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871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进度教学计划19单元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

本班共有学生10名,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四、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五、

 

(一)评价内容:

课程方面:

①各学科均衡发展水平;②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

教师方面:

①专业发展水平;②备、讲、批、辅、研。

教学方面:

①单元目标教学达成情况;②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建议。

学生方面:

①学业水平;②能力水平;③情感、态度与学科素养;④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二)评价类型:

评价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评价包括水平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种:

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况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

评价的方式有:

统测、抽测、面试、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

 

六、

 

附: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备注

1

2月28日-3月4日

一、位置(4)

4

2

3月7日-3月11日

单元测试

(1)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4

3

3月14日-3月18日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4)

4

4

3月21日-3月25日

整理和复习

(2)单元测试

(1)三、图形的拼组

(1)

4

5

3月28日-4月2日

三、图形的拼组

(1)单元测试

(1)四、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

(1)月考

(1)数数数的组成

(1)

5

6

4月6日-4月8日

读数写数

(2)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1)

3

7

4月11日-4月15日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摆一摆,想一想

(1)

4

8

4月18日-4月22日

单元测试

(1)五、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2)简单的计算

(1)

4

9

4月25日-4月29日

简单的计算

(1)单元测试

(1)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月考

(1)

4

10

5月3日-5月6日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2)

4

11

5月9日-5月13日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2)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期中考试

(1)

4

12

5月16日-5月20日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4)

4

13

5月23日-5月27日

整理和复习

(2)单元测试

(1)月考

(1)

4

14

5月30日-6月3日

七、认识时间(3)小小商店

(1)

4

15

6月7日-6月10日

单元测试

(1)八、找规律(3)

4

16

6月13日-6月17日

单元测试

(1)九、统计(3)

4

17

6月20日-6月24日

总复习(4)

4

18

6月27日-7月1日

总复习(4)

4

19

 

(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要帮助儿童学会辨别,在此基层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策略:

1,要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课时分配:

位置(4课时)

(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加法、解决问题。

教材是按照十几减9、十几减8……的顺序编排的,在算法上主要教学“想加算减”的方法。

实验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

十几减9、十几减几两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教学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编排同20以内的进位加类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策略:

1.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

首先,应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教学,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

一要注意从具体情境中引出计算内容,二要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计算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计算不只是写在纸上的一个个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3.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会用数学的头脑解决问题。

 

课时分配: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左右)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时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1.引导操作与探索,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通过大量活动,感知各种图形间的关系。

3、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在这里长方形、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课时分配:

图形的拼组(2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

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策略:

1.加强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对100从整体上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

培养数感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上一册教材和本册都得以充分体现。

教学中要继续重视数感的培养。

除了用足用好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活动。

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举实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等。

2.通过猜测、估计让学生感受数量,培养估计意识。

课时分配:

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左右)

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

读数写数………………………………………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策略:

通过多种活动,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而学生年龄小,社会实践能力差,教学中可以通过摆、换、模拟购物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1)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从情景中引入。

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从学生熟悉的购物、上车买票,积攒零钱等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重要作用。

(2)加强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一般都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来表示的,而一年级学生还没学小数。

通过结合几种商品的标签,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由此认识商品价签的含义。

课时分配:

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数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同样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处理教材,情景要注意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2.结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结合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5课时左右)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一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教学的,上册学生已认识整时和半时,这里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目标: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

教学策略:

1.注意通过直观操作,认识时间。

2.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P83第1题,结合儿童的一天,练习5分5分地数时间,感受时间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注意良好

3.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说话。

教材中釆用12时记时法,不用24时记时法,老师在教学时就注意用上午、下午、晚上,帮助学生说出时间。

 

课时分配:

认识时间(3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

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教学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数学美。

2.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让学生认识规律。

这部分内容安排了7个例题。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加大难度。

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创新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教学中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课时分配:

找规律(4课时)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1.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

2.统计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3.数学课程标准把它作为四个知识领域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策略:

1.注意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2.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可选取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如,统计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喜欢水果的情况等等。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稍加变化,进行适当的改进。

如,在统计不同颜色的花时,教材中图不太容易看清,老师可以改变图的画法,并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数出每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切身经历统计的过程。

课时分配:

统计(3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