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196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docx

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家用激光类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一、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医疗器械行业的细分行业,产品主要包括家用医疗器械及家庭用保健器械两大类,具体有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磁热治疗仪,百宝舒(梳)等产品。

产品的设计针对人体不同生理穴位进行激光或磁场照射进行物理刺激治疗,因此不同产品间一般不存在替代关系。

但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客户对企业某一种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认可带来数种相关其他产品的销售。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约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急剧增加。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占人口比例的扩大,现有医院床位及护理能力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和残疾医疗护理需求,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逐步向家庭转移。

康复护理类家用医疗器械产品逐步向电子化、小型化、智能化发展,医疗器械的使用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所掌握,进入家庭步伐大大加快。

2013年,美国著名的巴特尔研究中心对今后十年市场的热门预测,排名第一的是居民能消费得起的家用医疗器械;美国《财富》杂志预测21世纪前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其中家用医疗器械也被排名在第一。

在欧盟,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在其医药总产值中各占一半,或者6:

4;而我国目前这个数据仅为9:

1。

未来,家庭医疗与保健工程会成为家庭的主要投资方向。

1、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现有10000多种医疗器械分类,下属150万种不同的医疗器械产品,这些器械产品在疾病损伤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缓解,生理结构或过程的调节,支持,生命支持,维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规模来看,规模较大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X光设备,CT设备,超声波设备,核磁共振,内窥镜,监护仪,制氧机,呼吸机,人体植入性材料和体外诊断试剂等。

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用途,大致可分为医用设备,家庭护理,医用耗材,体外诊断4大类,如下表所示:

2、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医疗器械行业的细分行业,该行业具有市场潜力巨大,销售渠道广,研发应变能力要求高,生产大批量多品种等特点。

(1)市场潜力巨大

医学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治疗医学即人得病后先治病;第二个阶段,预防医学即没得病也可以预防疾病;第三个阶段,保健医学即不但防病治病而且还要不断健身保健,延年益寿。

家用医疗器械针对这三个阶段,集中体现在第三个阶段上的应用。

其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巨大。

具体表现为药品有毒副作用,保健品无治疗效果,使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方兴未艾。

医疗费用越来越高,医患关系紧张,给家用医疗器械创造市场空间。

我国人口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人口总数的12%左右,衰老和老年常见病将会成为家庭的一个沉重负担,家用医疗器械需求将会不断扩大。

(2)销售渠道广

由于家用医疗器械产品,例如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磁热治疗仪,电子体温计,血糖仪等均属于二类医疗器械。

目前按照国家规定,没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单位也可经营7类,共13个医疗器械产品,其中包含电子血压计,家用血糖仪,电子体温计等,因此大部分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超市、药店、专卖店、电视直销等一般商业渠道进行,销售渠道广。

(3)研发应变能力要求高

作为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供应商,必须能够根据客户的反馈和自身对市场信息的收集,确定市场所需求的新产品与新功能,继而完成研发并形成量产。

基于客户需求信息反馈,市场需求的多变对企业研发的应变能力要求高,并具有研发周期短,生产成本控制要求高等特点。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高效,灵活的设计开发机制,才能始终保持产品在功能,外观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品牌知名度,实现企业的发展。

(4)生产大批量多品种

由于各种产品外形功能要求各异,且生产大多是订单式按需生产,因此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必须具备一定弹性,能够迅速在不同产品,不同型号间完成切换,必须具备多品种的生产能力,并具备相应的管理控制能力。

传统的大中型医疗器械面向医疗机构销售,售后服务主要采取上门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进行。

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消费者具有数量庞大,分散的特点,售后服务量大。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医疗器械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

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下游行业决定了市场容量,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1)行业上游情况

医疗器械行业上游为医用材料、电子元器件、电气、机械、软件、有色金属等相关产业。

上游行业决定了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

近年来,我国发展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工业设计、新材料、自动化、计算机软件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2)行业下游情况

医疗器械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医疗服务行业。

医疗服务行业的主体为各级各类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各大城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研究机构、区县、社区医疗卫生所以及全国各地的分销、经销商等。

