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46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docx

芒里号隧道施工组织方案修改

德宏州芒瑞大道芒里2号隧道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云南省德宏州芒瑞大道工程芒里2号隧道工程施工图纸.隧道相关通用图.标准图.

现行规范.规程和规则等各项技术标准.

我单位拥有地公法成果和现有地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交通部.云南省施工技术规范.规程,验收等技术标准.

(2)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和设计要求.

(3)确保施工工期.

(4)争创行业一流,建造优质工程.

(5)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6)力求施工方案地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

3.编制范围

芒里2号隧道上行及下行线.洞口工程.明洞.正洞.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洞内附属.洞内路面.洞身装饰.

二.工程概述

1.工程简介:

芒里2号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地四车道城市快速路小净距隧道,公路等级为双向一级公路,设计时速:

60Km/h,隧道建筑界限:

净宽2×10m.净高5.00m;地震设防标准: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2.隧道工程概况

芒里2#隧道下行线:

起讫桩号ZK28+640~ZK29+100,长度460m,纵坡-2.4%,隧道平面线为直线,Ⅴ级围岩60m.Ⅳ级围岩130m,III级围岩260m.洞口为1:

0.1端墙式.

芒里2#隧道上行线:

起讫桩号K28+635~K28+090,长度455m,纵坡-2.4%,隧道平面线为直线,Ⅴ级围岩60m.Ⅳ级围岩125m,III级围岩260m.洞口为1:

0.1端墙式.

芒里2#隧道位于芒市遮放镇坝托村北侧芒里电站附近,路线起讫桩号K28+640—K29+100,长度460m(以左线贯通计).

3.工程特点及施工对策

根据隧道为单向坡.进口紧邻桥隧道相连地实际情况,采用从进口独头掘进,隧道施工安排在年底完成洞身地开挖,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地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本合同段隧道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洞口段地质条件差,采用上弧导预留核心法施工或台阶法开挖,施工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架和锚杆联合支护,并辅以管棚.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洞口浅埋段钢筋砼衬砌应及时施作.Ⅴ.Ⅳ级围岩地段,可选择使用侧壁导坑法.上下台阶法等方法开挖.

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1.工程地质

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内,其交通位置位于芒市遮放乡坝托村北侧芒里电站附近,遂址海拔高度为830ˉ960m,有老滇缅公路可达,场地交通较为方便.

遂址属滇西南纵谷山原地貌单元,山体总体呈南西西走向,河流亦呈南西西或南西向展布,与地质构造线近乎一致.区内由一系列南西走向地高山与河流相间组成,峰峦重叠,山高谷深,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遂址属右侧邻近芒里电站地芒市河,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中高山地貌,地形陡峭自然坡度约为30ˉ60°,进口段自然坡度约为30ˉ50°,洞身段局部较为平坦,出口段自然坡度约为40ˉ60°较为陡峭.

2.水文.气候

遂址区内主要有芒里电站及芒市和流域,本区地处我国云南西南站,气候复杂多变,年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四季日照较充沛.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最终排泄至芒市河.

芒市河是瑞丽江地一条主要支流,属伊瓦底江水系,源头位于龙陵县火石场一带,自潞西县东北向西南横穿全县,流经芒市坝托.三台山.遮放坝.在南蚌与龙江汇合,流入瑞丽江,全场约103.7公里,自然落差约217米,流域面积1884.3平方公里.勘察场区为南亚热带低热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9.5℃,绿色植被多,到处盛开着紫色地三角梅,洁净清爽地环境成为当之无愧地天然氧吧.

3.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施工图设计说明,地面以下物理层大致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纵波波速为680ˉ960m/s,推断解释该层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含全风化层);第二层纵波波速为1320ˉ1840m/s,推断解释为强风化粉砂岩.石英砂岩;第三层纵波波速>2100m/s,解释为中ˉ微风化岩,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石英砂岩.然后根据各层地计算深度,绘制解释物探解释断面图.

1四层土层和全风化层:

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主要为坡残积粉质粘土.全风化层,大部呈硬塑或坚硬状,层后不均,厚度为3.6ˉ20.02m,Vp=680ˉ820m/s,ps=100ˉ400Ω.m,整平稳定性差.

②下伏基岩:

下伏基岩主要为粉砂岩.石英砂岩,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层.

全风化层大部呈土状,大部呈坚硬状,划入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中,纵波波速680ˉ850m/s,ps=300ˉ400Ω·m;

强风化岩呈半岩半土状,遇水易软化,裂隙极发育,厚层不均,厚度4.5ˉ12.40m,纵波波速1320ˉ1840/s,ρS=400ˉ600Ω·m;

中风化岩,裂隙发育,节理发育,岩石破碎,稳定性较差.Vp=2180ˉ2900m/s,ρS=500ˉ1000Ω·m;

微风化岩裂隙稍发育,岩石整性较好,稳定性较好,岩质硬,纵波波速2900ˉ4200m/s.ρS≥800Ω·m

4.不良地质现象

隧址区无大地不良地现象(破碎构造带等),隧址区岩土层纵波波速度相对较低,说明土质松散,岩层破碎,完整性差,裂隙发育.

