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657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1 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docx

第三章1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

第三章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发展与特点

•第二节中国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

•第三节中国的城镇化

1

【概念辨析】

1人口出生率

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2人口死亡率

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死亡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2

【概念辨析】

3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反映了人口的上升、稳定或下降的规模和趋势

■国家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

3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发展与特点

一、中国的人口规模: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我国是人口统计连续且经历时间最长的国家→→征兵、赋税等。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

【中国人口的规模特点】

■从古到今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949年后,我国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0%左右。

4

5

图中国人口增长变化阶段

6

封建社会以前,人口数量维持在大约1000万的水平,基本停滞不前;

封建社会前期、中期,人口数量在1300多万到将近1.1亿之间反复振荡,呈现出周期性大波动的特点;

封建社会后期,到清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数量稳定突破1亿;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是人口数量高速增长的时期;

1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的人口发展

7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战乱、饥荒、瘟疫等,人口数量在徘徊中增加;

■到新中国成立,人口总量达到5.4亿。

(一)旧中国的人口发展

1发展历程

原因:

基数已经很大(4亿)

8

9

(1)人口增长缓慢

从夏到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其中奴隶制时期约为0.6‰,封建制时期约为1.2‰,半殖民半封建时期约为2.1‰。

(战争、灾荒、瘟疫)

(2)人口数量周期性波动巨大

旧中国人口的发展随着皇朝兴衰和更替,呈现出巨大的周期波动。

在旧中国4000年人口变动曲线上,有几个波峰和波谷。

2发展特点

10

战国时代

3200万人

西汉

6500万人

盛唐

9000万人

北宋和辽代

1.15亿

明代中期

1.5亿

清朝道光年间

4.4亿

波峰:

11

东汉末年至三国之初,人口剧减2/3;

秦末汉初,人口减幅1/2;

西汉末年,人口减幅1/2;

明末清初,人口减幅1/2。

波谷:

12

(3)人口分布格局的凝固和突变

◆凝固:

旧中国的个体小农生产方式决定了人口对于土地的依赖和眷恋,使人口分布长期处于凝固状态,迁移、流动较少。

◆突变:

但当发生巨大的社会动乱(战乱、强灾害等)时,会造成人口大量的死亡或迁移,引发人口分布格局的突变。

2发展特点

13

(二)新中国的人口发展

1新中国建立以来,人口规模始终保持在世界人口的1/5以上

一、中国的人口规模: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表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

14

(二)新中国的人口发展

2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规模增长很快

◆1949至2000年,人口总量由5.4亿增加到12.95亿人,年均增长率为17‰以上(比半殖民半封建时期快了7倍多)。

◆除了20世纪6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时期,我国人口一直呈直线上升,但增速呈现降低趋势。

一、中国的人口规模: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15

图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

16

(二)新中国的人口发展

2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规模增长很快

◆每增加1亿人口所用时间一般在10年以内。

表中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

17

(二)新中国的人口发展

3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图中国人口指标变化及发展阶段(1949-2005)

高增长期

高增长期

计划生育控制期

低谷期

18

(二)新中国的人口发展

3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1949-1957)

人口出生率30‰以上,死亡率迅速下降(50%以上)

年均自然增长率22.4‰,年均净增1311万人

◆低谷期(1958-1961)

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回升,平均自然增长率为4.6‰

1960年,死亡率高达25.43‰,人口负增长

19

(二)新中国的人口发展

3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1962-1973)

年均自然增长率25.6‰(峰值:

1963年33.33‰)

人口从6.7亿猛增到8.9亿,年均净增1946万人

◆计划生育控制期(1973年至今)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同步在波动中下降,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10‰以下,此后稳中有降,2005年达5.89‰

1973年开始计划生育,到20世纪80年代初将计划生育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即实行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政策,大见成效。

20

庞大的人口数量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数量过多仍然是中国当前第一位的人口问题。

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尽管人口年均增长率下降,但是,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历史最高峰值。

随后就在这一水平上稳定下来。

即我国人口仍要净增3亿多。

21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次重大转变

1由旧中国的“原始型”转变为50-60年代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

◆1930年代,人口出生率38‰,死亡率33‰,自然增长率5‰。

(两高一低)

◆1965年,出生率37.88‰,死亡率9.5‰,自然增长率28.38‰。

(高低高)

主要原因:

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成为世界上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22

2由50-60年代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转变为现在“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型。

年份

死亡率‰

出生率‰

1965

9.50

37.88

1975

7.32

23.01

1985

6.38

21.04

1995

6.57

17.12

2001

6.43

13.38

2005

6.51

12.40

23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域差异

由于地域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构成、民族构成、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域差异显著。

从地域来看,按照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可以把人口分成三个类型:

(1)自然增长率<4.2,低增长型,省份有:

上海,北京,辽宁,天津,江苏,湖北,黑龙江,吉林,重庆,内蒙古,浙江,四川,陕西等。

24

(2)自然增长率介于4.2-8.5之间,中等增长型,有:

山东,湖南,河北,福建,安徽,河南,甘肃,山西,广西,广东等。

(3)自然增长率大于8.5,高增长型,省分有:

江西,海南,云南,贵州,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

我国各省市、区之间人口的死亡率的差异比较小,最低宁夏为4.86‰,最高为云南7.3‰。

而出生率的差异很大,最低为上海5.41‰,最高为西藏18.83‰,相差很大。

25

三、人口压力和理想适度人口

从1949——2005年,中国人口由5.4亿增长至13.07亿(2005年13亿),增幅达1.42倍。

由于人口总数庞大,人口增长过快,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长期承受着沉重的人口压力。

1.人口压力表现

(1)人口总量大,增长快,不利于更多地增加积累和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2)人口总量大,增长快,就业压力大。

(3)人口总量大,增长快,不利于迅速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

26

(4)人口总量大,增长快,还显著加大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致使全国许多地区生态平衡上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风沙侵蚀、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等。

控制人口数量,减缓人口增长速度,仍然是今后一段长时期内中国入口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27

2.理想适度人口

所谓理想适度人口,一般定义为能带来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

但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将理想适度人口重新定义为:

按适度消费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土资源可以承载的相对稳定人口。

28

◆在人们的各种物质消费中,对人口规模起着最关键制约作用的因素是粮食,其生产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国土资源的人口承载量。

◆综合各方预测,中国的理想适度人口目标,可望在2040—2050年间实现,其人口总量为15.7—16.0亿。

29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第三章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发展与特点

一、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次重大转变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1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一)人口的自然结构

1性别结构不均衡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性别比

出生人口性别比

城市、镇和乡村性别比分别为:

112.8、116.5和118.1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几千年封建文化的“重男轻女”传统,“男尊女卑”、“传宗

接代”等观念造成性别比严重失调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强烈的性别偏好,在生育数量的限制

下,通过各种手段得到男孩,加剧了性别比的失调

性别比城乡差异显著

2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2年龄结构进入成年期

人口红利

开始面临老龄化问题

未富先老

就业压力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3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人口红利

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dependencyratio)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人口红利”期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抚养负担轻

◆是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4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age-sexpyramid)

人口金字塔图,以图形来呈现人口年龄和性别的分布情形。

◆以年龄为纵轴,以人口数/比重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图形,其形状如金字塔。

◆金字塔底部代表低年龄组人口,金字塔上部代表高年龄组人口。

◆人口金字塔可分为三种类型

年轻型:

塔顶尖、塔底宽。

成年型:

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在塔尖处才逐渐收缩。

年老型:

塔顶宽,塔底窄。

5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人口金字塔变化

6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7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人口年龄结构带来的就业压力与养老压力

一方面中国面临着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化而

逐渐形成的人口老龄化的沉重负担。

与世界发达国

家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而

且是在国家经济水平并不高的情况下“未富先老”。

另一方面,中国面临劳动力人口(15~64岁)增

加形成的就业压力。

中国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所

占的比重已达到了70%以上,中国将较长时期被就业

压力所困扰。

8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1民族结构与特征

【民族结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

◆除汉族以外的各族人口总数为10643万人(五普),占总人口的8.41%,又称为少数民族;

◆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17多万人;

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仅有2965人(五普)。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9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1民族结构与特征

【民族特征】

(1)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五普与四普相比,汉族人口增长11.22%,各少数民族增长16.70%。

原因:

我国实行相对宽松的民族生育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国土东半部汉族聚居,西半部少数民族集中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及周边地区,及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区。

重心:

西北和西南,云南少数民族最多(25个)。

10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图中国的民族地域分布

11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1民族结构与特征

【民族特征】

(3)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经过几千年的民族交往、迁移、融合和发展,已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基本空间格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民族分布类型:

类型一:

少数民族人口分散,分布范围广(回族、满族等)

类型二:

是少数民族人口连续,分布范围广(蒙、藏、维、壮等)

类型三:

某些民族由于历史迁移原因,分布在相距较远的几个集中地区(如锡伯族)

12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锡伯族与西迁节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

◆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

◆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

13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锡伯族与西迁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至新疆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

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

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

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所以当前也有部分民族学者认为应该叫“西征节”更为准确。

14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伊犁将军府

15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锡伯族与西迁节

16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1民族结构与特征

【民族特征】

(4)汉族聚居于平原和丘陵,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

以农耕为主、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分布部位较低

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分布部位较高

尚以游耕游牧甚至刀耕火种方式为主,经济文化最落后的民族分布

部位则最高

汉族主要聚居于海拔200~700m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及丘陵区

土家族、苗族分布在400~1000m

傣族、布依族集中分布在700~1500m

彝、羌、纳西、傈僳(lìsù)等族居住在1500~2500m

藏族则分布在3000~4500m的高原上

四川省案例

17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1民族结构与特征

【民族特征】

(5)城镇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乡村复杂

上海12个市区中民族成分最多的达35个

北京的市区民族成分有56个

民族成分最单纯的是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和藏北高原,

其中6县都仅有藏、汉两个民族成分,

是全国人口民族构成最简单的地区。

18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2文化素质结构与特征

【特征一】

◆文盲人口大幅度下降,文化素质显著提升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1949年,15岁及以上有80%的人为文盲;1964年,62.4%;

