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980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docx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

论文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

指导教师评语:

 

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答辩小组成员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论文题目: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学科(专业):

护理学

摘 要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使体温恒定在37±0.2℃,当手术中体温降至36℃以下时称为低体温。

低体温易致心脏病、血凝病、抵抗力降低、伤口愈合缓慢[1]等不良后果,加强围术期体温监测,积极防治低体温,对病人术后恢复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意义重大。

关键词:

低体温围手术期麻醉手术环境防护措施

论文类型:

理论研究

论文类型包括:

a.理论研究,b.应用基础,c.应用研究,d.研究报告,e.软件开发,f.设计报告,g.案例分析,h.调研报告,i.其它。

 

声明5

一绪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恒定在37℃±0.2℃内,麻醉状态下患者的体温可以随环境温度而改变,围手术期内患者的核心体温低于36℃称为围术期低体温。

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从鼻腔温度、肛温或者血温等方面监测患者体温。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2]。

手术病人在围术期发生体温降低,这来源于麻醉引起的体温调节紊乱以及手术室的寒冷环境。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在实施外科手术的病人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1]。

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

现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低体温发生方法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二围术期低体温形成机制

核心温度是最重要的体温。

体温调节反应80%由核心体温决定,许多低体温并发症也主要由其决定。

两个因素决定核心体温降低的程度:

(1)麻醉本身。

麻醉药会抑制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将血管收缩的阈值降低2-4℃。

(2)核心与外周组织的温差。

外周组织温由病人所处的环境麻醉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或方法抑制体温调节和(或)患者暴露于寒冷的环境而常发生低体温,在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50%一70%发生低体温[I),围术期低体温会对患者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维持手术中体温正常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温度和血管舒缩状态决定。

低体温是麻醉及手术导致的最常见体温失调,

三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

三.1麻醉因素

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体温调节的影响机制不同。

1.半身麻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体热再分布是导致围术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

神经阻滞抑制正常局部温度调节反应,体温迅速通过传导的方式由中央室向外周室分布,运动神经阻滞减少肌肉运动和张力导致产热减少,散热增加。

2.全身麻醉时,人体对温度的调节功能受到抑制,氧耗量和产热量显著降低,核心温度也降低,热量从机体核心向外周转移,主要是热量散失超过代谢产热。

此时的热量散失主要来自皮肤的辐射和对流作用。

另外麻醉药对体温调节中枢的改变,全身麻醉降低体温调节反应阈值,且麻醉药多能直接扩张血管以及肌肉松弛药对寒战反应抑制。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通过对中枢及外周神经的双重影响而削弱了机体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麻醉药:

麻醉药可使外周血管舒张而增加辐射、传导及蒸发散热。

麻醉药潜在的抗交感反应会阻止低温的反应,同时肌肉松弛阻碍产热,降低肌张力并消除寒颤反应将加重热量丢失,低温环境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

如环境温度太低,则可造成体温过低。

麻醉因素药物可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

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人路径的活动并扩张血管,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导致体温降低。

全麻药不但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而且还干扰机体随环境变化的体液转移反应;肌松药使骨骼肌麻醉,丧失增加肌张力的产热反应。

麻醉对体温的影响正常中心温度为36.5-37.5t,中心温度在34-36℃为轻度低体温(2]O常规的保温措施下,有一半的患者术中的中心体温低于369C,有1/3低于35`r,而未保温者术后初期体温多在34℃左右(3)O麻醉对体温调节系统的抑制是导致围术期低体温的最主要原因。

全麻对体温的影响全麻期间低体温具有特征性的“三阶段模式”,即再发布期一线性期一平台期,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病因学基础。

全麻诱导引起的血管扩张对中心温度的调节作用是术中血管收缩的3倍,麻醉诱导后末梢血管扩张,身体热量向低于正常温度梯度的末梢活动,产生热量再分布;在全麻诱导后lh的中心温度下降主要是归因于再分布性低温,诱导后2-3h的中心温度缓慢降低,可能由于热量丢失超过代谢产热所致;麻醉诱导后3一4h后,中心温度通常达到一个稳定阶段,这是由于中心温度达到闭值范围的下限,触发机体血管收缩的主动也在不断减少阁。

