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632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docx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初一几何压轴题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1

 

姓名:

____________

一.解答题(共26小题)

1.问题情境:

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度数.

小明的解题思路是:

如图2,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

APC=50°+60°=110°.

问题迁移:

(1)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试判断∠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请说明理由;

(2)在

(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α、∠β间的数量关系.

 

2.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点P是直线l3上一动点

 

(1)如图1,当点P在线段CD上运动时,∠PAC,∠APB,∠PBD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请你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

(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如图2和图3),上述

(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

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C,∠APB,∠PB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写理由.

3.如图,已知AB∥CD,CE、BE的交点为E,现作如下操作:

第1页(共44页)

 

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

E1,

第二次操作,分别作∠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

E,

1

1

2

第三次操作,分别作∠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

E,⋯,

2

2

3

 

第n次操作,分别作∠ABEn﹣1和∠DCEn﹣1的平分线,交点为En.

(1)如图①,求证:

∠BEC=∠ABE+∠DCE;

(2)如图②,求证:

∠BEC=∠BEC;

2

 

(3)猜想:

若∠En=α度,那∠BEC等于多少度?

(直接写出结论).

4.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1)如图1中,AC∥DB,请你探究一下∠M,∠A与∠B的数量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中,当点M向左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M、∠A与∠B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3)如图3中,当点M向上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M、∠A与∠B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4)如图4中,当点M向下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M、∠A与∠B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写出对应图形的数量关系,并选其中的一个图形加以证明

 

5.已知:

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

1的

图形称之为“8字形”,试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在图2中,若∠D=40°,∠B=36°,∠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利用

(1)的结论,试求∠P的度数;

 

第2页(共44页)

 

(3)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时,其他条件不变,试问∠P与∠D、∠B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6.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

∠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

(1)求证:

AF+EF=DE;

(2)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它

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你在

(1)中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若将图①中的△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

(1)中猜想的结论还成立吗?

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AF、EF与DE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7.(本题有3小题,第

(1)小题为必答题,满分5分;第

(2)、(3)小题为选答题,其中,第

(2)小题满分3分,第(3)小题满分6分,请从中任选1小题作答,如两题都答,以第

(2)小题评分.)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

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

①△ADC≌△CEB;②DE=AD+BE;

 

第3页(共44页)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

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注意:

(2)、(3)小题你选答的是第2小题.

8.已知△ABC中,∠A=30°.

(1)如图①,∠ABC、∠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

(2)如图②,∠ABC、∠ACB的三等分线分别对应交于O1、O2,则∠BO2C=°.

(3)如图③,∠ABC、∠ACB的n等分线分别对应交于O1、O2⋯On﹣1(内部有n

﹣1个点),求∠BOn﹣1C(用n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③,已知∠ABC、∠ACB的n等分线分别对应交于O1、O2⋯On﹣1,若∠BOn﹣1C=60°,求n的值.

 

9.已知:

∠MON=40°,OE平分∠MON,点A、B、C分别是射线OM、OE、ON上的动点(A、B、C不与点O重合),连接AC交射线OE于点D.设∠OAC=x°.

 

(1)如图1,若AB∥ON,则

①∠ABO的度数是;

 

第4页(共44页)

 

②当∠BAD=∠ABD时,x=;当∠BAD=∠BDA时,x=.

(2)如图2,若AB⊥OM,则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0.如图,已△ABC中,AB=AC=12厘米,BC=9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1秒钟时,△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

②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CPQ?

(2)若点Q以②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的三边运动,求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

 

11.已知:

如图,AB⊥AC,且AB=AC,AD=AE,BD=CE.求证:

AD⊥AE.

 

12.如图,已知△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在同一直线上,CM⊥AE于点M,连结BE.

(1)请判断线段AD、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

AM=CM+BE.

 

第5页(共44页)

 

13.如图①②,点E、F分别是线段AB、线段CD的中点,过点E作AB的垂线,

过点F作CD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G,连接AG、BG、CG、DG,且∠AGD=∠BGC.

(1)线段AD和线段B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请说明理由;

(2)当DG⊥GC时,试判断直线AD和直线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4.如图,已知△ABC中,∠B=∠C,AB=8厘米,BC=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以每秒a厘米的速度由C点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t≤3).

(1)用的代数式表示PC的长度;

(2)若点P、Q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15.如图①,AB=4cm,AC⊥AB,BD⊥AB,AC=BD=3cm.点P在线段AB上以1cm/s的速度由A向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

 

第6页(共44页)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

请说明理由,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

(2)如图②,将“AC⊥AB,BD⊥AB”改为“∠CAB=∠DBA”,其他条件不变,设点

Q运动速度为xcm/s,是否存在实数x,使得△ACP与△BPQ全等?

若存在,求

出相应x,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6.如图,已知AB⊥AD,AC⊥AE,AB=AD,AC=AE,BC分别交AD、DE于点G、

F,AC与DE交于点H.

求证:

(1)△ABC≌△ADE;

(2)BC⊥DE.

