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478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学案.docx

浙江选考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6讲种群和群落学案

第26讲 种群和群落

考试标准

必考

加试

考试标准

必考

加试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a

a

7.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

a

2.标志重捕法

a

a

8.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

a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

a

9.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a

a

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b

b

10.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

a

a

5.环境容纳量

a

a

11.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a

a

6.活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c

12.顶极群落的概念

a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2.种群的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出生率:

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死亡率:

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

②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地位及作用:

决定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2)年龄结构

①年龄结构:

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②种群的年龄组:

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

③年龄金字塔

④研究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性比率:

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4)种群密度

①种群密度:

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②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总个体数N=

(M=标志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3.种群的分布型(加试)

(1)概念:

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

(2)类型:

包括均匀分布(如稻田插秧)、集群分布(如橡树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随机分布(如玉米螟卵块在玉米田中的分布)。

其中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分布型。

(3)实例:

蛾类、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分布属于集群分布,人类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为集群分布。

4.种群的存活曲线(加试)

(1)概念:

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死亡情况的曲线。

(2)曲线绘制数据收集:

从至少观察1000个新孵化幼虫或新出生个体开始,跟踪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

(3)曲线标识:

存活曲线二维平面图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

5.种群的增长方式

(1)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比较项目

指数增长

逻辑斯谛增长

条件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

增长特点

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

起始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增长减速,到K值时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

有无K值

无K值

有K值

曲线类型

“J”形曲线

“S”形曲线

(2)环境容纳量(K值):

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6.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加试)

(1)种群的数量波动

①含义: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②原因

③类型

注: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波动是非周期波动,少数种群数量波动表现出周期性。

(2)种群数量的调节

①调节类型: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

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②外源性调节因素:

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食物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③内源性调节因素:

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社会压力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内分泌失调被称作内分泌调节。

思考讨论

1.某地区总人口数为1000人,2014年出生5人,死亡2人。

请计算该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出生个体数/种群总个体数=5‰。

(2)死亡率=死亡个体数/种群总个体数=2‰。

(3)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2.热图解读:

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1)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2)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3)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结构。

(4)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比率。

(5)种群的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除图中影响因素外,气候、天敌、传染病等都会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6)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7)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降低害虫的密度,原理是怎样的?

提示 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导致害虫的性比率失调,从而降低出生率。

(8)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

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最可能是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3.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图,请思考:

(1)种群发展至c时期时,其密度增长率为多少?

提示 种群发展至c时期时已达到饱和期,出生率=死亡率,其密度增长率为0。

(2)若为某渔业资源,则捕捞时机及捕后种群剩余量分别为图示哪一点?

提示 渔业资源最佳捕捞时机为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捞,捕后剩余量应维持在b点处。

(3)若为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状况,则防治害虫最好应从哪一点开始?

提示 若为害虫防治,则最好从图示a点时即采取防治措施,严防种群数量达到K/2处。

1.“J”形增长曲线和“S”形增长曲线的比较

项目

“J”形曲线

“S”形曲线

增长模型

前提条件

理想状态: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现实状态: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到其他生物制约

K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种群增长率的变化

种群增长速率变化

适用范围

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一段时间

自然种群

联系

2.有关K值的分析

(1)K值的示意图

在环境未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

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

(2)K值的应用

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

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

(3)K/2值的应用

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

必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其到达K/2值处。

(4)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图中A、B、C、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题型一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1.(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

C.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S”形曲线增长

D.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答案 D

解析 有些种群的性比率不是1∶1,如鸡种群中雌∶雄要大于1∶1,A项错误;一个种群内的个体只有进入繁殖期,雌雄个体才可以互配繁殖,B项错误;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形曲线增长,C项错误;如果一个种群中老龄个体比例过大,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预示着该种群密度会下降,D项正确。

2.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到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性成熟,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A项正确;天敌倾向于捕食年老体弱的动物,故天敌的迁入可能导致衰老个体数量减少,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B项正确;图示各月份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百分比不同,C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使该种群的正常性比率发生改变,导致种群密度发生改变,D项错误。

有关“种群”的两个易误点

(1)误认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不一定大。

(2)误认为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都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

年龄结构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比率只能影响出生率,不能影响死亡率。

题型二 标志重捕法

3.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田中小麦的种群密度

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答案 D

解析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A项错误;标志重捕法理论计算公式N=M·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即m值减小,N值会增大,B项错误;通过两次捕获情况,不能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捕获次数过少,偶然性较大),C项错误;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D项正确。

4.(2017·杭州一模)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动物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到40只(雄性30只,雌性10只)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捉到80只(雄性55只,雌性25只),其中有标记的为10只(雄性6只,雌性4只),假设雌雄再捕率是不同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雌雄比是1∶3B.种群数量是120只

C.种群雌雄比是2∶3D.再捕率雌性高于雄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该种群数量为40×80/10=320(只),B项错误;种群的雌雄比例情况无法得出,A、C项错误;第一次捕捉到雄性30只和雌性10只,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捉到雄性55只和雌性25只,其中有标记的雄性6只,雌性4只,据此推测,雄性不容易被再次捕捉,则再捕率雌性高于雄性,D项正确。

采用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例如动物被捕获并标记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可能偏大。

题型三 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形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指数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 B

解析 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标准的“J”形,B项错误;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此时种群增长率为0,C项正确;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D项正确。

