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61140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docx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

欧阳光明(2021.03.07)

师:

同学们,在外国文学中,有三位短篇小说家得到人们的特别推崇,有人称之为“短篇小说大师”,哪位同学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

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和俄罗斯的契诃夫。

师:

对。

你能说说他们的代表作吗?

生:

欧·亨利的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等,莫泊桑的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还有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一生》等,契诃夫的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师:

很好。

这三位“短篇小说大师”,不仅短篇小说的数量很多,而且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欧·亨利以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见长,莫泊桑的小说“以小见大,构思新颖”,哪位同学能根据在初中所学习的课文说说契诃夫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生:

幽默讽刺。

(板书。

(以此种形式开讲,好处有三:

迅速入题,避免七弯八绕,此其一;文学常识复习,可谓温故知新,此其二;顺势点出学习重点,在于“幽默讽刺”的创作风格,开宗明义,指向明确,此其三。

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

小说的标题叫“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

请大家边看书边做符号,在套子下面画横线。

(“找套子”,这个环节是教者独具匠心的设计。

一方面,通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这样一个主问题,组织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设问“数不清的套子中哪个是最主要的套子”,了然无痕地过渡到下一步内容的学习。

(学生看书,做符号。

)(大约三分钟。

师:

哪位同学先说说?

生:

13个。

师:

请具体说说。

生:

雨鞋,雨伞,棉大衣,伞套,表套,刀套,脸套子,衣领,黑眼镜,羊毛杉,堵耳朵眼的棉花,车篷,壳子。

师:

大家先看看有没有重复的。

生:

有。

“脸套子”就是“衣领”,还有“壳子”是一个总的说法,不能看见一个具体的套子。

师:

很有道理。

那是不是就是11个套子呢?

生:

不是。

师:

还有哪些套子呢?

生:

古代语言。

师:

为什么呢?

生:

因为“古代语言,对于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

师:

你的分析方法很好。

阅读理解就是要善于从文中找根据。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套子呢?

(简单一句话,足见教者的表扬艺术。

先肯定学生的分析方法很好,然后,告诉学生好在哪里,这样的表扬是有“技术“含量的,它将学生无意识的思维习惯提炼到科学方法的高度,这样对其他学生的阅读分析,就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我们看,接下来的学生活动就有了章法,都是“从文中找根据”,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的活动立足文本语言,避免“空对空”。

生:

还有许多。

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政府的告示”、“报纸上的文章”,对他来说,都是套子。

生:

还有。

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其实也是他的一个套子。

师:

大家分析得非常好。

其他还有吗?

生:

他的房子、卧室、帐子、被子,也都是他的套子。

师:

大家找得很细,分析也比较准确。

课文这一小节有几个字词要注意一下。

(板书:

兢、宵、采、僻)那么,他的身上到底有多少个套子呢?

(学生阅读数套子。

有人说20,有人说24,发生争论,期待老师的结论。

师:

我看同学们不用再争论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是无法数清的。

除了小说里已经具体写出来的以外,其他有没有了呢?

我看肯定还有。

(板书:

数不清的套子)但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在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一个套子是什么呢?

生:

是思想上的套子。

因为思想总是支配一个人的一切行动的。

师:

很有道理。

但我以为还不够准确,或者说,我的观点和你的差不多,但又有区别。

大家的意见呢?

(学生看书。

师:

在小说中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是哪方面内容呢?

生:

恋爱的故事。

师:

对。

我以为,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套子就是爱情上的套子。

为什么呢?

一是作者前面写那么多的套子花的笔墨并不怎么多,而写爱情这个套子,花了很多的笔墨。

另一个原因是,任何情况下别里科夫都没有试图走出套子,唯有爱情的套子使他“昏了头”,然而,最终不但没有能钻出套子而且死在了这个套子上。

不过,别里科夫的恋爱不同于一般人的爱情故事。

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

请同学看书,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给他的“爱情故事”加一个修饰语。

想好以后,大家写在一张小纸上。

我们马上比较一下看哪一种概括比较好。

(教者以上这段课堂语言着重讲了两层意思,前者精当讲析,后者精心设问。

为什么要“讲”?

