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5121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docx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

(1)

 

第一章  股市短线战机的捕捉

 

1.技术角度分析

 

短线操作是股场高手的游戏,要求股市知识功底深厚,熟谙庄家操盘手法,心理素质上佳,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时间时刻关注庄家的一举一动。

短线选股关键在热点,投资者对热点的形成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同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成交量

股谚曰“量为价先导”,股价的上涨,一定要有量的配合。

成交量的放大,意味着换手率的提高和平均持仓成本的上升,上档抛压因此减轻,股价才会持续上涨。

有时,在庄家筹码锁定良好的情况下,股价也可能缩量上攻,但缩量上攻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否则平均持仓成本无法提高,抛压大增,股价就会缺乏持续上升的动能。

因此,短线操作一定要选择带量的股票,对底部放量的股票尤其应加以关注。

图1.1星湖科技的底部放量

图1.2国海证券的底部放量

 

图1.3老白干酒在关键位置的突破放量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

(2)

第一章  股市短线战机的捕捉

1.技术角度分析

(2)图形

短线操作,除了应高度重视成交量外,还应留意图形的变化。

有几种图形值得高度关注:

W底、头肩底、圆弧底、平台、上升通道等。

W底、头肩底、圆弧底放量突破颈线位时,应是买入时机。

这里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必须放量突破方为有效突破,没有成交量配合的突破是假突破,股价往往会迅速回归启动位;二是在低价位的突破可靠性更高,高位放量突破很可能是庄家营造的“多头陷阱”,引诱散户跟风,从而达到出货目的。

许多时候,突破颈线位时,往往有个回抽确认,这时也可作为建仓良机。

 

图1.4华微电子与酒鬼酒的底部形态

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可在股价触及下轨时买入(特别当下轨是10日、30日均线时),在股价触及上轨时卖出(图1.5)。

 

图1.5天山纺织的上升通道形态

(3)技术指标的运用

技术指标的用法不外乎三种:

协同——股价与指标同步;交叉——长短线金叉与死叉;背离——股价与指标不一致,股价趋势向上,指标反而走平或向下,股价趋势向下,指标反而向上或走平。

这里重点分析短线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MACD指标。

 

图1.6深深宝A的“底背离”图形

 

图1.7江西铜业的“空中加油”图形

 

图1.8万科A的“死叉不死”图形

注意,牛皮市道中MACD指标将失真。

当价格并不是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运行,而是保持水平方向的移动时,我们称之为“牛皮市道”,此时虚假信号将在MACD指标中产生,指标DIF线与MACD线的交叉将会十分频繁,同时柱状线的收放也将频频出现,颜色也会常常由绿转红或者由红转绿,此时MACD指标处于失真状态,使用价值相应降低。

 

图1.9北方导航的底部“二次金叉”图形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3)

 

第一章  股市短线战机的捕捉

 

1.技术角度分析

(4)均线运用

中短期均线密集交织之后形成的多头短线战机的捕捉(图1.10,图1.11,图1.12)。

 

 

图1.10德赛电池日K 线图

 

图1.11深圳华强日K 线图

 

图1.12深天马A日K线图

 

总结:

均线的共振现象所带来的能量叠加,将促使正向行情的爆发。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4)

 

第一章  股市短线战机的捕捉

3.龙虎榜数据阻击

如何分析龙虎榜数据?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

①对比卖方力量,买方力量越强越好。

②买方中,出现机构席位越多越强大就越好。

③龙虎榜数据分析只是操盘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看龙虎榜数据进行操作。

一定要结合个股的技术走势进行综合分析。

④基本面或者题材。

龙虎榜数据的短线战法在我看来有如下几个核心条件:

①攻击性的技术形态;

②机构重金介入;

③偏暖的大盘环境。

④最好有板块效应,或者有爆发性的题材。

 

众所周知,一只大机构建仓的个股往往存在较大的机会,特别是中短线机会,而一只股票被大机构建仓,通常是可以在公开交易数据中查找到相关踪迹的。

沪深证券交易所每天都会公布相关个股的交易数据,即市场所说的龙虎榜数据。

相比其他资讯而言,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大家与其四处打听小道消息,还不如花心思研究这些龙虎榜数据,定可从中挖掘出相应的战机。

然而,龙虎榜数据的解读也是有相关技巧的,如果不懂其中的玄机,那就有可能错把陷阱当作机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开始论述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龙虎榜战法的适用范围。