 

17.如图,在△ABC中,∠BAD=∠DAC,DF⊥AB,DM⊥AC,AF=10cm,AC=14cm,

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向F点运动,动点G以1cm/s的速度从C点向A

点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求证:

在运动过程中,不管t取何值,都有S△AED=2S△DGC.

(2)当t取何值时,△DFE与△DMG全等.

 

第7页(共44页)

 

18.如图所示,在Rt△ABC和Rt△ADE中,AB=AC,AD=AE,CE与BD相交于点

M,BD与AC交于点N,试猜想BD与CE有何关系?

说明理由.

 

19.如图,长方形ABCD中,AB=10cm,BC=8cm,点E是CD的中点,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A→B→C→E运动,最终到达点E.若点P运动的时间为x秒,那么当x为何值时,△APE的面积等于32cm2?

(提醒:

同学们,要分类讨论哦!

 

20.如图,在Rt△ABC中,∠C=90°,∠A=60°,AB=12cm,若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设P、Q分别从点B、A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s.

(1)用含t的式子表示线段AP、AQ的长;

(2)当t为何值时,△APQ是以PQ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3)当t为何值时,PQ∥BC?

 

21.如图,在△ABC中,AB=AC=2,∠B=∠C=4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40°,DE交线段AC于E.

(1)当∠BDA=115°时,∠EDC=°,∠DEC=°;点D从B向C运动时,∠

BDA逐渐变(填“大”或“小”);

(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

若可以,请直

 

第8页(共44页)

 

接写出∠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22.如图,在△ABC中,AB=AC=2,∠B=∠C=5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点D不与B、C重合),连接AD,作∠ADE=50°,DE交线段AC于E.

(1)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

若可以,请求出∠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2)若DC=2,求证:

△ABD≌△DCE.

 

2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上,连接EF,将∠BEF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B′处,得到折痕EC,将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到折痕EN.

(1)若∠BEB′=110,°则∠BEC=°,∠AEN=°,∠BEC+∠AEN=°.

(2)若∠BEB′=m,°则

(1)中∠BEC+∠AEN的值是否改变?

请说明你的理由.

(3)将∠ECF对折,点E刚好落在F处,且折痕与B′C重合,求∠DNA′.

 

24.如图,△ABC中,AB=AC=18cm,BC=16cm,点D是AB的中点.有一点E在BC上从点B向点C运动,速度为2cm/s,同时有一点F在AC上从点C向点A运

动,其中一点停止运动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问当点F的运动速度是多少时,

△DBE和△EFC全等?

 

第9页(共44页)

 

25.已知:

如图,△ABC是边长3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

P、Q同时从A、B两

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

1cm/s,当点P到达点

B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动点P、Q同时运动2s时,则BP=

cm,BQ=

cm.

(2)当动点P、Q同时运动t(s)时,分别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BP=

cm,

BQ=cm.

(3)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26.如图,△ABC中,AB=BC=AC=12cm,现有两点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1cm/s,点N的速度为2cm/s.当

点N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

(1)点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

(2)点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3)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MN?

如存在,请求出此时M、N运动的时间.

 

第10页(共44页)

 

全等三角形综合练习1答案

 

一.解答题(共26小题)

1.问题情境:

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度数.

小明的解题思路是:

如图2,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

APC=50°+60°=110°.

问题迁移:

(1)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试判断∠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请说明理由;

(2)在

(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α、∠β间的数量关系.

 

【解答】解:

(1)∠CPD=∠α+∠β,理由如下:

如图3,过P作PE∥AD交CD于E,

∵AD∥BC,

∴AD∥PE∥BC,

∴∠α=∠DPE,∠β=∠CPE,

∴∠CPD=∠DPE+∠CPE=∠α+∠β;

 

第11页(共44页)

 

(2)当P在BA延长线时,∠CPD=∠β﹣∠α;理由:

如图4,过P作PE∥AD交CD于E,

∵AD∥BC,

∴AD∥PE∥BC,

∴∠α=∠DPE,∠β=∠CPE,

∴∠CPD=∠CPE﹣∠DPE=∠β﹣∠α;

 

当P在AB延长线时,∠CPD=∠α﹣∠β.理由:

如图5,过P作PE∥AD交CD于E,

∵AD∥BC,

∴AD∥PE∥BC,

∴∠α=∠DPE,∠β=∠CPE,

∴∠CPD=∠DPE﹣∠CPE=∠α﹣∠β.

 

第12页(共44页)

 

2.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点P是直线l3上一动点

 

(1)如图1,当点P在线段CD上运动时,∠PAC,∠APB,∠PBD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

请你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

(2)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如图2和图3),上述

(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

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C,∠APB,∠PB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写理由.

