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3668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史 唐宋 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中国文学史唐宋期末复习资料

基础知识

1、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2、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杨擅长五律,卢骆擅长七言歌行体。

3、吴中四士:

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4、沈宋:

指初唐时期的沈佺期,宋之问,他们的诗在诗律和艺术方面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完成“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工作。

五律的定型是由二人最后完成的。

同时又与李杜等人成功的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诗,完成了七言诗的定型,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唐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古文---王勃《野望》

6、初唐诗人的核心旗手,盛唐诗坛的奠基人和揭幕人—-陈子昂

7、唐代第一本当代诗歌集—-殷璠《河岳英灵集》

8、写意山水画的创始人---王维

9、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南宗诗史:

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

11、大历十才子:

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诗多写应景献酬,流连光景。

12、韩孟诗派:

韩愈,孟郊的合称

13、郊岛:

孟郊,贾岛的并称,“郊寒岛瘦”

14、百代游记之祖---柳宗元

15、张王乐府:

张籍,王建的合称。

两人长于乐府诗。

16、韦柳:

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皆善于山水田园诗。

17、刘禹锡、柳宗元的不同:

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

18、晚唐七律第一---李商隐

19、唐传奇的开篇—-王度《古镜记》

20、词---是合乐而歌的新体诗。

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

21、小令---58字以下,中调---58~90字,长调(慢词)---91字以上。

上阕最后一句---歇拍(过片),下片第一句---换头

22、易安体:

李清照创作的词风。

23、词中之帝---李煜

24、宋代初期词坛的领军人物---晏殊

25、宋代以诗论诗的开山之作---欧阳修《六一诗话》

26、总结江西诗派的创作---陈师道《后山诗话》

27、诗话成就最高---严羽《沧浪诗话》

28、词学理论的代表作---张炎《词源》

29、开词创作的先河的作品---李清照《词论》

30、北宋词史的三座历程碑---柳永,苏轼,周邦彦

31、北宋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

32、周姜:

周邦彦、姜夔的并称。

33、姜夔词称为---清雅词派

34、诚斋体:

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其号诚斋而得名,他有意矫正以学问为堆砌典故的江西诗派习气,所以他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中小情趣为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浅近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风格流转圆美的特点。

一改以往宋词瘦硬盘生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35、宋初三体:

白体诗(白居易为师),西昆体(李商隐为师),晚唐体(贾岛,姚合为师)

36、苏梅:

苏舜钦,梅尧臣的并称,诗文革新的开拓者,奠基人。

37、苏黄:

苏轼,黄庭坚的并称。

38、黄庭坚的创作方法: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39、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40、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41、苏门六君子:

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陈与义

42、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43、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

44、说话分四家:

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45、“宗唐得左”:

金朝最鲜明的诗歌创作主张。

46、通俗文学三样式:

话本,诸宫调,宋杂剧

名词解释

1、上官体:

唐高宗后期,介于贞观、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新的诗风。

上官体风格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其诗冲淡了齐宋诗风的浮艳雕琢,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2、山水田园派:

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尔反映农家现实生活。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3、边塞诗派:

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世又称高岑诗派。

4、新乐府:

即“新题乐府”,相对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创始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的大力提倡。

5、新乐府运动:

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李绅对新乐府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

6、古文运动:

广义上是一场以复兴儒学为号召的政治革新运动,狭义上是指中唐贞观年间以韩愈柳宗元为领袖的一场以倡导古文,谋求政治核心的文学革新运动,争取文体挣脱骈文的桎梏,旨在谋求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等方面实行变革的散文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和艺术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7、唐传奇:

唐代文人短篇小说的统称,指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小说,传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作用,形成作章好奇有意为小说的特点情节完整,生动曲折,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反映更加复杂的社会内容,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传奇”一词始于元缜的《莺莺传》。

8、花间词派:

西蜀词派,以韦庄为首。

最推崇晚唐诗人温庭筠。

花间词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500首,花间词大多反映的是“花间尊前”的娱宾遣兴之作,在内容上转向闺阁情怀及内心世界,风格上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形成了缛彩轻艳的花间词风。

9、西昆体:

是以《西昆西州唱集》而得名,宋初形成的一种新的诗风,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

其写诗的目的是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揖其芳润,发于希慕。

更迭唱和,互相切靡。

西昆集中的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效仿李商隐诗的诗风,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