1990年,22.2%;2000年降至9.1%。

但是,我国文盲的人口基数大,2000年为8700万人,比德国人口总和还多。

19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2文化素质结构与特征

【特征二】

◆文化素质的地域发展不均衡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文盲人口中有3/4分布在农村(城乡差距)。

文盲率超过15%的省区集中在中国西部的西藏、青海、贵州、甘肃、宁夏和云南(地区差异)。

→→极大影响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

20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3就业结构与特征

【特征】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从业人口

1.8亿

7.2亿

(1949年)

(2000年)

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从83.5%连年下降到50%;

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从7.4%波动上升到22.3%,

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从9.1%增加到27.7%。

◆从业结构(1952-2000)

中国正处在

传统型

与现代型

职业结构

转型时期

21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空间差异】

◆较高的5个省、直辖市:

依次是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其中北京、上海在10年以上;

◆较低的5个省、自治区:

西藏、贵州、青海、云南、甘肃,均在6.5年以下,其中西藏仅有3.23年(2000年)。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3就业结构与特征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22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4城乡结构与特征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特征一】

◆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中国城镇人口比例从1952年的12.6%增加到2000年

的36.22%,人口数量增加6.4倍;

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则从1949年的2740.6万人增

加到2000年的24434万人,增长了7.9倍

23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4城乡结构与特征

【特征一】

◆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2000年以来,城镇人口比重呈快速增加趋势

图中国城乡人口构成变化(1949-2005)

24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4城乡结构与特征

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特征二】

◆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速高于中西部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外来移民的比例增加,城市人口增加明显加速,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25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26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二)人口的社会结构4城乡结构与特征

【特征三】

◆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200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10.20年低2.87年。

图中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

全国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基本上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尚处于普及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

27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第三章中国人口与城镇化

图中国各省、市、区(不含港、澳、台)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城乡差异

【受教育年限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

西藏(5.39年)、青海(4.62年)、甘肃(4.33年)

◆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28

第三章中国的人口及城镇化

•第二节中国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

1

一、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2003年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35人/km2;

◆亚洲平均120人/km2;

◆世界平均47人/km2。

中国人口的空间布局受自然条件和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2

我国东西部的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1人/km2),大致相当于黑龙江省的爱辉与云南省腾冲之间的连线,也称作“人口分界线”,即“胡焕庸人口线”。

3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1953年)

4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1982年)

5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2000年)

6

◆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的中国人口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宏观格局稳定存在;

五次人口普查所绘人口密度图,“胡线”对应的人口密度从1人、10人,增加到50-100人,但大格局不变。

◆西部人口稀疏区空间范围动态变化不大,而东部人口相对稠密区有明显的空间扩展,即人口高密度区在增加。

通过人口密度分布图对比分析(1953-2000)可知:

7

一、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1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1)“胡线”东南侧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42.9%,人口占全国94.3%;

◆地势平缓,气候暖湿。

◆平均人口密度为284人/km2,以江河沿岸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人口最为稠密。

Eg.珠江三角洲1000人/km2;长江下游和杭州湾沿岸平原900人/km2;黄淮海平原和四川盆地600—700人/km2。

8

一、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1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胡线”西北侧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57.1%,人口占全国5.7%;

◆地势高峻,气候干冷;

◆平均人口密度13人/km2,人口集中于河谷地带和绿洲;

◆其中以藏北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主的无人区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0%。

帕米尔高原、阿拉善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仅在1人/km2左右。

9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变化

/

/

10

一、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2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少

◆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水源丰沛,交通方便,有利于生产发展和人口聚集。

距海岸距离km

占全国总人数%

平均人口密度

<200

64.9

458

200--500

17.2

226

500--1000

7.7

160

>1000

10.2

23.6

表中国人口分布与距海远近的关系(1995)

11

表中国的人口密度与距海距离(1953-2000)

人口密度:

人/km-2

12

一、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3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而迅速降低

表中国的人口密度与海拔(1953-2000)

13

◆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的最低高程并不是沿海,而恰恰在地处亚欧大陆核心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其中居住在海平面以下的约有16万人。

◆中国(也是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的最上限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唐古拉山南坡;共约有2万人定居在海拔5000—5200米之上,而季节性人口分布(放牧)的上限可达到5500米。

【人口分布的最低点与最高点】

14

[补充]

【中国人口分布的“六多六少”规律】

◆东部多、西部少;

◆平原、盆地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区少;

◆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