6.(2017·台州期末)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 B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

在某些时候种群的数量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但通过调节后又恢复到正常数量,A项错误;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会改变种群密度的大小,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项正确;在理想条件下,不存在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C项错误;冬季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因此,植食动物在冬季的环境容纳量会下降,D项错误。

种群数量变化的2个误区

(1)误认为种群的K值不变。

种群的K值会随环境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2)误认为环境容纳量是生物种群的最大值。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题型四 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加试)

7.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对种群Ⅰ来说,在0~1岁之间种群数量下降较快,也就是死亡率较高,所以应重点保护;同理对于种群Ⅱ来说,6~7岁之间应重点保护。

8.在无人为干扰的某热带雨林中,生活着绒毛蛛猴、红眼树蛙等生物。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绒毛蛛猴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类型Ⅲ(凹形)

B.绒毛蛛猴种群分布型呈随机分布

C.尽管红眼树蛙排出的卵(精子)非常多,但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

D.可采用标志重捕法标记捕获的繁殖季节的成蛙,计算得到红眼树蛙的种群密度

答案 C

解析 绒毛蛛猴种群的存活曲线应属于类型Ⅰ(凸形),其种群分布型为集群分布;D项所示该法只能估算成体蛙的密度,不能代表红眼树蛙的种群密度。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1.群落的结构

(2)时间结构

2.群落的演替

(1)概念:

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落才会中止。

(2)实例:

湖泊演替过程,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

(3)类型

①原生演替

②次生演替

3.顶极群落(加试)

(1)含义:

一个群落经过长期的演替,最终所达到的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的状态。

(2)决定因素:

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

(3)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

思考讨论

1.观察下列图示,完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A图:

垂直结构;B图:

水平结构。

(2)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图:

植物分层:

光照;动物分层: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2.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

 类型

内容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环境

原有群落毁灭,但仍保留了被毁灭群落基质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3.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

(1)针对图1

①图中正确演替进程为丁→甲→丙→乙。

②该演替与火山喷发所在地的演替是否属于同种类型?

请具体指明。

提示 该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它不同于火山喷发处的原生演替(两者的初始植被条件不同)。

③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度有何变化?

预计食物网复杂化程度会如何变化?

提示 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度逐步提高,食物网趋向于复杂化。

(2)针对图2

①图中甲、乙曲线分别属于哪种演替类型?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 由于甲曲线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零,因此甲应属于原生演替;乙曲线存在起始物种,故应属于次生演替。

②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宜用哪条曲线表示?

提示 火灾后森林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用乙曲线表示。

③哪种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

提示 次生演替速度更快,时间更短。

题型一 群落的概念、结构和类型

1.下列关于池塘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缓解了种间斗争

C.其层次性主要由水分决定

D.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答案 C

解析 池塘群落垂直结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项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缓解了种间斗争,B项正确;池塘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由阳光决定,C项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D项正确。

2.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水分

答案 C

解析 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应是环境条件不同,A项错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温度影响群落的分布,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更替现象叫做“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而不是“某个群落的垂直结构”,B项错误;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在水的不同深度处光照不同,C项正确;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D项错误。

群落结构的2个易错点

(1)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以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

(2)垂直分布≠垂直结构

①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

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分布不同。

如:

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

②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

阳光)和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题型二 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3.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恢复原状的能力与时间的关系

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 A

解析 b点和d点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项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量逐渐增多,物种丰度增加,抵抗干扰的能力升高,恢复原状的能力降低,B、C项正确;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前,草本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后,草本植物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定,D项正确。

4.(2017·宁波高三上期末)甲、乙两地的原始森林,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原生演替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演替生长成次生林

C.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分析可知:

甲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地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A项正确;无论是原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没有外力干扰且环境条件适宜,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B项正确;演替过程中的群落形成一定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项错误;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项正确。

有关群落演替的3点提醒

(1)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完全取而代之,某物种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势消失并不意味着该物种灭绝。

(2)群落演替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点不同,另外一般原生演替历时长,而次生演替历时短,但最终是否能够演替为森林,要看环境条件。

(3)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考点三 活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加试)

1.实验目的

(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从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2)学习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菌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学习比浊计(或比色计)的使用方法,找出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与其浑浊度之间的关系。

(3)初步尝试依据测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2.实验步骤

3.依照上述操作连续4天计数并绘制坐标曲线,记录表格如下

计数试管

第0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A

B

A

B

A

B

A

B

A

B

样品1

样品2

总数

平均数

稀释倍数

平均数×稀释倍数

比浊计读数

估算数

4.结果分析

(1)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如上图所示曲线,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上升再降低。

(2)原因:

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等,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

思考讨论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几次?

提示 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计数准确。

2.该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及重复实验吗?

提示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

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进行重复实验,求得平均值。

3.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提示 可增大稀释倍数后再计数。

1.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1)镜检计数方法

①方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

②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③酵母细胞若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

④出芽酵母的芽体体积若超过细胞体积的1/2,则算独立个体。

⑤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

(2)计算细胞总数

①每方格内的细胞数=细胞数/方格数。

②每毫升体积内的细胞数=每方格内的细胞数×2500。

③试管内的细胞总数=每毫升体积内的细胞数×10。

2.数学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以细菌繁殖过程中指数增长为例)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5点注意事项

(1)方格内细胞的计数顺序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