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204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经济学 第四章 企业理论.docx

高级经济学第四章企业理论

第四章企业理论

第一节传统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

一、传统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里,企业是被当作“黑箱”来处理的。

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在平衡市场供求、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市场均衡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基于这一目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进入市场的企业和消费者作为最小的分析单元,并不研究企业制度和企业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似乎企业是从来就有的,故把其作为一个给定的前提条件来进行经济分析,因此被称为是“企业的黑箱理论”。

正如科斯在1937年所指出的那样:

“很久以来,经济理论忍受着无力明确阐释它的假定的痛苦。

经济学家在建立一个理论的时候,通常也忽视了去检验其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将企业看作一个生产函数,假定其有一个人格化的目标函数——利润最大化,并且假定资本雇佣劳动。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不过是企业所使用的二种生产要素而已。

作为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都是对称的,各自的报酬取决于各自对生产的贡献。

在均衡情况下,工资=劳动边际生产率,利息率=资本边际生产率。

使用新古典框架可以证明,从长远来看,劳动雇佣资本体制与资本雇佣劳动体制具有同等效率。

这一结论与我们在现实经济中所看到的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的经济现象并不相符。

对此新古典经济学家仅仅使用了一个假设,却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说明:

为什么劳动不能反过来雇佣资本呢?

二、现代企业理论的兴起

现代企业理论是过去20年里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

1、现代企业理论家的基本哲学

“存在的即是有道理的。

现代企业理论家开始探讨观测到的有关企业各种制度安排的经济原因。

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现代企业理论从现实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把企业行为看作是组成企业的各部分人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企业中利益相关者之间人与人的一种交易关系。

由此得出分析企业的以下几个基本关系:

企业行为是企业所有成员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

企业成员的目标函数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应该从对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分析中导出,而不是从事前的假设条件导出。

2.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

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存在企业?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确定?

这个问题是通过企业的契约理论来加以解释的。

(2)什么是企业所有权(ownership)?

或委托权(principalship,定义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最优安排?

谁应该是代理人(agent)?

这一问题在现代企业理论中是通过企业家理论来解决的。

(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

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控制代理人?

这一问题则是通过企业的管理者理论来加以解释的。

第二节企业的契约理论

一、企业的契约理论概念

企业的契约理论主要回答企业的性质与企业存在的理由。

科斯所开创的企业契约理论的要义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

(1)企业的契约性(thecontractualnatureofthefirm);

(2)契约的不完备性(或不完全性)(theincompletenessofthecontracts);

(3)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权的重要性。

1、企业的契约性

通常所说的企业的契约性可以表述为:

企业是一系列合约的连结,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契约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组由各类资源所有者缔结的合约,这些合约包括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等各种类别,企业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一种交易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安排。

个人可以通过产权市场自由交换各自拥有的产权。

使用合约的方法考察有关企业的问题,可以揭示企业成功和局限的秘密。

把企业解释为契约有以下两个重要含义。

(1)作为签约人的企业参与者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明确的财产所有权。

没有财产所有权的人是无权签约的。

比如说,奴隶对自己的劳动力没有所有权,当然也就不可能与他人签约成立“企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奴隶主庄园不能称作现代概念上的企业。

这也意味着,明确的财产使用权是现代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个人对财产(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明确的所有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2)企业是由不同财产所有者组成的,企业所有权显然不等同于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交易的前提,企业所有权是交易的方式和结果。

严格地讲,企业作为一种契约,其本身是没有“所有者”的。

2、契约的不完备性

(1)在契约意义上,企业与市场的区别

企业在“契约”意义上显示了与市场的一种共性,它强调企业在本质上是人们之间进行财产交易的一种形式。

那么企业与市场在契约意义上来说有什么区别呢?

