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965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docx

民族宗教知识答题精品文档

统战民族宗教知识答题

单位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B)个少数民族成分。

A、55B、56C、45

2、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B)个。

A、4B、5C、6

3、在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蒙古族B、壮族C、回族

4、中国宗教具有的特征是(A)

A、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B、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C、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5、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C)起着重要作用。

A、文化B、习俗C、宗教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是(B)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自养、自传

7、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变本民族风俗习惯的(C)。

A、方法B、理由C、自由

8、《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C)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C、民族团结

9、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10、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C、团结互助

1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B)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C、小集中、大分散 

1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C)。

A、民族自决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 

13、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B)年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10B、2009C、2011

14、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C)、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B、共同习俗C、共同语言

15、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A)的宣传教育,使之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英雄主义

16、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C)。

A、和谐问题B、社会问题C、政治问题

1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B)平等。

A、相对B、一律C、绝对 

18、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B)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自主自养B、独立自主自办C、自传自治

19、(B)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们党对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宗教信仰自由C、尊重和保护公民 

20、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自(A)起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B、2005年3月1日

C、2006年3月1日

21、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C),努力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

A、互不干涉B、兼顾各方意愿C、相互尊重 

2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A),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A、制止非法B、严禁非法C、打击非法

23、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A)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A、不同B、相同C、不相同  

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

A、行政执法B、公安C、宗教事务

25、宗教团体应当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B)。

A、相一致B、相适应C、相融合  

26、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碍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C)。

A、治安管理处罚B、追究民事责任C、追究刑事责任  

27、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的时间是(B)

A、公元14世纪初B、公元16世纪初C、公元15世纪初

28、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C)

A、佛教B、道教C、祆教

29、新疆现有宗教有(A)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B、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C、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30、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C)

A、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

B、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

C、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31、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是(A)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

3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实施的时间(B)

A、1993年10月1日B、1994年10月1日

C、1995年10月1日

33、流行于古代新疆的袄教来源于(A)

A、古代的波斯B、印度C、中原

34、佛教首先传入新疆的(C)

A、喀什地区B、阿克苏地区C、和田地区

35、新疆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建在(B)

A、喀什B、阿图什C、和田地区

36、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石是(A)

A、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B、坚持各民族相对平等

C、坚持各民族绝对平等

37、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是(A)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民族自治

38、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B)个自治区和多少个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

A、4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B、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C、5个自治区和28个自治州

39、“三股势力”是指(C)

A、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

B、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C、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40、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应当遵守(A),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A、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

B、宪法、法律和法规C、宪法、法律和规章

4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听取(C)的意见,协调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A、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B、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

C、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

42、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B),应当依照《社会团体等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

A、取消B、注销C、取缔

43、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国外朝觐,由(C)负责组织。

A、县级宗教部门B、蛇头C、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

44、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A)

A、民主管理B、集体管理C、宗教人士管理

45、(B)应当对宗教活动场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建立和执行场所管理制度情况,等级项目变更情况,以及宗教活动和涉外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村党支部B、宗教事务部门C、当地政府

46、宗教活动场所可以经销(A)

A、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

B、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C、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

47、下列哪项不属于非法宗教活动(C)

A、由未经爱国宗教团体聘任、无宗教教职资格证书的人员组织、主持宗教活动、举行宗教仪式。

B、强迫、唆使、纵容、放任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礼拜、学经、封斋。

C、参加由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组织的朝觐活动

48、宗教教职人员经宗教团体认定,报(B)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可以从事宗教事务活动。

A、县B、县级以上C、乡镇

49、土地管理部门在确定和变更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土地使用权时,应当征求(B)人民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意见。

A、乡镇级B、本级C、县级以上

50、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基本内容是(A)

A、切实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

B、切实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C、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

二、多项选择题

1、“四个认同”的具体内容是(ABCD)

A、对祖国的认同B、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C、对中华文化的认同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民族问题的五个基本特性是(ABCDE)

A、普遍性B、长期性C、复杂性

D、国际性E、重要性F、特殊性

3、马克思主义“五观”的具体内容是(ABCDE)

A、国家观B、民族观C、宗教观D、历史观E、文化观

4、“两项制度”具体指的是(AC)

A、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

B、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

C、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

D、领导干部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AD)

A、国家统一领导B、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C、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领土完整

6、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必须坚持的“四个维护原则”是(ABCD)

A、维护法律尊严B、维护人民利益

C、维护民族团结D、维护国家统一

7、我们党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有(ABCDE)

A、开展民族贸易、发展现代工业

B、发展交通事业、加强牧区建设

C、加大财政支持、开展对口支援

D、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扶贫工作

E、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8、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CD)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C、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9、下列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识正确的是(AD)

A、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C、宗教组织可以向社会宣传有神论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对待宗教要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这体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是(ABD)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B、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C、反对中国和外国宗教界的交往

D、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11、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ACD)

A、是指运用法规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B、要求宗教教徒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C、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要求教徒把爱教和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12、世界三大宗教是(ABD)。

A、督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D、佛教E、喇嘛教

13、我国宗教实行(ABC)

A、独立B、自办的方针C、自主D、共同繁荣发展

14、中央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发去的贺电中指出:

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使新疆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天的新疆,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各族人民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这表明(AD)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

C、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

15、民族的特征是(ABCD)

A、具有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E、共同的历史

16、民族工作的一个主题就是把握“两个共同”(ABC)

A、共同团结奋斗B、共同繁荣发展C、共同发展进步

17、三项教育是指:

(ABC)

A、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教育

B、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教育

C、民族常识的基本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

1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ACD)

A、民族平等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团结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9、实施“两项制度”的重要意义是(ABCD)

A、宣传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及时了解掌握宗教人士的思想动态

B、发现和及时解决宗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C、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D、制止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20、民族工作的原则是(BCD)

A、民族和谐B、民族平等C、民族团结D、共同繁荣

21、打击“三股势力”的基本方针是(ABD)

A、主动进攻B、露头就打C、群放群治D、先发制敌

22、民族团结“五个相互”指的是:

(ABCDE)

A、相互学习B、相互尊重C、相互谅解

D、相互帮助E、相互信任

23、宗教工作的重要原则是:

(ABCD)

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办教的原则

C、我们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D、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4、党和政府针对爱国宗教人士的主要方针是:

(ABCD)

A、政治上信任B、信仰上尊重

C、工作上依靠D、生活上关心

25、宗教事务管理的“三支队伍”指的是:

(ABC)

A、党政干部队伍B、统战、民宗干部队伍

C、宗教人士队伍D、村干部

三、判断题:

1、强迫他人封斋或以斋戒为借口干涉群众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强迫妇女进寺礼拜和戴面纱是非法宗教活动。

(√)

2、纵容、放任学生礼拜、学经、封斋,干扰学校的教学秩序是非法宗教活动。

(√)

3、利用宗教干预遗产分配,宣扬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言论,刁难计划生育干部、干预司法、干预行政的行为属违法行为。

(√)

4、非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组织朝觐活动是合法宗教活动。

(×)

5、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搞“教主”继承,放口唤、派阿訇。

收宗教课税等活动是民族习惯(×)

6、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改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

出资修建寺院的人把持操纵寺院是非法宗教活动,所以要依法制止。

(√)

7、非法宗教活动的表现有23条。

(×)

8、未持有宗教教职人员合格证书的人组织宗教活动是非法宗教活动。

(√)

9、发现非法宗教活动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

10、在宗教场所以外开展宗教活动时,有伊玛目资格证的人员可以主持宗教活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