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8087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docx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

文学类文本阅读质检训练(8)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我亲爱的幺姨,总是认为自己不会被时光打败的幺姨,万不得已,终于坐上轮椅了。

这让我们两代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女人,让104岁的她和84岁的我,多少有些伤感。

生活那么漫长、那么灿烂,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幺姨,还以为她仍然是那个以18岁的花样年华嫁给红六军团总指挥萧克将军的女生呢。

幺姨是那个年代最时髦也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生。

她档案的第一栏写着,蹇先佛,1916年7月出生,毕业于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艺术系美术专业。

13岁那年听说当红军的二姐也就是我妈,嫁给了在湘西创建红军队伍的贺龙。

15岁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的口号。

1934年12月26日,幺姨记得清清楚楚,18岁的她郑重地走出家门,去找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参加红军。

父亲贺龙那天在临时司令部,忽然感到眼前一亮,一个青春焕发的女子站在面前。

幺姨说,司令官,我来参加红军,你不会不欢迎吧?

父亲片刻的拘谨被幺姨的爽朗驱散了。

他故意说:

参加红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个城里的洋学生,细皮嫩肉的,当红军能干啥?

幺姨顺着父亲卖的关子说,我一个正宗的艺术系的毕业生,能写会画,你打着灯笼都难找。

父亲说,那是那是,我们还真缺你这样的人。

想了想,他神情肃然地说,你得先与你二姐商量商量。

幺姨收敛笑容,认真地说,姐夫,二姐跟我谈过了,说了革命的艰难,说了参加红军要流血牺牲。

她还告诉我大哥牺牲了。

但我都想过了,二姐能吃的苦,我也能。

父亲说,那好,你当红军的事,我批准了。

不过,话要说在前面,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你可不能躲。

幺姨说,姐夫,你放心吧,我们蹇家人没有说话不算数的。

红二、红六军团进驻慈利县城关镇时,父亲和萧克将军进城就去拜访在城东开染坊的我的外公蹇承宴。

外公对他们说,蹇家怕是着了共产党的魔,先是大儿和二女当了红军,如今幺女和二儿也争着要跟你们走。

我想好了,不阻拦他们。

就是这次拜会,当年只有27岁的红六军军团长萧克将军与幺姨相遇相识,两人爱好相近,趣味相投。

没多久,没有繁文缛节,他们在母亲和幺姨的故乡结婚了。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接到命令,踏上长征路。

我在这年11月1日出生,幺姨在贵州境内发现怀孕。

在接下来的路上,被称为“红军姊妹花”的母亲和幺姨,一个背着越来越沉的我走,一个挺着越来越大的肚子走。

母亲姐妹俩在长征路上很少见面,1936年7月终于在甘孜住下来,母亲就背着我来到幺姨身边。

幺姨给我们准备的礼物,是节省下来的一点粮食和采来的一大把野菜。

见面时,母亲告诉幺姨,她们做卫生员的弟弟在翻越雪山时,因跑前跑后照顾伤员,累死在雪山上,埋在雪谷里。

没等姐妹俩从悲伤中缓过劲来,部队开拔的号角声传来。

她们心知肚明,命令是她们的丈夫——方面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共同下达的,十万火急,即使幺姨随时会分娩也得出发。

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

第一天走了大半天,四野茫茫。

幺姨突然哎哟一声,羊水破了,疼得失声喊叫,蹲在地上起不来。

母亲四处巡一遍,看见路边有个只剩四堵颓败断墙的藏民放羊用过的土堡,忙把幺姨搀进去。

没有器械,没有产床,也没有水,就让姨父铲来一些草皮,垫在地上,铺上野营用的被褥,天当房,地当床。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哭声响亮。

姨父喜不自禁,给他取名萧堡生,草原上土堡里出生的意思。

休息了几个小时,继续上路。

第三天,幺姨刚被扶上马走了几步,就一头栽下来。

恰巧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大姐路过,上前一看,说失血过多是原因,但主要是饿的。

说着,摘下身上装着大约有一斤大米的干粮袋,扔了过来。

幺姨拼尽全身力气说,不行呀,李大姐,过草地,粮食是每个人的命啊!