有两点区别,第一,张五常认为(1983)企业是要素交易的契约,市场是产品交易的契约,因而企业替代市场实际上是以要素市场替代了产品市场,它强调的是契约的内容。

第二,就契约本身而言,企业与市场的区别主要在于契约的完备性程度的不同。

尽管绝对完备的企业几乎没有,但相对而言,市场可以说是一种完备的契约,而企业则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

(2)完备契约与不完备契约

①完备契约是指该契约能够准确地描述出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在每种状态下签约各方应承担的权力和责任。

例如,一份某肉联厂与某超市之间所签定的长期供货合同要规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供货,肉的品种,数量,质量标准,价格,当生产成本变化时价格如何调整,货款支付方式,以及不能履约时的赔偿办法。

②不完备契约就是一个留有“漏洞”的契约,如果一个契约不能准确地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每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力和责任,这个契约就是不完备契约。

由于存在着“漏洞”,不完备契约常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

(3)产生不完备契约的原因

产生不完备契约的原因在于契约在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

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要在签约时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预测到,要准确地描述每种状态也是很困难的;即使可以描述,由于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当事人也可能为什么是实际状态争论不休;即使当事人之间是信息对称的,法庭也可能不能证实;即使法庭能证实,执行起来也可能成本太高。

这样的合同就很难执行。

企业是一个不完备契约。

当不同类型的财产所有者作为参与人组成企业时,每个参与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并没有完全明确的说明。

比如说,劳动合同规定了工人上下班的时间,每月的工资,但并没有说明工人每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具体的工作;劳动法规定工人加班时企业应该支付加班工资,但并没有规定什么时候可以加班,什么时候不能加班;如此等等。

为什么劳动合同不能完备?

因为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企业要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就得随机应变,要求得到一个完备的合同无异于否定企业的存在。

3、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

在讲到企业所有权时有必要将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所有权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1)财产所有权与“产权”是等价概念,是指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2)企业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是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后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

企业的剩余索取者也就是企业的风险承担者,因为在一个不确定的经济中,企业的剩余是不确定的、没有保证的,在固定合同索取被支付之前,剩余索取者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剩余控制权是指在契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那些活动的决策权。

在企业理论的早期文献中,经济学家是以剩余索取权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在以后的文献中也有经济学家把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剩余控制权”。

不过,这样的分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至少从奈特(Knight1921)开始,经济学家就认识到,效率最大化要求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和控制权的安排应该对应。

因为进入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未来世界是不确定的,要使所有企业成员都得到固定的合同收入是不可能的(n个常数之和不可能等于一个变数)。

这就是剩余索取权的由来。

契约可以规定所有企业成员都是剩余索取者(即剩余分享制),但不可能规定所有企业成员都是固定收入的索取者。

因为进入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未来世界是不确定的,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必须有人决定如何填补契约中存在的“漏洞”(包括解除对某些参与人的合同)。

这就是剩余控制权的由来(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

契约可以规定所有企业成员都有控制权(即控制权分享制),但不可能规定没有人有控制权。

问题是:

什么样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是最优的?

经济学家将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称为企业所有权安排。

应该指出的是,如果契约是完备的,就不存在所谓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企业所有权”问题。

这是因为,一个完备的契约意味着将所有的“收益权”和“控制权”都合同化了,没有“剩余”存在。

比如说,假定只有n种可能的状态出现,在每种状态下的总收入分别为某一特定的值。

那么,一个完备的合同将明确规定在每种状态下每个参与人的具体行动,所应得到的收入,使得每个人的行动和收入都是合同规定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人对企业拥有所有权,也会使合同规定的目标得以实现。

正因为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才出现了“企业所有权”问题。

进一步说,契约的不完备性不仅意味着“所有权”问题的存在,而且意味着谁拥有所有权是重要的。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他所有制》)

企业的契约理论一般分为两大分支:

一类是交易费用理论,另一类是代理理论,包括团队生产与代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类。

二、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着重考察企业的外部关系,从交易费用的比较中说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和选择。

它包括间接定价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两种。

下面我们先介绍间接定价理论。

㈠间接定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市场交易费用),它揭示了企业存在的本质。

一般认为,企业间接定价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有科斯,张五常,理查德森,杨小凯,黄有光等。

1、科斯理论:

科斯是第一个按照市场价格机制下交易费用的方法研究企业存在合理性的经济学家。

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相互可替代手段。

不同点在于:

市场上,人们通过谈判交换相互发生关系,价格是揭示服务提供者或产品需求者所面对机会的信号,资源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企业内,中央协调者(权威)管理资源的配置。

企业的本质是计划和雇佣关系中的权力;市场的本质是没有这种权力,没有通过独立的合同订立活动进行的治理。

科斯认为:

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在市场上交易时,交易双方通过签订契约来完成交易,这些契约包括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各种契约形式。

而在企业内,这些契约是不必要的.因此企业是用一个契约代替了一系列契约,企业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协调,而是通过一个权威来进行组织,有了这个”权威”,在市场上交易的一些必要的费用就被节省了。

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管理企业也是需要成本的,企业之所以出现,是由于权威关系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即按合约对投入物行使有限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可以不考虑企业内进行的每项具体活动的市场交易价格而生产。

但是企业不可能无限扩张,其最优规模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市场的交易成本超过企业的组织成本时,企业就会替代市场来进行资源的配置。

⑴节省交易成本

通过创建企业并允许某个权威来支配资源,可以使市场交易内部化,以一个长期契约替代一系列的短期契约,减少契约的数量,简化契约调整过程,从而节约交易费用。

⑵企业组织成本

①企业组织成本定义:

指企业作为市场的替代而产生的企业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并不包括企业原有的生产成本。

注一:

企业的组织成本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成本,企业存在的条件是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成本必须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

②产生企业组织成本的因素:

企业的组织成本是由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的不完全性所引起的。

Ⅰ内部信息的来源: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有两种内部信息的来源,一种是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使上级管理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使企业决策得以实现。

Ⅱ内部信息的质量:

指这两种信息的完整性。

这种完整性将随着各级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增加而受损。

当管理幅度增加时,来自下级的信息量增加,管理者要掌握的信息量也会增加,他对每一信息细节的了解就越少,就会产生一种“失控”现象。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失控现象就会越积越严重。

当管理层次增加时,内部信息在传递中会出现失真和扭曲现象。

使管理效率下降。

③内部信息传递的速度:

信息传递速度与管理层次、管理幅度负相关,企业规模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

⑶企业最优规模的决定:

①企业的组织成本曲线: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成本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②市场的交易成本曲线:

交易成本与企业规模成反向变化,企业规模越大,其交易成本就越低。

因此交易成本曲线为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企业的最优规模为两条曲线的交点。

⑷科斯理论的局限性有以下三点:

①企业实行计划协调。

当企业主-协调者的权力对价格机制的取代比有关各方通过谈判达成一系列交换更经济时,交易将发生在企业内而非市场上。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协调者的精力肯定是收益递减的。

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多重层级结构理论,其分析并不完全。

必须假定存在代理成本或某种类型的控制权损失才能完成这一推理。

②“权威”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然而科斯未能对与委托制相关的“权威”和与市场营销功能相关的“指挥”这两者进行区分。

③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科斯未能阐明为什么企业的权威总是由资本家而非工人掌握。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仍然是对称的。

2、张五常的观点

张五常认为:

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

企业出现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取收入;第二,要素所有者遵守外来的某些指挥,而不再靠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

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产品或商品;企业交易的对象则是生产要素。

估价某些中间产品(如管理与企业家才能)或获取其有关信息需要支付较大的成本,而当需要获取的信息量较大时,对其估价的成本就会居高不下,这时使用某些投入品替代该中间产品进行估价,其定价所需花费的成本则可能较小,但获取的信息量却可能相对不足。

因此两种合约安排的选择取决于对替代物定价所节约的交易费用是否能够弥补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

这意味着企业能消除机会主义的论点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企业可能把机会主义从商品市场带到要素市场上来。

然而张五常断言当定价成本为零时将不会发生偷懒行为,忽略了对要素交易的合约(如劳动合约和资本合约)进行考察。

3、理查德森的观点

曾经有人认为,企业是市场关系海洋中有计划协调的岛屿,其特征是:

明晰的主权单位在市场上竞争的进行买卖。

理查德森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连续的交易形态,从有组织的商品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均不接受其未来行为上的任何义务,没有任何长期联合,只有孤立的买卖行为)开始;穿过中间领域——这里存在着传统关系和商誉;最后到达复杂和相互关联的集团和联盟(合作是彻底和正式的)。

现在的观点:

企业不是岛屿,而是以合作和隶属的形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有计划的协调并未在企业的边界上停滞不前,而是通过企业间合作继续进行。

4、杨小凯,黄有光的看法

基于科斯和张五常的原旨,借助消费者—生产者、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三方面因素,杨小凯和黄有光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式,将企业所有权的内部结构与定价成本联系在一起,同时把企业的均衡组织形式与交易效率相联系。

从而得出以下观点:

(1)关于企业制度的选择并不存在于企业和市场之间,而是存在于自给经济、市场和企业三者之间。

企业和市场都能起到促进劳动分工的作用,而劳动分工的出现也许会增加交易费用,使分工经济下的交易费用高于自给经济,但只要劳动分工经济效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企业就会出现。

(2)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导致不同的交易效率。

非对称的剩余索取权结构能够用以改进交易的效率,并且通过排除直接定价和贸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促进劳动的分工。

(3)管理者剩余索取权结构出现的原因,是用于提供管理服务的劳动的交易效率远远低于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

在后一场合,管理服务仅是一种中间投入。

因为度量从事难以捉摸的管理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及其产出水平需要花费极高的成本。

管理者对剩余的索取权体现了管理服务的间接价格。

㈡资产专用性理论:

该理论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契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契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资产专用性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姆森,克莱因,泰若勒,格罗斯曼,哈特,莫尔,瑞奥登,道,PaulMilgrom,JohnRoberts,GeorgeAkerlof,金德博格

1、威廉姆森,克莱因的观点

(1)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

该理论把资产专用性及其相关的机会主义作为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

认为影响交易费用和交易种类的因素有三个维度:

交易发生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

一般来说,多次发生的交易,较之一次发生的交易,更需要经济组织保障;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应变的连续性决策更有重要的意义;当资产专用性程度加深时,资产可适应的范围越狭窄,当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出现问题时,企业遇到的麻烦就越大。

专用性资产通过破坏寻求替代用途或切断组织间关系而使合作伙伴相互配合,一个组织可能因在关系中贡献更多资产而被锁定。

这些特异性的投资随生产产品的转换而失去价值,因此交易伙伴可能致力于成功维持现有的合作关系,从而防止在利己的经济主体之间产生脱离、退出交易的行为。

专用性资产把企业捆绑到了特定的交易关系中,即使这一关系不再使合作伙伴满意,这些资产也难转移到其他的行动中去,如果关系中的投入基于契约的专用性或其他经济强制因素,退出合作关系就比较困难。

资产的专用性越高,退出的成本就越大。

出于追加契约保障的需要,纵向一体化就会出现并得以加强。

当合约不完全时,若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将被事后的垄断或买方独家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已有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合约双方相关的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并使合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更加困难,从而造成现货市场的高交易成本。

这时纵向一体化可以替代现货市场,因为在该组织内,机会主义要受到权威的督查。

因而能够减少以至消除资产专用性产生的机会主义所造成的损失。

威廉姆森的早期观点是强调在现货市场和纵向一体化之间的选择;到了晚期与克莱因一起提出,用企业的长期合约代替纵向一体化,因为即使在一个纵向一体化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也并非是无足轻重的。

若由于内部生产的不经济造成纵向一体化的不经济,协调独立交易者之间的交易活动的长期合约安排将会出现,以节约交易费用。

威廉姆森认为,当企业选择自己制造而不是从现货市场上购买一种投入,它必须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及成本)。

当企业使用的资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时,企业倾向于自己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中间产品,纵向一体化就会不断得到发展,但是,纵向一体化并不能完全消除交易费用,因为纵向一体化有可能将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从市场带入企业内部。