下游医疗服务行业将产品销售到终端消费者的能力和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与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随着医保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消费者对医疗成本的支付能力在不断加强,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和销售额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凭借电子产业发达的优势,主要生产研发综合性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如监护设备和超声诊断,伽马刀,X刀等设备。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凭借机电一体化制造优势,主要生产研发并出口中小型医疗器械设备。

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凭借北京的科研实力,主要生产研发高技术数字化医疗器械设备。

2、医疗器械行业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关联性

主要生产原材为激光管、PCB板、锂电池、电源适配器、塑料外壳等,这些生产原材料均为常规原材料,供应商数量庞大,竞争激烈,价格不存在大幅变动的情况,产品不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关联性。

三、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法律法规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其职能主要包括:

(1)制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

(2)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3)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督管理,拟订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再评价和淘汰,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4)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发布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信息;

(5)组织查处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违法行为。

医疗器械监管司隶属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专门负责医疗器械方面的监管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行业监管体制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重点管理行业之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医疗器械行业产业政策,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及实施行业管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医疗器械规章,依法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对医疗器械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

国家药监局下属医疗器械司是国家药监局内设负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起草有关国家标准,拟定和修订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产品的行业标准、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由于医疗器械的使用将会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健康安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实行分类监督管理,同时实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制度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制度。

一方面监督产品,另一方面监督生产制造企业。

监督产品旨在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监督企业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和有效,体现在审核生产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复查。

(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制度

首先,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管理制度如下:

第一类医疗器械:

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

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第三类医疗器械:

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其次,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放营业执照。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应当重新审查发证。

(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制度

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需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需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

此外,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还应当通过临床验证。

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的临床试用或者临床验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审批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临床试用或者临床验证。

3、行业管理主要法律法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的法律、法规,概括如下:

4、行业主要政策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发布各项政策、规划支持医疗产业发展。

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医保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并且对药品大处方进行控制,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也促使医院不得不在医疗服务、仪器诊断方面加大投入,从而拉动了医疗器械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扶持医疗器械产业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与基层、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状态辨识和调控、疾病预警、健康管理、康复保健相关的家用医疗器械将得到大力发展。

2014年最新发布的行业法规,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等,在原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医疗器械行业生产、注册、管理等多项制度,推荐行业创新与规范,帮助行业发展。

(2)市场巨大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存在差距,但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迅速,“十二五”将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大发展的良好时机。

我国老龄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推动了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02亿,占人口总数的14.9%,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

老龄化高峰的日益临近与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将带动医疗器械行业的高速发展。

(3)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医疗器械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质量要求高、良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等特性,随着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机电一体化、精密制造等制造领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目前我国基础医疗器械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高素质的工人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保证了我国基础医疗器械和常规消耗性器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全球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美国8000万婴儿潮人群逐渐老龄化和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数达到了2565万,占人口总数的20.1%。

到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年均增长537万人。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约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急剧增加。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占人口比例的扩大,现有医院床位及护理能力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和残疾医疗护理需求,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逐步向家庭转移。

康复护理类医疗器械产品逐步向电子化、小型化、智能化发展,家用医疗器械的使用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所掌握,进入家庭步伐大大加快。

(5)居民收入增加,医疗卫生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攀升,中国居民的医疗卫生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

中国的居民收入从2008年的130,078.1亿元增至2012年的225,698.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4.8%。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到2017年中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达到474,918.1亿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6.4%。

(6)康复非药物治疗占比逐年提高

康复治疗领域,药物治疗曾经占据精神心理领域治疗的绝对主体地位。

但近些年随着各项非药物治疗技术的上市及成熟,逐渐在治疗方式上普及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治疗手段。

同时,医保控费的措施也要求医疗模式寻求新的发展和盈利模式,对于非药物医疗服务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为医疗器械等非药物治疗的需求逐年增强。

2、不利因素

(1)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有近万家,其中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

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国外产品在大部分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我国本土企业与欧美竞争对手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集中度亟待提高。

