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0251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docx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Cl35.5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有如下标注的是

A.纯碱B.铁粉C.浓硫酸D.酒精

2.下列固体呈淡黄色的是

A.Na2OB.Na2O2C.Fe2O3D.Fe(OH)3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B.NaCl溶液C.NaOH固体D.乙醇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氨B.漂白粉C.赤铁矿D.氯水

5.下列气体过量排放不会导致酸雨的是

A.SO2B.CO2C.NO2D.NO

6.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胶体微粒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7.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B.青铜C.生铁D.水银

8.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装运的是

A.浓硝酸B.浓盐酸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

9.下列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是

A.氯气B.金属钠C.氯化铁D.稀硝酸

10.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需要避光保存B.Na可保存在煤油中

C.NaOH固体需要密封保存D.保存FeCl3溶液时需加入少量Fe粉

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Ag+、Cl-、CO32—B.Na+、Mg2+、Cl-、SO42—

C.Fe3+、K+、SO42—、OH-D.Fe2+、H+、SO42-、NO3—

13.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容积100mL的容量瓶

B.在容量瓶中溶解NaCl固体

C.转移NaCl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

D.定容时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加热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SO2气体

C.用氯水除去Fe2(SO4)3溶液中的少量FeSO4

D.用BaCl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的K2SO4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与物质性质对应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溶液遇酚酞变红,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

B.Cl2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NO遇空气变为红棕色,说明NO具有还原性

D.新制的Fe(OH)2遇氧气变为红褐色,说明Fe(OH)2具有还原性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2H+===Fe3++H2↑

B.Fe2O3+6H+===2Fe3++3H2O

C.Na+2H2O===Na++OH-+H2↑

D.Cl2+H2O===2H++Cl-+ClO-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约含6.02×1023个H2O分子

C.常温常压下,22gCO2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6.02×1023

D.将40gNaOH固体溶于1LH2O中,得到1mol/L的NaOH溶液

18.下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水槽中盛有水,试管中盛满S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

B.若水槽中盛有水,试管中盛满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

C.若水槽中盛有水(滴有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D.若水槽中盛有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黄绿色褪去

19.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B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A.AB.BC.CD.D

20.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的过程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浑浊,若再通入另一种气体A,则产生白色沉淀。

制备气体A的试剂不能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NaOH和NH4Cl

C.Cu和浓硝酸

D.MnO2和浓盐酸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21.找出与物质相对应用途,填空。

物质用途

A.氧化铁______a.自来水消毒剂

B.过氧化钠______b.制冷剂

C.二氧化氯(ClO2)______c.红色油漆和涂料

D.三氧化硫______d.生产硫酸

E.液氨______e.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22.选择装置,完成实验。

(1)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选用______(填序号,下同)。

(2)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应选用______。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应选用______。

(4)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用______。

23.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其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若消耗了1molMnO2,则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是______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2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氨气。

(1)A中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3)C处是用集气瓶收集氨气的装置,请绘出装置图。

______

(4)证明氨气已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

25.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

可观察到固体变黑,片刻后,黑色物质急剧膨胀,同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如下图所示)

(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性(填“吸水”、“脱水”或“强氧化”)。

(2)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成分。

①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颜色恢复。

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其理由是______。

③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完成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______。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

黑火药由硝酸钾(KNO3)、硫黄(S)和木炭组成,

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特效药剂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五彩缤纷的火焰。

(如右图所示)

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所含金属元素

火焰颜色

砖红色

黄绿

然而,传统的烟花爆竹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各种伤残及火灾事故。

为了改善传统烟花爆竹的不足,又能为人们的佳节祝兴,电子鞭炮应运而生。

目前,常见的电子鞭炮有三种形式。

第一,雷电式仿真电子鞭炮,不仅能发出普通鞭炮的模拟声,而且还能发出闪光,以假乱真。

无火药、无污染,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

能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经济支出。

其局限性是需要使用家用电源,不方便移动。

第二,电子鞭炮机,是一种使用煤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作为燃料的设备,声响大,与火药鞭炮无异,但缺陷是点燃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录音鞭炮,通过音频解码播放存储于芯片中的鞭炮录音,声音与功率大小有关。