正如每一把枪都有它的射程一样,每一种操盘手法也有它的适用范围,龙虎榜战法自然也不例外。

龙虎榜数据里战机的挖掘,主要的思路是发现主流资金的流向并跟随,归根到底还是对主力的跟随行为。

因此,主要适用于1000 万以下的中小规模资金。

很多中小盘的个股,当天买入最多的席位也就一两千万元,甚至只有几百万,如果你投入几千万,那你就足以明显地影响股价,你就成了其中的主力,那就要用主力的思维、主力的操盘方法去运作,而不是龙虎榜数据的跟随战法。

(1)对比卖方力量,买方力量越强越好

买入的前五个营业部的总资金远大于卖出的前五个营业部的总资金,说明当日主动介入的资金多于主动退出的资金,这当然有利于股价的进一步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买入第一名营业部的资金量越大越好,最好远远大于卖出第一名营业部的资金量。

因为买入第一名的营业部极有可能是主力的大本营,如果主力大本营的资金量都不能强于卖出第一名的资金量,那显然不是好现象。

在图1.20 中,数据显示至少有两个特点:

其一,买入第一名的营业部——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中山北二路证券营业部当日累计买入3446 万元,远大于卖出第一名的营业部——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义乌稠州北路证券营业部的895 万元。

图1.20上交所2011 年6 月23 日华鼎锦纶的龙虎榜数据

其二,买入前五名营业部的资金量加起来,远远大于卖出前五名营业部的资金量总和,说明买入力量远强于卖出力量。

接下来看看华鼎锦纶的后期走势,如图1.21。

图1.21华鼎锦纶的日K 线图图1.22共达电声龙虎榜数据

图1.22 是共达电声 2012 年3 月1 日的龙虎榜数据。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上述特点。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5)

 

第一章  股市短线战机的捕捉

3.龙虎榜数据阻击

(2)买方中,出现机构席位越多越强大就越好

虽然市场上有一部分机构热衷于做短线,操盘水平也不一定很高,但无可否认,机构在整体上比起中小投资者来说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尤其是在资金规模、研发水平上。

因此,大部分机构对目标股票的基本面要求是比较高的,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筛选,相对而言更经得起考验。

此外,大部分机构比较稳健,较少像一般中小投资者那样热衷于追涨杀跌。

因此,如果龙虎榜数据里显示“机构专用”的席位越多,并且机构介入的资金越大,那无疑对股价的进一步上涨是非常有利的。

图1.23共达电声日K 线图

我们来看相关的案例——庞大集团。

图1.24庞大集团2012 年2 月13 日的龙虎榜数据

从图1.24 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买入的力量远远强于卖出的力量。

无论是买入第一名的资金量跟卖出第一名的资金量对比,还是买入前五名的总资金量跟卖出前五名的总资金量对比,都是如此。

其二,买入的前五名中,有三个“机构专用”席位,共买入1600多万元;而卖出的前五名中虽然也有一个“机构专用”席位,但卖出的资金量只有348 万,规模较小。

因此,总体上机构是大力介入的,这对股价接下来的上涨无疑是有利的。

如此良好的龙虎榜数据,再结合平台突破的强势技术形态,庞大集团的上涨也就水到渠成了(图1.25)。

图1.25庞大集团日K 线图

卖出的五个席位中,允许出现“机构专用”的席位,但越少越好,而且卖出的金额越少越好。

如果卖出席位中,“机构专用”的席位较多,或者机构卖出的数额较大,那么即使机构整体买入的力量远大于机构卖出的力量,那我们也应该谨慎看待。

因为,机构大举介入的同时,如果卖出席位中“机构专用”的席位较多,或者机构卖出的数额较大,那说明机构内部的分歧很大,博弈较激烈,短期具有不确定性,会有震荡。

我们作为局外人,最好等局势明朗之后再考虑介入。

更何况,市场中还有一大把好股票,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7)

 

第一章  股市短线战机的捕捉

3.龙虎榜数据阻击

(3)龙虎榜数据分析要结合个股技术走势进行综合分析

龙虎榜数据是非常有效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把握到很多战机,甚至有些机构专门以此为生。

但是,龙虎榜数据分析只是操盘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仅仅看龙虎榜数据就进行操作。

在实际操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个股的技术走势、具体题材等进行综合分析。

一只股票大形态的形成,上升趋势的构成,是各路资金集中意志的反映。

这类大的形态、趋势的形成,没有充分的资金、充分的时间,有可能吗?

以大的圆弧底为例,这类大形态的形成,至少可以反映以下几点:

其一,主力花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进行构筑,消耗了大量的资金,吸纳了一肚子的筹码,统一了各路筹码的意志,难道仅仅是奔着10%、20%的目标而来吗?

