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863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docx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

目录

序言2

一、气温概述2

二、组织机构要求2

三、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3

(一)、材料要求3

(二)、组成设计6

(三)、下承层准备7

(四)、施工工艺7

四、SMA沥青砼面层施工控制要点14

(一)SMA—13配合比14

(二)、SMA施工工艺16

五、测温方案(单列)20

六、行车线路20

七、检查验收21

 

冬期沥青混凝土施工预案

序言:

沥青混凝土作为本工程的道路面层,其施工时间安排在12底月份到3月中旬,这一时间段处于一年的低温期,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建设的成功与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黄山杯”质量标准,争创“鲁班奖”,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人员、机械、材料、施工工艺及环境等五个方面必须有准备、有组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一、气温概述

合肥各地气温在年内变化是1月最低,最冷时间一般出现在1月15日~31日。

平均每6天左右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本地。

如果以最低气温低于0℃作为寒冷天气的标准,本市平均每年有37.8天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的日数历年平均仅0.2天;极端最低气温-20.6℃(55年1月6日)。

合肥历年气候统计

项目

12月

1月

2月

3月

平均气温(℃)

5

2.6

4.5

9.2

平均5厘米地温

6.2

4.1

6.0

9.9

平均10厘米地温

6.9

4.8

6.3.

9.9

平均15厘米地温

7.5

5.1

6.4.

9.8

大风日数(天)

2

1

3

8

降雪日数(天)

2.1

5.1

3.5

1.4

二、组织机构要求

各参建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本项目工期紧、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机构,发挥按照供需划分的分组制优势,突出专业化、效率化,减少指挥调度环节,便于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有效控制。

1、项目部经理作为总指挥,全面负责工程现场和后场的施工控制;

2、项目部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前后场的联系,统一调度、做到定时、定量、定车供应。

每天制定下一天的计划。

各工序紧密衔接,尽量缩短施工周期;

3、监理单位必须制定专门的施工监理小组,在前后场安排专人,重点控制后场使用的材料、拌合温度和出场温度,前场的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和压实效果;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干扰现场正常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待确定后由项目部经理统一安排调度;

5、项目部必须保证现场的检测指标现场做,现场试验必须及时准确,以便随时指导施工;

6、现场处理应急事件必须果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牺牲质量来换取进度或考虑废料利用;

7、拌合站必须充分考虑供料不足、突然停机、下雨下雪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能力下降;备用拌合站和备用料场必须在施工前落实完成;

8、运输线路必须保证畅通,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爆胎、堵车、驾驶员随意停车等现象必须提前考虑,采取应急措施;

9、现场摊铺碾压机械必须考虑突然停机、油料不足、供水不足,突然降温等特殊情况,提前考虑应急措施;

10、现场人员必须专人专职,对参建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各自职责,严禁闲散人员在施工现场,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遵从现场施工规程;

三、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一)、材料要求

材料堆放场地按照要求进行场地硬化,防止泥土对材料污染,各种材料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材料要分批检查,第三方见证试验结果具有一票否决权。

1、集料

料源:

本工程的料源必须经过考察确定,考察人员必须包括质监站、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试验员、第三方见证试验室人员。

考察必须落实以下问题:

集料质量(试验确定)、集料生产机械性能(料场落实)、集料生产能力及供货能力(料场落实)。

质量要求:

路面下面层集料采用反击式破碎的优质石灰岩集料,所有石料均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保证洁净、干燥、表面粗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无杂质或其它有害杂质,并有良好的级配。

上面层粗集料使用玄武岩,加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的破碎集料。

集料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粗集料质量要求

指标

单位

表面层

其他层次

石料压碎值

%

≤26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8

≤30

表观相对密度

t/m3

≥2.6

≥2.5

吸水率

%

≥2.0

≥3.0

坚固性

%

≥12

≥12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其中粒径大于9.5mm

其中粒径小于9.5mm

%

%

%

≤15

≤12

≤18

≤18

≤15

≤20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

≤1

≤1

软石含量

%

≤3

≤5

对沥青的粘附性

≥5

≥4

石料磨光值(用于上面层)

BNP

≥42

石料冲击值

%

≥28

≥28

棱角性

%

≥45

≥45

细集料质量要求

项目

单位

指标

坚固性(>0.3mm部分)

%

≥12

含泥量(<0.075mm的含量)

%

≤3

表观相对密度

t/m3

≥2.5

砂当量

%

≥60

压甲兰值

g/kg

≤25

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

拌合站要求

集料运输能力必须满足拌合站生产要求,已进场的各种材料要分仓堆放,采用水泥砼隔墙或砖隔墙隔离,做到堆放整齐,界限清楚,并设立明显标志标牌,标明材料的规格型号、产地、用途、是否已经检验等详细内容。

2、沥青

检测要求:

