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7434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括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概括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概括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概括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概括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括笔记.docx

《概括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括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括笔记.docx

概括笔记

备战省考,一些心情,各种题型自己的笔记整理

大家都走上了这条考公的道路,而且有缘相聚在这个论坛,相信最初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希望考上公务员,但毕竟这是个僧多粥少的考试,能最终如愿的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

我很期待自己也能成为这些人当中的一份子,结果两次失败告诉了我,梦想跟现实总是会有距离的。

08年3月省考是我参加的第一次公考,那时还没毕业,工作却基本已经落实了,但我还是希望能考上公务员,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我妈妈...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这么多年来是我妈妈一手把我带大的,所以我很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来回报她,而且我很清楚自己的性格,那种东拼西闯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有朋友告诉我,公务员考试考的是智商,没必要去复习,甚至有时候练习到很晚,舍友都问我说有必要这么拼吗,我很清楚那个答案,因为我把它当成我生命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来对待,况且我的专业实在是不好报,每次报考的人数都超多,我无法预料自己在这些人里面是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总有人比我更优秀,分数更高,为了能挤进名次我必须努力,所以选择全力一博,我一直坚信天道酬勤,然而那一次的结果却是行测81,申论58,总分69.5,珠三角某一城市某职位只招1人,差前面那位0.5分,我第4名...那天我哭了一个晚上,原来我付出了这么多却得到个这样的结果。

但是第二天我冷静下来想了很久,我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到行测上了,而在备考的那几个月里面我申论真正动笔写了多少?

在考前,同学问我复习得怎样,我甚至吹嘘着说:

肯定没问题,申论不就是写文章嘛,你也知道我本来就作文写的好。

确实没错,大学里面我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但那些大多都是散文、小说,跟申论的公文文体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我错误地认为公考拉分主要是在行测,申论大家都差不多,所以导致最后严重偏科,败在自己所谓最擅长的文字上并不意外。

 

       

       省考失败以后不久,我毕业了,也开始走向另外一种人生,开始了上班的生活,一份舞蹈老师的工作。

因为我母亲也是一名舞蹈老师,从小在她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这门艺术,将近20年的舞蹈生活,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感觉。

人家会称赞你在舞台上美丽的舞姿,出色的表演,但只有我们自己明白其中的苦累和辛酸。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要压腿、练柔韧,每天练习得全身酸痛,也许这也跟公考的过程一个道理吧,别人会一直羡慕你取得的成绩,却从来不知道你为它付出过多少...之前的工作其实也很稳定,只是我慢慢地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所以我第二次参加了考试,12月那次国考,这一次我把复习的重心放到了申论,但毕竟是工作了,每天都很晚才回家,有些时候周末还要继续上课,所以能利用的时间其实很少,但我还是尽量挤出时间来练习。

这次是XX城市的海关,各大海关报考竞争都相当激烈,而且由于专业的局限性,最终只能报了个竞争很激烈,招2人的职位。

这次是行测76.8,申论52,128.8的总分第二名进了面试,我很开心地看到自己的申论复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国考申论这样的分数应该还算不错了,但是郁闷的事情最终还是在面试里面出现了,总成绩差了第二名0.3分(她笔试第一,确实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而总成绩第一名那个人却是笔试成绩最后一名的,而且他面试成绩出奇的高。

在面试之前有个短暂的休息,几个人在一起聊天,就算再会伪装,简单的言辞交流肯定还是可以反映出对方一些水平的,所以我们几个人都不敢相信他会有那样的高分,只能说无奈吧。

这一次我很平静,也明白了许多事情。

尽管很不甘心,但是我跟自己说,这一次我真的尽力了...其实当时广州市考我已经报了名,但就在考试前的那天,家里突然出了一些事情,不得已放弃了考试,命运这东西总是挺喜欢捉弄人的... 

       

      收拾完两次失败的心情,我换了另外一份工作,直到现在。

很快省考就会来到,我将迎来我的第三场考试,所以现在的我一直在全力备战着,因为我从来都不敢停下来,我不知道我能报的那职位会有多么可怕的对手在等着我,既然决定要考试了,要一定不可以有那种试一下的心态,毕竟在不限制专业的职位里面不会有几个人真正能裸考成功的。

一直以来,我都不想做愧对自己的事,从以前舞蹈比赛、war3的比赛,征文比赛,再到公考,我都想尽量做得出色,就算失败,也对得起自己,而且这应该也是我的最后一次考试了... 

