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486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docx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论述类文本初探

1.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题目为3道,9分。

侧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相对较小,只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属送分题目。

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具体的考查重点是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结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

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特点是对文本内容要点进行逻辑推断。

2.选择的文本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政治、经济、艺术理论、历史、美学、建筑等各个方面。

考点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个考点已经成为考查的重点。

论述类文本的3大要素

论述类文本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有关文章,内容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美学等学科,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明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等为主要内容,其构成要素为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要求观点正确,有实际意义;论据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要求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1.论点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

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

论点一般出现在议论文的以下四个位置上:

(1)在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论点。

例如《科学需要探索精神》《痛苦也是精神财富》等文章就是这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作者提出来讨论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论题,例如《平凡与伟大》《漫谈人格》等即是。

(2)在文章的开头。

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例如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开门见山的中心论点。

(3)在文章的中间。

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在文章的结尾。

例如孟子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析,最后才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的。

以上四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论点的位置,它们反映了议论文论点的一般规律性,而且这些规律性包含了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

论点离不开层层论证,要么层层论证在前,要么层层论证在后。

而且在论点的前面往往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词语,诸如“足以证明”“由此可见”“总而言之”“不难看出”“告诉我们”“因此”等词语,这些词语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论点。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

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

(2)理论论据。

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

运用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3.论证

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来源:

学&科&网Z&X&X&K]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物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引用论证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的结构

论证过程实质是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安排。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常见的形式有:

层进式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对照式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

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等形式

并列式用几个分论点来论述中心论点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读文原则——厘清逻辑关系

论述类文本说理性强,有的内容专业性也比较强,对考生来说比较生涩难懂。

而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考查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读文的重点就是厘清文章的论述关系和行文的逻辑关系。

读文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

边读边标关键词

标注重点:

①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②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③某些指代词;④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关键词;⑤提示信息的词;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步骤二:

读完每段理关系

梳理关系有两层含义:

一是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含意;二是要注意分析重要句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

概括段落层次含意的常见方式有:

(1)寻找各段的中心句(段首的总领句、段末的总括句及段中的衔接关联句等)。

(2)依据关键词概括。

(3)对于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的段落,要概括其内容要点进而把握语句间的关系。

论述类文本的重要句子间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目的、解说、假设等内在关系,分析句间关系要注意把握这些关系类型。

论述类文本的段落间常有总分、递进、并列、对比等逻辑关系,分析段落层次关系可由此入手。

步骤三:

读完全篇画行文结构图

画出行文结构图,旨在厘清各段是如何论证论点的。

真题分析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①(点明了时间,表明气候正义产生的大致时间),一些②(点明了范围,高考常围绕范围词设置题目)非政府组织承袭③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④,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⑤(显示了气候正义理念产生的过程)。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⑥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⑦(点明了气候正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⑧,主要表现⑨(这些关键词论述气候正义的关注核心)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抓关键词

①“2000年前后”点明了时间,表明气候正义产生的大致时

间。

②“一些”点明了范围,高考常围绕范围词设置题目。

③“承袭”、④“审视”显示了气候正义理念产生的过程。

⑤“应运而生”点明了气候正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⑥“核心”、⑦“前提”、⑧“权利和义务”和⑨“主要表

现”这些关键词论述气候正义的关注核心。

信息①~⑤有助于第1题A项的判断;信息⑥~⑨有助于第2题B项和第3题A、D项的判断。

理关系

就全文来说本段的内容是全文的“总”。

本段共3句话,从3个不同的角度对“气候正义”作了阐释,具体说明了什么是“气候正义”。

气候正义发展和体现产生的背景关注的核心

厘清第1段的关系有助于第2题D项的判断。

从空间维度来看①(表明这是分析论述的一个角度,从两个方面说明气候正义存在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②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③(说明上下文存在因果关系)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④,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⑤(说明上下文是例证关系),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明确了公平原则所应设定的目标)

抓关键词

①“从空间维度来看”,表明这是分析论述的一个角度。

②“涉及……也涉及”,从两个方面说明气候正义存在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③“因而”,说明上下文存在因果关系。

④“首要目标”明确了公平原则所应设定的目标。

⑤“比如说”,说明上下文是例证关系。

信息①有助于第2题A项的判断;

信息②有助于第3题D项前半句的判断;

信息⑤有助于第1题B项的判断。

理关系

本段是论述全文的第一个分论点,从空间维度看“气候正义”。

全段共3句话,第一、二句之间是承接关系,第二、三句之间是解说关系。

空间维度气候容量问题公平原则问题例说公平原则

厘清第2段的关系有助于第2题A项和D项的判断。

从时间维度来看①(与第2段的“从空间维度来看”,很明显是本文论述气候正义的两个角度,通过对2、3段内容的比较,第3段论述篇幅更长,也更深入),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②(两个介词结构,说明了代际权利义务关系的内涵),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③(两处词语突出了“当代”的重要。

