消费者就享受安全、便捷、优质的快递服务。

①改变分拣情况也不一定确保易碎物品完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某节目主持人在谈到时下人们的阅读状况时说到:

“喜欢是和能力相关的,一个人能力有限,他能喜欢的东西也少。

在我们还没有足够能力去喜欢之前,先要在不喜欢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而很多人的现状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又放弃了自己不喜欢的,所以就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