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2975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设施蔬菜、花卉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1003086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

72

学分

4

适用专业

设施农业技术

开课单位

化工系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考核类型

考试

先行课程

植物及植物生理;农业生物化学

平行课程

农业微生物;农业经营与管理

后继课程

植物组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蔬菜、花卉生产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园艺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

本课程所设置的职业岗位为:

蔬菜、花卉种苗的繁殖、蔬菜、花卉产品生产。

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群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地区重点发展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产业及周边地区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就业应面向基层、面向企业、步入中小城市。

主要在城乡农技站、园艺站、园艺场、花木公司、园林公司、公园、植物园、花圃、苗圃、果园、茶园、药材基地、农业开发公司、农资公司等单位和部门从事栽培养护、技术指导、种苗繁育、贮藏加工、检测收购、盆景插花制作及经营、组织培养、绿色产品开发利用、检测和发酵、市场管理、项目开发实施等相关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

岗位能力顺应新品种引进应用、新技术革新、服务产业化需求,蔬菜、花卉品种识别鉴定、蔬菜、花卉种苗繁育技术、蔬菜、花卉无公害栽培技术、有害生物预报防控技术、农业资源调查技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与营销技术、是核心技术;生产开发推广、设施生产与快繁技术、产品质量检测、种子管理技术、农业行政执法技术等为拓展技术。

该专业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及较强的工作主动性,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并具有敬业精神;在教学上,要求强化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要求有大农业意识,能够胜任多工种技术的指导工作,同时能服务政府、服务农民,接受其他临时性任务。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法律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协作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环境适应和心理调控能力;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

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阅读、应用写作与技术资料编写能力。

二、课程设计与理念

1、课程设计

《蔬菜、花卉生产技术》的课程设计的设计依据是:

蔬菜、花卉苗木生产管理和蔬菜、花卉产品生产管理两岗位任职条件;不同类型蔬菜、花卉苗木生产过程;不同类型蔬菜、花卉产品生产过程;当地蔬菜、花卉苗木生产种类;当地蔬菜、花卉产品生产种类。

本课程设计思路是:

①教学组织设计以可行性为前提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设计;②根据各项任务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③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是:

①教学标准:

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②岗位任务:

本专业从事蔬菜、花卉栽培管理岗位的任务;③技术标准:

从事以上岗位的相关技术标准;④职业资格认证要求:

蔬菜、花卉工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状况:

种植结构、可进行的实训项目,模拟生产实训。

2.设计理念

《蔬菜、花卉生产技术》作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肩负着培养专业技术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后继专业课程与技能的重要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经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对专业对应行业、企业、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意见、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多层面参与,形成以下课程设计理念:

(1)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服务高职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课程目标和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准确把握“针对岗位,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原则。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纳入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与基本操作、生产场景与教学无缝对接、兼顾生产季节性、兼顾学生共性与个性,强化操作、模拟、实际生产训练,重点以实际生产工作流程和步骤组织教学,确立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知识、技能、素质融合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过程与能力提高相结合,改变评价内容和方式,培养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以能力为核心

根据基层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先开设单项实训课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后实施任务驱动法(尽量与生产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对接),开展品种识别鉴定、园场选择与整地、生产计划制定、播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无公害生产、设施生产等综合实训,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教学的职业性。

重点培养学生产与服务意识、市场意识,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运用知识、技能编制计划和资料,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养成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用心做事的工作态度。

强化校内、校外实训教学,模拟生产实际工作流程,校内教师和企业外聘人员共同完成综合实训,通过校企合作参观见习、顶岗实习等方式,不断完善项目实训、提高拓展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

(3)以素质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强化组织协作,设计小组学习任务驱动,资料编制,计划制定,改变教学模式,改革考核和评价内容与方法促进通过校内学习讨论,协作拟定完成项目方案,对外进行校企合作的开放办学,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产活动中,重视安全、注重环保,养成良好的吃苦耐劳、协调沟通、团结协作、不断提升职业素质和热爱专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既懂理论、又会操作,既会做事、更会做人。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山西省及周边地区主栽蔬菜、花卉的种类、品种、分布以及生长习性,掌握常规生产基础及技术,熟悉和运用蔬菜、花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和方法;具备山西省及周边地区常见蔬菜、花卉苗木和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能力。

2.技能与知识目标

(1)了解山西省及周边地区主栽蔬菜、花卉的种类、品种以及分布情况;