(2)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低

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产品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耗材、第一类医疗器械,这些企业的特点是研发投入不足,且行业多为中小企业,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规模限制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其发展缓慢,一直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目前行业内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竞争特别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赢得客户甚至打起价格战,这就导致利润越来越少,再加上无法提升研发能力,所以企业一直在低端徘徊,无法随市场潮流进步。

(3)医疗器械过度依赖进口,价格偏高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中指出,虽然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迅猛,但仍无法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大型高端医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与世界医疗器械工业强国仍存在不小差距。

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7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1%。

医院诊断与治疗用品是我医疗器械贸易主要产品,占56.2%的贸易份额。

同时,由于中高端医疗设备对进口依赖较为严重,进口医疗设备在我国的价格普遍比欧美日等原产国价格高出许多。

(4)受到资金、人才资源的制约

医疗器械行业产品研究所需时间周期长,人员要求高,资金数额大,然而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时间短,同时该方面人才储备不足,将会在一段时间之内制约医疗器械行业的深入发展与创新。

五、行业市场规模

1、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具有规模较小、增速较快、医药行业占比仍较低的特点,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136亿元,考虑到该数据的统计标的为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及以上企业,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实际规模可能更高;2006年-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复合增速高达22.26%;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占整个医药行业的比例仅为14%,相较于国际42%的比重仍然较低。

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4全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2556亿元,比上年度的2120亿元增长了436亿元,增长率为20.06%。

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不管在生产还是在销售领域,集中度相对都比较低。

2014年,20家上市公司全年销售收入预估为372亿元,占到行业总销售的14.55%,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

2014年,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中,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威尔科技、九安医疗、东软股份、乐普医疗、威高股份、微创医疗、阳普医疗、长峰股份、威达医用、新华医疗、万杰高科、中国医疗、上海医疗等是相对领先的企业品牌。

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

0.7,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扩大之势。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2014年约为2556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3326亿元,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

0.19。

比2013年的1:

0.2还略低一点。

可以判断,医疗器械仍然还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

在国内销售医疗器械的主要渠道是医院、药店及专业的医疗器械店。

2014年我国的医疗器械终端销售渠道中,零售销售渠道分散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转变。

就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市场来看,1960年Maiman研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后,在1961年Zaret、1963年Campbell、1964年Zweng等用于眼视网膜剥离的焊接技术,随后1964年Goodman,1964年Stern用于口腔科领域。

在眼科,激光应用最早,而且也是最成熟的学科,在某些眼科疾病中,激光治疗被列为首选。

如眼底病中的视网膜裂孔,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Coats病,视网膜劈裂症,视网膜血管瘤,还有原发性青光眼,激光角膜成形术治疗近视眼,这种治疗方法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屈光医学的一项新技术,是屈光性角膜领域中的一次革命。

现已开展激光角膜切割术(PR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还有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最后一种是最新的手术方式。

激光在其它科的发展也是迅猛的,如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凝固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激光碎石术等。

激光可通过各种内窥镜进行手术,如钬激光通过关节镜进行半月板切除术,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胃镜、支气管镜对消化道的疾患,如出血息、息肉良恶性肿瘤等,呼吸道内的瘢痕狭窄、炎性肉芽及息肉、良恶性肿瘤等进行激光治疗,通过肠镜同样可以治疗直肠,乙状结肠和结肠的出血,息肉,良恶性肿瘤。

用激光咽成形术已成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常规手段。

激光的传输工具,如转动式导光关节臂和光导纤维得以迅速发展,如1971年西德Nath制成可传输高能Ar+激光的单根石英光纤后,1973年第一台具有光纤传输的激光内镜问世,现已发展到做成各种形状的光纤头(球状、粒状等)为激光进入内腔打开了道路。

1977年美国研制成溴化铊等多结晶核心新型远红外光纤以后,1981年日本也研制成功CO2激光光纤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光动力治疗,即光敏药物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激光光源也由单一的He-Ne激光器(已不常用)发展到染料激光器,金蒸汽激光器,氪(Kr+)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

