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632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展禽轻鼎2大方广.docx

展禽轻鼎2大方广

《德育课本》初集第二册

信篇

一、【展禽轻鼎】

周鲁展禽。

不假岑鼎。

君请言之。

弃信不肯。

【原文】

周鲁展禽、名获。

字季。

居柳下。

齐攻鲁。

求岑鼎。

鲁君以他鼎往。

齐侯反之。

曰、必令柳下季来言。

吾信之。

鲁君请于季。

对曰。

君之欲以为岑鼎也。

以免国也。

弃臣之信。

以免君之国。

亦臣之所难也。

公乃以真岑鼎往。

鲁君之以他鼎与齐。

为重鼎也。

然国之不存。

鼎亦何有。

欲免其国。

复免其鼎。

二者不可得兼。

柳下惠若言之。

则既免其国。

又免其鼎。

似可一举两全。

乃以不肯弃信为辞。

其直道事人可见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

鲁国里有一个展禽。

名叫获的。

表字叫做季。

住在柳下的地方。

所以人家把他叫做柳下季。

有一年、齐国里的人来攻打鲁国。

要求那一只宝器岑鼎。

鲁国里的国君。

就把别的鼎送了去。

齐侯把这只假岑鼎回了转来。

并且说道。

一定要叫柳下季来说、这是真的岑鼎。

我才相信了。

鲁国的国君就向柳下季那儿去请求。

柳下季就对答道。

我君上所以要把假岑鼎充作真岑鼎。

是因为要避免国家的灾祸。

可是丢掉了我的信用。

来避免我君上国家的灾祸。

这也是我所为难的呵。

鲁公听了。

才把真的岑鼎送到齐国里去。

二、【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

不负初心。

徐君已死。

挂剑坟林。

【原文】

周吴季札、封于延陵。

故号延陵季子。

聘鲁。

过徐。

徐君好季子剑。

口不敢言。

季子心知之。

为使上国未献。

及反。

徐君已死。

解剑。

挂其冢树而去。

从者曰。

徐君已死。

尚谁予乎。

季子曰。

始吾已心许之。

岂以死背吾心哉。

人之所贵者心。

言者、心之声也。

言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季札之赠徐君以剑。

未有言在先也。

况徐君已死乎。

乃竟割爱。

挂剑于墓树而去。

且曰始吾已心许之。

岂以死背吾心哉。

落落两言。

千古不朽矣。

【白话解释】

周朝时代。

吴国里有一个公子。

名叫季札的。

因为封在延陵地方。

所以大家称呼他叫做延陵季子。

他奉了吴国国君的命令。

聘到鲁国里去。

路过徐国地方。

徐国的国君心里很喜欢延陵季子身上挂着的一口宝剑。

可是嘴里不敢说。

延陵季子的心里也知道了。

但是为了要出使到上国去。

所以不能够献上。

等到延陵季子回转来。

又路过徐国的时候。

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

延陵季子就把这口宝剑解了下来。

挂在徐君坟里的树枝上去了。

跟随他的人说。

徐君已经死了。

你还把这口剑给那个呢。

延陵季子道。

以前我的心里。

已经答应把这口剑送给徐君了。

那里可以因为徐君死了。

来违背我自己的心呢。

三、【魏斯冒雨】

文侯魏斯。

与虞人期。

冒雨而往。

身自罢之。

【原文】

周魏斯、本为晋大夫。

威烈王廿三年。

命为诸侯。

是为魏文侯。

尝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

天雨。

文侯将出。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公将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

