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4935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 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文化发展历程》专题考试解析版

第一轮复习《文化》专题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

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2.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义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

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4.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5.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

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6.“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

……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

”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

C.路德教派的教徒

D.源自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

7.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海瑞治家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

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

8.董仲舒说:

“(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10.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1.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

“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

”“信仰的奴隶制”是指(  )

A.人皆僧侣

B.因行称义

C.人皆上帝

D.理性至上

12.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去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下面表达当中最能说明这一做法的是()

A.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韧的探究精神

D.达尔文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

13.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

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

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

康僧会明显受到(  )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

14.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

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重文轻理,倡新抑旧

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

1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16.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

“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

17.“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

”这一文艺形式()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

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D.被奉为文艺工作者占领舞台的典范

18.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此人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19.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20.元代王祯《农书》记载:

“木奴千,无凶年。

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

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

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

”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是(  )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解决衣食问题

B.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更好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

“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

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22.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中心也在不断发生变动;影响成为世界中心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我们说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历史的“中心”时,意味着它处于历史领先或主导的地位。

——林甘泉《从“欧洲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

材料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

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材料三 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如果说14世纪的意大利和18世纪的法国是“历史的‘中心’”,结合材料一请指出是立足哪个领域得出的结论。

并指出在该领域从“14世纪的意大利”到“18世纪的法国”反封建的方式有什么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以18-20世纪的史实加以论证。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

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

……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

……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

……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

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

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

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朝着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变迁?

24.材料一:

史学家顾颉刚说: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四: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1)材料中提到的“不要人民读书”、“只读一种书”分别是指何事?

(2)不同的手段分别带来哪两种不同的后果?

对此你有何看法?

(3)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三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25.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文豪雨果说: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贝多芬说: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材料二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材料三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1)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

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列举这一派别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代表作品。

(3)材料三的对白出自哪一部戏剧作品?

属于哪一流派?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6.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

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了除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

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

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凭借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

“应对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样性。

(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

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

属于哪种文学流派?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3)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

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

请说明理由。

(4)20世纪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请分析其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材料二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

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三 圣母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论点?

(2)材料二反映了彼特拉克什么样的思想?

(3)据材料三你得到了哪些重要信息?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28.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

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

——王意如《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

材料二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

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龙头”,生产的线装书得到“国书”的美誉。

——《扬州晚报》(2011年10月4日)

材料三 科学史课程主要包含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一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知识;二是体现学科发展进程的知识,其中有与学科发展背景相关联的知识;三是体现学科精神的知识。

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情感、态度和意识,就是科学史内容的学科精神。

学科发展成果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认识常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历史发展实践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那些可以表达人类对真理的理解和追求的精神成果才是永存的。

——姚锦祥《近代科学史教学重点与策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约瑟提出“四大发明”的概念,请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列举宋元时期能够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知识”。

这一时期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经济因素是什么?

今天可以从古代科技发展中传承的“学科精神”有哪些?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全面整顿是指“文革”期间,邓小平在复出后在1975年对军队、工业和党的组织所进行的全面的秩序整顿,不符合题干发生在“文革”后的活动,故A项错误;刻章中有关“科教”的信息,表明邓小平在科技教育领域的活动,创办“特区”属于经济领域,故B项错误;“三个面向”是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线路、总任务,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与刻章内容相符合,故C项正确;“南方谈话”及时深刻地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与刻章内容不相符,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从表格信息看,“列强在中国”占了文章的近半数,说明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反映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

4.【答案】D

【解析】由图中看此时诗人大都集中于南方,表明此时南方的经济发展已超过北方,既经济中心已南移至南方,这个过程是在两宋完成的,所以答案为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主张的理解能力。

“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

“西学”为“中体”服务。

新式学堂以“中学为体”为挡箭牌、掩人耳目。

6.【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分析可知,其观点是先定论和鼓励人们去创造财富,故D项正确;AC项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但并与题干要求不是最有可能的;天主教在近代属于旧教,B项排除。

7.【答案】D

【解析】“男女授受不亲”属于宋明理学的内容。

因为男女之间的一件小事而最终取了女儿的性命,体现了宋明理学弊端的一面。

8.【答案】B

【解析】“善出性中”反映了孟子的人性论,抓住题干中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句话,结合董仲舒的思想观点可知题干前半句是为君权神授的提出作铺垫,故选B。

9.【答案】A

【解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是文人画的特点,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

作者通过作画抒写胸臆之情。

郁闷的心情通过绘画表露无疑。

这符合文人画的特点。

所以A项符合题意。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又称“疏体”是唐代吴道子的画风,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排除B。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句说的是王维,出自苏轼的《题蓝田烟雨图》:

“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摩诘是王维的字)指出了王维的诗能够将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

排除C。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含寓淡泊名利、心向清纯之意的山林气味,这与作者抒发郁闷之情的寓意不吻合。

排除D。

10.【答案】A

【解析】本题以孔子兴办私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并没有瓦解。

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材料无关。

D项和材料中的兴办私学联系不大。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项正确。

11.【答案】A

【解析】所谓“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是指路德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是指他把人从外在宗教中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信仰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使每个人都成为信仰的僧侣。

故选A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须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关键信息:

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题干反映人们对达尔文的敬仰、达尔文地位。

达尔文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为进化化。

A项“要远大于”说法错误;B项是对两者科学理论的意义的描述是正确的,B项正确。

C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最恰当的。

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成就,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物理学成就,D项对两者的关系说法错误。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仁义心”、“治国以仁”、“为天牧民,当以仁道”、“孝顺父母”、“至孝之行”等信息,可以了解到康僧会提倡仁、礼等思想,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14.【答案】A

【解析】从题干看,学术思想、诸多流派都存在,说明当时学风开放,思想自由,故答案为A项。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的局限性。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反映了智者学派强调个人的随意性,故C正确。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理解。

根据题干“致国家富强……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的提示,孙中山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是平均地权。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央文革小组可知这一文艺形式是文革期间的“样板戏”,这种形式不利于中国文艺的发展,文革期间“八亿人民八个戏”,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准确理解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中要求“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天火”指的是1918年,李大钊第一次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C符合题意。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点是宋明理学。

通过引用周敦颐的观点考查学生对理学的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

题干明确地提到了万物与“仁”的关系问题,不涉及“仁政”思想,重点也不是讨论阴阳问题,题干也没有体现顺应自然的思想。

20.【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作者强调广种树木,可以解决衣食问题,防止自然灾害,还可以用来交换所需物品,最终实现“久远之利”,即农业可持续发展,A、C两项属于广种树木的作用,但作者强调的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排除A、C两项,故选B项;D项观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排除。

21.【答案】

(1)战国。

生产(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