光敏剂已由血卟啉衍生物(HPD)发展成多种多样,效果更好的激光光敏剂,如血卟啉但单甲西迷(HMME),合成燃料酞菁中的磺化锌酞菁(ZR-PeS4)。

磺酞菁(SPs),二氢卟吩衍生物中的L-单天冬氨酰二氢卟吩(Npe6)和叶绿素衍生物4号(CPD4)还有5-氨基酮坞酸(ALA)。

光动力学治疗的范围,从恶性肿瘤,如皮肤癌、肺癌、消化道肿瘤、膀胱癌等,也扩展到治疗良性病变,如鲜红斑痣,年龄相关性黄斑性变性等。

关于激光美容以往仅限于皮肤色素痣,血管性病变等,现已发展到美容激光医学,这主要是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安德森的“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即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能量,脉冲持续时间,以保证对病变组织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20世纪80年代初,用氩离子治疗血管性病变,到80年代末用黄色脉冲燃料激光(PDL)得到了发展,到90年代中,由YAG倍频,产生的532nm的绿光治疗鲜红斑痣,小血管扩张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对黑色素的病变,在80年代开始应用Q开关的红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取得较好的效果,到90年代也发展到双频Q开关Nd:

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获得了近乎完美的效果,在除皱方面,也由脉冲CO2激光发展到1994年的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在白种人效果较好),在1996年又发展到用2940nm的饵激光进行治疗,使黄色皮肤用激光除皱得以实现,脱毛从90年代初的红宝石激光,Nd:

YAG开始,已发展到90年代末的半导体激光脱毛,取得更好的疗效。

以上所谈到的是属于高强度激光的发展,对患者病变进行汽化,切割,凝固和烧灼,发展到能选择性对病变进行破坏,而不损伤正常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在激光治疗机,还配套生产如特殊用的光导纤维,激光内镜和介入性治疗的各类导管。

激光用的裂隙灯,激光手术显微镜等,以及各类激光医疗设备所需的配套设备,均有专门生产的厂家供应。

另外,关于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的激光设备也是国内外发展的重点领域,如激光荧光技术,激光喇曼技术,激光细胞分析技术,激光微束技术等,及其相应的激光设备,有的已形成产品,有的已在实验室中得以应用。

在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约为2556亿元的市场销售规模中,医院市场约为1944亿元,占76.09%;零售市场约为612亿元,占23.91%。

在零售市场中,传统零售业销售额约为454亿元,占74.18%;电商渠道销售约为158亿元,占25.82%。

2、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家用医疗器械兼具医疗需求的刚性和日常频繁使用的消费属性。

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48亿元增至2013年的290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9.80%,超过同期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增速。

国外家用器械在医疗器械市场整体占比约为25%,目前国内仅为巧%左右,老龄化带来的对康复护理需求、生活水平提高带来消费升级。

此外,进口替代持续,如血糖产品,即使经过国产厂家20年的拓展,当前血糖产品外资占比仍近70%,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

因此国内家用医疗器械的销售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3、家用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调查及投资评估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约305.8亿元,2006-2013年均复合增速为28.5%,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维持25%左右的增长率。

家用医疗器械产品仅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4%,而在国外这一比例一般在25%左右。

美国家用医疗器械的人均消费水平为国内的20~30倍左右,国内市场家用医疗器械提升空间很大,远未达到天花板。

家用医疗器械很多都跟老年病、慢性病相关(比如高血压、高血糖和呼吸类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保健意识增强,未来医药卫生重心会逐步从治疗->保健->预防转变,将利好家用医疗器械的长足发展,社区和家庭将成为两个重要的阵地。

与治疗用药品相对,家用医疗器械与保健品类似,属于弹性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1)价格不高

家用医疗器械售价只有千元左右,可以用10~20年,可大大降低医药费用。

家用医疗器械多为医院用仪器的小型化和创新,使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集于一体,一机多用、一机多效、无创治疗,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加以智能化控制使得操作更加简单、易用、轻便、美观,就像把医院搬回自己家,因而备受家庭欢迎。

有关调查显示,70%左右的小型医疗器械已拥有家庭版,平均每户家庭有1~2个(台)家用医疗器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