下面层沥青采用AH-70型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上、中面层沥青为采用成品改性沥青或现场改性沥青。

进场沥青和改性剂必须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货运日期及定货数量等,并对每批次重新进行取样和化验。

其抽检的频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前将拟用的沥青、各种集料和矿粉样品送至中心试验室检验。

存放要求:

沥青在贮藏罐中贮藏时间不要存放太久。

若作长期的贮存,为防止其硬化,可令其作间断的罐内循环,但温度不得低于130℃。

沥青罐装贮存时,确保操作安全。

留有空间以备沥青在罐内热膨胀以及意外渗入少量的水而导致膨胀之需。

当大型贮罐内的沥青需加热时,注意在较长时间内作间断地加热以防止加热管和由它形成周围的部件局部过热。

对于不同种类的沥青分别存放,不同的沥青使用不同的路段有明确的记录。

3、矿粉

矿粉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制而成,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粒,干燥、洁净,各项指标符合以下要求。

指标

视密度

含水量

粒料范围〈0.6mm

外观

塑性指数

加热安定性

亲水系数

规定值

≥2.5t/m3

≤1%

100

无团粒结块

〈4%

实测记录

〈1

4、稳定剂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稳定剂采用DolanitAs纤维,其指标见下表。

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的0.2%计算,允许偏差为掺加纤维的±5%

纤度(dtex)

1.5

长细比(10)

461

直径(mm)

0.010~0.015

抗拉强度(MPa)

≥500

长度(mm)

6±1.5

初始模量(MPa)

7000~9000

纤维材料

聚丙烯氰

断裂伸长率(%)

20~25

密度(g/cm3)

1.18

织物数/克

110万

(二)、组成设计

1、普通沥青控制指标

项目

针入度

针入度指数

软化点

60℃动力黏度

10℃延度

15℃延度

蜡含量

闪点

溶解度

质量变化(不大于)

残留针入度比

残留延度10℃

残留延度15℃

单位

dmm

Pa.s

cm

cm

%

%

%

%

cm

cm

指标

60-70

-1.5~+1.0

46

180

20

100

2.2

260

99.5

±0.8

61

6

15

注:

1、老化试验以TFOT或RTFOT为准;

2、15℃密度以实测记录为准;

3、未注明范围的为不小于表中指标。

2、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项目

针入度

针入度指数

软化点

135℃运动黏度(≤)

5℃延度

闪点

溶解度

25℃弹性回复

离析,48h软化点差

质量变化(不大于)

残留针入度比

残留延度10℃

残留延度5℃

单位

dmm

Pa.s

cm

%

%

%

%

cm

cm

指标

60-70

-0.4

55

3

30

230

99

65

2.5

1.0

60

6

20

注:

1、老化试验以TFOT或RTFOT为准;

2、15℃密度以实测记录为准;

3、未注明范围的为不小于表中指标。

3、配合比设计

选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材料,参考规范及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用马歇尔试验等方法确定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并通过热料筛分来设计生产配合比,最后试拌验证生产配合比。

a目标配合比设计由中盛实验室来落实

b生产配合比设计由施工单位落实

c生产配合比验证由中盛试验室来落实

d工作开始三天前,将推荐的混合料设计和设备中所生产的混合料的试样以及它的组成材料的详细说明提交给监理工程师。

(三)、下承层准备

1、沥青面层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特别是要重点检查:

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高出的部分必须洗刨);表面有无松散(局部小面积松散必须彻底清除,用沥青混合料补充夯实,出现大面积松散要对基层放工处理);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达标段应进行处理。

2、水稳基层上喷洒透层,用量为1.2Kg/m2。

3、在摊铺前一天必须对预摊铺部位进行覆盖,以充分保证预摊铺部位干燥、洁净,无冰霜。

(四)、施工工艺

1、拌和

(1)拌合站的要求:

A、拌和厂在其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必须能使生产的混合料符合生产配合比设计要求。

拌和厂配备足够试验设备的试验室,并能及时提供使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B、热拌沥青混凝土采用间歇式有自动控制性能的拌和机拌制,必须能够保证对集料进行二次筛分,能准确地控制温度、拌和均匀度、计量准确、稳定、设备完好率高,每台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普通沥青混合料每小时不低于180t/h,改性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60t/h。

拌和机要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

拌和设备要有成品贮料仓。

C、拌和楼必须有自记设备,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显示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D、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

E、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摊铺机进度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其偏差值符合下表所示的要求。

热拌沥青混凝土检测标准

序号

检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

大于4.75mm的筛余集料

±6%,且不超出标准级配范围

2

通过4.75mm集料

±4%,且不超出标准级配范围

3

通过2.36mm的集料

±2%

4

通过0.075mm的粉料

±1%

5

沥青用量(油石化)

