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401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7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docx

锅炉二期运行规程

锅炉运行规程目录

第一章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及设备规范....................2

第二章锅炉机组检修后的检查及试验....................9

第三章锅炉机组的启动....................15

第四章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19

第五章锅炉机组辅机的运行和维护....................24

第六章制粉系统的运行....................26

第七章锅炉机组的停止运行....................35

第八章锅炉机组的事故处理....................36

第九章制粉系统故障....................47

第十章DCS逻辑....................49

第十一章捞渣机操作与运行....................52

 

第一章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及设备规范

第一节简要特性

1.1.1.本厂二期安装有无锡华光锅炉厂生产的UG—130/9.8—M4型锅炉二台。

1.1.2.锅炉为单汽包、集中下降管、自然循环、П型布置的固态排渣煤粉炉,钢结构呈倒U型半露天布置,汽包中心标高为30900mm。

1.1.3.锅炉有4根Φ325×25大口径下降管由汽包直接引至运转层以下,再由32根Φ133×10分散管引入到四周的水冷壁下联箱,水冷壁由Φ60×5节距为80mm的管子和扁钢焊成的膜式水冷壁,围成深为6690mm,宽为6690mm的燃烧室。

炉水在水冷壁内受热后,通过各组水冷壁上联箱的汽水引入管内进入汽包,形成自然循环回路。

1.1.4.本锅炉采用水平浓淡直流煤粉燃烧器,布置在炉膛的正四角,采用假想直径为Φ500mm切圆。

燃烧器通过密封壳体焊在水冷壁上,每个燃烧器设计有两层一次风喷嘴,布置位置自上而下为3-2-1-2-1-2,在下二次风喷嘴中装有点火油枪,每只油枪配有三种规格的雾化片可选用,最小油量约300Kg/h,最大油量约850Kg/h,炉前油压为2.5~3MPa。

1.1.5.在炉膛上部由后水冷壁突出形成深为2300mm的拆焔角,7片屏式过热器安装于炉膛上部出口处。

在水平烟道和垂直烟道内分别布置了高、低温过热器,包墙管过热器及省煤器等,在低温过热器与屏式过热器之间及高温过热器冷段与热段之间每侧分别安装二级减温器各一只。

1.1.6.整台锅炉能由上而下自由膨胀。

空气预热器采用立式管箱结构,与省煤器交叉分两级布置,上级一个行程,下级三个行程。

考虑到低温引起的局部腐蚀,将下级最下面的一个行程作为单独管箱以便于检修更换,而第二、三个行程作为一个管箱,中间用隔板隔开。

各行程之间有连通箱连接,构成一个连续的密封的空气通道。

预热器装有胀缩接头,用于补偿热态下的膨胀。

为减少低温腐蚀的影响,防止堵灰,下级空气预热器的最下层管箱冷风入口1/3管子采Φ50×1.5管子,其余采用Φ40×1.5管子。

其余管箱内均采用Φ40×1.5有缝钢管制造,所有管子材料均为Q215—AF。

在上级空气预热器及下级空气预热器(上部)每只管箱的上管板处设有防磨短管,在防磨短管间,应在工地现场以耐火浇注料填充。

1.1.7.每台锅炉配置了YG88C—4型静电除尘器和二台炉公用一套烟气脱硫装置来净化烟气。

除尘器收集的细灰经下部灰斗落到入仓泵后经输灰管道送至河边灰库。

1.1.8.每台锅炉配置了两套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采用MTZ250/320型钢球磨煤机和热风送粉方式。

1.1.9.炉底密封采用溢流水水封,排渣采用捞渣机连续排渣。

1.1.10.二期工程(二炉二机)由南京东南大学设计研究院设计,控制系统由南京科远控制工程公司进行逻辑设计。

整套DCS控制系统包括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采用微机控制,通过在电脑上点击实现操作和自动控制。

炉控室内两台工业电视,分别对汽包就地水位及炉膛火焰进行监控。

第二节锅炉机组的设备规范

一、设计煤种特性(混煤)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值

备注

1

应用基碳

Cy

%

61.5

2

应用基氧

Oy

%

1.86

3

应用基氢

Hy

%

2.79

4

应用基硫

Sy

%

0.8

5

应用基氮

Ny

%

0.81

6

应用基灰分

Ay

%

25.24

7

应用基水分

Wy

%

7

8

可燃基挥发分

Vr

%

18.46

9

低位发热值

Qydw

KJ/Kg

23697

5660kcal/kg

10

灰变形温度

T1

1230

11

灰软化温度

T1

1320

12

灰熔化温度

T1

〉1400

二、主要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1

锅炉蒸发量

1)额定蒸发量

t/h

130

2)最大蒸发量

t/h

150

2

蒸汽压力

1)汽包设计工作压力

MPa

11.27

2)过热器出口压力

MPa

9.8

3

过热器温度

540

4

给水温度

215

5

冷风温度

30

6

排污率

%

2

6

热风温度

326

7

排烟温度

138

144(150t/h)