这种鞭炮的优点是纯电能、可移动、造价低廉。

缺点是仿真和氛围感度稍差。

新型电子鞭炮正在不断地被研发出来,更好地促进民俗与科技的融合。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若燃放烟花的火焰呈现黄绿色,则烟花中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2)雷电式仿真电子鞭炮的优点有______(填序号)。

A.无火药、无污染

B.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

C.能重复使用,减少经济支出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是因为药剂中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

______

②燃放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

______

③电子鞭炮机在点燃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______

④录音鞭炮的声音大小与功率无关。

______

27.某同学在研究Fe与H2SO4的反应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Ⅰ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Ⅲ中,加热后产生大量气体,A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C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

B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

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_____。

②造成反应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______。

28.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

一种测定硫含量的方法是将钢样中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再用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某测定硫含量的流程如下: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有CO2、______、______。

(2)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煅烧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FeS+5O2

1______+3______。

(3)吸收装置中,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用NaOH溶液中和生成的溶液b,消耗zmLNaOH溶液,若消耗1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g,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9.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饱和NaHCO3溶液b.饱和Na2CO3溶液c.浓H2SO4

(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1:

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a处。

步骤2:

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a处。

(1)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

(2)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质疑:

“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其理由是______。

(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

30.某小组在验证反应“2Fe3++Cu=2Fe2++Cu2+”的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且产生灰白色沉淀。

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1

充分振荡,棕黄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呈浅绿色,有灰白色固体产生

实验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的浅,针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1)甲认为:

实验后,溶液中c(Cu2+)应为0.5mol/L。

“溶液颜色浅”是c(Cu2+)低于0.5mol/L造成的。

配制含0.5mol/LCuCl2和_______mol/LFeCl2混合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该溶液为蓝绿色,明显比实验所得溶液颜色深,说明_______。

(2)甲进一步研究认为,“溶液颜色浅”与产生了灰白色固体有关。

甲查阅资料如下,猜想灰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uCl。

资料:

CuCl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硫酸,可溶于氨水。

为探究灰白色固体成分,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1

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过量稀硝酸,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证明有CuCl

方案2

用蒸馏水将实验1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浓氨水浸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

a.按方案1进行实验2:

b.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c.乙认为该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CuCl具有还原性,被硝酸氧化后的生成物能溶于稀硝酸。

d.按方案2进行实验3:

e.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说明灰白色固体中含有CuCl。

(3)综合上述实验,说明实验1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浅的原因是______。

化学试题答案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警示标记为腐蚀品的标志,根据物质的性质解题,有腐蚀性的为答案.

【详解】A项、纯碱没有腐蚀性,故A错误;

B项、铁粉没有腐蚀性,故B错误;

C项、浓硫酸有腐蚀性,为腐蚀品,故C正确;

D项、乙醇易燃,没有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分清每个物质的性质,明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Na2O是白色固体,故A错误;

B项、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B正确;

C项、Fe2O3是一种红棕色的固体,故C错误;

D项、Fe(OH)3是一种红褐色的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详解】A项、金属Cu是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项、NaCl溶液是混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项、NaOH是碱,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项、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明确概念的要点即可解答,抓住化合物来分析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导电的原因来解答。

4.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详解】A项、液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项、赤铁矿中主要含有三氧化二铁,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项、氯水是氯气通入水后形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详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故选B。

【点睛】酸雨的危害是很大的.例如,酸雨能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能腐蚀建筑物、能毁坏森林、能是土壤酸化、能使水体显酸性等等。

6.

