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67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docx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阮籍诗

《咏怀诗》共82首,是阮籍平生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做。

内容大多为写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无法解脱的矛盾苦闷的心情,情绪非常愤激,但也带有不少消极颓废的成分。

在表现手法上往往以求仙访道,香草美人作比喻,辞旨比较隐晦。

咏怀诗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写夜森人静时自己不平静的苦闷心情

思考:

诗中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等景物描写的作用何在?

 

独坐空堂上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唔言用自写。

写作者的孤寂心境。

比较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阮籍诗的贡献:

忧愤深广

意旨隐藏,寄托深远(李善《文选》注:

“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难避世,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讽,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猜测”)

组诗咏怀,启发后人

思考:

阮籍为代表的正始诗风对建安风骨犹哪些延续?

嵇康幽愤诗

嗟余薄祜⑴,少遭不造⑵。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⑶,有慈无威。

恃爱肆姐⑷,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冯⑸宠自放。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闇人。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⑹,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⑺。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余不淑,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实由顽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实耻讼免,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曾莫能俦⑼。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⑽,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祗⑾搅余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余独何为,有志不就。

惩难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⑿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1]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⑴祜:

福。

  ⑵不造:

不成。

言家道未成。

  ⑶鞠育:

养育。

  ⑷姐:

娇。

  ⑸冯:

同慿。

  ⑹僻:

邪。

  ⑺创痏:

创伤。

  ⑻柳惠:

即柳下惠,春秋时人。

  ⑼俦:

比。

  ⑽万石:

指汉代石奋。

  ⑾祗:

适。

  ⑿勖:

勉励。

[2]

第二章两晋诗坛

潘岳诗

《悼亡诗》共三首,感情深厚,浅静自然,虽疏于剪裁,不失动人。

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迥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村,周遑忡(chong)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叟(sou)。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此诗写离家赴任前对亡妻的悼念,情感真挚,是潘岳的代表作品,

比较《诗经-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写诗人为妻守孝一年后即将离家返回任所时的心情。

陆机诗

赴洛道中作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写离家到洛阳时旅途中所见景物和引起的感触,善于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文词华美,对偶工整。

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

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写为志士违反自己的意愿,被迫从命,终于一事无成,仿徨苦闷。

反映了作者在京都洛阳混乱的政局中仕宦不得意的心情。

诗的开篇四句,表明志士处世,往往用心慎重,爱惜身名,因而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热得难受也不歇于恶木阴下。

意思是说:

难道说盗泉水就不能止渴,恶木就没有可供歇凉的树阴?

因为“盗泉”、“恶木”名字都很刺耳,所以操守清峻的人不愿随便其沾染牵涉,宁可忍渴忍热。

(盗泉:

水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相传孔子经过盗泉,虽然很渴,但恶其名,不饮此水。

)诗中是以恶木、盗泉,比喻恶劣的政治环境。

作者在吴亡之初,曾“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

(《晋书》本传)本不想涉足仕途,所以这四句,旨在表白自己当初的心境,运用譬喻以见志士用心之苦。

  次四句写世势催迫,志士只得应从时君的命令,恭敬地整驾出山任事:

而扶杖远行,道途辛苦,造成“饥食于猛虎之窟,寒栖于野雀之林”的情况,由不得自己去选择,更在内心中受到冲击。

“饥食”两句,反用乐府古辞《猛虎行》“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句意,说明“饥不择食,寒不择栖”,是情不已才违背了初衷。

作者曾在《赴洛》诗中,有“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之句,又说:

“仰瞻凌霄鸟,羡尔归飞翼。

”抒写的正是这种旅途情境,可见他虽已登程,而留恋故乡之情,在心灵上激荡得难以抑止,这里再现的正是当年的景况。

  接着作者以“日归功未建”等六句,诉说在出仕以后,时间是流驶了,功业并无成就,此刻更有天寒岁暮之感,惹起了新的忧思。

崇云临岸而兴起,枝条随风而悲鸣。

在在使人触景伤情,虽是徘徊于山谷之间,有时低吟,有时长啸,还是幽怀难抒、自感进退维谷。

作者把内心复杂的苦闷和矛盾,展示得非常形象具体,政治处境的困顿,志士遭逢变乱的悲辛,也于此不难想见。

  诗的结尾一小节,先以“急弦无懦响”等两句进一步表白自己的心志,感叹乐器上绷紧了的弦子,发不出怯弱的音响。

具有贞亮高节的人,所抒发的也一定是慷慨刚正之辞,不同于流俗,而一般的时君,却不爱听直言忠告,所以“亮节”反而“难以为音”,谗口反而易于得逞。

作者感念至此,乃以最后四句对自己频年的遭际,自己生平的抱负、作出反思,作出痛苦的小结。

“人生诚宋易,曷云开此衿。

”人生既多苦难,遭逢乱世的志士,更是难以敞开胸襟,倾吐积郁。

自己虽然操守正直,隐处山野既不可能;出山也难行其志,难成功业,行动上受到外力的牵涉,所以俯仰古今,眷顾身世,难免有愧负之情。

  总观全诗,可见作者虽为倾诉抑郁而作,但在内容上则是依据自己的政治处境现身说法,深刻表明一个有志的文士,其行藏出处,必须始终慎重,执着坚持,稍一不慎,就会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作者的经历,就是志士对于处世的一面镜子。

陆机诗小结:

1.才高词赡,举体华美,代表了太康文学的主要倾向

2.情景相生,开山水诗之先声

 

左思诗题

咏史诗共八首,大都是通过对古人古事的歌咏来抒写自己的怀抱,题名咏史,实际是咏怀,

咏史

弱冠弄柔翰,卓荦(luo)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⑤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⑦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⑨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写自己愿意为国立功和功成不受爵的抱负。

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①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③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

④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写由于门第的限制,有才能而出身寒微的人只能屈居下位,而世族弟子却依靠父兄世业身居高位。

抨击了门阀制度对人材的压制,倾诉了贫寒之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咏史其八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写作者鄙视尘俗,希望隐居高蹈的意志。

写景大笔挥洒,气象开阔。

写人形象高大,情怀高旷,气宇轩昂。

全诗情调高亢激越,笔力矫健。

 

诗歌围绕着“地势”悬殊这一主题展开,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揭露门阀制度

 的不合理。

诗歌的一开头,即展示了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

苍松以百尺之

 材,处于“涧底”;而径寸小苗。

却高踞于山上,荫影还要档住“涧底松”。

 诗人以这个反常的白然现象作比兴,将人世间“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

 一畸形的现象非常鲜明地突出出来。

一边是处于涧底的苍松,一边是踞于山上

 的寸苗;一边是“蹑高位”的世胄,一边是“沉下僚”的英俊;一边是显赫一

 时的金、张旧家,一边是年老官卑的冯唐——这一组组鲜明的对比,无可辩驳

 地证明着门阀制度的荒悖。

因此,诗人痛切地感到:

人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他的

 才华,而是由他所处的“地势”高下来决定。

   全诗激荡着一股郁勃不平之气。

尤其是结尾:

“冯公岂不伟?

白首不见

 招!

”采用反问句式,显得沉痛有力。

左思所创造的“涧底松”这一艺术形象,

 扣动了后世不少文人的心弦,他们曾反复运用它来抒写怀才不迫的郁愤。

①离离:

下垂貌。

苗:

初生的草木。

 ②荫:

遮盖着。

以上四句以山上的小苗

 比无才而有权势的人,以涧底的高松比有才而屈于下位的人。

 ③胄:

后裔。

 “世胄”,世家子弟。

下僚:

小官。

 ④金张:

“金”指金日磾家,自汉武帝

 时起,至汉平帝时止,金家七代为内侍。

“张”指张汤家,七代为内侍、中常

 侍者凡十余人。

旧业:

先人的遗业。

七叶:

七世。

珥汉貂:

冠旁插貂鼠尾为饰。

 汉代凡侍中、常侍等官都戴貂(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这两句是说金氏、张

 氏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⑤冯公:

指冯唐,汉文帝时人,曾对

 文帝指出当时法律严苛,不能用将等弊。

老年仍居郎官小职。

伟:

奇异。

不见

 招:

言不被进用。

 

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忄画}。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媚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像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画,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颐。