表明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针对对象)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④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至少⑤从我们当代人⑥已有的⑦(这两处词语一处表程度作状语,一处表限制作定语,都对“科学认识”起修饰作用)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⑧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⑨(两处判断性词语,明确了气候正义的本质)为其设定义务。

抓关键词

①“从时间维度来看”与第2段的“从空间维度来看”,很明显是本文论述气候正义的两个角度,通过对2、3段内容的比较,第3段论述篇幅更长,也更深入。

信息①有助于第2题A项的判断。

②“从消极方面看……从积极方面看”,两个介词结构,说明了代际权利义务关系的内涵。

⑤“至少”、⑦“已有的”这两处词语一处表程度作状语,一处表限制作定语,都对“科学认识”起修饰作用。

关注这些信息有助于第1题D项的判断。

④“人为原因”表明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针对对象。

③“我们这一代”、⑥“从我们当代人”两处词语突出了“当代”的重要。

关注这些信息,有助于第2题C项的判断。

⑧“本质是”、⑨“而非”两处判断性词语,明确了气候正义的本质。

关注这些信息有助于第1题C项的判断。

理关系

全段是全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从时间维度看“气候正义”。

由气候容量,到代际权利义务,存在因果关系,最后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

度厘清本段关系,有助于第2题A、C、D项的判断。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这些关联词语,与上文内容照应)也①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

所有②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③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这些词语,对气候正义的内涵做出了客观的解说)也应④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词①“既有……也有……,既……也”这些关联词语,与上文内容照应。

关注这些信息有助于第2题A项、3题D项的判断。

②“所有”、③“都有”、④“也应”这些词语,对气候正义的内涵做出了客观的解说。

关注这些信息有助于第1题B项的判断。

系本段是全文的总结,先照应上文,再总结“气候正义的内涵”。

关注层次关系有助于第1题D项的判断。

构画行文结构图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总:

气候正义发展和体现产生的背景关注的核心分空间维度气候容量问题公平原则问题例说公平原则时间维度气候容量问题代际权利义务关系消极与积极角度代际公平角度立足当代谈立场

梳理文本整体内容及思路,有助于第2题D项的判断。

做题原则——回到原文找对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选项信息定位分析判断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选项与第1段中“一些”“承袭”“审视”“应运而生”等关键信息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选项错把“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一些非政府组织审视气候正义)说成是非政府组织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选项“限制排放”与第2段中“比如说”和第4段中“都有”“也应”等关键词引领的有关“排放”的内容对应明显。

选项以偏概全,第2段中“限制排放”的内容只是一个例证,并且第4段中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的表述。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选项概括了对后代的义务,与第3段表述气候本质的文字对应明显。

选项混淆是非,第3段谈“气候正义的本质”时有明确的“而非为其设定义务”的表述。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选项是在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的一种观点,文中对应信息较多,比较明显的如第3段段末一句“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

从全文来看,国际、国内、代际、代内都存在气候利益分配问题和科学认识,这些已有的认识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选项信息定位分析判断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选项中“两个维度”明显对应了第2、3两段,段落中“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相关信息与选项对应性强。

除“两个维度”完全对应文本外,“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也完全符合第3段的论述,故选项正确。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选项明显对应第1段中“前提”“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等关键词引领的重要内容。

选项中的“气候容量”

“前提”“指向了气候……正义”均对应区间关键词引领的内容,故选项正确。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代际公平”的论述在第3段,选项对应明显。

“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3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选项是对全文论证思路的简明概括分析,文本信息隐含于全篇的结构层次中。

文本第1段交代了背景,第2、3两段分角度论证,第4段总结了内涵,故选项正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选项信息定位分析判断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选项推理立足“气候容量无限”,其从反面对应第1段最后一句话的关键信息(“气候容量”

“有限”“前提”等)。

原文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立论的,反面假设“气候容量无限”,自然不用立论有关气候正义的问题,选项推理正确。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选项与第3段中“实际上,气候变化……利益的”一句话对应明显。

选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是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气候系统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不能说“如果气候变化公约……能落实”,后代的需求就能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选项是对控制“碳排放”的推理,对应信息集中于第2段“碳足迹”控制和第3段“代际共享”的有关内容中。

控制“碳足迹”是实现“代际共享”的必要条件,避免“生态赤字”是结果。

选项用“只有……才……”表必要条件的复句来推理是正确的。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选项对应全篇。

文本从国际到国内,从当代和后代各角度论述,显示了气候容量公平享受的复杂性,但侧重点在于论述“气候正义”(从文末本文的出处《以气候正义为视角》也可以看出),故选项推断正确。

小试身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

“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习惯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汉字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