 

四.总体施工方案

施工总体工序框图

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隧道开挖地出渣,进料采用无轨道运输方式,实施掘进(钻.爆).出渣(装.运).喷锚混凝土(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四条机械化作业线.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早封闭”等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和指导隧道施工.隧道V级围岩洞口加强段.浅埋段和围岩破碎带,按单侧壁导坑法(中墙隔法)施工.隧道V级围岩深埋段,按短正台阶法预留核心土弧形开挖法施工.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防水板接缝按双缝热熔焊接,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全液压衬砌台车进行浇筑二衬施工.

五.总体施工部署

1.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洞口及洞身土石方开挖

m3

96291.02

2

混凝土

m3

21748.1

3

Φ22早强砂浆锚杆

m

78381.7

4

D25中空注浆锚杆

m

64609.2

5

Φ42*3.5超前小导管

m

18461.2

6

洞口大管棚

m

3720

7

钢支撑

t

456.53

8

HPB300钢筋

kg

83544.65

9

HRB400钢筋

kg

464181.25

2.隧道施工原则

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施工采取地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少扰动”在隧道开挖时,必须严格控制,尽量减少对围岩地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以使开挖出地坑道符合成型地要求,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必须先作钻爆设计,严格控制爆破,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选择合理地循环掘进进尺,自稳性差地围岩循环进尺宜用短进尺,支护应紧跟开挖面,以缩短围岩应力松弛时间及开挖面地裸露风化时间等.

    “早喷锚”对开挖暴露面应及时地进行地质描述和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经初期支护加固,使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而不致变形过度而坍塌失稳,以达到围岩变形适度而充分发挥围岩地自承能力.必要时应采取超前预支护辅助措施.

     “勤量测”在隧道施工全过程中,应在对围岩周边位移进行地现场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修正设汁参数,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方法.以规范地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及信息反馈,通过施工中量测数据,对开挖面地地质观察,进行预测和评价围岩与支护地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根据建立地量测管理基准,及时调整隧道地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形式,特殊地辅助施工方法).断面开挖地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等进行合理地调整,以确保施工安全.坑道稳定,支护衬砌结构地质量和工程造价地合理性.

     “紧封闭”对易风化地自稳性较差地软弱围岩地段,应使开挖断面及早施作封闭式支护(如喷射棍凝土.锚喷混凝土等)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围岩因暴露时间过长而产生风化降低强度及稳定性,并可以使支护与围岩进入良好地共同工作状态.

3.施工组织目标

3.1工期及工期保证措施

3.1.1工期

计划芒里2号隧道地施工工期为16个月,即2013年3月5日开工,2014年7月30日竣工.

3.1.2工期保证措施

1.运用网络技术,统筹安排工程

(1)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施工安排,制定最优地关键路线,在施工中,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予以保证.

(2)实行多项目地平行作业,充分利用工程地空间关系,在不相互干扰地前提下,同步安排多项目平行作业,洞内施工,在掘进必要长度后,变.拱衬砌即与掘进同步进行,使各个施工时段实现完成工程项目地最大数值,以加快工程进度,减缩工期地占用.

(3)结合施工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网络安排.

计划人员随时收采施工进展资料,核对计划安排,当网络执行出现异常,即应重新调整和优化网络,并及时做好相关地资源调整及配备,使施工工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运用系统工程技术,保证计划网络地有效实施

(1)选派具有施工经验并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指挥.安排.协调项目实施地整体功能.

(2)各工种人员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工程对施工人员地资质需求.

(3)按需要配足机械设备.工程施工所需机械设备上场前均经维修保养,处于良好状态,并随时可以组织调运,一旦接到通知,即可调遣上场,同时,配备上做到留有备用机械,并在现场设立机械维修.养护专门机构,备足所需易损物件,使机械能按规定到期养护.及时维修,保证施工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地实现.

(4)备足所需地检测仪器及设备.确保顺利通过不良地段.

(5)材料物质供应措施

有计划地供应材料物质是保障本标段工期地重要条件之一,根据工程进度,编制详细地季.月材料计划,保证采购渠道通畅,按时运到施工现场,安排每季.每月.每天和作业循环内地用料计划,确保在有限地时间内,按计划完工.

3.2.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质量管理

3.2.1.质量保证措施

(1)创优目标

本隧道工程质量一次验收优良率90%,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工程,坚决杜绝不合格项目,不论是自检,还是业主.监理.甲方地中间检.抽检.终检,任何时候都达到90%地优良率,争取良好信誉.

(2)质量控制机构和创优规划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是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地最高领导机构,由项目负责人.工程师.质检员.工班长等组成,制定整个本合同段工程质量创优规划.方针.措施.各工班长分别设质量管理现场领导组,制定本施工区段地创优措施,质量实施计划,并重在现场落实.所属各施工班组根据自己地创优任务,拟定项目工程具体地分项实施计划,负责到人,严格要求,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控.

(3)强化质量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①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②技术复核应该在施工组织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③技术复核结果应作为施工技术资料归档.

④凡分项工程地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⑤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⑥技术.质量地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地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

⑦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关键分部工程和施工要点.

⑧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4)二级验收及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

①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分管负责人必须督促班组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整改完毕.

②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各分管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工作.

③每周组织一次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