8

锅炉效率

%

90.2

90.1(150t/h)

9

锅炉水容积

85.9

运行时43.7m³

1)汽包

21

运行时43.7m³

2)水冷壁

30

运行时43.7m³

3)管道

1

运行时43.7m³

4)过热器

29

5)省煤器

4.9

运行时43.7m³

10

设计燃料耗量

15523

17968(150t/h)

 

三、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及受热面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汽包内径

mm

1600

中心线下-180mm为水位0位

壁厚

mm

100

筒身长度

mm

8400

全长10300mm

材料

P355GH

19Mn6

型式

膜式

受热面积

752.3

管间距80mm

管数

332

四周各83根

管外径

mm

60

管壁厚

mm

5

材料

20G/GB5310

顶棚

后包墻过热器

型式

膜式

受热面积

间距100mm

管数

66

管外径

mm

51

管壁厚

mm

5.5

材料

20G/GB5310

侧后

包墻

过热器

型式

膜式

受热面积

管数

36×2

管外径

mm

51

管壁厚

mm

5.5

材料

20G/GB5310

侧前

包墻

过热器

型式

膜式

受热面积

管数

27×2

管外径

mm

51

管壁厚

mm

5.5

材料

20G/GB5310

低温

过热器(冷段)

型式

蛇形管、顺流

受热面积

冷、热段共629.7

管数

33

双管圈、每排2根

管外径

mm

42

管壁厚

mm

5

材料

20G/GB5310

低温

过热器(热段)

型式

蛇形管、逆流

受热面积

冷、热段共629.7

管数

mm

16×2

双管圈、每排2根

管外径

mm

42

管壁厚

5

材料

20G/GB5310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Ⅰ级

减温器

型式

混合式

调温范围

数量

2

左、右各一只

喷水量

t/h

3.613

材料

20G/GB5310

屏式

过热器

型式

屏式、顺流

受热面积

152.2

管数

7

管外径

mm

38

管壁厚

mm

4.5

材料

20G/GB5310

外圈钢研102、其余为12CrMOVG

高温

过热器

(冷段)

型式

蛇形管、逆流

受热面积

369.5

管数

16×2

三管圈、每排3根

管外径

mm

42

管壁厚

mm

5

材料

12CrMOVG

Ⅱ级

减温器

型式

混合式

调温范围

数量

2

左、右各一只

喷水量

t/h

2

材料

12CrMOVG

高温

过热器

(热段)

型式

蛇形管、顺流

受热面积

382.2

管数

33

三管圈、每排3根

管外径

mm

42

管壁厚

mm

5

材料

12CrMOVG

省煤器

(上下两级)

型式

蛇形管、逆流

受热面积

上436、下516.5

管数

上65、下77

管外径

mm

38

管壁厚

mm

4.5

材料

20G/GB5310

四、燃烧设备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燃烧室

容积

m3

宽度

m

6.69

深度

m

6.69

高度

m

燃烧器

型式

直流喷燃式

布置方式

正四角布置,假想切圆

数量

4

每角上、下两层

油枪

4

布置在下二次风口内

设计风

率、风

温、风速

一次风

22%/252℃/22.5m/s

二次风

50%/328℃/44.5m/s

三次风

24%/65℃/53.4m/s

五、安全门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安全门型式

P31112(70/80)

蝶形弹簧式附加压缩空气

汽包安全门

台数

1

动作压力

Mpa

12.17

工作压力的1.08倍

安全门排汽量

t/h

110.3

安全门型式

P54100(80)

过热器安全

数量

1

动作压力

Mpa

10.30

工作压力的1.05倍

安全门排汽量

t/h

68.5

六、锅炉辅助设备

序号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1

 

引风机

型号

二台

Y6—38

风量

m3/h

145000

风压

pa

5581

空气密度

Kg/m3

0.87

设计温度

130

生产日期

2009年10月

制造厂

江阴市宏达风机厂

 

电动机

型号

YKK4501—6

制造厂

济南生建电机厂

容量

KW

355

电压

V

10000

电流

A

25.02

转速

r/min

960

调速型

液力偶

合器

型号

YOTCGP750/1000

制造厂

大连创思福公司

转速

r/min

1000

序号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1

可调功率

KW

140~460

油种

20#透平油

出口油温

45~80

配板式水冷却器

进口油温

≤45

出口油压

Mpa

0.05~0.3

进口油压

Mpa

0.05~0.25

2

送风机

型号

二台

M9-19

风量

m3/h

38000

风压

pa

12400

空气密度

Kg/m3

1.02

设计温度

70

生产日期

2009年10月

制造厂

江阴市宏达风机厂

 

