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969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docx

高一上学期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详解

第2节

海水的性质

【基础篇】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回答1~2题。

1.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  )

A.37kg/m3   B.1027kg/m3C.1025kg/m3D.1023kg/m3

2.对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盐度与温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几乎没有关系

B.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C.北半球高纬度的海水密度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

D.南半球的海水密度总是低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

3.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

A.暖水水流B.河流注入C.降水D.蒸发

4.赤道地区海面水温为30℃,极圈海面温度为0℃,它们在4000m的洋底,其海水温度之差可达(  )

A.2℃~3℃B.20℃C.25℃D.30℃

5.关于海水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北半球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B.在南半球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

C.在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D.在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均向高纬凸出

6.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有冷水水流,大洋西岸有暖水水流,大洋东岸的海水与大洋西岸的海水相比是(  )

A.温度高,盐度低B.温度高,盐度高C.温度低,盐度低D.温度低,盐度高

7.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

9.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大气环流D.海水导热率

下图为沿15°S纬线附近某海域不同深度正常年份下的海水温度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180°附近海水温度垂直方向上变化的规律是(  )

A.自表层向下迅速下降B.自表层向下缓慢下降

C.自表层向下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下降D.自表层向下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下降

11.影响图中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表径流B.海底地形

C.太阳辐射D.冰川消融

读某海域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影响A处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B.暖流C.径流D.寒流

13.在等盐度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3.4等盐度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B.5月C.7月D.10月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14~15题。

14.海水的密度(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15.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A.南极海域B.红海C.赤道海区D.副热带海区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矿物质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17.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18.下图所示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是因为海水含有盐类物质。

下图为同一经线不同纬度(a>b>c>d)的某海区表面盐度变化(局部)示意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9~20题。

19.图示区域的纬度是(  )

A.低纬度    B.中低纬度C.中纬度D.中高纬度

20.图中虚线区域可能(  )

A.有暖水流经过B.位于红海C.位于河口附近D.位于波罗的海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与__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0°S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______‰,它与60°N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____附近海域。

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22.下图中的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

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________。

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且正值________季。

(2)右图中水温分布符合左图中的________点。

(3)右图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1000米以下________。

【提高篇】

河口锋是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形成的较为明显的界面,界面附近往往存在一种或多种水文化学要素(盐度、温度、浊度、密度等)的最大梯度。

下图为某年长江河口锋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题。

1.关于长江河口锋及附近水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河口锋水域盐度比东、西侧水域高

B.河口锋水域水体透明度较高

C.河口锋可能会影响到河口港的通航

D.河口锋水域生态系统较稳定

2.长江河口锋的形成、发展和消散与季节关系密切。

其中,长江河口锋出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图为全球海洋热盐环流示意图。

热盐环流是海水受温度和盐度变化导致密度产生空间差异,在大洋表层和底层之间形成的海水环流系统。

研究发现,热盐环流能将大气吸收的热量输送至深层海洋。

读图完成下题。

3.图中所示的热盐环流属于()

A.风海流B.补偿流C.密度流D.上升流

4.20世纪90年代末期,北大西洋的海水温度、盐度持续上升,可使该海域海水下沉

A.变强B.变弱C.不变D.消失

5.若全球热盐环流减弱,会导致

A.深层海水的溶解氧升高B.北大西洋的水温升高

C.墨西哥湾暖流势力增强D.北欧和北美气候变冷

北黄海冷水团是出现在渤海海峡口东侧深层和底部的季节性水团,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其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差异明显。

如图为北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6.甲处水温可能是

A.4.5℃B.5.5℃C.6℃D.7.5℃

7.北黄海冷水团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北黄海冷水团

A.增温增湿,丰富沿岸动植物类型

B.相对高盐的水体非常适合用来晒盐

C.对全球大气环流意义重大

D.稳定的水环境为部分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辽东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

据此完成下题。

9.海湾封冻会导致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10.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冰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海水结冰时间短B.海冰资源较少

C.海水污染严重D.开采海冰难度大

11.读我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我国近海海域中水温分布受大陆影响最显著的是________海,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近海表层2月水温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我国南海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意义。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底盐池是近些年海洋科学家的一项重要发现,分布在世界多处埋有盐层的海域,目前人类已探明的海底盐池主要分布在红海、地中海、墨西哥湾、黑海、南极大陆架。