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乃往。

身自罢之。

文侯之德尚矣。

当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则曰赵、兄弟也。

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

对亦如之。

二国皆怒。

后知其讲于己也。

皆朝于魏。

观其当乐不忘期。

冒雨而赴野。

于虞人且如此。

况兄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魏斯。

本来是做晋国里的大夫官的。

在周朝威烈王二十三年的时候。

才命他做魏国的诸侯。

就是后来叫做魏文侯的是了。

有一次、魏文侯和那职掌苑囿田猎的虞人。

约下了日期去打猎。

到了约定日期的那一天。

魏文侯喝酒喝得很欢乐。

天又下着雨。

魏文侯将要出去了。

他左右的人说。

今天喝酒喝得很欢乐。

天又下着雨。

请问国君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魏文侯道。

我以前和虞人约下了日期打猎。

虽然喝酒喝得很欢乐。

那里可以丢掉会期呢。

就出去、亲自打罢了猎才回来的。

四、【季布一诺】

季布平生。

不负人托。

黄金百斤。

不及一诺

【原文】

汉季布、无二诺。

为河东太守时。

诋曹邱生于窦长君。

曹邱生请见曰。

楚人谚云。

得黄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诺。

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且仆楚人。

足下亦楚人。

何拒仆之深也。

布大悦。

厚赠之。

由是名益著。

子路无宿诺。

恐其偶忘失信。

故不敢宿诺也。

季布无二诺。

盖其言必有信。

故不至二诺也。

无宿诺难。

无二诺则更难。

黄金百斤之重。

尚不及其一诺。

其一诺之重可知矣。

子路之后。

当首屈一指。

【白话解释】

汉朝初年间的时候。

有一个姓季名叫布的。

生平对人家请求他的事情。

只有一次应许、就给人家办好。

从来没有等到第二次应许才做的。

在河东地方做太守官的时候。

在窦长君那儿、说着曹邱生的壊话。

曹邱生就去求见季布。

说道。

楚地方的俗语说、得到了一百斤的黄金。

不如得了季布的一声应诺。

你怎么能够在梁楚地方。

得到这种名声呢。

况且我是一个楚人。

你也是一个楚人。

为什么要这样地拒绝我得很呵。

季布听了非常欢喜。

就把很丰厚的物品。

送给曹邱生。

从此以后。

季布的名望。

愈加大了。

 

