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380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 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docx

8高考增分三大题型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

3高考增分三大题型突破历史选择题的策略

 

一、高考增分第一招——突破历史选择题

1.史实正确,防止陷阱

【解读】正确选项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等具体历史要素必须准确无误,同时要符合题干材料所处时间段内的阶段特征。

史实错误的类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具体历史要素的错误,也包括阶段特征方面的错误,也就是设置不符合题干所要求的时间段的阶段特征作为干扰项。

1-1、1924年孙中山指出:

“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

”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1-1、C。

【解析】A史实错误,B时间错误,D史实错误、时间错误。

指导辛亥革命的是旧三民主义,不是重新解释后的三民主义,A错;中共成立于1921年,B错;孙中山指出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好朋友”,按照时间来看,1924年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C正确;“是一个好朋友”强调相似性,并不是中共“接受”,并且土地革命在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错。

1-2、(2015课标Ⅰ,33,4分)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1-2、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王拥有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都需要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知的国王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说明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选D。

由材料信息可知,议会有较大的权力,A错。

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国王专权,排除B项。

18世纪中叶,英国国王并未控制内阁,C错。

1-3.(2015课标Ⅰ,30,4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1-3.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加强了江苏、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军事力量和一些重点城市与交通线的防御力量。

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略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有利于对日持久防御作战,选B。

A、C、D三项均不正确。

2.时空准确,阶段特征

【解读】以主要矛盾、重大转折事件定位历史发展阶段。

大多设置不符合题干时间段阶段特征的表述作为干扰项。

如题干时间为1655年,干扰项设置为“工业革命的完成”。

2-1、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1、D。

【解析】A概念错误,“主体地位”一直没变;B时间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始于1984年;C时间错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之后的政策;D“已被突破”准确,鼓励个体经济发展,表明旧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

2-2.19世纪中叶,“由于一切生产资料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这一观点认为,促使世界面貌发生改变的深层原因是

A.殖民掠夺B.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垄断组织的产生

2-2.B。

A殖民掠夺在19世纪中叶前后都存在,只是受工业革命影响,掠夺手段和方式有变化;B,由于工业革命完成,推动交通和扩张,落后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D时间错误,为19末20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内涵全面,防止以偏概全

【解读】材料中所述现象往往不止一个,这几个现象之间是并列关系。

正确选项的内涵要涵盖材料中的所有现象,缺一不可。

仅符合其中一个现象的选项绝不是正确选项。

孤证不立,即孤立的一个证据不能完全证明一个普遍的真理。

题干材料往往描述某个范围或某个现象,在整体范围内并不具有普遍性,而干扰项故意将其普遍化。

还有的材料设置为某一个政府、组织或个人所做的事情,同样在世界范围内或全国范围内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干扰项故意将其普遍化。

特别注意:

某个政府官员的观点只能代表他个人;某个政府官员发布政府命令代表的是政府政策。

3-1、史载:

“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

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

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

”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B.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C.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

D.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

3-1.C。

【解析】A扩大范围,题干只提到上海轧车的变化,没有涉及西方列强在整个中国倾销商品的情况;不能说明整个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B错;C项,在上海的轧花场中洋轧车逐渐取代小轧车,表明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C正确;题干只涉及轧花这一项传统的手工业,不能说明整个传统工业消失,D错。

3-2、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

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

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B.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3-2、D。

【解析】几件事情的共同特征。

A时间不符、逻辑错误,工业革命在1765年开始,材料不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理论的提出,B错;“教育”“文化”与题干的主旨不符,C错;材料中的发明人基本都是生产一线的工匠,他们的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的积累,D正确。

4、对应最佳

正确选项要与材料内容严格对应。

如材料所述现象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正确选项必然要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4-1、“君王自命‘天子’,君主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4-1、B。

【解析】A对应不全,题干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君权神授,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家与国、君与父的关系,A错,B正确;C对应不全,题干材料没有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对应不全,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男女问题。

4-2.1938年11月,蒋介石提出:

“我们这次抗战……可以说只有两个时期……第一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第二期的任务,就是要承接前期奋斗的成绩,实现我们第一期中所布置的一切计划,发挥我们抗战的力量,以达到抗战胜利与建国成功之目的。

”这说明蒋介石要

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制定对日反攻计划

C.坚持持久抗战战略D.建立一党专政政府

4-2.C。

【解析】据材料可知蒋介石政府积极准备抗战,A错;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对日反攻此时还未开始,B错;据材料“1938年11月”“第一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第二期的任务,就是要承接前期奋斗的成绩,实现我们第一期中所布置的一切计划”可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要坚持持久抗战战略,C正确;材料未涉及建立一党专政的政府,D错。

5.辨析似是而非:

故意设置表面上看似正确,但实际上离题意较远的干扰项。

【解读】用这种方法设计的题目,其干扰项的表述含有较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的缺陷,有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立,但题目中缺少这种条件;有的虽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不能透彻地体现内涵。

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的知识组成干扰项。

大多数情况下设置为偏离主旨的干扰项,即题干材料中好像有所体现,但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5-1、商王朝的重大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通常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其中牛骨使用最多,用龟甲的较少。

