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9091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危险化学品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2.docx

《危险化学品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2.docx

危险化学品2

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会对人(包括生物)、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化学品叫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特征

  

(1)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3)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

不同场合的称呼

  不同场合的叫法危险化学品在不同的场合,叫法或者说称呼是不一样的,如在生产、经营、使用场所统称化工产品,一般不单称危险化学品。

在运输过程中,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都称为危险货物。

在储存环节,一般又称为危险物品或危险品,当然做为危险货物、危险物品,除危险化学品外,还包括一些其他货物或物品。

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称呼也不一样,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称“危险物品”,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称“危险化学品”。

分类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即:

  第一类:

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2项:

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3项: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它分3项。

  第1项:

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

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

易燃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它分3项。

  第1项:

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

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

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

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

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六类:

毒害品。

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

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

腐蚀品。

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3项。

  第1项:

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第2项:

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第3项:

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编辑本段防灾应急应急要点

  ●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

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当地区(县)政府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

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严禁携带危险化学品乘坐公交车、地铁、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

专家提示

  专家提醒,一旦闻到刺激难闻的气味,或者发现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就要马上采取措施:

1.及时撤离现场,并马上通知其他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报警;2.堵截一切火源,不开灯,不要动电器,以免产生导致爆炸的火花;熄灭火种,关阀断气,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3.有关单位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

4.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要拖延。

编辑本段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安全职责

  1、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熟悉本单位储存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保管业务知识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2、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

  3、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手续,对所保管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做到数量准确,帐物相符,日清月结。

每月28日前完成出入库手续,完成当月原材料、产成品盘寸报表;定期清点库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按生产计划提前上报采购计划,保证生产;

  4、定期按照消防的有关要求对仓库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5、定期对库房进行定时通风,通风时不得远离仓库。

做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盗;

  6、对因工作需要进入仓库的职工进行监督检查,严防原料和产品流失;

  7、对危险化学品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分垛储存、摆放。

留出防火通道;

  8、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并指导进入仓库的职工正确佩带劳保用品;

  9、定期对仓库内及其周围的卫生进行清扫;

  10、按时完成厂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编辑本段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

  

(1)在装卸搬运化学危险物品前,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物品性质,检查装卸搬运的工具是否牢固,不牢固的应予更换或修理。

如工具上曾被易燃物、有机物、酸、碱等污染的,必须清洗后方可使用。

  

(2)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物资的危险特性,分别穿戴相应合适的防护用具,工作对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品更应加强注意。

防护用具包括工作服、橡皮围裙、橡皮袖罩、橡皮手套、长筒胶靴、防毒面具、滤毒口罩、纱口罩、纱手套和护目镜等。

操作前应由专人检查用具是否妥善,穿戴是否合适。

操作后应进行清洗或消毒,放在专用的箱柜中保管。

  (3)操作中对化学危险物品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摩擦、碰摔、震动。

液体铁桶包装下垛时,不可用跳板快速溜放,应在地上,垛旁垫旧轮胎或其他松软物,缓慢下。

标有不可倒置标志的物品切勿倒放。

发现包装破漏,必须移至安全地点整修,或更换包装。

整修时不应使用可能发生火花的工具。

化学危险物品撒落在地面、车反上时,应及时扫除,对易燃易爆物品应用松软物经水浸湿后扫除。

  (4)在装卸搬运化学危险物品时,不得饮酒、吸烟。

工作完毕后根据工作情况和危险品的性质、及时清洗手、脸、漱口或淋浴。

装卸搬运毒害品时,必须保持现场空气流通,如果发现恶心、头晕等中毒现象,应立即到新鲜空气处休息,脱去工作服和防护用具,清洗皮肤沾染部分,重者送医院诊治。

  (5)装卸搬运爆炸品,一级易燃品、一级氧化剂时,不得使用铁轮车、电瓶车(没有装置控制火星设备的电瓶车),及其他无防爆装置的运输工具。

参加作业的人员不得穿带有铁钉的鞋子。

禁止滚动铁桶,不得踩踏化学危险物品及其包装(指爆炸品)。

装车时,必须力求稳固,不得堆装过高,如氯酸钾(钠)车后亦不准带拖车,装卸搬运一般宜在白天进行,并避免日晒。

在炎热季节,应在早晚作业,晚间作业应用防爆式或封闭式的安全照明。

雨、雪、冰封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6)装卸搬运强腐蚀性物品,操作前应检查箱底是否已被腐蚀,以防脱底发生危险。

