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878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

特岗教师考试试题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D.赞可夫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4.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5.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

  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

  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6.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B.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式称为

  A.说服法B.榜样法C.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D.锻炼法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阶级性B.道统性C.功用性  D.专制性E.刻板性

  2.下列教育家中,属于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有

  A.凯兴斯坦纳B.卢梭C.康德  D.小原国芳E.裴斯泰洛齐

  3.学校潜在课程主要是指

  A.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B.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C.校风、班风等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影响  D.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

  E.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所构成的各种影响

  4.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有

  A.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正常发育  B.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C.参加各种体育竞赛,选拔运动人才  D.增强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E.养成运动习惯,培养竞技体育观念和竞争意识

  5.建立良好班集体的策略主要有

  A.对学生实行专制管理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6.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发展性原则B.激励性原则C.合作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E.多元化原则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10分)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教育心理学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A.命题B.命题网络  C.图式D.产生式

  3.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以下哪一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

  4.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A.学习策略B.认知策略C.学习方法D.元认知

  5.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6.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发现理论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D.顿悟学习理论

  7.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B.改变 C.变式D.突出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10.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B.场依存  C.冲动型D.沉思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的心理活动B.学的心理活动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E.学校情景

  2.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A.归因B.成就动机C.诱因 D.需要E.评价

  3.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变化是持久的  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E.具有先天遗传性

  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A.示范B.讲解C.反馈D.练习E.动觉

  5.教师的威信表现为

  A.工作水平B.知识水平C.工作态度 D.工作作风E.教学能力

 

  1.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有哪些?

  3.结合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

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3.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陷私权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

1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1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

1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

”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村施教原则

1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

1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D.因析施教原则

1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2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B4.C5.B6.D7.B8.B9.C10.A

11.D12.D13.B14.D15.A16.D17.D18.B19.C20.C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一B.二C.三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互补性D.阶段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A7.D8.C9.C10.B

11.A12.D13.C14..B15.A16..B17.C18..A19.B20.D

教育学考试练习题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一B.二C.三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

C.互补性D.阶段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A7.D8.C9.C10.B

11.A12.D13.C14..B15.A16..B17.C18..A19.B20.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岁B.4岁C.6岁  D.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

A.1岁B.3岁 C.5岁   D.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

 A.50%—60%B.60%—70%  C.70%—80%     D.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  )

 A.42   B.52   C.62      D.7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D4..C5.C6.D7..B8.A9..B10.D

11.C12.A13.C14..B15.D16.D17.D18.D19.B20.D

二、填空题.

21..22.自我体验、自我监控23.语言、个体24.逃避

25.替代性强化26.辨别、概括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创造性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30.知识、评价

31.区分度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33.他律道德

心理学(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A1798B1879C1789D1897

2.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 ).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3.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 )关系.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成准比例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