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055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docx

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模块检测试题4

模块综合评估(三)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八~专题九)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1·华南师大附中模拟)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完成1~2题。

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

粮食危机类型

国家

粮食危机产生原因

粮食总产量严重缺口

伊拉克

冲突和动荡

大范围粮食获取困难

阿富汗

冲突和动荡

朝鲜

经济制约和a

局部严重粮食不安全

孟加拉国

a和台风

印度尼西亚

泥石流、a和地震

尼泊尔

市场渠道不畅,冲突和a

巴基斯坦

动荡和a

斯里兰卡

冲突

东帝汶

内部流离失所等

1.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世界油价上涨      B.人口增长

C.厄尔尼诺现象D.洪涝

2.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

A.表格中国家都位于南亚

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季风水田农业

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原始型

解析:

 第1题,根据孟加拉国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判断,该国地势低平,热带季风气候,洪涝灾害多发。

第2题,表格中国家除伊拉克和阿富汗是西亚国家外,其余都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为季风气候,农业生产都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

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因此选择C项。

答案:

 1.D 2.C

(2011·平顶山二模)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交通、用水、能源等方面对人类意义重大。

下图为某国水系示意图及部分农业用地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该国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经济发达 ②地形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流量大且稳定 ⑤河流无结冰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⑤D.②④⑤

4.据图中信息可以分析出甲河河口易出现(  )

A.臭氧空洞B.水土流失

C.土壤盐渍化D.酸雨危害

解析:

 图示国家为法国,法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无结冰期,航运价值高。

甲河是罗讷河,河口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根据右图可知,该地农业用地以葡萄种植为主,夏季灌溉用水量大,所以河口可能出现土壤盐渍化。

答案:

 3.D 4.C

(2011·广州综合测试)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

6.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解析:

 第5题,从气象资料来分析,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下,夏季高温,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6题,华北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春旱最突出。

答案:

 5.A 6.D

(2011·福州二模)读我国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资料表,完成7~8题。

省级行政区字母

人口

(万人)

耕地面积(km2)

1996~2004年减少耕地面积(km2)

1996~2004年耕地减少类型所占比重(%)

建设占用

灾毁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8428

62224

614

5.96

1.74

70.27

22.03

4105

23164

143

17.33

0.91

68.99

12.77

2232

55689

1010

1.78

2.26

95.27

0.69

1419

2948

71

62.58

5.73

13.27

18.42

7.关于表中甲、乙、丙、丁四个省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B.四川、上海、江西、内蒙古

C.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D.上海、四川、江西、内蒙古

8.关于四个省区从1996~2004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省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乙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

C.丙省区——退耕还林,扩大森林面积

D.丁省区——城市化发展建设占地多

解析:

 第7题,甲省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应为四川,丙省生态退耕比重最大,是内蒙古,丁省人口最少,耕地面积最少,建设占用所占比重最大,应为上海。

第8题,甲省应退耕还林,以减少水土流失;乙省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建设占用;丙省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应该退耕还草。

答案:

 7.A 8.D

(2011·吉林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下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

B.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水断流

D.冬季由于降水稀少,河水断流

10.下列关于甲地区域发展措施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大面积种植牧草,建设夏季牧场

B.引用图示湖泊水,发展淡水养殖业

C.发展灌溉农业

D.修建水库,开发水能

解析:

 第9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小,故B项正确;A项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C项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河流进入丰水期,但由于沿岸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河流的大量渗漏、蒸发等原因,愈向下游水量愈少,大多数河流消失在下游的荒漠中;D项冬季气温在0℃以下,冰雪难以消融,形成断流。

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甲地海拔较低,且有冰雪融水补给,可以发展灌溉农业,故C项正确;A项甲地海拔较低,可以大面积种植牧草,建设冬季牧场;B项图示湖泊为咸水湖,不适合发展淡水养殖业,D项甲处水量较小,且地势相对平坦,水能资源少,不适合修建水库。

