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590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 无答案.docx

浙江中考复习题目空气无答案

空气

1、选择题

1、下列利用空气某成分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B、氮气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2、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4、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下列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A.水力发电B.汽车尾气C.工业扬尘D.焚烧秸秆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CuO+CO===Cu+CO2(加热)可知,CO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C60完全燃烧都生成CO2

C、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两种气体

7、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

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

A氢气有还原性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D氢气对人体无毒

 

二、非选择题

8、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选填序号)。

(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

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

5只容积均为100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深入5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①第一组实验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

②经计算,第二组实验C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

___。

9、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

实验

1

2

3

步骤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将一段镁条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

铝箔不燃烧,熔化后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一层薄膜

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    有关。

(2)某同学分析2、3实验后就得出了如下结论:

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

其他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小组同学认为镁和铝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的强烈程度来比较,你认为还可以通过                 的实验来比较。

(4)在实验1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态铝依然没有流出来。

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    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

10、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

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_____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

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

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11、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猜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物质是:

Ⅰ.石墨棒;Ⅱ..

[实验]用天平称量15g氧化铜粉末,直接用铝箔纸包裹.按上述步骤实验,黑色粉末,那么猜想Ⅱ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

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

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顺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

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

 

 

空气(模拟题)

一、选择题

1、“世界环保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这一主题旨在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B、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

C、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快餐盒

2、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H2B、O2

C、N2D、CO2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力推火力发电B、焚烧塑料垃圾

C、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D、使用一次性木筷

5、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到五大发展理念,为实现绿色发展、减少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机动车排污

②对排污企业一律关停,只发展零污染企业

③开发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经济

④加强对水源地和各类湿地的保护工作,开展环保宣传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已知:

2KClO3===2KCl+3O2↑(加热、MnO2催化):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通过活性炭净水器,以降低水的硬度

B、NaCl和NaNo2有咸味,都可用作食物的调味品

C、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以提高馒头的口感和除去酸味

D、用炭火取暖时,在火炉旁放一杯水以防止人中毒

2、非选择题

8、自杭州获得G20举办以来,政府正努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工作,如:

对煤的脱硫脱硝(氨)处理及粉碎后燃烧,对汽油挥发形成的油气(主要成分有苯、二甲苯、乙基苯等)进行回收处理等.

(1)对煤进行粉碎后再燃烧,该措施的科学原理是:

(2)二甲苯和乙基苯的化学式都是C8H10,但化学性质却不相同,其原因是。

(3)除了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及以上措施以外,请再举一种能减小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9、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

N2+3H2===2NH3(高温高压)。

氨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热量高。

近年,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气,使其有望成为替代氢能的新一代能源。

(1)若用如图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_____(用字母表示)。

(2)氨气燃烧时可能会生成氮氧化物而污染环境,但在一定条件下,氨气燃烧却没有任何污染,该反应原理是4NH3+3O2====2X+6H2O(一定条件),其中X是_____;(填化学式)

(3)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

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

10、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

实验各取溶质质量分数15%H2O2溶液的质量34克,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号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

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可能是。

(3)试计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1、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C.一氧化碳

(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人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泄漏的石油C.属于复合材料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少量的红磷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案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②点燃酒精灯,使红磷充分燃烧;③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④读取注射器活塞数据。

⑴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缓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

⑵对照图1实验,你认为图2实验的优点。

(回答一点即可)

13、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

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洗气瓶A中的实验现象。

(2)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选a、b填空)口通入.

(3)小徐同学质疑:

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进行设计:

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⑷小组有同学提出CO和CO2都是由C和O组成的,为什么两者在能否和澄清石灰水,能和碳单质等物质发生反应等特点上,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请你试着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该同学解释一下。

 

14、小科参观某养鱼池时,发现农民向养鱼池撒一种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科对这种固体很好奇,进行了询问。

但农民告诉他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或过氧化钠(溶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个固体是什么物质呢 ?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

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都是淡黄色固体,常温下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氧气;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氧气。

【证据与结论】

(1)如果要验证这种固体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

(2)如果要验证这种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并且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则装置连接的顺序是;收集到的氧气可以用检验。

(3)小科把实验

(1)和

(2)中的残留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取

(1)中的上层清液,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发现,则这种固体是过氧化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