驰骛翔园林,菓下皆生摘。

红葩棳紫蒂,萍实骤抵掷。

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槅。

翰墨戢闲按,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屣履任之适。

止为荼菽剧。

吹嘘对鼎{釒历}。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

《娇女诗》全诗原有56句,在左思以抒发屈居下位、抱负不得施展为主调的作品中显得很别致。

它用活泼的语言刻画出作者的两个小女儿娇憨天真的形象,写得细致生动,孩子的好吃贪玩爱打扮,一一呈现于诗人饱含喜爱的笔下,饶有情趣。

全诗没有端庄刻炼的语句,间或运用俚语,显然受到了乐府民歌的影响。

唐代诗人杜甫《北征》诗中“床前两小女”一节及李商隐的《娇儿诗》就是本篇的仿制。

左思风力:

左思志高才雄,胸怀豪迈,其借咏史而咏怀,慷慨淋漓。

气势昂扬,笔力矫健,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和发扬。

故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左思诗:

1.胸怀高旷,意气豪迈,情调高亢,抒情强烈,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其主旨的表达诗人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高旷胸怀,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抒发寒士壮志难酬的愤懑,塑造蔑视权贵,节操高尚的人物形象,

2.善于运用比兴,精于对比

3.笔力矫健,语言简劲整饬(chi),喜用叠字,喜用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

 

刘琨诗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⑵  惟彼大公望,⑶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⑷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⑸鸿门赖留侯。

⑹ 

重耳任五贤,⑺小白相射钓。

⑻  荀能隆二伯,⑼安问党与雠?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⑾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⑿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⒀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⒁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⒂  

未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⒃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抒写自己为国出力和事业经受挫折,抱负无法施展的悲哀。

卢谌本为刘琨幕僚,后为段匹-别驾,诗中隐含着激励卢谌的意思,一则抒英雄末路之忧愤,二则暗示卢谌,解己困厄,诗中多用典故寓意深远,慷慨中有无限沉痛哀思

诗歌采用以实带虚的笔法,其口气明是直陈胸臆,又暗中照应着“赠卢”,在吐露心曲的同时对友人进行劝勉,责己劝人,句句双关。

这就使诗歌具有寓意深长、婉而有味的特点。

此诗多用典故。

诗的开头即一连用了姜大公垂钓渭水、邓禹投奔刘秀等六个典故,用历代名臣含辛茹苦辅佐国君兴王图霸的史实来表白自己没身报国、兴复晋室的志向。

又如“吾衰久矣夫”以下六句,也连用三个典故,委婉曲折地吐露自己对国事日非、前途凶吉莫测的无限感慨。

这些典故都用得妥贴精当,能准确地表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收到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尽管刘琨在这首诗中一再申述自己扶助晋室的抱负,写下了大义感人的诗句: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

”但是他又痛苦地意识到壮志难酬,无可奈何地唱出最后的悲歌: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慷慨激昂的韵调中透出无限凄凉的意绪,蒋英雄失路的百端感慨表达得感人至深。

[3]

郭璞诗

游仙诗共十四首,内容主要是表示对世俗生活的蔑视和对隐逸生活的歌颂,他借歌咏神仙抒发了“忧生之嗟”,诗中常流露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游仙诗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缘挹(yi)清波,陵岗掇丹荑(ti)。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宝龙见,退则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其二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

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抒写高蹈隐居的怀抱和对神仙的企慕。

思想奇诡,形象生动,风格清越。

“青溪”,山名。

庾仲雍《荆州记》载:

“临沮县有青溪山。

山东有泉。

泉侧有道士精舍。

郭景纯尝作临沮县,故《游仙诗》嗟青溪之美。

”郭璞为临沮县(今湖北当阳县西北)县令事,不见《晋书》本传,大约在王敦起之为记室参军时。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千余仞”,极言青溪山之高。