(2)掌握主栽蔬菜、花卉品种生长习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掌握山西省及周边地区蔬菜、花卉产品无公害质量标准;

(4)掌握蔬菜、花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和方法;

3.能力与素质目标

根据市场调研与课程论证,确定课程对应的基本岗位及岗位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针对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项目为突破点,制定出本课程二级能力目标体系。

  

(1)能够正确识别蔬菜、花卉种子以及蔬菜、花卉种类;

(2)掌握种子质量鉴定和播前处理技术,能根据不同蔬菜、花卉类型确定种子播前处理方法;

(3)掌握蔬菜、花卉播种育苗技术,能根据生产实际确定播种量、播种方式和时间,解决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掌握蔬菜、花卉定植、无公害生产技术,能根据无公害蔬菜、花卉产品生产规范合理选择生产场地、安排定植的时间、制定田间管理方案;

(5)掌握蔬菜、花卉嫁接、植株调整技术、花果管理技术和现代新型栽培技术,培育优质高产的蔬菜、花卉新产品。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名称

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时

1

蔬菜基本知识

任务一:

蔬菜植物的分类与识别

掌握常用蔬菜分类方法与生物学分类的联系和区别。

蔬菜植物学、实用器官、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2

任务二:

蔬菜种子识别

掌握种子的识别方法和广义的种子概念。

蔬菜种子形态特征、种子外观描绘,识别能力。

2

2

春化

任务一:

蔬菜植物的春化作用

掌握春化的意义和作用

春化的由来,春花的概念,绿体春花,种子春花。

4

3

黄瓜

任务一:

黄瓜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掌握不同时期的主要品种和生物学特性。

常见的黄瓜品种及大棚使用类型,黄瓜的叶、蔓、花、果实、跟生长特点。

4

任务二:

黄瓜生长习性

掌握外界环境对黄瓜的生长影响

温度、光照、水分、湿度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4

任务三:

黄瓜栽培管理技术

掌握黄瓜的优产高质技术。

高产、优质的设施黄瓜生产技术

2

任务四:

黄瓜的嫁接育苗技术

掌握黄瓜嫁接技术。

黄瓜嫁接的砧木和接穗选用条件,嫁接技术和注意事项。

4

4

番茄

任务一:

番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掌握番茄的生长特性及变化特点。

常见的番茄品种及大棚使用类型,黄瓜的叶、蔓、花、果实、跟生长特点。

4

任务二:

番茄栽培管理技术

掌握番茄的优质、高产技术。

高产、优质的设施番茄生产技术。

4

任务三:

番茄的嫁接育苗技术

掌握番茄的嫁接技术和特点

黄瓜嫁接的砧木和接穗选用条件,嫁接技术和注意事项。

4

5

茄果

任务四:

茄果类蔬菜的花芽分化观察

掌握茄果类蔬菜的花芽分化的时期及特征

高产、优质的设施茄果生产技术。

4

6

设施及营养土

任务一:

设施性能观察

掌握温室内环境条件的测定技术、方式和方法。

温度测定,湿度测量,光照强度。

2

任务二:

育苗营养土配制

掌握常用营养土配制方法及消毒。

营养土组分,营养土指标,营养土常见配方,床土消毒。

4

7

花卉基本知识

任务三:

 花卉概述

了解花卉发展历史及意义

花卉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4

任务一:

花卉分类

掌握常用的花卉分类方法及生产利用方法。

花卉的分类方法及意义。

4

8

花卉繁殖

任务一:

花卉繁殖技术

(一)

掌握花卉的分株、分球、扦插繁殖技术。

花卉的分株、分球、扦插繁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4

任务二:

花卉繁殖技术

(二)

掌握压条、嫁接、组培的主要繁殖技术。

花卉的压条、嫁接、组培繁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4

9

花期调控

任务一:

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

掌握园林树木选择的各种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花期发育调控的基本方法,花期调控的原理。

4

任务二:

月季花期调控

掌握月季花期调控主要修剪方式

月季花期调控的温度和修剪方法

4

任务三:

矮牵牛的花期调控

掌握矮牵牛花期调控主要修剪方式

矮牵牛播种调控花期技术,和光照要求条件

4

五、考核评定办法

1、课程考核方式及方法

(1)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一张卷子定成绩的传统做法,采用综合考核方式。

针对学生对每个项目的设计任务完成情况、任务的汇报答辩情况、任务的考核成绩等综合为学生平时成绩,再根据最后的综合答辩与综合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从而正确的给出每个学生的课程成绩。