但李伯钊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母亲和幺姨走出了草地,大人和孩子都活了下来。

幺姨与萧克将军的第二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

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书名叫《浴血罗霄》。

五年前,近百岁的幺姨粉碎性骨折,她拒绝保守治疗,勇敢接受手术,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

104岁的她虽然最终坐上了轮椅,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她就是不想被命运打败。

(摘编自贺捷生《幺姨的灿烂年华》)

文本二:

我近年写的是回忆和追溯性的散文。

有人说我是唯一的,是独自在营造“红色意境”。

我觉得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好,我能够接受。

但必须告诉人们,我写的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有我没齿难忘地爱着和记住的那些人。

真实和真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最珍惜的东西。

我把这种真实和真情,当作我写作必须遵守的原则。

我重提这些历史,绝不是要重温家族的光荣,而是要说明信仰的光辉和理想的旗帜,是父辈们舍生忘死的动力之源。

信仰永远都是鼓舞我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号角。

有了信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

(摘编自贺捷生《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的《后记》和《自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既有“九一八事变”的时代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等个人因素。

B.作者对贺龙元帅着墨不多,通过人物之间的几句对话,就为读者勾勒出一位风趣随和、思虑周密的红军指挥员形象。

C.文章以幺姨坐上轮椅、让人伤感开篇,又以幺姨坐上轮椅、仍“顽强地挺立”结尾,这样写既首尾呼应,又升华主题。

D.文章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已是耄耋之年的作家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幺姨的革命往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长征》中“五岭透迤腾细浪”与文中“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等描写极具画面感,表现了红军的革命意志。

B.作者的舅舅为照顾伤员而牺牲,李伯钊把珍贵的口粮留给幺姨,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都能体现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

C.《浴血罗霄》这部长篇战争小说在战火中诞生,是萧克夫妇的“孩子”,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军史的珍贵资料。

D.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本文都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展开叙事,前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后者再现了幺姨参加红军、长征等革命往事。

3.为什么说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

请简要分析。

4.如果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烂年华》,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们学技术。

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

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

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

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

因为规格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

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

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的沟岸上教徒弟们种园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儿。

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

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一被他握住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的手不同:

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圆的指头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

“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

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他们父子俩一䦆头一䦆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一个学生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

“怨不得我们学得慢,原来就没有那样的手!

”陈秉正老人一本正经地教训他说:

“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

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

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

十九五九年冬天,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

他接过来一看说:

“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

”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

儿子陈满红说:

“慢慢用着就合适了!

”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

“还好!

”说罢,卸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

“暂且给我放过去吧!

”满红媳妇说:

“爹!

您就戴上走吧!

到地里手不冷?

”老人说:

“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

”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

满红媳妇劝老人去逛逛。

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

满红媳妇说:

“这回可戴上您的手套吧!

”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戴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

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两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

他觉得机会不可错过。

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顾不得挑选,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

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

一出了村,他觉得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

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桑杈,解开腰带抖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

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

他想:

“丢就丢了吧!

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

”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山货部来。

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了。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

这自然又该是他戴一次手套的时候。

他除了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戴上了。

三天半的会议结束后,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

因为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

他想:

“把它们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

”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台阶上,就来动手转木料。

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

“算了,不找了!

手套给我没有多大用处!

”老人干脆放弃了。

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了。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满红媳妇,说:

“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

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摘编自赵树理《套不住的手》)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小说,都不怎么出色。

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

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

不过,假若不拿一副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

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连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

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

我看得出:

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

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

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

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

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

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大题尔做,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农民的“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十分口语化,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的高度统一。

C.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D.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生动活泼又通俗易懂,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构思巧妙,老舍赞其以“手套”勾连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

这是一双普通农民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标题“套不住的手”,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

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航海长

陆颖墨

当林之江成为一名海军少将,率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在大洋彼岸每一次升起国旗,他都会想起那次升国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第一次走出第一岛链,西昌舰是指挥舰。