同时由于专门模仿而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创新,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10、江西诗派:

出现在南宋后期,得名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这些作家在创作上都遵循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主张,用典,借鉴前代文学经典。

风格上瘦硬生新,后到杨万里时才提出“活法”,不能拘泥于后人。

后期受靖康事变的影响,诗风发生深刻变化,诗人开始出现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时之思。

形成“一祖三宗”的门派流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11、辛派词人:

这是南宋受辛弃疾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弃疾,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12、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将当时一大批诗人陆续以《江湖集》的名义刊行,其中的创作主体也大都是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下层人士,江湖诗派由此得名。

此派是一个没有组织比较自由松散的作家群体,只是具有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他们诗法广泛,风格多样,格局稍微开阔,题材来源比较丰富,代表作家有戴复古、方岳、刘克庄等。

13、永嘉四灵:

指南宋后期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因个人的字里都有一个灵字而成为永嘉四灵。

他们彼此兴趣相投,诗风相近,又称四灵诗派。

贬斥江西诗派而取法晚唐,尤崇尚贾岛姚合。

内容较单薄,只有少数写民生疾苦或时事。

多数作品的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艺术上精炼细琢。

极少用典,多用白描,诗风偏于野逸清瘦。

但其取材太狭,格局太小。

终不免破碎尖酸之痛。

14、话本:

宋代出现的通俗白话小说。

说书艺人演出的底本。

说书艺人只能以当时流行的口语演说,故话本又为白话小说,这种话本小说的生动性、通俗性远远超过传统的传奇小说,话本在唐代就已出现,但到宋元时期才渐趋成熟。

代表作品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

15、诸宫调:

是以人边说边唱,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讲唱文学。

因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唱而得名。

大约起于北宋时期孔三传首创诸宫调形式,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

代表作《刘知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等。

16诚斋体:

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

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17晚唐体"是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作为沿用已久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晚唐体是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他们看作是晚唐诗人因此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比较突出。

他们继承了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清邃清幽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

另一个晚唐体诗人群体是潘阆、林逋等其诗歌主要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晚唐体诗人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因此是晚唐体的盟主。

特征一、创作重视锻炼苦吟以刻意造字为能事二、在体例上多用近体而少古体。

三、“捐书以为诗”以此来和“资书以为诗”的江西派对抗。

四、题材偏窄观察细致。

五、诗风清瘦。

18格律词派南宋姜夔的词风影响了南宋后期众多的词人如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都是姜夔的追随者他们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炼字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

形成了格律词派。

19以文为词“以文为词”即语言的散文化,是辛弃疾词的显著特色。

其语言风格表现为句式的奇句单行,语调的舒缓自由,语音的抑扬抗坠。

同时也将诸多的经传、故事、名言等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一并拿来,为我所用。

20婉约派该派词的内容、题材,偏重于男欢女爱、离愁别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委婉缠绵、含蓄蕴藉、清丽柔和的阴柔美。

词作者大多是“太平丞相”、风流才子、文人学士,他们在词中表现了在诗文中不宜表现的微妙情感,即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艳情和闲愁。

我们可以称之为“词人之词”。

二晏、柳永、张先、秦观、李清照、周邦彦。

21豪放派词至苏轼出,有意以诗入词,以理入词,以横放杰出入词,学之者一时追从,遂形成了与婉约词主导风格迥异的豪放派。

南渡后,时代剧变,爱国词如浪如潮,终于汇成声势浩大的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辛派,几取婉约而代之。

如果说婉约派词是词人之词,那么豪放派可谓诗人之词。

22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自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23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

  又作“岛瘦郊寒”,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

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

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

24大历诗风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欲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

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

遂露出中唐面目韩孟诗派

25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中唐诗人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

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

从“不平则鸣”到“笔补造化”到明确提出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韩孟诗派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创造理论。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

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

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26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白居易的创作代表了元白诗派的最高成就。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27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28诗史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被称之为“诗史”。

如著名的叙事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以饱蘸着深切同情的笔调揭示了这一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

杜诗具有1、史的认识价值。

2、诗的审美价值大量使用叙述手法以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发展了诗歌的叙事功能。

29文章四友:

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0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31沈、宋:

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

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2七绝圣手:

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

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33花间词: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

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鹿虔扆、牛希济等。

4、34南唐词人:

五代稍晚于西蜀词在南唐地区出现的一个词人群体。

重视以词言志,偏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

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

代表词人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

35、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

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36、荆公体(半山体)“王荆公体”:

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是江西派的先驱。

37、后山体宋诗风格流派之一。

具体指北宋陈师道诗风。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列有“后山体”。

陈师道推崇杜诗,为诗讲究章法、用字,对杜诗遣词造句、格律推求有所吸收。

其诗得杜甫沉郁之气,写离别之情,穷愁之态,多有真意。

且用字谨严,思致深厚,朴质流畅,脉络分明,自成一格,为后人所推许。

38、“白体”诗人,使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

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铣等。

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显然这种诗风仅仅是模仿了白居易等人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论述题

一、唐诗

1、如何理解“盛唐气象”?

参考答案:

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

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2、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参考答案:

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观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

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王维的诗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3、高适与岑参在边塞诗写作方面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高适、岑参同以边塞诗擅名,同长于七言歌行,诗风同样豪放。

但也有不同:

“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高适诗超过岑参;在题材丰富新奇方面,岑参超过高适。

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岑参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

艺术上高适诗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殷璠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诗意奇、语奇、调奇,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4、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李白集入世、隐逸、求仙、任侠于一身,世界观比较复杂,但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积极入世,他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

主要内容为:

(1)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唱理想,同时也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如《将进酒》、《行路难》。

(2)反权贵、反传统的傲岸精神。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3)描写并赞美祖国山川,大略有两大类型:

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天真的情怀。

5、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

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

主要特点有:

(1)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

(2)充沛的气势。

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

(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

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

(4)语言清新俊逸。

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5)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

6、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1)叙事诗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

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大力写作新题乐府,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2)抒情诗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对自己丰富复杂、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解剖。

(3)十分重视锤炼诗歌语言,语言苍劲凝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自称:

“语不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惊人死不休。

”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

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极大地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而且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表现力。

代表了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7、杜甫对诗歌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直接开启了中唐的新乐府诗创作。

(2)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为律诗尤其是七律注入丰富深刻的政治内涵。

开辟了全新的题材领域,对晚唐李商隐,尤其是宋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用诗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细内容,扩大了诗歌的功能和题材。

(4)将议论引入诗歌,影响到韩愈的“以文为诗”,宋诗的散文化。

2、中唐前期诗歌有哪些特色?

参考答案:

中唐前期的代表人物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及“大历十才子”大多生于开元盛世,又都经历了“安史之乱”,一方面,受到盛唐精神的感染和盛唐艺术的熏陶,诗歌中也会表现出对盛唐气象的继承,如诗中表现出追求建功立业的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边塞诗中也流露出英雄豪情和爱国精神、表现出昂扬的感情基调和壮大的气概,仍然关注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另一方面,时代的盛衰变化在他们心理上造成强烈的失落,热切的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取代,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遂诗坛的主要倾向。

除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琐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这种时代风尚和人生情趣又影响到他们的审美情趣。

诗歌中开元、天宝盛世时的理想色彩、浪漫情调逐渐消退,艺术上追求冲淡平和,追求淡远韵味,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

9、韦应物诗歌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韦应物是大历、贞元间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他早期写了一些关心国家安危、社会治乱及下层百性疾苦的诗,显示了一个诗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作品也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明显地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

在他后期的作品里,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其中以写山水田园最有特色。

他善于用简淡自然却又是精心锤炼过的语言,来描写闲适生活的逸趣及孤高峻洁的情怀。

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滁州西涧》是其中的佳

10、韩孟诗派的新奇险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韩孟诗派追求诗风的雄奇怪异,他们有意打破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创新求异,探索诗歌的新形式、新风格。

主要表现为:

(1)采用过去不常用的内容甚至是世俗、丑陋之事入诗,逞奇矜博,出奇制胜;

(2)想象奇崛,意象怪奇,构思奇特,标新立异;(3)注重造语炼字,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将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变化多端。

韩孟诗派成员除共性之外,还有自己的个性,如韩愈以气势雄大和意象怪奇见长;孟郊多用僻字险韵与生冷意象,使怪奇向幽僻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