答案:

 9.B 10.C

(2011·盐城一模)2010年12月11日,印度、巴基斯坦与土库曼斯坦达成了建设印土天然气管线的初步协议。

该管线全长约1700千米,建成后年送气330亿m3。

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影响印土天然气管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B.经济

C.政治D.技术

12.关于这条管线建设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

A.使土库曼斯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B.促进印度、巴基斯坦的地区合作

C.增加了沿线地区的就业机会

D.减小了沿线地区的安全风险

解析:

 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决定因素一般都是经济因素,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丰富,印度天然气的需求量大,天然气管线的建设能将土库曼斯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由于该管线经过巴基斯坦,所以可以促进两国的地区合作,并能增加就业机会。

由于印土天然气管线经过阿富汗地区,阿富汗局势的不稳定增加了管线修建和维护的安全风险。

答案:

 11.B 12.D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2010年西部大开发的23项重点工程之一,读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流域面积较小,植被覆盖率低 ②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③地处温带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④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14.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

 第13题,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地处温带非季风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

第14题,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优化灌区水资源配置,适当增大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

答案:

 13.B 14.A

(2011·杭州第二次质检)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几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不稳定,下图为2009~2010年四省区大豆种收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依据上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蒙古的大豆亩产在降低

B.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

C.辽宁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小,是因为热量条件差

D.内蒙古大豆的单产增幅最大,是因为荒漠化治理成果显著

16.受产销收益的影响,东北地区减少的大豆播种区域最可能改种的作物是(  )

A.冬小麦B.棉花

C.油菜D.玉米

解析:

 第15题,由图可知,内蒙古大豆亩产提高,而内蒙古和吉林省的大豆播种面积增减幅度大体相当;辽宁省大豆播种面积小是因为耕地面积少所致;内蒙古大豆单产增幅大与荒漠化治理无关。

第16题,东北地区主要为中温带,种植春小麦,我国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

油菜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

东北地区夏季雨热同期,可种植玉米。

答案:

 15.B 16.D

(2011·汕头一模)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7~18题。

17.从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18.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从图中看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一定的坡度,属于丘陵地区。

能源消费中薪柴所占的比重较高,说明植被破坏严重,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解决水土流失的主要途径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如开发小水电,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答案:

 17.B 18.C

(2011·蚌埠一模)读环黄海经济圈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近年来日本、韩国汽车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市场B.技术、劳动力

C.原料、技术D.市场、劳动力

20.山东半岛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制造B.蔬菜种植、捕鱼业、果树栽培

C.养殖业、水果罐头工业、旅游业D.石油开采、水产品加工、化学工业

解析:

 日本和韩国企业到中国投资设厂,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从图中看出,山东半岛石油资源丰富,可发展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业;海洋水产较多,可发展水产品加工工业;有丰富的海盐,可发展化学工业。

答案:

 19.D 20.D

(2011·莱州一模)2010年世界石油价格总体趋势不断攀升,各地“油荒”大有蔓延之势,对社会许多领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

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电力强度:

单位产值所消牦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

据此回答21~23题。

人均能耗(吨油当量)

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000美元)

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

美国

8.96

0.27

0.36

英国

4.24

0.18

0.24

法国

4.37

0.17

0.27

日本

4.31

0.13

0.22

21.表中反映出(  )

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

C.法国的能源总量比英国丰富D.发达国家人均能耗较少

22.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

A.广开进口渠道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23.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有(  )

A.人均资源量少,单位产值能耗低B.人均能源消费量高

C.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D.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解析:

 第2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人均能耗均较多,单位产值耗油量、耗能量最大的是美国。

法国的人均耗能高于英国,但是未能显示出其能源总量与英国的关系。

第22题,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都较小,显示该国的能源利用率高,单位产值的能耗低,所以我们要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