      

       写这一篇文章其实有个原因是今天我的信箱里面收到很多短信息,都是说看到我经常答题,有让我说经验的,也有骂我的...谢谢这些朋友的信息...不管怎样,在我看来,公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有许多环节,一个环节出错就算前面再好也最终只能宣告失败,过程中并没有什么高手低手之分,最后顺利被成功录取的,就算分数再低,也是真正的高手。

一直觉得公考是个从0到1的过程中,也只有0跟1,中间不管是0.1还是0.9,其实都没什么两样。

也许我曾经到达0.999..的阶段,但始终没能达到那个1...所以我想在这里我有资格的便是为自己的失败做点反省吧。

我热爱这个论坛,甚至在现在上班我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后便是习惯地点开论坛,真的已经成为一种割舍不去的感情。

这里对我的考试帮助特别大,但是一直以来我却只是浏览信息跟下载资料,很少跟大家交流。

所以从某一天起我便决定改变这一点,多发言,看到自己能帮到忙的就尽量回答。

有题目的,自己能做得出的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来,这是一个锻炼自己和练习的好方法...至于某些人说我爱现、明明一道题很简单都要抢着答,那就请自便吧...如果连一点学习气氛都没有,或者因为一道题简单,大家都选择沉默,那这个论坛已经失去它原来的意义了。

简单的问题也好,难题也罢,有交流才会有进步,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碰到难题的时候,总需要向大家指教。

我会继续抢答,也真的希望在这个临考的时候,有更多的人来抢答,共同营造一个氛围,毕竟对比一下其它版块,广东版确实是沉默太久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写这篇所谓的经验贴的时候,其实我又把所有的笔记整理了一遍,等于把所有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了一下,还有准备传上的真题资料也都重新做过了一遍的,这也算是一个备考的好处吧。

        

       呵呵一点小请求...该说声不好意思的...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今天看到很多人加我为好友的信息,而且信箱已经满了,所以可能很多发过来的信息我都收不到...论坛上加好友这个功能似乎没什么实际作用,所以我也就不加好友了。

只要大家把我当成朋友,我一定也会把大家当成朋友那样真心对待的,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论坛上提出来,我能帮忙的一定会尽量帮到,还有加Q的...实际上除了周末以外我一天能真正空闲上网的时间已经不多,上班的时候也只是挂在论坛,不敢在上面打字...所以我现在基本上也很少上Q了,呵呵如果以后真的有份相对空闲一点的工作,我也想多认识些喜欢聊天的朋友哈...所以在这里也想跟大家说声对不起了,请谅解...  

           

 申论:

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成绩是极差,到第二次考试成绩还中等过得去,我确实也下了不少苦功。

研究公文、上政府网站、搜索各种热点、每天固定一个时间上新闻网站看最新时事,顺便针对一些新闻练习用申论格式写评论。

但是在实际做模拟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个点的对策我能提出来,但是想对它们进一步展开论述我就很难写得出来了,我觉得自己还是这方面的文字功底薄弱。

找了一下几个政府工作报告和各种文件来看,可以发现里面很多同类对策的进一步论述都差不多,这也是这类语言的共性,写得多了基本上就那几句话...我之前也总是喜欢押热点,找热点对策什么的来背,但是往往只要换个没见过的话题,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所以要注意根据话题的大方向来练习,这样可以寻找到许多共同点,比如民生类的、突发事件类的、三农类的...然后就是试着找对策来练习展开论述,比如最简单的“完善XX体系”,要做到一看到这几个字就可以用官方语言滔滔不绝写出一大堆话来。

在打好基础后,就要开始优化整个文体结构,背一些自己觉得不错的开头或者结尾还是很重要的,中间加插排比句式充实文章,这样整篇看上去就会显得有条理、大气而且不会模版化。

改卷老师不可能一篇篇都很仔细去看的,所以肯定首先看整体架构,再看具体对策,给他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便是成功的一半。

另外,广东这边的策论文据说一般都是按点给分,上次省考惨败就是自己只写了三点大方面的对策...所以尽量别压缩在一起,对策单独成段提,但是太多显得罗嗦,个人感觉5-6点最合适,这样可以保证踩到点...总结起来想真正写好申论,重要的是坚持、模仿、动笔练习、不断修改,我是这么觉得的。

练习材料:

中国政府网:

上面的各种文件是最全面也最权威的,足够学习了...

