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761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docx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

2019-2020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4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曰歌声粗犷

A.shǐzīchángcháokuàng

B.shìcīchángkēguǎng

C.shìcītángcháokuàng

D.shǐzītángkēgu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筹划名信片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

B.按语沉湎泊来品班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C.宣泄鄙薄炒鱿鱼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

D.装帧针贬挖墙角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英雄金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的称号。

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

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

A.约束淡去风范B.制约淡忘风范

C.约束淡忘风尚D.制约淡去风尚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

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

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

公饮酒,日夜相继。

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

“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

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

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梁肉。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民氓百姓,不亦薄乎?

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

”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

公驱,及之康④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

“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

”遂拜于途。

晏子乃返。

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使足以毕霖而。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

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

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

三日,吏告毕上:

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万三千桑;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

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

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

①任器:

装粟米的容器②敝撤:

艰难的样子

③乐:

喜欢、乐意④康:

大路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能歌者致:

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徒:

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逮:

赶上

D.委之百姓委:

任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三请,不见许

徒行见公曰

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公驱,及之康内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晏子乃返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听)。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B.②④⑤

C.①③⑥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得分

题分

评分人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扌干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得分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

①将:

岂②纪:

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得分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

【】【】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

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4分)

答:

得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6分)

①《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③《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④《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得分

题分

评分人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

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旋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键”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倒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

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得分

D.天坛的琉琉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答:

【】

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得分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答:

【】

16.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得分

答:

,,。

 

17.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

为什么?

答:

得分

题分

评分人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给“书虫”当夫人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

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

先生在高校从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