对市场和纵向一体化的选择实际上是在市场机会主义和企业机会主义之间的两难选择。

(2)企业的边界

威廉姆森还探讨了企业的边界,认为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这是因为一个“超大型企业”难以做到以前每一个独立企业能做到的事,原因在于,不能假定部门的实际自主权和公司总部的干预权同时存在,从而破坏对部门经理的“高能激励”合同,稀释合同力量,从而降低了管理的专注和精力。

案例4-1:

资产专用性的困境

2005年1月18日,第一大股东北京泰跃寻求实际控制茂化实华的目标已经达到。

但断料危机却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而且还有中石化要上与茂化实华同类产品项目的消息。

茂化实华之所以会如此被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茂化实华的主营业务(民用液化石油气和聚丙烯)资产由于资产专用性的程度太高而被原料供应商(中石化)“锁定”:

茂化实华的生产装置直接与中石化供料的管道直接相连。

也就是说,如果茂炼股份停止供料,茂化实华的生产装置就相当于废铁一堆,因为茂化实华无法通过其他的原料供应商来进行生产。

其实,解决这种因资产专用性太高而被“锁定”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的:

或者与上游供应商签订长期稳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市场交易合同;或者通过纵向一体化把供货与生产这两个环节并入到一个企业来进行。

具体采取哪一种,就要看该产业的技术以及这两种组织结构的交易成本的大小来确定了。

在中石化控制着茂化实华的时候,据说中石化与茂化实华有某种协议:

即中石化不投资建设与茂化实华同类产品的生产装置。

所以,当时的中石化和茂化实华两者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但当茂化实华不再为中石化所掌控,中石化对就不再如往日那么温情脉脉了。

在“治散”战略下,中石化首先想到的是纵向一体化,向泰跃要约回购石化类资产未果之后;中石化采取了一边提高供料价格以挤压茂化实华,一边筹备建设与茂化实华同类产品的生产装置。

就效率而言——不重复建设生产装置,理性的双方应该至少在回购价格或供料价格方面找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尽管中石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就回购资产的价格而言,泰跃的价格底限应该是投入成本减去至今所获得的收益。

据透露,中石化给出的回购价格远低于泰跃的预想。

如果中石化想回购资产的话,在价格上还要看中石化的意愿如何了。

在供料价格上,应该说谈判起来比较容易。

中石化可以根据自己成本变化的因素,以及在供料上的有利形势对茂化实华的利润提出一些合理要求,但这个“合理”就看双方如何认同了!

至少在纯粹的市场谈判中,现在还没有一个双方认同的“合理”,作为弱势的泰跃一方只能求助于证监会介入了。

在某种层面上具有政府身份的证监会,能否用它的非市场力量把价格拉回到反映“效率”的范围呢?

(载2005-1-24,经济参考报)

(3)资产专用性的种类

威廉姆森认为:

资产有三种专用性

①实物资产的专用性:

某些实物资产是专门为生产某特定产品而设计制造的,如果不再生产这种特定产品该实物资产将会一钱不值。

如铁路路轨只能用于火车的通行与铁路运输。

②资产选址的专用性:

有时为节省运输费用,设备一般座落在原料产地附近,一旦建成,移动的费用很高。

③人力资产的专用性:

企业雇员积累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其专用性越高。

资产的专用性越高,市场交易费用越多,因为交易双方都势必在谈判和签订合同时强调和确保合同的安全履行、为此就要付出更大的监督和履行费用。

威廉姆森认为,人力资产对企业的专用性不如实物资产强。

投资于专用人力资产的风险可以通过雇佣合同中的防范条款缓解。

威廉姆森强调激励问题与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问题同样重要。

工人可以通过提出辞职来威胁企业,尽管这种威胁的效力随着技能中专用性部分的增大而减弱;工人还可以通过“敷衍了事”来套牢雇主,要求加薪。

为把工人利益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并减少讨价还价,企业安排内部升迁的机会,这就减少了监督需要——此种监督除了直接成本,还以伤害工人感情的方式导致了间接成本。

(4)威廉姆森观点的局限性

①尽管其强调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以等级结构为基础的权威关系,也强调“特异性”是比“不可分性”更关键的因素,前者在逐渐掌握企业生产特殊技能的工人与可能拒绝重订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