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70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docx

2桥梁桩基一级技术交底

桥梁桩基一级技术、安全交底

一、工程概况

国道G205东源县柳城至骆湖段改建工程桥梁有11座,桥梁桩基共计61根,桩基总长1383米,全部采用水下C25凝土的钻孔灌注具体工程数量如下表:

桥梁桩基数量统计表

序号

桥名

编号

桩长

方量

序号

桥名

编号

桩长

方量

1

牛背桥

0#-1

27.5

31.09

32

朱公坑桥

0#-1

24.5

27.69

2

牛背桥

0#-2

27.5

31.09

33

朱公坑桥

0#-2

24.5

27.69

3

牛背桥

1#-2

29.5

33.35

34

朱公坑桥

1#-1

25

28.26

4

牛背桥

1#-1

29.5

33.35

35

朱公坑桥

1#-2

25

28.26

5

玉湖桥

2#-3

24.5

27.69

36

独岭桥

0#-1

30

33.91

6

玉湖桥

2#-2

24.5

27.69

37

独岭桥

0#-2

30

33.91

7

玉湖桥

2#-1

24.5

27.69

38

独岭桥

1#-1

30

33.91

8

玉湖桥

1#-1

31.5

35.61

39

独岭桥

1#-2

30

33.91

9

玉湖桥

1#-2

31.5

35.61

40

高排桥

0#-1

31

35.04

10

玉湖桥

0#-3

28

31.65

41

高排桥

0#-2

31

35.04

11

玉湖桥

0#-1

28

31.65

42

高排桥

0#-3

31

35.04

12

玉湖桥

0#-2

28

31.65

43

高排桥

1#-1

32

36.17

13

赤光桥

0#-1

31

35.04

44

高排桥

1#-2

32

36.17

14

赤光桥

0#-2

31

35.04

45

高排桥

1#-3

32

36.17

15

赤光桥

1#-1

24

27.13

46

池田桥

0#-1

15

16.96

16

赤光桥

1#-2

24

27.13

47

池田桥

0#-2

15

16.96

17

古洞桥

0#-1

17.5

19.78

48

池田桥

2#-1

16

18.09

18

古洞桥

0#-2

17.5

19.78

49

池田桥

2#-2

16

18.09

19

古洞桥

0#-3

17.5

19.78

50

池田桥

1#-1

16

18.09

20

古洞桥

1#-1

12.5

14.13

51

池田桥

1#-2

16

18.09

21

古洞桥

1#-2

12.5

14.13

52

枫木坑桥

0#-1

22

24.87

22

古洞桥

1#-3

12.5

14.13

53

枫木坑桥

0#-2

22

24.87

23

古洞桥

1#-4

12.5

14.13

54

枫木坑桥

1#-1

24

27.13

24

古洞桥

1#-5

12.5

14.13

55

枫木坑桥

1#-2

24

27.13

25

古洞桥

1#-6

12.5

14.13

56

池田尾桥

0#-1

22.5

25.43

26

古龙桥

0#-1

8.5

9.61

57

池田尾桥

0#-2

22.5

25.43

27

古龙桥

0#-2

8.5

9.61

58

池田尾桥

0#-3

22.5

25.43

28

古龙桥

1#-1

17

19.22

59

池田尾桥

1#-1

20.5

23.17

29

古龙桥

2#-1

17

19.22

60

池田尾桥

1#-2

20.5

23.17

30

古龙桥

2#-2

18.5

20.91

61

池田尾桥

1#-3

20.5

23.17

31

古龙桥

1#-2

18.5

20.91

总计方量

1563.34

二、桩基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2)、技术准备

熟悉桩基础工程施工图纸、说明及施工要求,以及完整的地质勘察报告书,以掌握施工区域各层土质的物理力学性质,桩基的岩土特征及埋深、地下水位及分布情况。

(3)、材料采购及物资准备

按施工方案要求备齐。

并明确各种机具的安全使用规程。

(4)、劳动力准备

参加作业的工人事先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聋哑的人等不能参与施工。

(5)、施工现场准备

场地平整,做好现场排水,并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

(二)、桩基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

 

(2)、施工方案

1)场地平整

施工前应将施工场地,整平夯实,以保证钻机在施工中平稳工作。

2)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放出桩位后,应在桩的前后左右距中心2m处分别设置护桩,护筒埋设好后再引到护筒上。

桩位放样时,桩的纵横向允许偏差满足验标要求,,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3)钻孔施工

1、护筒埋设

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40cm,埋置深度不小于2m,底部及四周用粘土填筑并分层夯实处理。

护筒顶高出地面0.3m,并在顶部焊加钢筋吊耳,开进出泥浆口。

护筒中心竖线与桩中心线重叠,平面允许误差±50mm,竖直倾斜率不大于1%。

钻进过程中设专人经常检查护筒是否发生偏移或下沉,并要及时处理。

2、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要保证钻机坐落处的平整与坚固,防止在钻进和运行过程中产生位移和沉降,同时保证钻机顶部的起吊滑轮缘、钻孔中心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控制在2cm内。