因为此处是学生的疑点,“讲”是释疑。

给别里科夫的“爱情故事”加一个修饰语,则是让学生第三次进入文本,在感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教师收集答案。

师:

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下面几个代表性的意见哪一个更好:

耐人寻味的、滑稽的、可悲的、可笑的、离奇的、昏了头的、漫画式的、可怜的。

大家讨论一下,哪一个好,或者说哪一个不好。

生:

“离奇”不好。

离奇是说不同寻常,一般指过程比较曲折,别里科夫的恋爱过程并不曲折。

生:

“耐人寻味”也不好。

“耐人寻味”是说很含蓄,有启发性,用在这里不当。

生:

“可怜”也不行。

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同情的故事。

师:

大家的分析非常好。

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

“可悲”强调一种悲剧性,或者说手段不正当,用在这里也不妥。

师:

现在我们集中看一看,剩下的几个哪一个更好一点。

生:

“滑稽”和“可笑”意思差不多,可去掉“可笑”。

师:

现在还剩三个,我们表决一下。

(举手表决。

师:

我看其中有一个内涵比较单一,不如另外两个内涵丰富,可以去掉。

生:

“滑稽”。

师:

我也这么想。

“漫画式”的内涵就包括了“滑稽”的意思。

那么,另外两个哪一个更好,我看我们就不再讨论了。

不过我表个态,我喜欢“漫画式”这一个概括。

当然用“昏了头”也不错。

要提醒大家注意,用这一个概括,应该加一个引号,因为这是——

生:

课文中的话。

(对于别里科夫“爱情故事”特点的概括,最后落实到“漫画式”,我们看到,教者着力关注的并不是这个结论,而是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

比较、评判、筛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人物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体悟过程。

师:

作者在前文特征夸张的基础上,通过这样一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更深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不过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尤其是这个情节的结局,可信吗?

为了认识这一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下:

如果小说人物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有怎样的可能?

(这个问题的提出,属于“侧面入手,正面解读”。

通过对“别里科夫和华连卡有没有结婚可能”的探讨,分析了人物之间的性格矛盾,或者说是性格对立,这就达到了正面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的目的。

生:

我认为有可能在校长太太等人的撮合之下,别里科夫渐渐平了气,并且在华连卡的影响之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个性,最后终于和华连卡结婚。

师:

他的想象确实有点道理。

大家看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

也可能从此和华连卡断绝了联系,并且发誓从此永不恋爱。

师:

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象吗?

如果没有,我们比较一下到底怎样安排最好。

生:

和华连卡结婚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合到一起,而且华连卡的哥哥也不会同意。

师:

婚姻自由,我们主要还是考虑他们自身的因素,看他们的性格有没有调和的可能。

生:

没有。

因为华连卡是充满热情的,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而别里科夫是守旧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

两者的性格完全相反。

师:

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理解的确有了一定的深度。

那么会不会,也不谈也不死呢,就是说小说中安排别里科夫的死有没有必然性呢?

(教者此处的“追问”,颇值得玩味。

为什么要追问呢?

因为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没有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怎样追问呢?

“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理解的确有了一定得深度”是追问的铺垫,“那么会不会,也不谈也不死呢”这一句是极妙的追问,它肯定了“不谈”,这是已经探究过的,是承上;它又引导学生,在“死”与“不死”的问题上进一步思考,是启下。

这样的追问,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着更高层次阔然前行。

生:

死是必然的。

师:

何以见得?