对肥胖者而言,体热的散失较体热的再分布更重要。

椎管内麻醉对体温的影响椎管内麻醉能降低外周和中枢的体温调节作用,椎管内麻醉使阻滞区血管扩张导致热足丢失,产热减少,同时温感觉传人阻滞使中枢体温调节抑制。

椎管内麻醉与全麻导致中心温度降低的过程相类似,椎管内麻醉时,由于外周血管收缩作用消弱,使该类患者不能重建中心体温平衡。

由于椎管内麻醉从外周阻断了下肢的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故不能达到主动平台,体温持续下降,这是椎管内麻醉与全麻的主要区别。

椎管内麻醉时体温与阻滞平面及年龄呈负相关,如一组研究中,腰麻平面每增加一个节段,核心温度低0.1590,年龄每增加1岁,中心温度下降0.390。

对于短小手术,椎管内麻醉对体温的负面影响可能不甚明显,而椎管内麻醉下行大手术的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严重低温。

复合麻醉对体温的影响复合麻醉同时从中枢和外周抑制体温调节机制,较单纯全麻或单纯硬膜外麻醉更早出现再分布低体温,线性期体温下降速度也更快。

此外,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都可降低血管收缩的闭值,椎管内/全身联合麻醉期间触发血管收缩的中心温度较单纯全身麻醉约低19C。

一旦触发,单纯全身麻醉期间血管收缩作用可引起中心温度平台期现象,但管内/全身联合麻醉时则不会出现该平台期。

三.2环境因素

Morris证实,若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时,病人往往出现体温过低[3]。

近年来,随着无菌技术的发展,手术室的空气消毒越来越多的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

由此可见,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的两个因素,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

大量的冲洗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并且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被单在冲洗时浸湿,近一步导致热量散失。

三.3机体散热因素

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消毒液的蒸发要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使体温下降迅速。

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使水分从手术中蒸发,都是重要的散热原因[4]。

另外,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病人身体上的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亦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5]。

三.4输液输血的因素

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通过传导与蒸发可使体温下降。

大量输液输血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1,若加压可达500^-600m1。

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更加导致了身体的不适。

三.5年龄因素

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另一因素,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太稳定;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导致体温偏低,同时,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敏感度差。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

如<1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小时体温可下降0.5℃;手术2小时以上可下降3-4℃e

三.6手术因素

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或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在手术中蒸发量大,都是重要散热源。

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愚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

大量J决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

据观察,在室温下输入1u4℃冷冻库血或1L冷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25℃。

有报道,500ml库存血在5-10min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0.5^-1℃。

因此.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此外,若患者在术中低体温会使麻醉药和肌松剂的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并使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此外,术中低体温可抑制胶原沉积并延长分解代谢作用,从而导致伤口愈合不良。

三.7自身因素

病人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

病人术前禁食8h左右,如果自身体质较差,会对冷刺激敏感性增强,导致抵抗力减弱,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6]。

自身因素强烈的情绪反应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导致体温发生变化。

情绪激动时,体温上升;情绪低落时体温下降。

病人因精神因素、恐惧、紧张、害怕等情绪披动,使血液

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

血液系统的改变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碍,导致极差的预后。

低体温王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心血管功能改变轻度低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粘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J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

代谢紊乱低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1℃,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

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

而出现淡摸、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四术期低体温并发症

术后寒颤、增加心脏事件、手术切口感染、延长麻醉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增加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输血量、改变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等。

心肌梗死是围术期致死的首要原因之一。

核心体温降低1.3℃时病人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会升高3倍。

寒颤使机体产热增加,是机体对低温的保护性反射。

麻醉本身和绝大多数麻醉药都可降低寒颤阈值。

正常时寒颤的阈值是35.7±0.4℃;而硬膜外麻醉下是35.4±0.5℃。

伤口感染是手术和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低体温通过两种方式促使切口感染:

第一,低体温引发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显著降低皮下氧张力,组织缺氧间接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从而增加切口感染机率;第二,低体温直接抑制免疫功能。

包括T-细胞介导的抗体的产生以及中性粒细胞非特异性氧化杀伤细菌的能力。

体温降低使血小板功能减弱,降低凝血因子活性,温度下降3℃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大约增加10%[7]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低体温对手术愚者的正面影响:

低体温对手术愚者有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负面影响:

人们往往未重视低体温对机体不利的影响,它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制障碍、药物代谢速度降低、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增加、使患者术后苏醒延迟、住院时间延长,还可引起严重心肺疾患.