“道士”,有道行之士,诗中指鬼谷子。

壁立千仞的青溪山气势非凡,隐居其中的有道之士自然也非同一般。

开头两句以烘云托月之势,借隐者居所之高,以言隐者身份、德行之高,直抒赞美之情。

如果说,一二两句是对隐者的大环境作大勾勒,突出其险峻的话,那么,三四两句则是小环境的细描绘,强调的是奇丽。

风云变幻,飘飘忽忽,出入屋内,游戏身外。

隐者之居,俨然仙境神窟,为“千余仞”作了形象生动的注释。

在介绍了隐者神奇的居所,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之后,诗人始亮出了隐者的大名。

“鬼谷子”,战国时人,姓王名诩,隐于鬼谷,故号之。

他是纵横家苏秦、张仪的老师,人称为“真仙”(《拾遗记》)。

诗中泛指隐士,并有隐以自比之意。

以上六句为本诗的第一层,从赞美鬼谷子居地之奇,来写隐居之乐,初露慕隐求仙之心。

  接着,诗人又表露了对唐尧时代隐士许由的仰慕之心。

“翘迹企颍阳,临河思洗耳。

”“翘迹”,即举足。

“企”,企慕,向往。

“颍阳”,颍水的北面。

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拒绝唐尧的让位,逃到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居。

又因听说尧要召他任九州长,他认为其言不善,特意“洗耳于颍水”。

诗中“洗耳”一词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

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阊阖”,阊阖风的简称,即西风。

《史记·律书》云:

“阊阖风居西方”。

“灵妃”,即宓妃,传说中洛水女神。

在古代神话中,江河溪泉多由男女水神掌管,诗中“灵妃”,似泛指女神水仙。

“粲然”,笑的样子。

这四句是说西风吹来,青溪泉水波荡漾,鳞纹泛起;翩翩而来的水中仙子,顾盼巧笑,明眸玉齿,含情脉脉,令人难以忘怀。

以上六句为第二层,作者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赞美了许由高洁的德行,灵妃飘逸的神采。

再露崇尚高士,钟情仙子之心。

  诗人在尽情抒写了隐遁避世,企慕列仙的情怀后,笔锋回转,借求爱无缘,来表现现实中求仙不成,寻道无路的苦恼。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蹇修”,古贤人名,相传伏羲氏之臣,掌媒事。

“时”,当今时世,诗中实指世俗。

“要”,邀,请求。

屈原《离骚》: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这两句概从中化出,言世俗容不得蹇修这样的贤士,我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蹇修这样合适的媒人,不知该派谁去请求女神,以剖露我爱慕之心?

这两句为第三层,从有意求仙而无缘的感叹中,隐隐透露出一股忧生疾俗,孤高傲世的慷慨不平之气。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与之意脉相同,英雄所叹相近。

郭璞游仙诗的贡献:

继承诗骚比兴传统,借游仙以咏怀。

感慨深广,溢于言表。

意象鲜明,意境瑰丽,情采斐然,与辞意夷泰,平典似道德论之玄言诗风大异其趣。

对山水诗形成有促进作用

陶渊明诗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写乡居的清净生活和感想。

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写向人乞食和表示感激的心情。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①。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②。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③。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④。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⑤。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⑥。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⑦。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⑧。

吁嗟身后名⑨,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⑩。

[1]

这是陶渊明仿照那种样式写给自己朋友的一首诗。

主簿、治中都是官名,是当时州刺史的秘书、助理。

庞主簿指庞遵,邓治中其人不详。

因为诗中有“僶俛六九年”字,故知此诗是作于诗人五十四岁,当时为公元418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作品分前后两段,前段十四句,诗人从自己半生的艰难遭遇出发,对自古以来众口所说的天道鬼神的存在提出了怀疑。

开头两句是结论,是贯穿全段的。

下面的十二句是这个结论所由得出的事实根据。

他说:

从刚刚成人(结发)那个时候起,我就一个心眼地想着做好事,苦力巴结(僶俛),到现在已经五十四岁了。

自己的遭遇又是如何呢?