                    还有两份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注意那些新政策,还有省工作报告一些改动之处,比如“发挥房地产的支柱产业作用”这句表述就已经被删除了,不能再傻乎乎地看一些所谓的过时范文,把这句话也给套进去...   

  

       

 

                    

行测:

广东省考一共是100题90分钟,我们经常听到说平均下来每道题可以做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所以总担心说时间不够做不完。

其实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部分和弱项,如果练习得多,掌握了技巧以后,有些题目根本就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然后这些时间就可以分配到弱项上。

有些题一时没有思路还是要放弃的,这个根据练习情况自己把握,平常练习的时候就一定要卡时间做题,甚至规定的时间要比考试时候提前一点。

建立错题集、做笔记这两点我一直坚持着,因为如果一道题我做错了,简单地看了一遍答案就跳过的话,下次再拿出这道题,我又会继续错...另外笔记则是必备的,也许是延续了之前读书时候的习惯吧,到现在基本上每个题型我都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花花绿绿的文字和图案,其实也只有我自己看得懂-.-但是确实对我帮助很大,有事没事拿出来看一下,都会有不小的收获,而且是临考前整理思路的最好材料。

 

                         一.数学推理、图形推理

      这两部分其实差不多,题型接触得越多,自然就会很好做。

呵呵说个题外话,相信这里有很多玩过CS游戏的朋友,我也是一直很热衷CS、war3这些竞技类游戏,虽然水平不高,但也算是个玩好多年的老鸟了哈...扯到这个话题,是想说CS里面有狙击,真正用得好的绝对不是瞄准以后才开,而是甩狙甚至不开镜的盲狙,对方出现在某个位置,随便一开也能把你打中,这些靠的就是一种练习出来的感觉。

这两种推理题也是同个道理,通过大量的练习后也会形成一种感觉,可以说是条件反射吧。

一看到这个题目,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种解答方式,甚至快速地进行着各种方法的尝试,而这个过程,有时真的只是一瞬间或者慢的话10几20秒...当然有些新题型思考了很久都没思路,那样坚决放弃。

国考每年都会有一道新题型,但是地方考由于出题水平之类的原因,往往只是借鉴其它地方的题目来出题,这也是为什么真题那么重要的道理。

平常的练习要多做归纳总结,碰到不懂的最好自己拿个小本子用自己能看得懂的通俗语言记下来。

数推题我自己之前的一些概括笔记:

1.直接看出特殊数列的(质、合、奇偶数列...)

2.普通的做差或者二级等差、等比的;

3.3项或者4项演变的:

C=B的平方-A、A+2B=C...这些

4.平方、立方或者高幂数列加权:

平方或者多次方后加减某个数的...(一定要熟记20以内平方、10以内

   立方、5以内多次方)

5.相邻两项或多项加减乘除的:

如1,1,5,13,41,()=>相邻两项相加=>2,6,18,54=>后比前都 

  是3倍,接下来是162,所以括号是162-41=121

6.自身变化的(自加,自减...)168+1+6+8这种...

  或者拆项的1913,2115,2317这种(一般都是数值比较大,像上了3位或4位数那种的...其实这种类型熟

  练了一般都可以直接感觉出来的...)

  还有一种是化为分数的,比如:

4,3,2,5/4,()=>4/1,6/2,8/4,10/8,(12/16)分子跟分母都有了一个

  新的有规律数列.

7.长数列:

一般考虑分组,或者首尾相加/乘...

8.转化为两数相乘形式,这两数分别是另一种数列:

3,15,35,63,()=>1*3,3*5,5*7,7*9...这种。

 

9.全分数数列,如果不能直接看出规律,首先考虑通分,然后是倒数、后项比前项等等...

10.另外特别注意几个敏感数字:

-7,26...这些,看到它们就应该立刻想到-2的3次方、3的3次方...

     

 11.最后是1,1/x的这种数列,即是某个数的0次方,X的负n次方...所以前面一般跟着几个跟X相关的数字的几次方。

如25,-3,(),1,1/9=>(-5)2,(-3)1,(-1)0,1-1,3-2

       。

 

     

     还有好多...这个最好还是靠大家自己总结,才会有个比较好的印象,而图形推理也是同样道理,总之有空没事就拿出一两道来做,刚开始一天一定要大量做,久了就可以一天做个几题,保持那种感觉就行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到论坛上有人发题就想答的一个原因..呵呵实在是有点条件反射了...其实省考这两部分还是挺容易拿分的,因为都偏简单一些。

练习材料:

论坛上有个“05-07年的数推合集”,找个两天周末做一遍,不懂的就直接看解析,基本题型就明白了...