【答案】C

【解析】

【详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抓住不同分散系划分的依据是解题的关键。

7.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化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是合金,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详解】不锈钢、生铁属于铁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水银属于单质,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金的定义,注意合金的成分不一定都是金属。

8.

【答案】A

【解析】

【分析】

常温下,Fe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则用铁罐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详解】A项、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则可用铁罐装运浓硫酸,故A正确;

B项、铁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用铁罐装运,故B错误;

C项、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则不能用铁罐装运,故C错误;

D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能用铁罐装运用,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钝化现象为氧化还原反应。

9.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化合价只能降低,只能做氧化剂;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化合价只能升高,只能做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升高,也可以降低,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

【详解】稀硝酸中N元素为最高价,只能做氧化剂;氯气中Cl元素为中间价、氯化铁中Fe元素为中间价态,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金属钠中Na元素为最低价态,只能做还原剂,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熟悉利用元素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中学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的主要有高锰酸钾、硝酸、浓硫酸、氯气、过氧化氢、次氯酸、三价铁离子等;常用作还原剂主要有钠镁铝铁等常见金属单质、C、氢气、CO、亚铁离子、硫离子、碘离子等。

10.

【答案】CD

【解析】

【分析】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项、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交叉关系,故A错误;

B项、部分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交叉关系,不能是包含关系,故B错误;

C项、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交叉关系,故C正确;

D项、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包含关系,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明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的关键,明确包含与交叉的意义即可解答。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的药品应密封保存。

如钾、钠应浸在煤油中;白磷放在水中,使之与空气隔绝;②易潮解、挥发、吸水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固体NaOH、浓盐酸、浓硫酸等;③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盛在棕色瓶中,放置阴凉处,如AgNO3、浓HNO3等;④液态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加水封,加盖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⑤易挥发、着火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并放置于阴凉处,远离火源,如乙醇、乙醚、苯等;⑥盛放药品的器皿应不能跟所盛药品反应,如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用橡胶塞。

【详解】A项、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而导致氯水变质,应于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故A正确;

B项、钠易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可用煤油保存,故B正确;

C项、NaOH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需要密封保存,故C正确;

D项、FeCl3溶液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保存FeCl3溶液时不能加入Fe粉,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与保存方法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根据试剂的性质特点选择保存的方法,如浓硝酸、新制的氯水等见光容易分解的试剂,应该避光保存,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溶液中的离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离子间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项、Ag+与Cl-、CO32—可以形成AgCl沉淀、Ag2CO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项、离Na+、Mg2+、Cl-、SO42—子间既不能形成沉淀也无气体或水产生,该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项、Fe3+与OH-可以形成Fe(OH)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项、酸性条件下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侧重于考查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对解决此类问题至关重要;掌握一些常见离子的共存规律则可以快速解决此类问题,如H+不能与OH-、CO32-共存,OH-不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NH4+共存,CO32-不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H+共存,SO42-不能与Ba2+、Cl-不能与Ag+共存等。

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详解】A项、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时应选择容积100mL的容量瓶,故A正确;

B项、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或者溶解物质,故B错误;

C项、转移NaCl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溅出,故C正确;

D项、定容时,距刻度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要算出所需的氯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将所需要量的氯化钠,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即可,注意100ml是指溶液的体积。

14.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加热可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并不引入新的杂质,故A正确;

B项、CO2和SO2气体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错误;

C项、氯气与FeSO4反应生成氯离子,引入了新的杂质,故C错误;

D项、加入BaCl2溶液除去硫酸钾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钡,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解答关键。

15.

【答案】B

【解析】

【分析】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氯气无漂白性;

C、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NO做还原剂;

D、新制的白色Fe(OH)2沉淀与氧气反应,Fe(OH)2做还原剂。

【详解】A项、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红色,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

B项、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表现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故B错误;

C项、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反应中NO做还原剂,故C正确;

D项、新制的白色Fe(OH)2沉淀遇氧气,白色沉淀立即变成灰绿色,最终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