盐池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着清晰可见的分界。

数不清的贝类与鱼虾在波光粼粼的盐池周围生活,但一旦生物进入盐池内就会死亡。

研究人员还从盐池中采集了可以适应池中环境的生物样本,分析之后认为这类生物可能会在太阳系中某一行星上生存,甚至可能在太阳系之外也会存在。

(1)结合材料,分析海底盐池的形成条件。

(2)简析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明显分界的原因。

(3)推测生物一旦进入这个海底盐池就会死亡的原因。

(4)“海底盐池”会受到哪些领域专家的关注,并简述对“海底盐池”开展科考的现实意义。

 

答案与解析

【基础篇】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年平均盐度最高的海域在23°26′N附近,由此可读出该地海水密度大约是1025kg/m3。

第2题,海水密度与盐度呈正相关,故A错;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故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高纬度的海水密度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故C对;南半球的海水密度并非总是低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故D错。

答案3.A 解析暖水水流经过的海水温度和盐度都较同纬度地区偏高。

答案4.A 解析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到了1000m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答案5.D 解析在北半球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在南半球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在北半球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

答案6.C 解析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的海水受暖水水流影响水温高,盐度高,而大洋东岸的海水受冷水水流影响,水温低,盐度低。

答案7.C 解析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活动。

答案:

8.A 9.A

解析:

第8题,海水水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1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第9题,由曲线③可知,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越少。

答案:

10.C 11.C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知,0m到1000m之间海水温度下降幅度大,但从1000m到2000m,海水温度下降幅度小,故选C。

第4题,海水表层热量来自太阳辐射,故太阳辐射是影响图中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12.C 13.A

解析:

第12题,据图可知,A处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可判断A处盐度偏低;A处位于圣劳伦斯河河口附近,盐度低主要受陆地淡水注入的影响。

第13题,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说明径流入海量最小,故选2月。

答案:

14.C 15.C

答案16.C 17.A 

答案18.C 解析不同海域的盐度不同。

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呈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北半球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多,入海径流多,海水盐度偏低,特别是60°N附近海域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区域低。

只有C项符合这一特点。

答案19.A 20.C 解析第19题,从图上看,盐度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最高点在36‰左右,最低点介于34‰~35‰,该盐度变化曲线应是低纬度海区。

第20题,虚线区域盐度明显降低,可能位于河口附近。

因为暖水流经过会使盐度升高,红海的盐度最高(41‰),波罗的海位于中纬度。

答案:

21.

(1)蒸发量 回归线

(2)赤道附近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34 60°S 60°N海区有大量淡水注入,60°S附近基本上是海洋,无陆地淡水注入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

答案22.

(1)负相关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量平衡值小,盐度高,反之,水量平衡值大,盐度低

(2)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3)C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大,陆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南半球同纬度则以海洋为主

答案23.

(1)北 冬 

(2)A (3)递减 保持低温

【提高篇】

答案1.C2、B解析根据材料“河口锋是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形成的较为明显的界面,界面附近往往存在一种或多种水文化学要素(盐度、温度、浊度、密度等)的最大梯度”可知:

对比长江口河口锋示意图可以推测长江河口锋出现时,河口锋水域东侧以淡水为主,西侧以海水为主,盐度比东、西侧水域低,故A错误。

河口锋水域浊度变化大,水体透明度变差,因此河口锋可能会影响到河口港的通航,故B错误,C正确。

河口锋水域盐度、温度、浊度、密度等变化大,因此水域环境不稳定造成生态系统不稳定,故D错误。

对比长江口河口锋示意图可以推测由于夏季降水多,长江注入海洋的淡水多,会出现从淡水到海洋水之间明显界面,因此夏季是长江河口锋出现最明显的季节,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3.C4、A5、D解析3.本题考查洋流成因。

文字信息中有热盐环流的定义,在受到温度和盐度变化影响后,导致密度空间差异,由此(即密度空间差异)产生的海水大规模运动(即洋流),属于密度流,故选C。

4.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度较大;关键在于根据新情境材料的综合分析。

深层海水一般温度低、盐度高;信息“北大西洋的海水温度、盐度持续上升”,是指表层温度、盐度上升,所以这种变化引起北大西洋的海域上下的盐度差增大,由盐度差异产生的密度流也会加强,故选A。