电动机

型号

YKK4004—6

制造厂

济南生建电机厂

容量

KW

250

电压

V

10000

电流

A

18.2

转速

r/min

1450

3

 

给粉机

型号

GF—3

制造厂

启东市恒达电力石化设备厂

数量

8

出力

t/h

1~3

叶轮由厂家改为1~3t/h

调速范围

r/min

21~81

叶轮转速

 

电动机

型号

Y100L1—4

制造厂

江苏环球特种电机有限公司

容量

KW

3

电压

V

380

电流

A

7.2

转速

r/min

960

变频调节

 

4

 

 

捞渣机

型号

LZJ

制造厂

江苏海峰电力机械集团

出力

t/h

3~5

刮板速度

r/min

1.3~2.1

耗水量

m³/h

23

最大33m³/h

冷却水压

Mpa

0.2

冷却水温度

<25

溢流水温度

≤60

电动机

型号

Y132S—4

功率

KW

5.5

关断门

关断门

12

油泵电机

KW

5.5

油泵工作压力

Mpa

10

序号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5

 

冷却风

型号

9—12—6.3A

制造厂

数量

2

风量

m3/h

1707

转速

r/min

2900

介质温度

20

全压

Pa

10091

 

电动机

型号

Y132S2—2

功率

KW

7.5

电压

V

380

电流

A

15

转速

r/min

2900

六、点火油泵(公用)

点火油泵

型号

65Y50×6型

制造厂

沈阳水泵厂

数量

2

出力

m3/h

25

扬程

m

303

转速

r/min

2950

电动机

型号

YB250M—2

制造厂

江苏环球特种电机公司

功率

KW

55

电压

V

380

电流

A

102.6

转速

r/min

2970

八、锅炉主要设计温度(130t/h)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给水温度

215

下级省煤器出口

227.9

上级省煤器出口

263.5

炉水饱和温度

318

预热器冷段入口

30

预热器冷段出口

198.9

预热器出口

326.2

 

燃烧室出口

943.8

屏过出口

943.7

高过出口(热段)

733.2

高过出口(冷段)

704.8

低过出口

542.4

上级省煤器出口

414.1

上级预热器进口

271.6

下级省煤器出口

313.5

下级预热器进口

138

排烟温度

汽包出口

318

顶棚过热器出口

320

后包墙过热器出口

327.7

两侧包墙过热器出口

343

水平包墙过热器出口

343

低温过热器出口

368.2

I级减温器出口

357.4

屏式过热器出口

430.3

高过冷段出口

491.2

II级减温器出口

476.9

高过热段出口

540

第二章锅炉机组检修后的检查及试验

第一节检修后的检查

2.1.1锅炉机组检修后,运行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2.1.2检查燃烧室、烟道内部等,明确下列各项:

1.看火门、打焦门及人孔门完整,能严密关闭。

2.水冷壁管、过热器管、省煤器管及空气预热器外形正常,内部清洁,各部的防磨护板完整牢固。

3.燃烧器喷口完整,无焦块及杂物堆积。

4.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正确、严密、畅通。

5.防爆门完整,严密,防爆门上及其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

2.1.3锅炉内部检查完毕,确认燃烧室及烟道内无人后,将各人孔门、检查门、除焦门等严密关闭。

2.1.4检查各转动机械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及其周围无杂物,现场整洁,照明充足,所有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全部恢复。

2.电动机符合电动机运行规定。

3.机械部分地脚螺丝齐全不松动,靠背轮联接完好,裸露的转动部分保护罩罩好且牢固可靠。

4.减速机及轴承油位完整不漏油,表面清洁,刻度线明显,有最高最低标志,与、油位适中,油质良好,轴承温度表完好。

5.冷却水系统完整,阀门开关灵活,管道严密不漏。

6.引风机的液力偶合装置油位正常,各压力表、温度表完好。

7.各风机的进出口风门结构完整,开关灵活,电动机执行机构良好,出口风门开启,进口风门关闭。

8.引风机外壳保温完整。

9.制粉系统转机符合制粉系统有关规定。

2.1.5检查汽水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

2.保温完好,表面光洁,颜色符合规定。

3.管道上有明显的表示介质流向的箭头。

4.与系统隔绝的安全措施已恢复。

2.1.6检查汽包水位计符合下列要求:

1.汽水连通管保温完好。

2.水位计严密,显示清晰。

3.汽门、水门及放水门开关灵活,汽水门开启,放水门关闭。

4.冲洗水位计时防止烫伤工作人员的防护罩应完整、牢固、可靠。

5.照明充足。

2.1.7检查各阀门、风门、挡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管道连接完好,法兰螺丝已紧固。

2.手轮完整,固定牢固,门杆清洁,无弯曲及锈蚀现象,开关灵活。

3.阀门的填料应有适当的压紧余隙,丝堵已拧紧,主要阀门保温完好,高温高压管道阀门保温不全,禁止启动。

4.传动装置,连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完好并固定牢固,电动执行结构装置良好。

5.具有完整的标志牌,其名称、开关方向,清晰正确。

6.位置指示器的位置与实际位置相符合。

2.1.8检查各电动阀门,电动执行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动阀门电源开关合上。

2.电动执行器经手操试验后,将执行器置“电动”位置,将手把或手轮置“自动”位置。

2.1.9检查承压部件的膨胀指示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指示板牢固地焊接在锅炉骨架或主要梁柱上,指针垂直焊接在膨胀元件上。

2.指示板刻度正确,清晰,在板的基准点上涂有标记。

3.指针不能被外物卡住,并与板面垂直,针尖与指示板距离约在3~5mm。

4.锅炉冷态时指针应指示板的基准点上。

2.1.10检查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1.表盘清晰,汽包及过热器压力表在工作压力处画有红线。

2.表针指示在零位。

3.检查合格,贴有校验标志,加装铅封。

4.照明充足。

2.1.11上述检查完毕后,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有关记录本内,对所发现的问题,应通知检修负责人予以消除。

第二节水压试验

2.2.1锅炉承压部件经过检修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以检查受热面,汽水管道及阀门的严密性。

超压试验应按《锅炉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

2.2.2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超压试验:

1.投运中的锅炉一般每六年一次。

2.新装、迁装的锅炉。

3.停运一年以上的锅炉恢复运行时。

4.锅炉改造,受压元件经过重大修理或更换后,如水冷壁(或排管)更换管数在50%以上,过热器、省煤器等部件成组更换,汽包进行重大修理时。

2.2.3锅炉水压试验应由检修负责人于8小时前书面通知值长和运行班长,班长接应立即

安排检查,联系化水备水。

2.2.4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应不能低于5℃,否则有防冻措施。

2.2.5锅炉水压试验应具备下列条件:

1.锅炉承压部件检修工作全部结束。

2.炉膛及烟道内无人工作。

3.检查所有阀门系统。

各阀门符合2.1.7及2.1.8规定,并处于下列状态:

1)锅炉出口主汽门及旁路门关

2)并炉主汽门及旁路门关

3)并炉主汽门前疏水门开

4)给水隔离门及隔离门后疏水门关

5)主给水、备用给水、旁路给水各门关

6)减温水总门及III级减温水一次门关

7)至省煤器给水总门开

8)给水台系统各放水门一次门开

二次门关

9)水冷壁下联箱各排污门一次门开

二次门关

10)水冷壁下联箱各加热汽门关

11)汽包及各管道的空气门开

12)汽包上自用汽门关

13)水位计上所有汽水门开

放水门关

14)所有压力表一次门开

15)连排系统一次门开

其它阀门关

16)所有过热器系统一次门开

疏水门二次门关

空气门开

17)向空排汽门一次门开

二次门关

18)所有取样一次门开

二次门关

19)省煤器再循环门开(用给水泵上水时则关)

20)紧急放水门一次门开

二次门关

21)仪表变送器处各阀门关

22)各流量表一次门开

23)所有反冲洗阀关

24)加药进口门开

25)省煤器入口集箱及入口进水管上放水门关

注:

①如果不做阀门泄露试验,则以上所有的放水门排污门,疏水门等其一次门全关

②上水时根据疏水箱水位,确定排污门开启的数量。

2.2.6上述检查结束,各系统阀门完好,开关状态正确无误,压力表指示正确后,可进行

锅炉上水操作。

上水操作可由两种方式选择:

1)用疏水泵抽吸疏水箱的冷凝水或加入的除盐水通过水冷壁的下联箱排污门向锅炉上水。

2)通过高压给水母管向锅炉上水,但上水温度必须符合2.2.9条要求。

2.2.7用疏水泵上水操作步骤:

1.关闭本炉的定排总管出口总门及定排联箱疏水门。

2.开启上水母管至本炉总门及锅炉下联箱定期排污门。

3.联系汽机,启用疏水泵向锅炉上水。

4.首先注意省煤器出口空气门,溢水后关闭该空气门。

5.注意汽包水位出现。

6.正常上水时水位至—100mm即可停止上水,水压试验上水应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