生:

因为小说中前面有几处暗示:

他本来就通宵做噩梦,脸色苍白;“漫画”事件以后,课文几次写到他脸色发青嘴唇发抖。

生:

还有一处。

课文说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上分明看得出来他是病了”。

生:

而且当着华连卡的面从楼梯上摔下来对他打击也特别的大。

他当时就联想到许许多多可怕的结果。

师:

刚才几位同学从小说对人物的神情描写、心理描写中分析了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看来几个原因一凑,别里科夫是必死无疑了。

(有一个同学举手)好,你请讲。

生:

我认为,不仅仅是这些原因。

从人物的性格发展的必然来看,他也是必死无疑,即使这一次事件不死,但为时也不会很长,因为已经发生变化的历史是他无法生存的。

另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安排也正和小说的风格相吻合,即通过夸张的情节来刻画人物反映主题。

师:

这位同学的分析很有深度。

从人物命运的必然入手,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思考,尤其是从小说整体风格的角度考虑,对大家阅读小说、鉴赏小说非常有意义。

(这是教者的一个课堂小结。

这个课堂小结,看似无意,其实有心。

它既对前几位学生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同时提炼出了很明晰的欣赏小说的方法,即:

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小说的情节。

这个方法,既是学生自己活动得来的,又是经过老师提炼以后呈现的,且条理更加清晰。

这样的课堂小结,不是“授”之以渔,是师生共同活动,教师“结”之以渔。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对小说的内容,对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应该说都有了较全面的把握。

那么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预习提示中有两句话对他作了概括,哪位同学把有关内容读一下?

生:

是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典型人物,他维护旧事物,害怕新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

师:

不错。

预习提示的确是这么说的。

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似乎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

比如,通过夸张的特征和漫画式的恋爱故事还不能充分看出他反动在什么地方。

我们再来进一步思考,小说塑造人物除了运用特征的夸张和情节的夸张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

换一种说法,就是小说的幽默讽刺的风格除了体现在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外,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对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目标:

幽默讽刺的创作风格;步骤:

特征的夸张、情节的夸张、人物的对比。

这样的教学思路,既尊重了小说的文体特征,也尊重了这篇文章的“个性”特征,所以,师生的文本的解读如庖丁解牛,让人叹服。

(学生看书。

生:

还有对比。

师:

请具体地说一说。

生: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他本身胆小怕事,成天把自己藏在套子里,另一方面他又辖制着全城的人,使全城的人都害怕。

二是他和华连卡兄妹的对比。

师: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

作者一是通过人物自身性格的不同侧面进行对比,一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进一步刻画人物。

这里有一个字音要注意一下:

辖(xiá),为什么全城的人都害怕他呢,似乎有点不可信。

(有些同学点头。

师:

我们请一个认为可信的同学谈谈他的意见。

生:

他自己“战战兢兢”是他怕什么地方会有违反政府规定的事,会出什么乱子,他辖制别人因为他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统治阶级,是统治阶级的卫道士。

人们怕他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的害怕。

师:

分析有深度。

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

生:

这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情节,是由小说的幽默讽刺的风格决定的。

师:

我觉得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这一点更切合小说的艺术特点。

另外,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是如此——要不别里科夫怎么会在华连卡的笑声中死去呢?

但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的矛头是否是指向别里科夫这个人呢?

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

这篇小说在翻译时,标题有两种译法,还有一种译法为“套中人”,现在大家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

(在这里,教者巧妙地穿插介绍了小说题目的另外一种翻译,学生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的比较分析,抓住一个“装”字,理解了专制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从而深刻地领会了小说的主题。

此处穿插手法的精妙,在于挖掘小说主题的时候,不是生硬地直接灌输,也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那样的话语文课就变为政治课了),而是通过语言分析活动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所以,这个方法,是“语文”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活动是“语文”活动。

(学生根据观点表决,并分组讨论。

师:

我们分别请一个代表发言。

先请认为“套中人”好的代表发言。

生:

简洁,而且特征更突出。

生:

我认为,这一个“装”字非常重要。

师:

为什么呢?