3、钻孔

钻机安装就位后,保持底座和顶端平稳,不得产生移动和沉陷,钻头中心与钢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超过5cm。

开始钻孔前应先制作泥浆,钻孔的泥浆一般由水、黏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适当配合配制而成,以使钻孔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05-1.20范围内,含砂率在4%以内,粘度控制在16~22Pa·s。

钻孔过程中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黏度。

钻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

开孔:

开孔宜用小冲程,要准、稳,使成孔竖直、圆顺,对成孔起导向作用。

当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后可加大冲程进行正常冲击,冲程以2~3m为宜。

钻进:

钻进时,钻头起落速度要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以免碰撞孔壁或护筒,或因提速过快造成负压引起坍孔。

钻进过程中要勤转动、勤拉绳、少松绳。

在软弱地层每次松绳5~8cm。

抽渣:

当钻渣增多,钻速下降,即需取渣样一次。

一般钻进0.5-1m抽渣一次。

抽出的钻渣必须随时取渣检验,以分析地质情况,确定钻孔深度。

钻孔过程中,要做好施钻记录,认真抽渣取样,对抽渣、投入的片石及黏土坯数量要做好记录,钻进资料要齐全完整。

钻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

用测绳配测锤检查孔深和孔底沉渣厚度。

孔径、桩长不小于设计值,垂直度小于桩长的1%,且不大于500mm。

4、清孔

在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确认钻孔合格后,即进行清孔作业。

必须彻底清除孔底钻渣和泥浆,以保证桩基的承载力。

采用吸泥器清孔。

清孔后应达到以下标准:

泥浆相对密度应在1.03-1.1之间,灌筑混凝土前,孔底沉淀厚度应小于20cm。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式代替清孔,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以防塌孔。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标准

一、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孔的中心位置(mm)

群桩:

100;单排桩:

50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垂直度

钻孔:

小于1%

孔深

支承桩: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沉淀厚度(mm)

支撑桩:

不大于设计规定

4)放置钢筋笼

钢筋笼采用吊车整体吊装到孔内,钢筋笼上口达到护筒上方时,用型钢扁担将钢筋笼搁置在护筒上。

钢筋笼起吊和移位时必须考虑变形控制。

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宜用两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二之间。

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

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与地面或平台垂直,停止第一吊点起吊,用劲形骨架固定。

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

若遇阻力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

两节钢筋笼连接时应保证垂直,特别是搭接处,不得倾斜。

连接处主筋搭接长度控制在10d(d为主筋直径),同时不应过大以保证笼长;焊接时电流不应过大以防烧坏主筋,焊缝要饱满平整,无焊渣;对接段箍筋间距10cm,且保证间距均匀。

钢筋笼下放完毕后保证位于孔中央,钢筋项至护筒顶距离严格按照测量交底长度控制。

声测管自下到上应保证竖直,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布置,且每隔3m左右绑扎一次,特别是接头处应牢固绑扎以防下滑。

钢筋笼下放完毕后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并加盖密封,严禁灌入泥浆水。

5)灌注混凝土

1﹑灌注砼前应将其它辅助机具如储料斗、漏斗等准备好。

2﹑导管吊装前先应试拼,并进行水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小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吊入孔内时,其位置应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

3、导管下放完成后,再次检查孔底沉碴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清孔,清孔至孔底沉沉厚度满足要求,及时快速灌注混凝土。

4、初灌漏斗的容量与首盘混凝土量必须满足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高出导管底1m。

砼灌注应连续进行,每斗砼灌注时间间隔尽量缩短。

灌注首批砼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30cm~50cm,且使导管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1m。

5、灌注开始后,应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深锤探测孔内砼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6m。

6、使用的测绳应经过校定,当砼浇至钢筋骨架底部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应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砼的冲击力;孔内砼面进入钢筋骨架1~2m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

7、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0.5~1m,以保证砼强度,多余部分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前凿除。

全部砼灌注完成后,拔除钢护筒,清理场地。

三、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施工排水,集水坑用大功率水泵集中抽水。

坑顶10米范围内严禁重型车辆通过;基坑内搭设木梯,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土体情况,发现土体有不稳定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即刻撤出基坑。

2、建立工地施工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安全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3、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禁止酒后作业,穿拖鞋上岗。

4、施工员应经常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班前安全教育,使每个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特殊作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现场施工负责人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本措施进行补充。

7、施工现场所有电气设备的胶皮线及其绝缘性能必须保持良好;凡是裸露带电部位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危险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禁乱接电线,手持式用电设备应该配置漏电保护器。

四、质量要求

1、建立工地质量领导小组,实行质量责任制,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使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2、每道工序应认真落实三级自检制度,即班组、施工员、质检工程师制度,自检合格后方能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3、试验员要加强责任心,严格控制原材质量,检验不合格材料及时报告,清除出工地。

试件应由试验员亲自制作,并做到心中有数。

3、制定质量、安全奖惩措施,使安全、质量能够落到实处。

五、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注重对全员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意识的教育。

2、施工“三废”排放有序,严禁乱堆、乱放、乱倒。

3、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摆放有序、不乱停、乱放。

4、搞好施工防护设施和隔离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