在驾驶舱里,见习航海长林之江很纳闷,听到编队正在突破第一岛链的报告时,舰队司令员肖远并没有像大家一样兴奋,古铜色的脸反而变得凝重。

肖远是西昌舰的老舰长,多次参加过海战,他的许多故事在海军中流传。

林之江在舰艇学院读本科时,肖远是他们的院长。

作为第一代航海硕士,半年前他分配到了舰队的航海处当参谋,跟着也是刚当上舰队司令的肖远下过两次部队。

没想到这次出航,他临时调到西昌舰,给航海长当助手。

一周前起航,肖远就知道了林之江是舰艇学院第一代硕士,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舰队机关里林之江也许只能“遥望”,而在逼仄的舱室,林之江时常能清楚地听到肖远的咳嗽和呼吸声,他开始放松了。

昨天早上经过第六海域,林之江兴奋而又崇敬地问肖远,当年海战后游回海岸的故事是不是发生在那儿,肖远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转过头去看着海面。

肖远一离开驾驶舱,林之江赶紧把航海长拉到一边,问肖远为什么不愿意提到那场海战。

航海长叹口气,压低声音告诉林之江:

那次海战中,肖远在水中挣扎,突然有人喊他,艇长失血过多,很快变得虚弱,他竭尽全力命令肖远,“记住,一定要回去,一定要开上国产的大军舰”。

很长时间里,别人赞扬肖远这段悲壮的历史时,他总是沉下脸说:

“能游回岸的海军,算什么海军!

”林之江似乎明白了:

“他是怪那时我们的舰太小太落后了。

正沉思间,林之江忽然听到航海长说:

“你看!

”他顺着指向看去,右侧海面上出现了三艘外国军舰,和编队拉近了距离,像是伴随航行。

舰长参加完会议,来到驾驶舱,正式通知:

在出第一岛链后的第一个清晨,在指挥舰西昌舰举行升旗仪式。

舰长对航海长和林之江说:

“升旗时间就看你们的了。

因为军舰是向西航行,每航行一段都会变换时差。

那么只有精准测算出太阳升起时军舰的到达点,才能在航行中让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那时候我们的军舰出航,靠的还是传统的惯性导航,通过高速陀螺的运转,用牛顿力学原理推算确定军舰的位置,从而把握航向,测算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推算的精确度。

满天繁星,北斗星很亮。

航海长和林之江马上对着北斗星勘测起来。

通过对恒星的勘测,也是一种有效的定位法,可以对惯性测算进行验证。

海面上那几艘外国军舰依然在伴随。

航海长郑重地把明天的升旗时间报了上去,很快通知到了各个部门,明天清晨北京时间五点十五分起床,五点四十五分升旗。

熄灯时,有一艘伴航的外国军舰发来信号:

“晚安,中国海军。

”听到报告,肖远也让西昌舰用灯语回了一个相同的问候信号。

林之江特别关注信号员回复,他还特地查看了一下对方刚才发信号的时间,正是这边测定的当地时间九点三十分,舰艇例行的熄灯时间。

对方的军舰是装有GPS的,这就印证了我们这边的测量相当准确。

想到这儿,林之江有点小小的得意。

回到舱室,林之江命令自己马上睡着。

他想到“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这句歌词,很快自己就真的“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宽大的后甲板上,已经有不少人在列队,水兵的队伍都已经列好了。

军乐队在忙着试音,一会儿升国旗时他们要奏国歌。

林之江满头大汗,昨晚对表时,他和航海长对的是北京时间,所以计算今天的时差同样提前了三十八分钟。

一个低级错误,意味着要提前半个多小时升旗。

此时东方丝毫没有要日出的意思,他看了一下启明星的位置,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错误。

他又无助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海上,那三艘外国军舰像睡着了似的,丝毫没有关心这边的反应。

林之江心里明白,其实有很多双好奇而又警觉的眼睛,在注视着这边的一举一动,他们肯定有些摸不透中国海军为什么起这么早。

“立正!