不会的,主力花了那么多人力、财力、物力,煞费苦心地谋篇布局,其志向必定不小,上涨目标必定不小——人家就是奔着翻倍行情甚至更高涨幅而来的。

其二,股价的形态磨得如此完美,该洗的都洗出去了,场内的筹码意志会比较一致,这样在股价拉升时,抛压会比较少,股价的爆发自然也就更为容易了。

其三,大的圆弧底构筑完成,会吸引更多的眼球,会得到市场中各路技术派人士的认可和跟进,如此,股价有上涨会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因此,技术形态直接决定了龙虎榜数据对我们而言是否有可操作性。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技术形态本身并不产生威力,当大家认可它时,它就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因此,股价的技术形态具有攻击性,再配合龙虎榜的强势数据,出击的成功率就很高。

这里说的技术形态具有攻击性,是指股价在中低位,经过充分的蓄势整理,展开上涨之旅。

比如图1.26 中,猛狮科技2012 年7 月25日的技术走势中,虽然当日以涨停报收,但股价自上市以来连续上涨已经翻倍,这时的攻击性就很有限了。

我们来看相关的实战案例——华鼎锦纶。

相比前面的图1.21 可看出,2011年6 月23 日华鼎锦纶以涨停的方式向上突破,技术形态颇具攻击性:

同一区域内两个并排着的涨停板,中间夹杂着小阴小阳线,并且都在两涨停的价格范围内波动,阳线放量阴线缩量,形态堪称完美。

此时再配合良好的龙虎榜数据,我们出击的成功率就会非常高。

图1.26猛狮科技日K 线图

(4)基本面与题材

基本面的改善或题材的配合为什么很重要?

因为股价的爆发,关键是要找到能促使股价上涨的爆发点。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每一个现象背后,都有其缘由。

同样的道理,股价能够爆发,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

否则,凭什么这只股票价格上涨而别的股票价格下跌?

凭什么这只股票价格涨得多而别的股票价格涨得少?

这条规则,无论是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还是在我们这样的新兴国家的资本市场,都是适用的。

所不同的是:

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里,股价上涨背后的逻辑比较经得起考验,更多的是建立在业绩增长的基础上;而新兴资本市场里,经常会出现纯粹概念性、题材性的炒作。

这样的炒作由于没有坚实的业绩作后盾,股价最终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兵法上讲究“师出有名”,主力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同样如此。

正常情况下,涨价因素对上市公司的股价是有很大影响的。

为何如此?

因为上市公司产品价格的提升,最终会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

而业绩,是股价得以维持的根本。

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个股,即使被疯狂爆炒达到几倍的涨幅,最终都会哪里来回哪里去。

图1.27浙江东日日K 线图

因此,业绩,而且是持续的业绩,才是股市的王道。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产品价格的上涨,并不必然会大幅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而是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

如果上市公司产品涨价之后,销量大幅减少,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的业绩非但没有增长,反而会明显减少。

这对股价来说,就是明显的利空了。

只有那些缺乏价格弹性(即涨价后销量也不会明显减少)的产品,产品的涨价才会增加上市公司的业绩。

比如,某高级轿车提价20%,那消费者就会转向同等级的其他品牌轿车,导致该公司最终卖出的车辆数额大幅减少50%,那么当年该公司的业绩会明显减少。

而茅台酒因为供不应求,即使提价,依然有很多人争相购买。

如此,自然会大幅增加上市公司的业绩。

第二种可能:

涨价的产品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很小,那么即使该产品价格翻倍,那最终对上市公司的总业绩也不会有明显影响,进而对股价的影响也会很小。

比如说,万科的2012 年半年报显示,房地产、物业管理外的其他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只有0.5%,那么这些“其他业务”即使提价一倍,对万科业绩的贡献也很小,自然就不能对股价产生明显的影响了。

表1.1万科2012 年中期主营业务概况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营业利润(万元)

毛利率(%)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房地产(行业)

3021792.88

1128493.48

37.35

98.36

物业管理(行业)

35058.13

5291.15

15.08

1.14

其他业务(行业)

15421.11

11069.99

71.78

0.50

合计(行业)

3072299.12

1144854.60

37.26

100.00

 

上市公司的产品涨价,又可以分为周期性的涨价和不可逆转的涨价,其中前者居多。

周期性的涨价,是指受到宏观经济回暖、行业景气周期回升等影响,产品需求回升,因而阶段性地提高产品的价格;而未来经济回落、

产品需求减少,价格又会降下来。

就这样,产品价格周期性地涨跌。

比如,2012年6 月份开始,草甘膦价格大幅上涨,催生了江山股份、扬农化工、新安股份等阶段性牛股。

图1.28草甘膦价格走势图与江山股份日K 线图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8)