                       图形推理附件那份资料不错,还有可以找一些IQ网站做一下,但记得要限时间。

                      考完的当天晚上就有人发布了这个网站:

                      08年3月省考里面一共就只有10道图形推理,居然有7道在这个网站上面原题照搬.. 

                      有点不可思议,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做假,在考试完才做的这个网站...

                      不过去年的图形确实是偏简单了点,这几个一般都很快就做出来了,所以倒也没什么..

                      至于今年难度怎样就不知道了。

刚好这个月很忙很忙...周末居然加班了

,而且还加班到现在才回来,

继续更新...   

     

            

     

                                                     二.数学运算

       相信这个是很多人都比较头疼的问题,看过论坛许多调查:

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最费时间、把这部分放到最后面做,优先放弃的。

当然职位竞争不会太激烈的,把时间全花在其它部分上也是一种选择,但前提是你其它部分准确率都很高。

在现在这种形势下的考试,我相信这次省考报考人数一定会创个新高的,看其它省份的省考就明白了,万军共挤独木桥...对于广东省考来说,这10分其实很好拿,如果是去年那种难度,那选择全部放弃就实在太可惜了...以下是我之前的复习过程,供大家参考一下吧,毕竟经验这东西适合我自己未必适合别人,还是得自己多总结...

       近3-4年各省市的数学运算真题(我归纳整理完了会放上来...)做几遍,每一遍给自己限定的时间都要逐渐缩短,我的第一遍并没有做,而是找答案看解析,第2遍才是正常去做,第3遍则是找一找每道题的快速解答方法,只要是选择题就一定会有巧解的突破口,就算做不出来也要学会蒙。

也许你会说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些事,其实这跟我们生活中一种现象同个道理,每一次朋友聚会经常会有人说没时间去,大家都有了工作确实都会很忙,一次两次可以谅解,但是每一次都这样,谁会相信呢?

说实在的,只是有没有这份心罢了。

既然你想把它学好,每一天抽出点时间来练习还是必要的,而且真的专注着去做,完成上面这些任务花费的时间也不可能会很多,几个晚上就已经足够了。

要知道,真题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复习材料,所以一定要啃透它们。

况且数学运算这一块,就省考的题型来说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毕竟题目都不是太难...

自己总结的一些比较实用的代入法:

1.直接用选项代入原题,试验次数不多的,就直接代:

比较常见的是那种赢一场得x分,输一场扣y分,一共进行N场,求得多少分那种题目,当然还有很多,要注意快速观察;

2.比如碰上X比Y多10%,就可以直接选一个X的11倍的答案,其它的类推;

3.假设X:

Y=3:

2,而且选项都是整数,则答案肯定是3的倍数,其它的类推;

4.假如甲是乙的1/2,则甲+乙总数是3的倍数,依次类推。

这个经常会运用到。

5.两数相等,其总数是偶数,4数相等--4倍...:

比如题目只知道合唱团甲队里男女比例3:

4,乙队男女比例4:

3,而且两队人数相等,求整个合唱团人数,那么答案就优先选择偶数的;

6.比如根据常识来代的:

浓液混合后浓度,介于混合前两个浓度之间... 

  .......

      这些都需要自己慢慢去挖掘,还有各种基本题型的解法:

年龄、行程、牛吃草...这个我也在整理中,当作一些公式来运用也不错,但是数学这东西最忌讳的还是死记硬背,所以最好也还是大家自己概括一下,用一些自己才看得懂的语言来做笔记效

果也会很好... 

  

          

                                                       三.片段阅读

        

       这一部分在去年省考改革后居然有20道题,占到全卷的1/5了,所以自然也得着重应付。

但是说真的在平时的练习和真正考试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根据语感去选答案,相信很多朋友也是这样的。

确实是这么多年来通过语文的学习还有写作慢慢累积起来的感觉,但是总结过公考这方面的题型后,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技巧性东西的...      

