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71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设计.docx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案设计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

大开端、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结束的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

志、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由新

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和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是历史的必

然。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等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上课铃响时关掉)

 教师:

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一首革命歌曲,尽管这首歌似乎年代久

远,但时至今日,许多人仍感觉百听不厌。

那幺,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

吗?

 ▲个别提问

 教师:

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

志士仁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一次次失败,表明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条

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人民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的呢?

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体会那段峥嵘的岁月。

 (-展示问题)

 这段资料反映的是哪一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

 为什幺说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什幺性质

的社会?

 这场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是什幺?

 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众多志士仁人探索失败后,中国出现了什幺新的

社会力量?

他们寻找到了什幺先进理论?

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教师:

下面就请大家观看资料片。

 (播放录象资料,结束后,屏幕仍显示四个问题)

 教师:

好,请大家结合刚才的录象资料,阅读书本50至51页的有关内

容,同桌和前后桌之间还可以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阅读书本并进行讨论,教师个别辅导)

 个别提问问题1

 学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板书显示:

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

 教师:

我们继续第二个问题,为什幺说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个别提问

 学生:

(可为书本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

 教师: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板书显示:

(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教师:

此时的中国,仍处于什幺性质的社会?

 个别提问

 学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是什幺?

 学生:

(可能朗读书本黑体字)

 教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革命基础是工农联盟、革

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而中国此时仍处

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人民大众

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正是这样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

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尽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但它的性质仍属于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在黑板上板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是我们一起了解的第二个知识点。

 (板书显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教师:

好,接下来我们看看第四个问题,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众多志

士仁人探索失败后,中国出现了什幺新的社会力量?

 学生:

工人阶级(如果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教师可以追问它属于哪个阶

级?

 教师:

工人阶级寻找了什幺先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革命斗争的?

 学生:

马克思列宁主义。

 教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

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应运而生。

我们的党并没有照搬

照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而是把它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

个伟大的理论结晶。

同学们可以告诉我是什幺伟大的思想吗?

 学生或个别或集体回答

 教师:

可见,工人阶级寻找到的先进理论包括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在问题后显示答案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教师:

那幺,工人阶级创造性的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开创了一条怎样

的革命道路呢?

 学生回答:

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教师: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沿着自己开创的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

战,取得了什幺革命成果?

 ▲个别提问

 学生:

(读书本第51页正文第一小节)

 教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于1949年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板书显示:

(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教师:

党领导人民缔造了新中国,是否意味着我们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

路呢?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必须具备政治和

经济两方面的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正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所阐

述的:

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人民民主

专政国家的建立,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在屏幕右侧出现两行: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

立)

 教师:

新中国的建立,意味已经具备了哪一条件?

 ▲个别提问

 (板书显示在1、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的建立)

 教师:

新中国的建立,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当家

作主的国家制度,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成还需要确立什幺样的经济制度呢?

学们不妨从书本42页有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去寻找答案。

 ▲个别提问

 学生:

(此处学生回答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教师: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阅读一段材料,思考这段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建立

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仍存在什幺关系?

 (播放材料)

 ▲个别提问

 教师: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人民依然面临着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

历史任务。

 (板书显示屏幕右下侧:

剥削制度剥削阶级)

 导入新课:

 提问:

为什幺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西方学习,试图找到救国图强的道路,但都没

有成功,历史证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那幺怎幺才能使中国

获得独立和民主,变得富强起来呢?

正当中国的先进分子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艰

难地探求新的出路时,俄国发生了一件震憾世界的大事,这就是十月革命的

胜利。

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民从此选择了一条什幺样的革命道路呢?

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二、历史的选择

 1.日出东方

(1)十月革命的影响

 1917年11月(俄历10月)7日,俄国人民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下,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

新时代。

十月革命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的知识分子.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

 1913年东渡日本,读大学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倡导者之一。

 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这时他毅然转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上,首先揭出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1919年元旦发表的《新纪元》一文中,他进一步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

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中国人民应该走十月

革命的道路。

 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是不可阻当的。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

旗的世界。

 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曾通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谋求

中国的富强,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再加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联合扼杀,所以都归失败。

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

人民获得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那幺谁能承担起领导中

国革命的重任呢?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天生的软弱性和妥

协性,没有能力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

级身上。

(2)1919年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19年1月,美、英、法、意、日等27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

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派代表出席会议,并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

特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收回山东主权等正当要求,遭到帝国主义

的拒绝。

4月底,会议顺从了日本的要求,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

益交给日本,而北洋军阀控制的中国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

消息传出,

举国愤怒。

1919年5月在北京爆发了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生的运动遭到军警的马队冲击。

北京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界人士的

愤慨。

上海6万多工人在5日自动举行罢工,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来其他城市的工人也进行了罢工。

中国政府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

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

 (3)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

在法国留学的蔡和

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

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

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参加会议

的各地代表有: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

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

了会议。

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

了会议。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

断。

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

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

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

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肩负起怎样的历史使命呢?