 

第二章 股市长期上涨的动力源泉

1.生活中处处显生机——从产品需求角度挖掘长牛基因

传奇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选股时,特别喜欢亲自从生活中感受公司产品的好坏,如果不能亲自感受,他也会问出名堂才肯罢休。

美国华尔街就流传着彼得·林奇的一个投资故事,有一次,彼得·林奇正在为他的选股标的烦恼,突然听到他太太满意地说:

“还是这个牌子的丝袜穿起来比较舒服。

”彼得·林奇好奇地走向他太太,问道:

“你们女人穿的丝袜有什么不一样吗?

”他太太就告诉彼得·林奇,有些公司的丝袜要多糟有多糟,但是这家公司的丝袜耐穿不易破,又贴身舒服。

就像巴菲特觉得男人每天都会用到刮胡刀,所以跑去买吉列公司的股票一样,彼得·林奇也想到女人每天都会穿丝袜,所以投资丝袜公司获利也应该不赖。

最重要的是,彼得·林奇还可以经常问太太产品使用的心得,以便时时盯住这家公司的营运及产品竞争力。

后来就有了他的投资名言:

“我宁可买太太穿的丝袜的公司股票,也不愿意买看不太懂的科技公司的股票。

回归到我们A 股,要像大师彼得·林奇一样抓住一些大牛股其实也并非难事,如果从低点开始一直持有贵州茅台到现在收益是多少,如果我们一直持有云南白药到现在的收益是多少……碰上这些牛股,或许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梦想。

然而现实是,在A 股市场,这样的牛股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使遇上,也不一定有耐心长久地守候。

那么,这些牛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找出这些特点,或许就能发现这些牛股上涨背后的逻辑,这些特点可能就是它们的“牛股基因”。

循着这样的思路,找出一批有着类似基因的公司,或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你认为赚快钱不是你的长项,那么就尝试去找出慢牛吧,当我们拭去蒙在双眼表面的浮华,安心从公司经营状况等基本面入手,是完全可以挖到自己的“菜”的。

因为这种机会不是靠猜或靠碰,而是更具有确定性,相对来说概率更高。

事实上,历史牛股多源自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需求量极大的产品。

不少牛股在爆发时期,其核心产品通常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老股民一定还记得20 世纪90 年代的四川长虹,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该股从20 多元涨到了最高320 元。

据历史信息,四川长虹是国内最早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要知道在这之前,彩电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所占据。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四川长虹展开了市场占有率的争夺战,似乎一夜间就成为市场中供不应求、炙手可热的外资品牌替代产品,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当时更有“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有一台是外资品牌,还有一台才是其他国内品牌”的说法,四川长虹也就此坐稳 “彩电大王”的宝座。

当然后来随着深康佳、TCL 集团等九大彩电巨头的联盟对抗,以及自身囤货彩管的失误,让四川长虹光华大减,但在1996 ~ 1998年间,该公司股价翻了10 多倍,这个过程成了老股民永恒的记忆。

如果觉得四川长虹太久远,那么我们还可以来说说贵州茅台和云南白药。

据统计,贵州茅台自上市以来,无论市场刮风下雨,其业绩增长的态势不改,而其90% 以上的毛利率更是让人眼红。

因为该公司所拥有的是不可复制的酿制配方,而茅台的市场更是上至国宴、下至百姓聚会,供不应求持续到了现在。

图2.1四川长虹日K 线图图2.2贵州茅台日K 线图

股价方面,这10 年来,贵州茅台从最低25 元起一直缓缓爬坡,最终突破1000 元(复权价)以上,股价翻了40 多倍。

如果你够耐心,10 年前买了贵州茅台并持有到现在的话,你的收益比巴菲特每年30%的投资成绩还要好。

云南白药也是同理,其核心产品最初于1902 年由曲焕章创制,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100 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秘密。

正是因为云南白药手握这一国家级的保密配方,使得市场对该产品始终保持着供不应求的状态,历久不衰。

在公司基本面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云南白药的股价也从10年前的2 元多,展开了马拉松式的上攻,2010 年创出906 元(复权价)的历史高点,股价翻了300 多倍。

上述案例中的产品都是我们身边的产品,公司也都是我们自己可以去发掘的公司。

但或许又有人说,30 年的发展过后,现在什么都有,在物质充裕的时代,我们还会有这种机会吗?