       片段阅读做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先看问题,接着看原文,再找选项。

因为知道题目是属于哪种提问方式非常重要,很容易就会发生审题错误的悲剧...我自己把它们分成几种类型:

普通概括、推断类、观点类、细节判断、指代、补充词语或句子、排序衔接、标题类等等;还是跟上面说的一样,我觉得最好根据自己的思路或习惯来进行总结,毕竟每个人想法都是不同的,所以这些大家就当做参考吧...

 

1.不管是哪一类的,都要注意一些关键词,最好在题本上面标一下,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前后就是答案了,所以这样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比如:

表示转折的:

但是、可是、不过、却....

表示结论的:

因此、所以,总之...

像“否则”这个反面词语,则应该着重注意它前面的内容;

前面一句话,然后出现“更”、“才”字的,要特别注意后面的内容;

还有表条件、表递进这些关联词,等等...

找个比较典型的例题吧:

       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必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B.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核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

C.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

D.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

这题算是比较简单的,当然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首先看问题,知道这是个主旨概括类的题目,答案可以直接在原文找出,然后找关键词,“更重要”很显眼,标一下后面的内容,直接就可以得出答案是B了...这个也算是大众化技巧了,但可以自己多思考多运用,练熟了自然能快速地把题答出来。

2.大多数片段阅读都是集中在“主旨概括”跟“意图推断”这两种类型上,所以经常会混淆,主要是提问的方式不一样:

像概括类的提问偏向于说明的:

这段话介绍的是、谈的是、讲述的是...

推断类的则经常带有“意”和“想”字:

这段话意在强调、想表达的是、可以推出的是...

概括类的一般都可以在全文中直接找到原句,推断类的则相反,往往那些表达段落表面意思的句子,也就是选项里面照搬原文的,基本都可以排除...

3.观点类:

提问方式一般是“作者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这类题型突破口主要是一些关键词,像“我认为"、“XX专家认为...”后面的内容一定要特别注意。

而且观点有正反面之分,所以也要多加留意,正面的通常会说“就像XX人所说的那样...因此...”通常“因此”后面的东西就是答案了;

反面则是要注意“大多数人认为...”等等之类的词语,后面经常就会加个“但事实上...”,所以看到这几个用在一起的词语,就得有一种感觉,注意到“但”字后面的内容...

4.具体细节判断类的,有点像资料分析里面那种很烦人的题目:

就是4个选项,选哪个最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那种的。

需注意每个选项的每个字,这种题目经常会偷换概念,比如题目本来只是说某个政策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太明显,但选项里面却说人民对有没有这个政策不是很在乎,这就是典型的偷换了,有时甚至是只偷换一个字,在考试中由于时间的紧迫,很难做到像平常那样悠闲地看题,很容易就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要特别的小心...另外,如果是选那种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我都会从D项开始往回看...

5.太过绝对化的不选。

出现什么“无论..都”“所有”“最”...这些都是过于绝对化,一般直接就排除了.

6.引入各种详细数据的,那部分直接粗略看过去就行,因为通常都是无相关的内容...

 

      后面那几种类型就不具体说了,更多靠的真的就是语感了...当然也可以总结出一些适用于自己的经验,技巧并不是死的,要学会变化,熟能生巧才可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才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总结。

                 

                                             四.资料分析

         省考的资料分析是15道题,一般是一篇文字材料题,一篇表格题还有一篇图形题。

假设在时间非常充裕的情况下,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15题拿下。

但是实际上在考试中本来就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现在的题目计算量越来越大,往往在你把一道题完完整整地计算下来后,时间一不小心就已经过去几分钟了...公考里面数学类的都是这样,最忌讳的就是跟题目较劲。

但跟数量关系那部分有点不一样的是,比较少会有那种一眼看上去没思路的感觉,一般都可以在原题中找到计算量,所以更多的是考察把握资料的能力和计算的速度,也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地多用一些速算的方法和技巧来解题。

自己的一些笔记概括:

1.估算和看尾数。

这应该是用得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了,比如经常碰到的那种3298/43和4557/51就可以看成80和90,所以明显后者大。

2.化百分数为分数进行估算,比如2535*27%,这样一眼看上去就差不多是2535/4=600多,因为27%接近1/4,估算一般都是适用于选项相差大一些的情况,相差不大的最好还是细算。

3.经常会碰到说今年产值是X,增长率是t,所以去年就是X/(1+t),这个就可以转化成X*(1-t),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估算,左边会略大一点点..

4.两年混合率增长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r2+r1×r2;

5.跟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