(2)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组成课程评价体系

学生自评10%、学生互评30%、教师评价60%。

根据每个项目的考核成绩,最后综合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评定该门课程成绩。

2、课程考核标准

课程模块考核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标准

序号

学习项目

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

1

主要蔬菜、花卉品种的识别

10

2

主要蔬菜、花卉果实构造的观察

15

3

蔬菜嫁接实训

15

4

花卉修剪技术的应用

15

5

主要蔬菜物候期及生长结果习性的观察

15

6

主要病虫害的识别

15

7

黄瓜栽培技术的实习

15

合计

100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条件

本课程中实践内容居多,要求课堂教学应在讲解为主,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实践。

通过多媒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通过挂图、部分实验室学习,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师资要求

本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广泛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以便解决教学、科研、实践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新的问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知识传导能力和系统的教学设计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同行业的实践经验或经历,与行业系统密切联系的沟通渠道,具备善于实践并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3.教学方法

(1)课堂训练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际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①启发式。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②讨论式。

其目的是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堂讨论,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互相启发,提高认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③案例式。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现场实际,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2)现场实习组织学生到城市环境保护部门实习,既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开拓视野。

(3)实验教学构建了该课程的“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三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从实验项目到实验内容的优化整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

同时依托学院的环境实验室,向学生实行开放,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每周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任课教师主持辅导答疑,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在线答疑。

(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听课、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

4.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任课教师积极推行教学手段改革,将挂图、模型、实物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互相弥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电子讲稿、网络的应用利用生动的电子讲稿等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外,学生同老师的交流讨论也由过去的面对面进行,拓展到到电子邮件、短信息等多渠道、多途径的方式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生作业、实验报告等也正在逐渐过渡到采用电子形式。

(2)现场解说演示实践教学中,教师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解说、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

(3)教学科研结合将取得的教改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素材,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评价标准

(1)、学生评教

评价标准

班级

教师

课程

项目

评价指标

标准分

实得分

备课

教学准备充分,内容充实,态度严谨

10分

讲课

讲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讲解难点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能传授新知识,学识渊博

10分

普通话标准,语言生动,逻辑性强

10分

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10分

合理运用教具,用多媒体、电教授课

10分

辅导

辅导答疑认真,耐心

10分

作业

按时收交,认真批改,有批语

10分

育人

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意见

10分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注重能力培养

10分

板书

板书工整,汉字规范,版面美观

10分

合计

100分

(2)、教师评学

评价标准

班级

课程

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A%

B%

C%

学习方面

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方法正确

学习氛围浓

学习自觉性强

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作业认真并按时交

纪律方面

按时到班上课

课堂纪律好

遵守校规校规

遵守考风考纪

思想道德

方面

尊敬教师,团结同学

礼貌待人,态度谦和

爱护公物

遵守社会公德

合计

(3)、教师自评

评价标准

班级

课程

教师

项目

评价指标

标准分

得分

教学组织

教材内容整合处理适合人才培养,有一定可持续发展指导性等

10

教学准备充分,内容充实,态度严谨

10

课程教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讲解难点深入浅出,紧密结合实际,能传授新知识,学识渊博,语言生动,逻辑性强

20

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5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科学合理,形式灵活适当,突出技能培养

10

辅导答疑耐心;批改作业认真

5

教书育人育人

注重情感和学习意识培养;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意见;关心爱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10

教学效果

学生基本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知识完成课程设计

30

合计

100

(4)、专家评价

班级

课程

项目

评价内容

评语

课程教材

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教材融入的信息量

教材的难易程度

教材可持续性拓展的指导作用

教师素能

知识的丰富性、技能的强化性

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课程教学设计与组织效果

学生能力

知识的应用能力

专业操作技能

专业心智技能

七、推荐选用教材

[1]蒋先明.蔬菜栽培学总论.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卢育华.蔬菜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包满珠.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花卉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林侨生.观叶植物原色图谱.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八、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新版).北京:

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张振贤.蔬菜生理.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3]张振贤.蔬菜生理.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4]艾捷里斯坦.蔬菜栽培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5]杉山直仪.蔬菜总论.东京养贤堂,1982

[6]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北京:

农业出

版1996

[7]黎佩霞、范燕萍主编.插花艺术基础(第二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