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 课堂提升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docx
《81牛顿第一定律 课堂提升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牛顿第一定律 课堂提升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1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提升训练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2021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课堂提升训练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下列物体中,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匀速转弯的火车
B.加速下落的冰雹
C.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的列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参照物的选取对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无影响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如图,从斜面滚下的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其水平方向( )
A.只受到前进的动力B.只受到水平面的阻力
C.受到阻力和动力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4.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一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B.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会慢慢停下来
C.推出去的铅球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一定会运动,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5.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B.橡皮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细线发生了弹性形变
D.松手后橡皮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足球没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在汽车紧急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7.如图所示,车厢顶A处有一小水滴掉下并落在地板上的B点,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可能做( )
A.向前匀速运动B.向前减速运动
C.向前加速运动D.向后减速运动
8.小宇拉着竖直放置有一长木块的小车(小车本身无动力装置)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如图为某瞬间所发生的现象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可能是小车向左匀速运动时,突然加速
B.图乙可能是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突然减速
C.图甲可能是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突然减速
D.图乙可能是小车向左匀速运动时,突然碰到了障碍物
9.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
B.空中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
C.坐公交车时,要抓好扶手
D.运动员跳远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
10.小汽车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乘客要系上安全带,关于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低速开车可以不系安全带
B.安全带能防止突然加速造成的人体伤害
C.安全带能防止汽车被追尾时造成的伤害
D.安全带能防止突然刹车时的伤害
11.2019年4月28日,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结束,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八年再度包揽单项赛全部五枚金牌。
运动员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所以离开球拍可以继续在空中运动
B.球拍击球时,只有球会发生弹性形变
C.乒乓球离开球拍继续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变速运动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静止不动
12.甲、乙两物体重力均为G,将它们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图所示为甲、乙物体运动时的s﹣t图象。
则(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6米
C.甲、乙所受合力相同
D.甲所受拉力大于乙所受拉力
13.如图,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
忽略空气阻力,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B时,绳子断裂,所有外力消失,则接下来小球将会( )
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仍然沿着BOA运动
D.静止在B点
1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在实验加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路线继续运动(选填“a”“b”“c”或“d”)。
15.用手拿住拴着钢球的绳子,使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小球的运动状态是 的(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改变”),此过程中钢球受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
如果某一时刻绳子突然断了,则钢球将做 运动。
16.小强走路时,不小心踩到西瓜皮上,摔了个仰面朝天,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运动速度较慢,当 (选填“脚”或“上身”)的运动速度突然变快时,他的 (选填“脚”或“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摔倒。
17.如果锤头的手柄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这是利用了 (选填“锤头”或“锤柄”)的惯性;低速行驶的汽车,一旦被追尾,这时 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选填“安全带”或“头枕”或“安全气囊”)。
18.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的揭示了:
力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目的是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 ,说明速度减小得 ,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做 运动。
20.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沿水平方向飞出,上面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
最终,上面的棋子在方向为 的 力的作用下,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21.如图所示,将一个钢笔帽放在纸条上,用铅笔猛击纸条,钢笔帽不会随之运动,这是钢笔帽由于 ,仍然要保持原来的 状态的缘故。
22.如图是某市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虽然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仍撞击了A车。
(1)小明根据物理知识解释“追尾”原因:
虽然B车驾驶员紧急刹车,但由于汽车具有 ,不能立即停止,因此仍然发生了撞击事故。
(2)小红认为:
由于是B车撞击A车,且A车损坏更严重,因此撞击发生时,一定是B车对A车的作用力先发生,且比A车对B车作用力更大。
你认为小红的解释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理由:
。
23.如图甲为小明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小明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
(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实验中发现:
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推理:
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2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
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相同。
(2)结论:
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它前进得越远。
(3)推理:
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 。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 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25.小明在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想: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还跟别的因素有关吗?
他查找到如下资料: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
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
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
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
阅读上文,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快慢除了与物体 大小有关外,还与物体的 大小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答:
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 ,使自身的 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在本文第一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中所控制的量是:
两车受到的 相同和两车的 改变相同。
参考答案
1.D;2.D;3.B;4.C;5.C;
6.D;7.B;8.B;9.D;10.D;
11.C;12.C;13.D;
14.不能;b;
15.不断改变;非平衡;匀速直线;
16.脚;上身;
17.锤头;头枕;
18.不是;改变;
19.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远;越慢;匀速直线;
20.惯性;静止;竖直向下;重;
21.惯性;静止;
22.惯性;不合理;AB之间是相互作用力,同时发生,大小相等;
23.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相等;越小;慢;做匀速直线运动;惯性;不能;
24.速度;小;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推理;
25.受力;质量;减小质量;运动状态;牵引力大小;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