搬运时禁止肩杠、背负或用双手揽抱,只能挑、抬或用车子搬运。

搬运堆码时,不可倒置、倾斜、震荡,以免液体溅出发生危险。

在现场须备有清水、苏打水或衡醋酸等,以备急救时应用。

  (7)装卸搬运放射性物品时,不得肩扛、背负或揽抱。

并尽量减少人体与物品包装的接触,应轻拿轻放,防止摔破包装。

工作完毕后以肥皂和水清洗手脸和淋浴后才可进食饮水。

对防护用具和使用工具,须经仔细洗刷,除去射线感染。

对沾染放射性的污水,不得随便流散,应引入深沟或进行处理。

废物应挖深坑埋赶掉。

  (8)两种性能互相抵触的物品,不得同地装卸,同车(船)并运。

对怕热、怕潮物品,应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编辑本段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1)替代

  控制、预防化学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这很难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

例如,甲苯替代喷漆和除漆用的苯,用脂肪族烃替代胶水或粘合剂中的芳烃等。

  

(2)变更工艺

  虽然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很有限,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有害化学品。

这时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

如以往从乙炔制乙醛,采用汞做催化剂,现在发展为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做催化剂。

通过变更工艺,彻底消除了汞害。

  (3)隔离

  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

  隔离操作是另一种常用的隔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生产设备与操作室隔离开。

最简单形式就是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开的操作室内。

  (4)通风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

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通风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两种。

局部排风是把污染源罩起来,抽出污染空气,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

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在作业场所中的浓度。

全面通风所需风量大,不能净化回收。

  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排风。

使用局部排风时,应使污染源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

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率,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十分重要。

对于已安装的通风系统,要经常加以维护和保养,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

  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

采用全面通风时,在厂房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空气流向等因素。

因为全面通风的目的不是消除污染物,而是将污染物分散稀释,所以全面通风仅适合于低毒性作业场所,不适合于腐蚀性、污染物量大的作业场所。

  像实验室中的通风橱、焊接室或喷漆室可移动的通风管和导管都是局部排风设备。

在冶金厂,熔化的物质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时散发出有毒的烟和气,需要两种通风系统都要使用。

  (5)个体防护

  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

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

  (6)保持卫生

  卫生包括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两个方面。

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

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

  (7)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1)替代

  

(2)密闭

  (3)惰性气体保护.

  (4)通风置换.

  (5)安全监测及连锁。

  2.消除点火源

  能引发事故的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具体做法有:

  

(1)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2)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阻火设施、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编辑本段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灭火措施

  1.加强第一出动,以快制快。

要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理化性质调动相应的足够灭火或抢险救援力量,统一指挥部署,迅速展开战斗行动,及时排除险情和有效地扑灭火灾。

  2.正确选用灭火剂。

大多数易燃可燃液体都能用泡沫扑救,其中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则应用抗溶性泡沫。

可燃气体火灾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1211)等灭火剂扑救。

有毒气体、酸碱液可用喷雾或开花水流稀释。

遇火燃烧的物质及金属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也不能用二氧化碳、卤代烷(1211)等灭火剂,宜用干粉或沙土覆盖扑救。

轻金属火灾可采用7150轻金属灭火剂。

  3.堵截火势,防止蔓延。

当燃烧物品部分燃烧,且可以用水或泡沫扑救的,应立即布置水枪或泡沫管枪等堵截火势,冷却受火焰烘烤的容器,要防止容器破裂,导致火势蔓延。

如果燃烧物是不能用水扑救的化学物品,则应采取相应的灭火剂,或用沙土、石棉被等覆盖,及时扑灭火灾。

  4.重点突破,排除险情。

火场如有爆炸危险品、剧毒品、放射性物品等受火势威胁时,必须采取重点突破,排除爆炸、毒害危险品。

要用强大的水流和灭火剂,消灭正在引起爆炸和其他物品燃烧的火源,同时冷却尚未爆炸和破坏的物品,控制火势对其威胁。

组织突击力量,设法掩护疏散爆炸毒害危险品,为顺利灭火和成功排险创造条件。

  5.加强掩护,确保安全。

在灭火战斗中,要做好防爆炸、防火烧、防毒气和防腐蚀工作。

灭火人员要着隔热服或防毒衣,佩戴防毒面具或口罩、湿毛巾等物品,并尽量利用有利于灭火、排险的安全的地形地物。

在较大的事故现场,应划出一定的"危险区",未经允许,不准随便进入。

  6.清理现场,防止复燃。

化学危险物品事故成功处置后,要注意清理现场,防止某些物品没有清除干净而再次复燃。

扑救某些剧毒、腐蚀性物品火灾或泄漏事故后,要对灭火用具、战斗服装进行清洗消毒,参加灭火或抢险的人员要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7.指挥员要针对各种化学危险物品的理化性质,现场态势,充分利用固定灭火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采取有效的工艺灭火手段和战术对策,合理使用兵力,实施正确有效的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