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249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docx

初中化学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形成含答案

2017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溶液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7•南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C.

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

 

D.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考点:

常见的溶剂;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进行分析判断.

B、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等,如河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且分布不均,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溶剂、水资源状况、过滤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7•泉州)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

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

 

C.

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

 

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考点:

常见的溶剂;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分析;

B、根据自然界的水的净化过程,得到的水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

解答:

解:

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说法正确;

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水.故错误;

C、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3.(2017•兰州)下列关于常见氧化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H2O是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B.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C.

固态CO2叫做“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于炼铁

考点:

常见的溶剂;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判断;

D、根据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炼铁判断.

解答:

解:

A、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A说法不正确;

B、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分析,B说法正确;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C说法正确;

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有磁性,可用炼铁,D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及他们的用途,综合性的考查,但难度不大.

 

4.(2017•义乌市)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食盐

C.

菜油

D.

面粉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

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菜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17•攀枝花)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味精

B.

食盐

C.

白糖

D.

植物油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

A、味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2017•上海)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草莓酱

B.

蒸馏水

C.

蔗糖水

D.

玉米糊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草莓酱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玉米糊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17•山西)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植物油

C.

食盐

D.

食用纯碱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

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17•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

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溶液的概念、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转化进行分析解答;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解答:

解:

A、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故错;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对;

D、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氢氧化钠、氧化钙等,故错.

答案:

C

点评:

明确溶液的特点: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用改变温度进行转化时要看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而定.

 

9.(2017•烟台)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溶液属于混合物;B、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考虑;C、根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考虑;D、根据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考虑.

解答:

解: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错;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

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B错;

C、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

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故C错;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0.(2017•聊城)下列有关物质的归类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白酒、糖水、食盐水

常见溶液

B

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营养物质

C

风能、氢能、太阳能

清洁能源

D

生铁、玻璃、玻璃钢

复合材料

 

A.

A

B.

B

C.

C

D.

D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根据人体内六大类营养物质考虑;C、根据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属于可再生能源;D、根据材料的分类考虑.

解答:

解:

A、白酒、糖水、食盐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属于溶液,故A归类正确;

B、人体内六大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故B归类正确;

C、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氢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