”值更官一声口令。

林之江不由心头一紧。

随着这声口令,肖远和编队指挥部领导从左舷大步走上了后甲板。

“稍息!

”值更官口令。

肖远站到了指挥官的位置,其他人也在各自指定的位置站定。

千钧一发,不能再等了。

林之江大喊一声:

“报告!

”这声报告,像道闪电划破上空,全体在场官兵都很诧异地寻找这道闪电的出处。

“出列!

”值更官下达口令。

林之江出列,迅速跑到肖远面前,报告自己测算时间上误差三十八分钟。

在场的人都听到了,空气一下子凝固了。

肖远背对着东方,那古铜色的脸上在渐渐变弱的星光下看不出表情,这让林之江更加紧张。

肖远沉吟片刻,很快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里透出一丝少有的轻松:

“嘿,既然起了个大早,就不能赶晚集。

”肖远看了一下表,说:

“已过去两分钟了,给你三十五分钟,搞一个军乐联奏,全体大合唱,留下一分钟调整,而后奏国歌升旗。

马上,军乐响了起来,联奏曲第一首按惯例,是《人民军队忠于党》。

跟着肖远,大家都大声唱了起来: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唱着这首歌,林之江的眼睛有点湿润,这么大的事,肖远这么轻轻松松就化解了。

林之江极目远望,月亮在天边的海上,银色的月光洒满甲板,内心充满着不安和愧疚。

他终于鼓起勇气,把目光投到肖远脸上。

林之江在肖远的眼角发现一丝闪烁的泪光。

“啊,威武的舰队,啊,人民的海军,我们骄傲地航行在海上……”,伴随着激昂的旋律,联奏结束了。

东方既白,甲板片刻宁静。

“敬礼!

”值更官口令。

后甲板上所有人都抬起头来,仰望着舰桥上方的主桅杆。

国歌响起,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同时,一轮太阳从天边海面上跳了出来,冉冉升起,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林之江再也控制不住,任由眼泪哗哗流了下来。

分秒不差,国旗升到了旗杆顶,迎风飘扬。

这时,外国军舰发来了信号:

“致敬,精确的中国海军!

林之江留下来了,在西昌舰当航海长。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之江与肖远颇有缘分,在他读舰艇学院时肖远是院长;他在舰队航海处当参谋,跟着舰队司令肖远下部队;这次出航,又相见了。

B.别人赞扬的那段悲壮的历史,对肖远来说,却是不堪回首,那场海战教训深刻,中国的军舰太小太落后了,中国海军亟需发展壮大。

C.“满天繁星,北斗星很亮。

航海长和林之江马上对着北斗星勘测起来”,这是当时条件下林之江他们唯一能够用到的有效的定位法。

D.“银色的月光洒满甲板”,表明时间尚早;“内心充满着不安和愧疚”“他终于鼓起勇气”,写出了林之江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林之江成为一名海军少将,率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在大洋彼岸每一次升起国旗”,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先写后发生的事。

B.“肖远是西昌舰的老舰长,多次参加过海战,他的许多故事在海军中流传”,交代了肖远过去的一些经历,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C.“那三艘外国军舰像睡着了似的,丝毫没有关心这边的反应”,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外国军舰安静的样子,表明人们都在安睡。

D.“林之江的眼睛有点湿润”“林之江再也控制不住,任由眼泪哗哗流了下来”,两次描写林之江流泪,但流泪的原因不尽相同。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含意?

请简要分析。

12.在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过程中,舰队司令员肖远带给林之江不少疑惑与意想不到。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侯,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娃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城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

上午的课全是用英语讲授,下午的课全是国语讲授。

上午的课很严,下午的课稀松,成绩与毕业无关。

国文先生呢,大部分都是年高有德的,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再不就是举人。

他们授课不过是奉行公事,乐得敷敷衍衍。

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

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

”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

“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

”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XXX!

你是什么东西?

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

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

《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

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及张东荪的时事新报社论,他也选了不少。

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

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固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

“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么会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

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

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

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