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生产活动中普遍使用牛,牛骨充足

B.作为书写材料,使用牛骨较龟甲便利

C.商王朝并不重视农业,大量宰杀耕牛

D.游牧和畜牧是重要的生产方式,牛骨头数量多

5-1、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逐渐普及牛耕,A错;牛骨比龟甲更加沉重,而不是便利,B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C错;商朝时期很少使用青铜农具,铁农具还没有出现,农业生产主要使用石质、木质、骨质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游牧和畜牧依赖较多,D正确。

5-2.詹姆斯·密尔和约翰·密尔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

两人一致认为,印度社会缺乏演进的能力,需要被英国统治才有前途,并称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造福印度人民的政府。

这说明了

A.密尔父子的自由主义者身份为假,他们实为殖民主义者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由自由主义向殖民主义阶段过渡

C.工业革命背景下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存在紧密关系

D.印度实际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5-2.C。

【解析】密尔父子是19世纪英国乃至西方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A错;殖民主义出现的时间更早,B错;材料旨在说明作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密尔父子却认为殖民主义是造福印度的,C正确;在当时获益最大的是英国而非印度,D错。

6.概念准确,防止偷梁换柱

【解读】每一段历史材料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有一个概念范畴,这一概念往往有其固定的内涵和外延。

而正确选项所涉及的概念必然要与题干材料所属的概念同属于一个概念范畴。

不符合这一概念范畴的选项必然是干扰项,即使表述再正确也要坚决排除掉。

设置陷阱大多数情况下设置为偷换概念,即干扰项所涉及的概念与题干材料中所描述的概念不符,如题干中的概念为经济政策,而干扰项所涉及的概念为政治理念,这就等于偷换了经济与政治这两个概念。

还有一种情况是偷换主题,即干扰项所涉及的主题与题干材料中的主题完全不符,如题干材料的主题为国家统一,而干扰项所涉及的主题为民主政治建设,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6-1、(2015课标Ⅰ,25,4分)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6-1、C。

【解析】A史实不符,帝相矛盾不突出,并且外戚往往直接掌控相权;B概念错误,“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不包括外戚;C材料特征,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D时空错误,汉景帝和汉武帝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不是整个“两汉时期”都严重。

6-2、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明确指出:

“如果我们只是将与欠发达国家的友谊建立在军事联盟和‘投西方一票’上,那只会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并会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

”材料表明美国这样做是

A.出于美苏冷战对抗的需要B.帮助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经济

C.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D.为了在战略上围堵中国

6-2、A。

【解析】材料处于冷战时期,体现出由“军事联盟”进一步关注“欠发达国家的”更多方面,A正确;B程度错误,美国不可能帮助“所有国家”;C时间错误,打击基地组织是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D无中生有,材料内容与中国无关。

6-3.春秋时期族刑(针对宗族)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等族刑的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取代。

此变化说明

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D.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6-3.B。

【解析】分封制度与材料无关,A错;由春秋时期的族刑被广泛运用到战国时期的族刑减少可以看出宗法观念在淡化,B正确;郡县制度与材料无关,C错;此时仁政思想并未成为被统治阶级重视的思想,D错。

7.剔除无中生有:

故意设置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或者无法根据材料推理出来的干扰项。

【解读】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材料没有任何关系。

或者是干扰项与题干材料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据材料无法推理出这一历史结论。

7-1、“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销售。

南浔七里(村)所产之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日众……镇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

”这反映了

A.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

7-1、B。

【解析】题目中显示了时间,即从1820年到1850年,在此期间,发生了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开五口通商,其中包括上海,题干材料显示了湖丝的出口由广东向上海转移,而不是小农经济的解体,A错;五口通商对湖丝出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B正确;当时上海、广州开放程度相似,C错;题目中说明湖丝的出口也可以走上海,D错。

7-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32年的斯巴达公民大会上,首先是外邦使节发言,然后是斯巴达内部的辩论,发言者为国王阿基达马斯和主持会议的监察官,结果国王的主张遭到否定。

这说明斯巴达城邦

A.监察官拥有实权B.国王阿基达马斯与监察官矛盾尖锐

C.公民大会有否决权D.公民大会辩论的结果受外邦使节影响

7-2.C。

【解析】A不能体现,材料只是说明监察官主持会议;B不能体现,材料中的辩论是国王与监察官围绕某一主题发言,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个人矛盾;C符合材料,经过辩论,国王的主张遭到否定,说明公民大会有否决权;D不能体现,材料只有“外邦使节发言”这一信息。

7-3.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

“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内地

7-3.C。

【解析】20世纪初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地区都固守小农经济模式,A错;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B错;在近代中国内地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反映出近代经济发展有限,C正确;早在《天津条约》签订之后,西方经济势力就已深入内地,D错。

8.界定程度失当:

故意设置添枝加叶、夸大其词的干扰项。

【解读】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表述绝对化,如“彻底废除”“完全实现”“始终”等。