二十岁(弱冠),世道乱离,苻坚南侵;三十岁(始室),家门不幸,死了妻子。

再以后就是天灾屡降,气候反常,先是荒旱不已,螟蜮丛生;接着又是狂风暴雨,铺天盖地,闹得庄稼收不了一把,从而挨冻受饿,自己的经济生活现在已经完全陷入绝境了。

看看这种现实,这说明根本就没有什么“福善祸淫”的天道鬼神。

后段共六句,写他面对目前这种艰难处境的思想活动。

他愤慨地说:

我今天陷入到这个如此穷困悲凉的境地,这都怪我自己,怨不得什么别的天命或人为;历代圣贤不总是教导人们要立德、立功、立言,要名垂青史,像画麒麟么,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就如同过眼的烟云一样无足轻重,我自己在这里慷慨悲歌,我别无他求,我以有你们这两位像锺子期一样的知音人而感到欣慰与自豪。

移居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向来以朴素平淡、自然真率见称。

这种独特的风格,正是诗人质性自然的个性的外化。

从这首诗来看,所写移居情事,原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

但在诗人笔下款款写来,读者却感到亲切有味。

所用的语言,平常如口语,温和高妙,看似浅显,然嚼之味醇,思之情真,悟之意远。

如写移居如愿以偿: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纯然日常口语,直抒人生见解。

“何必”二字,率直中见深曲,映出时人普遍追名逐利的心态,矫矫脱俗,高风亮节,如松间白鹤,天际鸿鹄。

又如诗人写和谐坦诚的邻里友谊,仅以“时时来”出之,可谓笔墨省净,引人遐想。

欣赏奇文,状以“共”字,分析疑义,状以“相与”,均是传神笔墨。

如果奇文自赏,疑义自析,也无不可,却于情味锐减,更无法深化移居之乐的主题。

而“共”与“相与”前后相续则热烈抗言之情态呼之欲出,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成为绝妙的诗句,赢得千古读者的激赏。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陶渊明《止酒》诗云: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

’余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用意……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堂吾何羡焉。

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深利吾何趋焉。

好味止于噉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

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

”要达到这种心境和生活,是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和痛苦的人生体验,才能对人生有睿智的领悟的,正如包孕万汇的江海,汪洋恣肆,波涛澎湃之后而臻于平静。

陶诗看似寻常,却又令人在低吟回味之中感到一种特殊的魅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读着这样的诗句,你往昔对生活中一些困惑不解的矛盾,也许会在感悟诗意的同时豁然开朗,得到解释,以坦然旷达的胸怀面对万花筒般的人生。

陶诗淡而有味,外质内秀,似俗实雅的韵致,在《移居》一诗中也得到生动地体现。

 (林家英)

和郭主簿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①。

凯风因时来②,回飙开我襟③。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④。

园蔬有余滋⑤,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⑥。

舂秫作美酒⑦,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⑧。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⑨。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⑩。

写作者夏日村居生活的闲适愉快,表达热爱自然,鄙弃富贵功名的思想。

全诗紧扣“乐”字,先后描绘了堂前景物之美,诗人精神生活之丰富,物质生活之满足以及美酒相伴,家人团圆的天伦之乐。

全诗纯用白描,情景交融,事理结合,自然生动,情真,景真,意真,言真---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冲和,意境浑成,令人感到淳真亲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篇展现的都是人们习见熟知的日常生活,“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陈绎曾《诗谱》)虽如叙家常,然皆一一从胸中流出,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因而使人倍感亲切。

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无不紧扣一个“乐”字。

你看,堂前夏木荫荫,南风(凯风)清凉习习,这是乡村景物之乐;既无公衙之役,又无车马之喧,杜门谢客,读书弹琴,起卧自由,这是精神生活之乐;园地蔬菜有余,往年存粮犹储,维持生活之需其实有限,够吃即可,过分的富足并非诗人所钦羡,这是物质满足之乐;有粘稻舂捣酿酒,诗人尽可自斟自酌,比起官场玉液琼浆的虚伪应酬,更见淳朴实惠,这是嗜好满足之乐;与妻室儿女团聚,尤其有小儿子不时偎倚嬉戏身边,那呀呀学语的神态,真是天真可爱,这是天伦之乐。

有此数乐,即可忘却那些仕宦富贵及其乌烟瘴气,这又是隐逸恬淡之乐。

总之,景是乐景,事皆乐事,则情趣之乐不言而喻;这就构成了情景交融,物我浑成的意境。

诗人襟怀坦率,无隐避,无虚浮,无夸张,纯以淳朴的真情动人。

读者仿佛随着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