四.1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低体温还可以引起低钾,而低钾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围术期低体温还会增加循环血中儿茶酚胺的水平,导致病人出现高血压和全身血管收缩反应,从而增加病人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

四.2降低机体免疫力

低体温能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减少多核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移动;另一方面,低体温会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活性[20J。

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病人抵抗力下降。

围术期轻低体温者伤口感染率升高。

四.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低体温对病人的凝血功能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低体温可使循环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血小板粘附、聚集能力下降,并降低凝血因子活性,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另一方面,低体温会导致周围血管收缩、静脉淤滞和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4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术中低体温会使麻醉药和肌松剂的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并使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此外,术中低体温可抑制胶原沉积并延长分解代谢作用,从而导致伤口愈合不良。

四.5对病人寒战的影响

低温引起的寒战可显著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二在全麻恢复过程中,未作有效加温的病人,寒战发生率40%,寒战引起的肌肉活动使耗氧量增加48.6%二

四.6其它

有研究表明,低温病人死亡率高于体温正常者,尤其是创伤严重者。

在ICU进行的一项研究中,低温持续2h有24%的病人死亡,而同等条件体温正常病人的死亡率则为4%;低温可导致呼吸抑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五防护措施

巡回护士应根据手术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年龄需要调节室温。

所输液体和血液在不改变其成分的情况下预热至生理温度再输入。

术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其它保温措施,如加盖无菌敷料,给予暴露肢体以热水袋、电热毯等。

加强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体温检测经常观察病人的皮肤、湿度及面色,并及时测体温。

对于低体温病人要及时采取措施。

术中保温措施、控制室温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系统,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在40%^J60%o,输入加热的液体液体加温后输入不仅能有效的减轻低体温,从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升温作用,是复温中常用的方法。

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至36℃左右,血液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者会引起血细胞破坏。

温盐水冲洗术中冲洗液加温至体温水平,以保持病人体温的恒定。

采用保暖物品保暖棉被服:

不施手术部位用保暖性能好的被服或手术巾遮盖,使之与周围的冷空气隔离,尽量避免弄湿被服,保持手术床的干燥。

循环水毯:

术前将循环水毯铺在手术床上,病人睡在水毯上,通过调节水毯的温度调节病人体温,水毯温度可在30℃-41℃调节。

热水袋:

袋内灌热水1/31/2满,温度sot,以内,并以多层包裹,置于病人的四肢及输液处,使热不直接接触肢体。

五.1覆盖物

通过非手术区覆盖物可减少30%的热量丢失,但这种改善并不随覆盖物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

因此还需使用一些主动加温方法,如循环水垫、充气加温、辐射加温及负压加温等。

研究表明,充气加温是比较稳定、有效的方法。

五.2室温

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室温控制设备,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00C-250C;相对湿度为40%一60%。

应预先调节室温在适宜范围,给患者适当遮盖保暖后再降室温,以使患者感觉舒适,有利于手术操作,在手术结束前再将室温及时调高。

五.3输入加温的液体

体腔冲洗液可带走大量热量,因此冲洗体腔的液体应加热。

输血输液加温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率。

冲洗液置于变温箱内加温至37℃后使用。

总之,围术期轻度低体温是手术病人经常发生却易被医务人员所包忽视的现象。

而对于普通择期手术的病人来说,围术期轻度低体温会提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人健康有诸多不利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病人术中,术后的体温监测,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手术特点为病人采取积极适当的保温措施以维持体温稳态,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以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五.4心理护理

由于术前病人情绪的波动在术中容易发生低体温,因此加强手术前的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及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的病情,对病人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性地制定术中护理同时通过访视时面对面本论文交流,可消除病人对手术室和工作人员的陌生感,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使其处于最佳生理和心理阶段,减轻病人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对冷刺激的阂值下降。

五.5电热毯的应用

电热毯:

在手术前将电热毯铺在手术床上,在电热毯上面铺一层橡皮布和一次性单巾,防止漏电,病人睡在电热毯上,术中根据需要随时调节适宜温度。

循环水毯:

术前将循环水毯铺在手术床上,病人睡在水毯上,通过调节水毯的温度而调节病人体温,水毯温度可调节在30-41℃。

充气式保温毯:

充气式保温毯通过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加上四肢用保温毯缠绕,一方面能提高外周皮肤温度,减少体内热量向外周转移;