答案是肯定的,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机会,而是怎么去找。

带着这样的愿景,我们该如何寻找这种能够长期走牛的品质呢,在我看来其实并不难。

我们要多从我们自己日常生活细节去入手,尤其可以从我们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入手,来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机会。

《寻牛:

如何挖掘投资主线》(9)

 

第二章 股市长期上涨的动力源泉

2.回归本质——从公司经营角度寻找长线投资品种

公司的经营是什么?

课本上的解读,公司的经营就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什么是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

通俗解读,公司的经营能力就是指通过平时的经营赚取利润的过程,发展能力就是将来整体价值有较大的增长。

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是否良好,是其正常运行的根本。

拥有优良的经营能力也是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实基础。

一家公司如果经营能力一团糟,何以谈论公司未来发展。

公司经营良好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呢?

在我看来可以从以下三大块上来研判:

前瞻性的经营战略、具有核心竞争优势、深入人心的企业形象。

(1)公司整体的经营战略要具有前瞻性

众所周知,一家上市公司制定的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将来的发展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甚至背离了市场与政策导向,那么企业在经营上很有可能会遭受挫折,甚至一蹶不振,导致破产。

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制定,是否具有前瞻性与正确性以及能否有效地执行,这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对此我们该如何去把握呢?

这里我给大家展现其中一种研判的思路。

我们知道公司经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所决定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去制定与执行?

说白了,就是公司的管理层去决策与下面的“人”去执行。

管理层的质量怎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决策是否正确与执行是否有效。

因此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经营人员的素质怎样,我们该看其是否符合一个公司长期发展成长的需要。

大家都明白,公司高层尤其是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作为上市公司的总导演,直接引导着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其重要性,在我的《看透F10》等书中已经有详细的阐述,为了避免重复这里我们不做过多的说明。

下面我们重点来关注一下公司的经营者或管理层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带领公司走向长远的发展,才能值得投资者信赖呢?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怎样找到这样的董事长或总经理等核心人物呢?

首先,我认为其经营者要受到政府部门的肯定以及同行业的认同。

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政府部门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对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做具体的评价。

如果大家发现权威政府部门接二连三地对某上市公司的领导人做好的评价,别的方面我不敢完全肯定,至少有一点可以说明,该经营者是受到政府的认同的,其公司的经营产品是紧跟以及顺应政策需要的。

为什么说经营者还要同行业的认同呢?

因为大家都知道,同行业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同行业之间只要不相互倾轧攻击就是较好的了,而受到同行业老总的认同说明其个人魅力非同一般。

另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侧面去了解。

比如公司经营者是否实施过重大的战略决策。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就好比一艘超级巨舰(有的可能还是航母),没有一个具有整体战略眼光的舰长,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我们需要切记的是,一个企业的战略眼光与计划往往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

在当今技术急剧更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公司的战略计划已经成为考察公司管理与高层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要关心企业领导人的个人经历,包括年龄、教育背景、在公司的被提拔情况、在社会和工作上的贡献以及人格魅力、人际关系等。

一般来说,工作经历丰富、知名度高、人际关系好、事业心强并曾有过良好的经营业绩的企业领导人,具有洞察市场、预见未来、有胆有识、胜人一筹的领导才能。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关注上市公司领导者的同时,他们背后的管理团队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因为毕竟只有一个好的领航员是不够的,好的决策与判断离不开有效率的执行。

(2)上市公司是否有核心竞争优势

一家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在我看来上市公司具有的“唯一”性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

上市公司的唯一性,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公司在整个行业中有较强的话语权,而且给予投资者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无穷的想象空间。

试问市场上的主流资金对于这样的公司难道就不会关注吗?

例如云南白药有其独特白药秘方,包钢稀土是国内最大稀缺资源垄断股等等。

(3)上市公司是否有深入人心的企业形象

公司形象对公司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公司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旦投资者认定这家企业的形象,那么无形中会在消费者的心中创立一种根深蒂固的名牌认知。

能得到投资者的认知对公司的经营无疑是有利的,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也会形成无形中的优势。

分析上市公司之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公司的一些数据来看。

单从财务的角度来分析,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在我看来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必须清晰,尽可能做到专一。

即便是多元化经营,我们也要求企业尽可能是在产业链以内的前提基础上或者是同一类型范畴,业务要有协同效应,而且也不宜过于庞杂。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上市公司的存货、销售的变化状况是否正常,看看公司的利润变化状况是否符合常理。

但作为并非财务会计专业的我们,收集并分析这类数据可能比较困难,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