第23题,我国的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低,但是单位产值能耗高。

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能源需要大量进口,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答案:

 21.B 22.B 23.D

(2011·浙江六校联考)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M表示(  )

A.制作GPS接收机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D.计算三维坐标

25.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解析:

 第24题,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即生成电子地图,将该电子地图输入车载GPS,则可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

第25题,本题难度中等。

考查GPS的利用,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反映其所在位置,即当地地理坐标。

答案:

 24.C 25.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

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简述该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3分)

(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

(3分)。

(3)该国2000年前森林覆盖率曾达72.5%,但目前明显降低,试分析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6分)

解析:

 

(1)地形的特点包括地势特点和地形类型。

(2)水电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

(3)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破坏,从题干内容可知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会造成生态环境受影响,自然灾害多发。

答案:

 

(1)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地势陡峻,落差大。

(2)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森林覆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

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变化表。

第Ⅰ阶段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近几年)

城市工业状况

以乡镇企业为主

大量装配、加工型外资企业进入

鼓励外企和民企发展;制定较高的企业准入“门槛”;动员一些早期进入的企业转产,或迁往苏中、苏北、安徽等地

郊区土地利用

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的组成部分

粮棉需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蔬菜、花卉、瓜果种植面积扩大,部分出口

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简易房出租,粮食基本从外地调入,蔬菜、花卉、瓜果和副食品也部分从外地调入

材料二 上述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1)材料二中a地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该城市市中心早期工业的集聚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

中期,大量工厂纷纷搬出市中心主要原因又有哪些?

(5分)

(3)该市b工业区的主要优势区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该地区从第Ⅱ阶段到第Ⅲ阶段郊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5)推测该市第Ⅲ阶段制定的企业准入“门槛”可能有哪些?

(2分)

答案:

 

(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非农业用地范围在不断扩大

(2)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区环境污染。

(3)邻近研究院分院,靠近高速公路

(4)土地价格上涨

(5)环境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资源能源消耗量小;资金密度大(占地少),符合当地产业规划政策。

(答出两点即可)

28.(2011·江苏四市调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下面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右图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 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1)Ⅰ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__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对此,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

(4分)

(2)Ⅱ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______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煤—铁—钢”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省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降低________(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

(4分)

解析:

 

(1)题,读图可以看出,I类型侵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和北部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侵蚀的类型主要为风力侵蚀,应对措施主要有退耕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等。

(2)题,Ⅱ类型侵蚀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由于该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3)题,山西省有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有利于发展炼钢业。

由于重化工业会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该地区缺水,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应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使其产品应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面发展。

答案:

 

(1)风力 干旱 退耕还牧、控制载畜量、合理开辟水源

(2)流水 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地表千沟万壑

(3)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且资源分布的空间组合较好 重化工业 深加工 高附加值

29.(2011·广东文综)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4分)

材料一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Ⅰ)。

材料二 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Ⅱ)。

图Ⅰ

图Ⅱ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

(2分)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___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3)据图Ⅱ,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________。

(3分)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3分)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

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4分)

解析:

 第

(1)题,在6月8日,北半球为夏季,越往北白昼越长;40°N以北的三个城市,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2)题,三个国家的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沿岸,结合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定位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夏季属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属西风带控制,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第(3)题,依据图例从三国发电量构成图中分别读取所求比例进行大小比较即可,风能属于清洁能源。

第(4)题,从原料、交通、市场、工业基础、技术力量、开放政策等方面分析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的原因。

第(5)题,从发展周边地区,转移巴黎的一部分城市职能等方面来分析,即从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移、构建城市群、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控制巴黎人口规模、加强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等方面做答。

答案:

 

(1)巴黎 马德里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意大利 西班牙 小

(4)主要原因:

①优良的港口;②廉价的海运;③较高的技术。

(5)措施:

①实施产业转移;②建设卫星城市;③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④扶持周边地区发展;⑤引导人口外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