另一方面隔除体表热量向周围环境扩散。

有效预防了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目前较新的保暖措施。

五.6减少因消毒液蒸发带走的热量

因为乙醇在皮肤上能迅速蒸发、吸收和带走大量的热量,可使体温在短时间内降低。

因此,在手术消毒过程中不采用挥发性的消毒液,可用日etadine等消毒液代替挥发性的消毒液。

五.7输入复温的库血、液体

实验表明,术中若静脉输注大量低温液体可诱发寒战,短时间内输入大量4℃的库血,不但可造成低温,还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有研究表明,静脉输注的液体复温至37℃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因此,进行输液、输血前用加温器将液体、库血进行复温,是最简单、最有效地预防体温下降的方法(但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不能加温)。

五.8呼吸道的加温

热化气体,利用呼吸蒸发器加热吸入氧气,预防呼吸道散热,可减少深部温度继续下降。

在全身麻醉病人中应用湿热交换器(人工鼻)能保持呼吸道内恒定温度

五.9防止体腔热量散失

防止体腔热量散失对于手术时间长、胃肠管等腹腔脏器长时间暴露者,术中使用温热盐水纱布覆盖肠管;需行腹腔冲洗者,使用温热液体冲洗体腔等,以减少体热的散失

目前,通过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控制体表和体腔的散热,采取多种护理措施营造从体内到体外温暖舒适的内外环境,可有效的防止病人术中发生低体温。

其积极意义在于有效地防止了由于低体温带来的并发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经济压力,有利于早日康复。

同时,医院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使用率。

运用护理手段不仅能有效干预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而且方法简单、易行,适宜在临床推广。

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深化了护理内涵。

 

致谢

时间如白驹过缝,我历时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写完了,在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中,带给我的学生生涯无限的激情和收获。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校友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医院的各界人士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没有她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无私的为我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就没有我这篇论文的最终完成。

在此,我向指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本论文所引用的各位学者的专著,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启发和帮助,我将无法完成本篇论文的最终写作。

至此,我也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用的素材,也在论文的排版和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正!

我将将我的有限的资源全部贡献出来。

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致谢:

对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者,论文审阅者,资料提供者,技术协作者,帮助统计者,为本文绘制图表者,提供样品、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方便者。

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应防止票」窃掠美之嫌,也勿强加于人,如未经允许写上专家、教授的名字,以示审阅来抬高自己。

致谢一般要说明被谢者的工作的内容,如“技术指导”、“收集资料”、“提供资料”等。

交大的网络教育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却能无悔地说:

“我曾经来过。

”大学期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长久以来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后生活回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这个学习平台了,在工作的岗位了还将继续行进,这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走好,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

 

参考文献

[1]胡兴国.围手术期的轻度低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1(4):

225-227.

[2]刘小颖,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9):

712-714.

[3]邹小芬,姜剩勇.1例硬膜外麻醉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病人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4,2(3):

55-56.

[4]钱丽,王守娥,宋文,等.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观察[J].临床护理杂,2005,4(4):

49-50.

[5]王明山,王世端,王爱娟,等.不同温度静脉液体对术中体温及热量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6(9):

461-462.

[6]邹小芬,姜剩勇.1例硬膜外麻醉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病人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4,2(3):

55-56.

[7]黄宇光(译).保持围术期体温正常一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3,11(6):

203.

 

附录

附录编号依次编为附录1,附录2。

附录标题各占一行,按一级标题编排。

每一个附录一般应另起一页编排,如果有多个较短的附录,也可接排。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编号前加“附录1-”字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已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已出版的专著/译著、已获授权的专利按参考文献格式列出。

2)科研获奖,列出格式为:

获奖人(排名情况).项目名称.奖项名称及等级,发奖机构,获奖时间.

3)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其它成果参照参考文献格式列出。

4)全部研究成果连续编号编排。

 

样例:

[8]WeiZY,TangYP,ZhaoWH,etal.Rapiddevelopmenttechniquefordripirrigationemitters[J].RPJournal,UK.,2003,9

(2):

104~110(SCI:

672CZ;EI:

).

[9]魏正英,唐一平,卢秉恒.滴灌管内嵌管状滴头的快速制造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

(2):

55~58(EI:

).

[10]

 

附件: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

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如果本论文有摘抄他人的研究成果,被他人追究责任,则本人负全部责任,与指导老师和学校无关。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毕业证书;

2.学校可以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证书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

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读、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注:

本声明的版权归西安交通大学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