 (4)伟大使命

 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

伟大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2.开天辟地

(1)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在城市举行了多次起义和罢工,给帝国

主义和国内反动派以沉重打击,掀起了多次革命高潮。

但在当时,反革命的

势力远远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大革命失败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及时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

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他们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他们也就

是反帝反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广大农民所在的农村,也就成

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正确反映

了中国革命和中国战争的规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是中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工农武装割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

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

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42页中间小字,回答问题:

 为什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是哪两步?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幺?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首先完成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然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区别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异常艰难和曲折的

 第一次国内战争(北伐战争)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人民在国民党

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领导下,为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推翻北洋军伐的统

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战争(土地革命)1927年8至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集团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战争

 抗日战争(19371945)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19451950)

 (4)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插图: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性主义革命的开始。

 提问:

新民主义义革命完成后,为什幺必然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两者的联

 由此可见新民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革命

 (5)新民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无产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而社会化大生产客

观上要求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因此,无产阶级自身有着消灭剥削制度

和剥削阶级的愿望;而广大人民在政治上成为主人,同样迫切要求摆脱和消灭

经济上的剥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

这就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准备了主

观条件,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已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为社会主义革命

的进行准备了客观条件。

 (板书显示:

(1)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同学们思考一下,此时,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在政治上已经具备了什幺条

件?

 ▲个别提问

 学生:

(学生读书本51页第三小节)

 教师:

无产阶级的领导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

第一个客观条件。

 (板书显示:

①无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

 教师:

除了这一政治上的客观条件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其他领域还为社

会主义革命准备哪些条件?

下面就请大家分析几段材料。

 (播放材料)

 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书本有关知识讨论一下,这些材料反映了社会主

义革命的发生还有什幺客观条件?

 (学生讨论)

 教师:

哪位同学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个别提问

 学生:

(学生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也可能照读书本51页内容)

 教师:

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和没收官僚资本,不仅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而且,没收官僚资本转变为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也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含有社会主义的因

素。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所具有的第二个客观条件。

 (板书显示:

②人民政权掌握国民经济命脉)

 教师:

材料还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什幺客观条件?

 ▲个别提问

 学生:

(学生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也可能照读书本52页内容)

 教师:

在农村,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为引导个体农民走互

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必要基础。

这也是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的第三个

客观条件。

 (板书显示:

③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教师:

以上我们一起了解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在主、客观条件都

已经具备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采取措施对哪些领域进行了社会主

义改造?

完成了什幺革命任务?

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观

看三段图文材料。

 (播放图文材料)

 教师:

同学们刚才观看的这段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采取措施对

哪些领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个别提问

 学生:

(学生读书本52也第二段内容,或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教师:

在主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再次创造性的把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顺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

观要求,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可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来已久,今天我们走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决非偶然;同时,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

求,也佐证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这一观点。

那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什幺革命任务呢?

 ▲个别提问

 学生:

(回答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教师:

既然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那幺在1956年底中国建立了什幺

样的社会主义制度呢?

 ▲个别提问

 学生: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教师:

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逐步形成了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同学们再看看,社会

主义改造的实现有什幺重大的历史意义呢?

 ▲个别提问

 学生:

(读书本53页第二段)

 教师:

以上我们一起了解的是社会主义革命过程和意义。

 (板书显示以下内容,同时板书中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爆炸状消失:

(2)、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教师:

由以上学习的内容我们看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什幺革命来实现的?

 ▲个别提问或集体回答

 教师:

对,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得以确立。

 (板书显示2、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接在后面)

 教师: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

基本条件分别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的。

而这两次革

命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教师:

同学们,可以结合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讨论,不同点同学们可以从

二者的性质、任务进行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可以从二者的领导力量、发展

趋势来思考。

 (学生讨论,教师个别辅导)

 教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是什幺?

 ▲个别提问

 (板书显示: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师: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又是什幺?

 ▲个别提问

 (板书显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的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

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教师:

这是二者的区别所在,那幺二者有什幺内在联系呢?

(教师可再次从

领导力量、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的准备来启发学生)

 ▲个别提问

 教师:

二者的领导力量相同:

都是无产阶级。

 (板书显示:

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教师:

大家还可以看看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是由谁来为其准备

的。

 ▲个别提问

 教师:

同学们,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准备了客观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如没收官僚资本,形成国有经济

等,而且这些因素在各个领域迅速增长。

 (板书显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准备了客观条件,新民

主主义革命中还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如没收官僚资本,形成国有经济等,

而且这些因素在各个领域迅速增长。

 教师:

同学们,我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二者的内在联系中

可以看出,我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

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正是这两次革命的胜利为我国进入社会

主义社会准备了基本条件,从而在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社会主义

制度建立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