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2829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

12《论语》十二章

知识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

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情感目标

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示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

如:

学——学习朋——朋友乐——快乐

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朗读指导:

(1)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把握重读和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目标导学二: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有”同“又”)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3.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表示允许或能够。

(2)饭疏食饮水(古义:

冷水;今义:

泛指所有的水。

(3)三人行(古义:

表示多;今义:

表示确数。

(4)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每天;今义:

日子。

4.一词多义

①学而时习之(表顺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而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

⑥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⑦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⑧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

⑨不义而富且贵(表顺承)

⑩切问而近思(表顺承)

①为人谋而不忠(替)

②可以为师矣(做)

(二)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改正。

(4)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上感叹说:

“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学法指导‖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学法指导‖

翻译文言文六字诀:

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

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3.“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4.“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5.“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6.“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目标导学三:

概括每章内容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

第一章: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

第二章: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第三章:

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

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

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

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

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

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

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

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

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教学提示‖

划分小组,让学生分组合作研讨,然后老师总结归纳。

 

三、板书设计

重要字词

重点句子理解内容——掌握方法

每章要点

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

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

此外,《论语》是出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

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它。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安贫乐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安贫乐道)

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坚守志向)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学仁德)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

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

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

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3.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择善而从:

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逝者如斯: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箪食瓢饮: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匹夫不可夺志:

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富贵浮云:

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学法指导‖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目标导学二:

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1.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

生甲:

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

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乙:

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

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生丙:

我不十分赞同二位的意见。

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应怎样改进?

 

本文主要讲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在学习方面,我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要能不断创新,推陈出新;要坚持温习学过的知识;学习还要多思考,用心去领会;学习要能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在做人方面,我还要不断反省自己,保持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不断提高;还要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自己;在品德修养上,做人还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还有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想施加给别人。

‖教学提示‖

通过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等多边合作突破重难点,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在教《论语》时,让学生能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几节课就没有白上。

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十章了。

不足之处:

在上这一课时,虽然我让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有些不足的地方。

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最后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