生:

因为一个“装”字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不是他自己的责任,是别人,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

师:

同学们,这两个不同译法的标题或许各有千秋,但这个“装”字的作用确实不可忽视,他点明了小说的深刻的主题,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专制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

可见作者的矛头不是指向别里科夫,而是指向——

生:

沙皇专制。

师:

同时,更深刻地告诉我们,别里科夫也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

生:

一类人。

师: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类人呢?

生:

课文最后。

师:

好,我们来一起看小说的结尾。

这段话四个句子有两层意思,大家看表示两层意思过渡的词语是什么,两层意思的重点又是什么。

(按照常理,就课文题目的不同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已经挖掘到了小说的深刻主题,学生也已经知道作者的矛头指向是沙皇专制,课文学习似乎可以打一个句号了,但是,教者似乎意犹未尽,又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小说的结尾,这个“回扣文本”的环节,不仅不显累赘,而且更具匠心。

前面的穿插引进,对比分析,毕竟还属于“借助外力”,这里着眼于分析小说结尾四个句子的两层意思,探究两层意思的侧重,则是直接着力于文本,如此,两者互为补充,反复强调,使得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认识更为清晰和深刻。

(学生看书。

师:

过渡的词语是哪个?

生:

“可是”。

师:

从这个过渡词语可知意思的重点在前还是在后?

生:

在后。

师:

在哪一句?

生:

在最后一句。

师:

由此我们得到哪些启发呢?

生:

别里科夫是一种社会现象。

生:

别里科夫是专制制度的产物,要消灭别里科夫现象,必须消灭专制制度。

师:

这确实是小说的深刻主旨所在。

但是否沙皇专制制度消灭了,别里科夫现象就没有了呢?

(学生沉默。

部分同学摇头。

师:

这倒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请哪位先谈谈自己的意见?

生:

不能这么说。

沙皇制度消灭了,还有其他的专制制度。

生:

即使没有专制制度,但旧制度影响下产生的套中人也未必就会绝迹。

师:

分析得不错。

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

在我们今天,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套中人”。

师:

请具体讲一讲。

生:

像我奶奶,觉得什么东西都是旧的好,凡事都要按老规矩,我看她就是一个套中人。

(有同学发笑。

师:

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奶奶是不是一个套中人?

(学生讨论。

生:

老师你说呢?

师:

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

好,大家不想发言。

你们先表个态,我再说说我的意见。

(学生表决:

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不是,有人没有举手。

师:

我认为不是。

虽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沙皇专制制度的消灭并不意味着就不再有套中人,但我们又必须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

因为套中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守旧,而是一个特定的文学典型,也是生活中一类特定人的代表。

大家回想一下他的性格特征就清楚了。

他保守,反动,扼杀新思想。

好,大家应该清楚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套中人了,同时,也应该知道奶奶是不是套中人。

生:

不是。

师:

对,同学们应当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还要善于抛弃自己思想上的套子。

(这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如何应对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旁逸斜出”呢?

教者采取了两个步骤:

学生讨论、教师讲析。

我们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滞碍,此时,教者的讲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我们一起来分析教者的这段讲析:

他首先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必须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评判清晰利落;接着,阐明理由,强调“‘套中人’是一个特定的文学典型”,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文学欣赏的专用术语,说理充分透彻;最后提醒学生“要善于抛弃自己思想上的套子”,融人文教育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手段睿智高明。

这样的讲析,就是“启发”,就是“延伸”,就是“提高”。

师:

好,这篇小说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个地方。

今后在阅读欣赏小说的时候,大家还应该学会抓住小说的特点阅读小说。

像《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幽默讽刺是它的主要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又主要体现在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及多层次的对比之中,我们今天的阅读正是抓住这一点,逐步深入,把握了小说的人物和主题。