±0.2%

6

空隙率

±0.5%

7

饱和度

±5%

8

稳定度、流值

按表“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规定”

F、注意高速拌和楼振动筛筛孔,使每层筛网余石料大致相等,避免溢料和待料影响产量。

(2)混合料成品的要求:

A、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分开堆放,施工前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B、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C、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加热温度和矿料加热温度、拌和的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必须按照本文件中的温度控制指标控制。

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195℃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符合低温施工温度控制指标。

D、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

E、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料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5s),SMA混合料拌合时间适当延长。

F、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及时调整。

G、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

H、拌好的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存放在成品贮料仓贮存,贮料仓应有完善的保温设备,混合料的储存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2、运输

(1)、车辆要求:

A、采用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载重大于20吨自卸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粘有机物质。

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备有覆盖设备(棉被或帆布加棉絮),车槽四角密封坚固。

B、沥青混和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单位至少准备运料车30辆,其中含5辆备用车;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至少5辆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以充分保证连续摊铺。

(2)、运输过程要求:

运输时必须防止沥青与车板厢粘结,厢内清扫干净,车厢侧板与底板可涂以被批准的防粘剂薄膜,以防止混合料附在汽车车厢上,在向车内装料之前要注意除去过剩的防粘剂。

各运输车辆依次进入沥青砼拌和楼出料口下,装料时为防止粗细集料离析,每卸一斗应挪动一下汽车位置。

在运送中沥青混合料采用油布加棉絮或直接棉被覆盖,用以保温防污染,沥青混凝土运至摊铺点后凭运料单接收,运料单上必须写有出厂时间,出厂温度。

现场必须检查拌和料质量,测量温度,到场温度不得低于温度控制值。

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先行摊铺机前直线停放。

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必须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

3、摊铺及压实

(1)摊铺及压实机械要求

A、摊铺机必须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同时使用的摊铺机,其振捣夯击功能和精度必须一致,这样才能铺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熨平板在摊铺前必须预热,预热温度必须达到100℃以上,并且摊铺机必须能够按照规定的典型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

B、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前进速度与供料速度要协调。

C、摊铺机配备整平板自控装置,其双侧装有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和基准点控制标高和平整度,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

传感器由参考线或滑撬式基准板操作。

D、横坡控制器能让整平板保持理想的坡度,精度在±0.1%范围内。

E、压实设备必须至少保证配有6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其中2台备用,每台均不得小于10吨,保证能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F、下面层摊铺机应用“走钢丝”参考线的方式控制标高,中、上面层摊铺机必须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来控制厚度和平整度。

(2)混合料的摊铺

A、摊铺的时间及气温要求:

摊铺时间必须安排在晴好天气的上午9:

00~下午4:

00

摊铺时的天气温度必须高于5℃,风力不得大于3级

B、摊铺前,再一次检查下承层的质量,粘层不足、污染部位及时清理干净并补撒粘层沥青。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作业面上摊铺沥青混合料,开始摊铺时,停在现场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不得少于5辆,混合料在摊铺时温度应不低于低温施工的温度控制指标,摊铺宜均匀进行,且严禁停机。

C、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卸料时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并不得撞击摊铺机,此时运料车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前移。

由于特殊原因停机待料,以现场摊铺面的沥青温度为准,当温度低于135℃时,抬起摊铺机熨平板,作横向接缝。

D、下面层的平整度将直接影响上面层的铺筑质量,同时下面层在厚度上是作一次调整,为上面层铺筑创造良好条件。

下面层调平用“基准钢丝法”找平,即在铺筑边线外20cm打入稳固的支撑杆(最好对应中线桩号),支撑杆间距为10米,根据桩位处调平层顶设计高程加上一个常数为钢丝标高。

在弯道半径较小段及边坡点附近或加宽段前后应加密支撑杆。

支撑杆和基准钢丝架设标高经核对无误后,才能开始摊铺,在铺筑过程中现场应设1~2人来回检查,防止车辆、施工人员及其他机械碰撞支撑杆或钢丝。

E、上面层直接受行车荷载作用。

上面层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及行车安全。

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法”找平。

在开始摊铺前就将基准梁安装在摊铺机上,并将自动找平传感器放在基准梁的端部。

使摊铺机摊铺时带着基准梁一起前进。

上下两层的纵向接缝不得重合,保证间隔1m以上,施工缝必须垂直。

F、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人工摊铺,摊铺时应注意:

①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揪摊铺,严禁扬揪远甩,以防温度降低、离析。

②边摊铺边整平,不得反复用刮板刮平,以防离析。

③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各工序应衔接紧密。

④气温低于10℃、3级以上风时,禁止人工摊铺。

G、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注意的以下几点:

①摊铺必须均匀、缓慢、连续不断的进行。

②摊铺混合料视气温情况,在施工前必须加热熨平板,且缩短碾压长度。

③气温低于10゜C时,摊铺沥青砼应按照《合肥市市政道路沥青砼路面冬季低温施工技术指南》实施。

④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⑤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未经碾压禁止行人、车辆在上走动。

(3)混合料的压实

施工中必须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具体的压实工艺由试验段确定),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两种机型,特别地段使用小型压路机或平板夯。

沥青砼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碾压应慢而均匀,并符合规范规定。

A、初压时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50℃以上,并且碾压中不得产生推移、发裂,压路机从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振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10~20cm,胶轮碾压时,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端部成梯状延伸,最后一轮斜压,压完全幅为一遍。

初压一般碾压2遍,初压后立即检查平整度,必要时进行修整。

B、复压要在初压的作业面上进行,复压温度应控制在125~135℃但不得低于120℃,复压时先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遍后,再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

具体碾压遍数由试验确定,但不宜少于4~6遍,复压路面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

C、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其温度应在90~125℃但不得低于90℃,选用双钢轮式压路机,碾压两遍以上,路面无轮迹,终了温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碾压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压实中严格控制好温度、速度、平整度、压实度、碾压区段长度等“五度”确保路面外观及内在质量。

②摊铺后立即碾压(碾压段长度30~50m,压路机械与摊铺机之间距离尽量短,最短可为4~5m),除初压时速度保持1.5~2.0km/h,以免发生推移外,可适当提高复压时的碾压速度,以保证在较短的有效时间内完成三个阶段内必须达到的碾压总遍数。

③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或冷却的路段上转向、制动或停留;压路机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在一碾压段内的终压点上成台阶状延伸,相邻碾压带应相错0.5m-1m,使压实接头成45°角,保证压实接头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④碾压时划分好初压、复压、终压区段,防止出现漏压、少压现象。

碾压完成后的停驶压路机只能停放在终压已完成且温度低于50℃的路段上。

⑤当钢轮压路机有沾轮现象时,应涂洒油水混合物于钢轮上,并防止油水混合物滴在路面上。

⑥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拐等局部地点,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

压实机械或运输车辆应经常检修,以防漏油。

⑦当天碾压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4)接缝的处理

接缝处理应操作仔细,接缝应紧密平顺。

A、纵缝接缝部位施工

一般不得采用纵缝施工,不得不采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接缝方式为平接缝或自然缝;

②施工前要将施工缝清理干净并适量洒粘层油,摊铺时搭接宽度不宜超过10CM,新铺筑的厚度应通过松铺系数计算求得;

③当搭接宽度合适时,将搭接部分混合料回推,形成凸形。

如果材料过多,用平口锹刮平,将多余料运走。

④纵缝采用热接缝,缝边成直线,设置在通行车辆轮辙之外,与下层接缝的错位至少为15cm,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在摊铺后立即用一台钢轮静力压路机重叠15~20cm碾压,慢慢推进,直至接缝平顺、密实。

B、横接缝接缝部位施工

相邻两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5m以上,铺筑接缝前,应清理干净,并洒粘层油,把熨平板放置于已压实端部的垫板上并加热熨平板,垫板高度由松铺系数求得,再开始摊铺。

本工程必须采用平接缝施工。

在一摊铺段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碾压密实,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重心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伸入新铺层的宽度宜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5)开放交通

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和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并注意搞好养护,不得污染路面,同时要限制重车行驶,以免破坏路面。

面层碾压成型后,派专人负责维护。

四、SMA沥青砼面层施工控制要点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在原料和生产工艺上有一定的差别,故施工工艺也有所不同,以下主要针对SMA混合料施工的不同点。

(一)SMA—13配合比

SMA—13的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其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通过下列筛孔的百分率(%)

规格(按工程最大粒径分)

SMA—13

16

100

13.2

90~100

9.5

50~75

4.75

20~34

2.36

15~26

1.18

14~24

0.6

12~20

0.3

10~16

0.15

9~15

0.075

8~12

适用的层厚

27~40

SMA—13的配合比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

两面击实50次

空隙率VV[1]

%

3~4

矿料间隙率VMA[1]

%

不小于17.0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n

不大于VCADRC

沥青饱和度VFA

%

75~85

最小油石比,合作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

2.9

%

不小于5.7%

2.8

%

不小于6.0%

2.7

%

不小于6.3%

2.6

%

不小于6.5%

稳定度[2]

KN

不宜小于6.0

流值

Nm

2~5

标注:

(1)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

空隙率可放宽到4.5%,VMA可放宽到16.5%。

(2)SMA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和流值指标,不是确定通过或否决配合比设计的指标。

SMA—13设计配合比检验应符合下表各项指标的要求,试验方法应遵循《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9)的规定进行。

SMA—13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如下: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

(1)

%

不大于0.1

T0732

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20℃)

%

不大于20

T07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