【解答】解:

(1)∠APB=∠PAC+∠PBD,

如图1,过点P作PE∥l1,

∴∠APE=∠PAC,

∵l1∥l2,

∴PE∥l2,

∴∠BPE=∠PBD,

∴∠APE+∠BPE=∠PAC+∠PBD,∴∠APB=∠PAC+∠PBD;

 

第13页(共44页)

 

(2)不成立,

如图2:

∠PAC=∠APB+∠PBD,

理由:

过点P作PE∥l1,

∴∠APE=∠PAC,

∵l1∥l2,

∴PE∥l2,

∴∠BPE=∠PBD,

∵∠APB=∠APE﹣∠BPE=∠PAC﹣∠PBD,∴∠PAC=∠APB+∠PBD;

 

如图3:

∠PBD=∠PAC+∠APB,

理由:

过点P作PE∥l1,

∴∠APE=∠PAC,

∵l1∥l2,

∴PE∥l2,

∴∠BPE=∠PBD,

∵APB=∠BPE﹣∠APE=∠PBD﹣∠PAC,∴∠PBD=∠PAC+∠APB.

 

3.如图,已知AB∥CD,CE、BE的交点为E,现作如下操作:

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

第二次操作,分别作∠ABE1和∠DC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

第三次操作,分别作∠ABE2和∠DC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

 

第14页(共44页)

 

第n次操作,分别作∠ABEn﹣1和∠DCEn﹣1的平分线,交点为En.

(1)如图①,求证:

∠BEC=∠ABE+∠DCE;

(2)如图②,求证:

∠BEC=∠BEC;

2

 

(3)猜想:

若∠En=α度,那∠BEC等于多少度?

(直接写出结论).【解答】解:

(1)如图①,过E作EF∥AB,

∵AB∥CD,

∴AB∥EF∥CD,

∴∠B=∠1,∠C=∠2,

∵∠BEC=∠1+∠2,∴∠BEC=∠ABE+∠DCE;

 

(2)如图2,∵∠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

∴由

(1)可得,

∠CE1B=∠ABE1+∠DCE1=∠ABE+∠DCE=∠BEC;

∵∠ABE1和∠DC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

∴由

(1)可得,

∠BE2C=∠ABE2+∠DCE2=∠ABE1+∠DCE1=∠CE1B=∠BEC;

 

(3)如图2,∵∠ABE2和∠DC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

∴∠BE3C=∠ABE3+∠DCE3=∠ABE2+∠DCE2=∠CE2B=∠BEC;

 

以此类推,∠En=∠BEC,

 

∴当∠En=α度时,∠BEC等于2nα度.

 

第15页(共44页)

 

4.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1)如图1中,AC∥DB,请你探究一下∠M,∠A与∠B的数量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中,当点M向左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M、∠A与∠B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3)如图3中,当点M向上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M、∠A与∠B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4)如图4中,当点M向下移动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M、∠A与∠B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写出对应图形的数量关系,并选其中的一个图形加以证明

 

【解答】解:

(1)∠AMB=∠A+∠B.

理由:

如图1,过点M作ME∥AC,

∵AC∥DB,

∴AC∥ME∥DB,

∴∠A=∠AME,∠B=∠BME,

∴∠A+∠B=∠AME+∠BME=∠AMB;

 

(2)∠AMB+∠A+∠B=360°.

第16页(共44页)

 

理由:

如图2,过点M作MF∥AC,

∵AC∥DB,

∴AC∥MF∥DB,

∴∠A+∠AMF=180°,∠B+∠BMF=180°,

∴∠AMB+∠A+∠B=∠A+∠AMF+∠B+∠BMF=360°;

 

(3)∠A﹣∠B=∠AMB.

理由:

如图3,过点M作MG∥AC,

∵AC∥DB,

∴AC∥MG∥DB,

∴∠A=∠AMG,∠B=∠BMG,

∴∠A﹣∠B=∠AMG﹣∠BMG=∠AMB;

 

(4)∠B﹣∠A=∠AMB.

理由:

如图4,过点M作MH∥AC,

∵AC∥DB,

∴AC∥MH∥DB,

∴∠A=∠AMH,∠B=∠BMH,

∴∠B﹣∠A=∠BMH﹣∠AMH=∠AMB.

 

第17页(共44页)

 

5.已知:

如图1,线段AB、CD相交于点O,连接AD、CB,我们把形如图1的

图形称之为“8字形”,试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A+∠D=

∠C+∠B;;

(2)在图2中,若∠D=40°,∠B=36°,∠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利用

(1)的结论,试求∠P的度数;

(3)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时,其他条件不变,试问∠P与∠D、∠B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并说明理由.

 

【解答】解:

(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对顶角相等,可得结论:

∠A+∠D=∠C+∠B;

故答案为:

∠A+∠D=∠C+∠B;

(2)由

(1)可知,∠1+∠D=∠P+∠3,①∠4+∠B=∠2+∠P,②

∵∠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1=∠2,∠3=∠4,

由①+②得:

∠1+∠D+∠4+∠B=∠P+∠3+∠2+∠P,即2∠P=∠D+∠B,

又∵∠D=40°,∠B=36°,∴2∠P=40°+36°=76°,∴∠P=38°;

 

第18页(共44页)

 

(3)∠P与∠D、∠B之间存在的关系为2∠P=∠D+∠B.∵∠1+∠D=∠P+∠3,①

∠4+∠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