5.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度较大;关键在于根据新情境材料综合分析判断。

热盐环流主要是上下层海水的运动,所以热盐环流减弱,海水上下层之间的运动减弱,由海面表层向下深层输送的溶解氧会减少,所以A错误。

热盐环流减弱时,北大西洋表层北进海水减少,相对来说由北冰洋进入大西洋的低温海水量较大,所以北大西洋水温降低,其东西两侧的西欧、北美变冷,故B错误、D正确。

经加勒比海域东侧自南向北运动的表层海水(热盐环流)减弱时,对墨西哥湾内的暖流影响很小;由此减弱后牵动北美东海岸的墨西哥湾暖流末端的势力会减弱,所以C错误。

故选D。

答案6.B7.B8.D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及材料分析能力。

图中相邻等温线的温差是1℃,故甲附近的等温线值是6℃,甲的温度在5℃到6℃之间。

故选B。

本题考查海水的温度分布。

根据材料,北黄海冷水团是出现在渤海海峡口东侧深层和底部的季节性水团,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其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差异明显。

它在增温季节,相对于变性剧烈的上层水和周围的沿岸水,才显现为冷水。

冬季为冷水团温盐特性的更新形成期,春季气温回升为冷水团的成长期,夏季为强盛期,之后冷水团向冬季更新过渡的消衰期。

故北黄海冷水团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

故选B。

本题考查海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黄海冷水团,水温低,不能增温增湿,A错误;该水体低温高盐,相对高盐的水体不适合用来晒盐,B错误;该水体分布范围小,对全球大气环流影响较小,C错误;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稳定的水环境为部分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D正确。

故选D。

答案9.D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湾封冻的影响。

海湾封冻会导致蒸发量减少,上空空气湿度降低,A错。

蒸发量减少,空气中空气湿度降低,降雪量减少,B错。

海湾封冻会导致摩擦力减少,风力增大,C错。

由材料可知,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海湾封冻,会析出大量盐分,冰下海水盐度升高,D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淡化成本高的原因。

海冰一般存在与纬度较高地区,而纬度较高海区,海冰资源丰富,但是受到交通、储存、技术等条件的影响,海冰开采难度大,故世界范围内通过海冰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AB错、D对。

海水污染只存在局部海域,不是海水淡化成本高的原因,C错。

故选D。

答案11.

(1)渤 渤海为我国最浅的近海,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小,三面为陆地环绕,且与外海交换的通道狭窄

(2)表层水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部水温变化小于北部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气温北部低、南部高;2月北方受冬季风影响更为显著

(3)南海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亚洲与大洋洲之间往来的“十字路口”;南海是我国的南部门户,与多个东南亚国家相邻,是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南海是未来我国发展航天力量的关键区域。

答案12.

(1)海底有低洼地带或海底盆地;海洋盆地深部必须赋存有盐岩层或高矿化度盐水;供盐岩层或高矿化度盐水渗漏的流体通道,如海底地层断裂产生的缝隙;有足够大的内部压力;

(2)盐池水密度比正常海水高,明显的密度差导致海水分层的形成;海洋底部水流相对稳定,盐池与正常海水之间就形成了明显的分界面。

(3)盐池水高盐、缺氧、可能有毒。

(4)会受到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的关注;意义:

促进人类对深海生态环境的了解;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促进海洋化学和生物研究;促进地外生命的研究;

解析

(1)本题考查海底盐池的形成。

结合左图推测,海底盐池的形成于海底低洼地带或海底盆地;海底深部存在有盐岩层,盐岩层承受巨大压力,岩层受压拱起使上层岩石产生裂隙,这些裂隙成为高矿化度盐水渗漏的流体通道,高矿化度盐水密度大,在低洼处或海底盆地积聚形成盐池。

(2)本题考查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明显分界的原因。

盐池水矿化度高,密度比正常海水高,与普通海水密度差大,导致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分层形成;盐池部分海水密度底层大,上层密度小,水流相对稳定,盐池与正常海水不易交换就形成了明显的分界面。

(3)本题考查生物进入海底盐池就会死亡的原因。

盐池水矿化度高,位于海底,海水中缺氧,可能有些盐分有毒不利于生物的生存。

(4)本题考查“海底盐池”涉及的领域及其开展科考的现实意义。

“海底盐池”会受到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的关注;开展科考可以促进人类对深海生态环境的了解,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同时也可促进海洋化学和生物研究及地外生命的研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