还有就是故意夸大某一措施的作用,主要用词有“完备”“完善”“完成”“决定”“动摇”等。

8-1.恩格斯曾指出:

“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

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

”据此,恩格斯认为

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8-1.D。

【解析】材料中“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说明恩格斯评论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是鸦片战争,A错;甲午战争后中国仍然是部分开放,B错;材料分析的是战争的影响,不是中国失败的原因,C错;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中国开始了寻求政治体制变革的运动,D正确。

8-2、(2013课标Ⅰ,33,4分)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

”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8-2、D。

【解析】材料充分肯定了苏联1952年的农业成绩,并认为以前最严重的谷物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D符合题意。

农业问题始终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A项错误;1952年前苏联已实现工业化,B项错误;1952年,苏联并未进行农业改革,C项错误。

8-3.(2017课标Ⅰ,32,4分)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答案精解精析

8-3.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公民试图自杀也需要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如果公民未经允许就自杀则属于犯罪行为。

这说明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选C。

A项中的“完备”表述不当,材料信息无法说明雅典法律具有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排除B、D两项。

9.防止逻辑混乱:

故意设置因果关系颠倒或与题干设问没有因果关系的干扰项。

【解读】因果、转折、递进、并列。

一种情况是因果倒置。

题干设问要求是“因”,而干扰项设置为“果”;或者题干设问要求是“果”,干扰项设置为“因”。

如题干设问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而干扰项设置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明显是因果关系倒置。

还有一种情况是干扰项与题干设问之间是并列关系,或者是对题干材料的简单重复或归纳概括,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选项本身就是材料,没有进行深入原因分析。

9-1、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9-1、C。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清帝已经退位,A错;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反帝的评价,B错;“‘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而《临时约法》中的责任内阁制设置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独裁,C正确;D是临时约法实行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9-2.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有14.4%出口产品输往西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破坏

B.西欧关税同盟的形成阻碍了东西欧联系

C.国际政治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

D.苏联模式的引入迟滞了东欧现代化进程

9-2.C。

【解析】1953年二战已经结束,而1953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出口比例很少,A错;西欧关税同盟的形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时间与题干不符,B错;1953年东西欧国家对峙,影响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出口,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不是反映东欧现代化进程,D错。

9-3、1920—1946年,潘鸿声先生先后到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甘肃、陕西等地访问并搜集了2046户农户的农具使用资料,发现“在构造和形制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改进”。

由此可以推断

A.中国固有的传统经济结构没有变化

B.西方近代农业机械对中国农业影响有限

C.工业革命并没有影响中国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动摇

9-3、B。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农具,不能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A错;材料信息“搜集了2046户农户的农具使用资料,发现‘在构造和形制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改进’”,说明中国农业受西方近代农业机械的影响不大,B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判断工业革命有没有影响中国,C错;由材料信息也不能得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动摇”这个结论,D错。

9-4.一民国老人口述:

武昌起义后,某日余与数同学乘渡船往武昌,向守城士兵问询:

“革命后,汝等可好?

”该兵士对曰:

“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

”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B.清末新政实现预期目标

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D.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众

9-4.D。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A错;根据材料“武昌起义后”可知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开始被推翻,而清政府实行的清末新政也不会“实现预期目标”,B错;材料没有说到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错。

根据材料可知,在武昌起义后武昌已经被革命派占领,但是守城的兵士却说:

“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

”这说明他没有意识到革命所带来的变化,表明革命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D正确。

9-5.(2013课标Ⅱ,25,4分)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9-5.D。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

“不抑兼并”会造成土地高度集中,C不正确。

B项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

D项正确。

10.清理本末倒置:

故意以表象或假象来代替根本的东西。

【解读】此类陷阱主要针对“根本原因类”“根本目的类”“本质类”历史选择题。

对于“根本原因类”选择题,主要设置为无关紧要的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或外部因素。

对于“本质类”选择题,主要设置一些表面现象、细枝末节等作为干扰项。

10-1、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B.社会制度的不同

C.意识形态的对立D.处置德国的分歧

10-1、A。

【解析】根本原因与重要原因、直接原因。

二战后,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A正确;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都不是根本原因,故B、C两项错误;D项属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表现而非原因,D错。

10-2.中国近代有竹枝词云:

“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

”意即:

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

从文明史观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B.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

C.西餐已经盛行

D.近代中国饮食受传统思想影响

10-2.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之所以反对寿宴上吃西餐是因为“刀”“叉”的使用影响了寿宴的喜庆氛围,因为“刀”“叉”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喜庆”的文化相矛盾,材料中的现象从本质上反映的是文明的冲突,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对西方饮食抵制,只是提到寿宴上不喜欢采用西餐,B错;材料无法体现西餐盛行,C错;中国人不喜欢在寿宴上用刀叉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不是本质原因,D错。

11.衡量主次倒置:

故意设置次要原因或某个问题的次要方面作为干扰项。

【解读】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此类陷阱主要针对“主要原因”“主要目的”“主要意图”等设问类型的历史选择题。

或许四个备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目的”,但肯定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或目的。

11-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