(课堂小结,再次突出“幽默讽刺”,既呼应课堂之初的学习目标,又强调抓住个性特点来阅读小说的方法。

“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及多层次的对比”,既提炼了课堂学习的流程,又明晰了此类小说把握人物和主题的途径。

这样的课堂小结,有力,有法,有效。

师: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作业:

1.这篇小说的幽默讽刺的特征除了课内分析的内容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2.运用抓住特征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项链》。

时间:

2005年3月29日星期二第一节

李镇西授课

上课一开始,我对学生们说:

“我们昨天学习了《祝福》,读到了鲁迅对专制社会的控诉。

这里的专制不是用刀子上的杀人,而是用礼教杀人,甚至让人自己杀自己。

真正高明的专制统治者不是明目张胆的抓人杀人,最高明的是麻醉你的灵魂,让你真心诚意地觉得自己有罪,祥林嫂就是这样,她不但被周围的人杀了,她自己也在精神上把自己给杀了。

因此,最厉害最可怕的是对统治者对老百姓灵魂的控制。

像这样情况古今中外都有。

今天我们要学的《装在套子中的人》也反映的是这种情况。

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你们以前还学过他那些作品?

学生们说:

“《变色龙》!

”“《凡卡》!

我说:

“是的,你们初中学过他的《变色龙》。

看到变色龙我就想到今天某种人,在当官的那儿是一副面孔,在民工那里又是另一副面孔。

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都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

除了同学们提到的《变色龙》和《凡卡》。

你们课余还读过他那些小说呢?

”学生在思索回忆。

我提示道:

“还有一篇小说,不知同学们读过没有?

也是比较有名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谁看过?

裴丹举手了。

我说:

“好,你给大家说说。

裴丹说:

“一个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一个喷,结果打到将军身上,他就不断地道歉,将军很生气,说我不生气了,你怎么老缠着我?

后来这个小公务员非常郁闷,最后死了。

”我说:

“这篇小说表现了一个小人物的卑微,面对权势的卑微。

这种人其实现在有。

还有一个小说我不知道读过没有,叫《渴睡》,写的是一个小保姆,大概十岁左右,她受雇于一个主人家里看孩子。

因为她工作量太重了,晚上根本没有时间睡觉,她就想睡。

但不行,她带的孩子要睡。

整个小说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写小保姆的疲倦,写她渴望睡觉,但不能睡。

最后她忽然想我为什么不能睡呢?

哦,原来是因为那个婴儿不断的哭闹。

她最后想怎么才能睡呢,很简单,把她弄死就行了,结果她果真把那婴儿掐死了。

结尾就是写她非常满足的睡着了。

读者读到最后,会同情这个‘杀人犯’,反过来回对这家的主人产生愤慨。

契诃夫的小说有一个特点,都写小人物,通过写小人物的性格命运反映社会的真实和时代的特点。

昨天我让大家在课前自己读了一遍。

这篇小说我个人觉得是不难理解的。

还是老规矩,先请同学们还是自己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我上《祝福》下来后大家说李老师讲得好,我说那首先是因为同学们参与的好,是你们思考研讨的好,你们的发言好。

这堂课我也希望大家保持这种研讨精神。

你们在第一遍看课文时,在文中做了些什么勾画?

为什么要做这些勾画?

你们的第一印象或第一感受是什么?

度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等等等等,都可以谈。

我对你们的发言,没有做任何限制,只要你想到的,都可以说。

好了,我不说了,你们自己思考,然后发言。

如果你们不说我再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

不过,最好还是你们先说。

”教室里很宁静,学生都在阅读和思考。

似乎气氛有些沉闷,但我不着急,因为应该给学生一个咀嚼思考的时间。

教师应该一种耐心,这实际上是一种期待。

第一个发言的是付锐: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奇怪的人……”

我打断了他的发言:

“对不起,请你说准确一些,这个奇怪的人叫什么名字?

付锐说:

“叫别里科夫。

他是一个校长。

“嗯?

”我很惊异,“别里科夫是校长吗?

学生们纠正道:

“是叫希腊文的教师。

付锐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接着说:

“作者对他的刻划非常细腻,比如说收到漫画后他说:

‘天下竟然有这样歹的人!

’这是语言描写。

还有‘他的嘴唇发抖了’,这是外貌描写。

另外,心理描写也非常好。

”我说:

“心理描写?

有吗?

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付锐一下子说出不来,但他迅速翻开课文寻找。

我对同学们说:

“大家帮他找找,看有没有心理描写。

付锐说:

“有的心理描写是通过他的语言来体现的。

我肯定他的分析:

“对,更多的是通过外部语言来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的。

付锐说:

“也有直接的心理描写。

比如,‘这是怎么回事?

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

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这是一个被另外一种礼教束缚的人的形象。

”我说:

“对,非常好。

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的保守的人的形象,但作者不是简单地对它作一个结论式的交代,而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

”我的话音刚落,黄泳发言说:

“虽然头脑里都有一些束缚,但我觉得别里科夫不像祥林嫂那样引人同情,反倒觉得讨厌。

虽然你觉得别人说话的方式不对,你也应该觉尊重别人,而不应该妨碍别人。

”我说:

“是的,祥林嫂并没有妨碍其他人,可别里科夫却妨碍了其他人的生活。

李文思举手了:

“我觉得这个人物形象与鲁迅笔下的人有相通的地方。

我非常高兴学生能够这样比较分析,我追问道:

“是吗?

相通的地方在哪里?

李文思回答:

“都受到某种束缚,是被束缚的人。

我说:

“对。

说得很好!

李文思继续说:

“不但是受到外在的禁锢,而且他自己在内心里越来越禁锢自己。

杨晓梅举手站了起来:

“我觉得这个人胆小,就是什么事也不敢做。

我说:

“杨晓梅实际上分析了这个人物,给了他一个评价,胆小。

你给一个理由,说话可要有依据。

”我不愿学生抽象地分析,希望把他们引导课文上去,贴着课文阅读思考。

杨晓梅说:

“他有许多封建思想,自己不敢做许多事,别人做他也要劝阻,他自己不敢,还要束缚别人的行为,他虽然是对别人好,但别人觉得他很讨厌。

”我略作纠正:

“与其说他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如说他受专制思想的禁锢。

针对杨晓梅的观点,苏畅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别里科夫还是是比较好的。

这倒让我和同学们很意外,我便问他:

“你的理由?

“我说他比较好,是因为他虽然惹人嫌,他的一些要求有些过分,但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他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

至少不虚伪。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他并不坏。

”我说:

“嗯,你说得有一定道理。

他所信奉的都是真诚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做到。

这比起有的人表里不如一,表现上仁义礼智,骨子里男盗女娼,确实还是要好一些。

”王楠楠却反驳道:

“不对,我倒觉得他虚伪,他越说自己‘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越显得虚伪。

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他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袋子里,把自己掩盖起来。

”我说:

“哦,你不同意他是正人君子?

现在一提这个词好像都是反义词,但书上找不到他不是正人君子的例子啊!

钟雪飞说:

“他喜欢提意见帮助别人,但他所提意见的目的是防止别人出乱子,是以自己内心的想法为标准,虽然他还是在帮助别人。

”我说:

“你的意思是说,他动机是好的,只是说话的内容有问题。

是好心,但说出来的话是不对。

这有点像《祝福》里的哪个人?

”学生们一下子反应过来,纷纷说:

“柳妈!

“对,他似乎和柳妈有点类似,”我说,“但这两个人又有点不同。

柳妈是为了祥林嫂好,而别里科夫是为了维护社会里他认为正常的秩序。

是不是?

”学生们点头。

但我刚说完这句话,就意识到这是我的一个败笔:

所谓“别里科夫是为了维护社会里他认为正常的秩序”这个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