五、【刘平期贼】

刘平避乱。

贼欲烹之。

乞归食母。

诣贼不欺。

【原文】

汉刘平、扶母避乱。

出求食。

逢饿贼。

将烹之。

平叩头曰。

今为母求菜。

愿得归食母。

还就死。

贼哀而遣之。

平还。

食母讫。

禀曰。

与贼期。

义不可欺。

遂诣贼。

众大惊。

相谓曰。

尝闻烈士。

今乃见之。

子去矣。

吾不忍食子。

遂得全。

平之将烹也。

哀求饿贼。

愿归食母。

还就死。

贼哀而遣之。

是其孝之化贼也。

既食母竟。

禀明而诣贼。

贼义而还之。

乃其信之化贼也。

孰谓盗贼尽丧其天良哉。

孰谓盗贼终不可化哉。

亦自问德行何如耳。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

有一个人姓刘、名字叫做平的。

扶了他的母亲逃难。

有一天、出外去寻求食物。

遇见了一班饥饿的强盗。

就要把他煮熟着吃了。

刘平叩着头说道。

现在我为了母亲去寻些野菜。

让我把那野菜给母亲吃了。

再回过来就死。

强盗们听了。

也很可怜他。

就把他放了。

刘平回到家里。

把野菜给他的母亲吃了。

禀告他的母亲道。

儿子和强盗们约下了。

是不可以欺骗他们的。

就到了强盗那里。

强盗们看见了。

大大的吃了一惊。

大家互相说道。

从前听见人家说烈士。

现在才眼见到了。

你去吧。

我们是不忍来吃你的呵。

于是才得保全了性命。

六、【郭伋亭候】

郭伋归早。

止于野亭。

候期乃入。

不欺童龄。

【原文】

汉郭伋、字细侯。

茂陵人。

为并州守。

素结恩德。

后行部至西河。

童儿数百。

各骑竹马。

迎拜于道。

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计日告之。

既还。

先一日。

伋恐违信。

遂止野亭。

候期乃入。

上以贤良太守称之。

年八十六卒。

以太守之尊。

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

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

先归一日。

宁止野亭以候期。

可谓信之至矣。

虽守信不仅在然诺间。

而即此小事推之。

其开布大信可知。

宜其有数百童儿迎拜之雅事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代。

有一个姓郭名叫伋的。

表字叫做细侯。

是茂陵地方的人。

在并州地方做太守官。

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

后来因为巡视部下所属的。

到西河地方去。

有几百个小孩子。

各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

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朝他拜着。

问他什么日子才可以回来。

郭伋就计算了一下。

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

郭伋既然回来。

可是比较从前告诉小孩们、预定的日子早了一天。

郭伋恐怕失了信。

就在野亭里住着。

等到约定的日期。

才走进境里来。

光武皇帝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

后来郭伋的年纪。

到得八十六岁才去世的。

七、【朱晖许堪】

朱晖信心。

以待知己。

张堪既亡。

赡其妻子。

【原文】

汉朱晖、字文季。

蚤孤。

有气节。

张堪于太学中见之。

甚喜。

把臂语曰。

欲以妻子托。

晖不敢对。

及堪亡。

妻子贫困。

晖自往候视。

厚周之。

晖子撷问曰。

大人不与堪为友。

何忽如此。

晖曰。

堪尝有知己之言。

吾已信于心也。

许止净谓古人于一面之交。

一言之托。

终身不忘如此。

无他、重自心之信义。

轻身外之货财耳。

按晖又尝与陈楫交善。

楫蚤卒。

有遗腹子友。

及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

晖辞骈而荐友焉。

附录以志之。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

有一个姓朱名叫晖的。

表字叫做文季。

老早的就没有父亲了。

可是他的做人。

却很有气节。

有一个名叫张堪的人。

在太学里见到了他。

非常的欢喜。

就把着朱晖的手臂对他说。

我想把妻子拜托着你照管。

朱晖听了这句话。

因为责任很重大。

所以不敢对答。

等到张堪死了。

家里妻子们穷苦得很。

朱晖就亲自去看望。

并且很丰厚地周济他们。

朱晖的儿子名叫朱撷的问道。

父亲往日不曾和张堪做着朋友。

为什么忽然这样的周济他们呢。

朱晖说。

张堪曾经说过知己的话。

我的心里。

已经相信他是我的朋友了。

八、【张劭待式】

张劭信友。

必不失期。

二年以后。

鸡黍候之。

【原文】

汉张劭、与范式游太学。

告归。

式曰。

后二年某日。

过拜尊亲。

届期。

劭告母。

具鸡黍候之。

母曰。

千里约言。

尔何信之审耶。

劭曰。

巨卿信士。

必不失期。

是日果至。

后劭临终。

谓妻曰。

范巨卿可托。

劭卒。

式为营葬。

护至临湘。

距千里之遥。

积二年之久。

定一日之期。

无怪劭母之未敢信之也。

而劭则信之深。

可为式之知己。

亦由式之信德。

足以孚之耳。

卒能如其约。

省其亲。

后复葬其身。

护其眷。

劭之信知己。

可谓至矣尽矣。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

有两个很重信义的朋友。

一个叫做张劭。

一个叫做范式。

两个人同住在太学里头读书。

张劭要回家去的时候。

范式对他说道。

后两年的某一天。

我要到府上来拜见你的尊亲。

后来到了这个时期。

张劭告知了他的母亲。

杀了鸡。

备了饭。

等候范式到来。

他的母亲说。

远远地隔开了一千里路的期约。

来不来是不得一定的。

你为什么这样的相信呢。

张劭说。

范巨卿是一个有信义的人。

必定不失期约的。

到了这一天。

范式果然来了。

后来张劭将要死的时候。

对他的妻子说。

范巨卿是可以付托的。

张劭死了。

范式替他经营丧葬。

一直保护他们到了临湘地方。

九、【韩康卖药】

韩康卖药。

不二其价。

女子皆知。

避名山下。

【原文】

汉韩康、字伯休。

卖药长安市。

口不二价。

三十余年。

时有女子买药。

康守价不二。

女子怒曰。

公是韩伯休耶。

乃不二价。

康叹曰。

我本避名。

今女子皆知。

何用药为。

遂隐霸陵山中。

屡征不起。

桓帝聘之。

中道遁去。

口不二价。

三十余年。

女子皆知其名。

其言必信、为何如耶。

今之经商者。

自夸真不二价。

童叟无欺。

独不及女子。

若遇佼好妇女。

辄选其货以诱之。

廉其价以悦之。

以视韩伯休。

其亦有愧于中否。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

姓韩单名叫一个康字的。

他的表字叫做伯休。

在长安地方的市面上卖着药。

口里不说两样的价钱。

这样地卖了三十几年。

有一次、有一个女子向他来买药。

韩康守着价值不肯让价。

那个女子生了气。

说道。

你难道是韩伯休吗。

为什么不二价呵。

韩康听了。

叹着一口气说道。

我本来因为了要避去名声。

所以做着卖药的。

现在连女子们也晓得我了。

还要做什么卖药的生活呢。

就在霸陵山里的地方隐下了。

朝廷里屡次去征召他。

他也不肯出去。

桓帝用了礼物去聘请他出来。

他到了半路里。

竟暗暗地逃走了。

十、【陈寔期行】

陈寔与友。

预订行期。

日中不至。

舍而去之。

【原文】

汉陈寔、与友期行。

过期不至。

舍去之。

时元方七岁。

立门外。

友至。

问尊君在否。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怒曰。

非人哉。

与人相期。

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惭谢。

史称公行成乎身而道训天下。

故凶邪不能以权夺。

王公不能以贵骄。

所以声教废于上。

而风俗清乎下也。

陈公道高德厚。

今古同钦。

子元方亦以至德称。

即此一事观之。

亦足见家教之莫及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高士。

姓陈名叫寔的。

有一次、和他的朋友约定了同走。

过了约定的时期。

他的朋友还没有到。

陈寔就不等朋友。

独自去了。

那时候、他的儿子叫陈元方的、年纪才只得七岁。

立在门外。

忽然陈寔的朋友来了。

就问陈元方道。

尊大人在不在家里。

陈元方回答道。

等候尊驾好久不到。

已经独自去了。

陈寔的朋友生了气说。

这个不是人呵。

和人家约定了。

又把人家丢了。

独自去了吗。

陈元方道。

尊驾和家严约定。

是在正午的时候。

到了正午不来。

这是没有信。

对了人家儿子。

骂他的父亲。

这是没有礼。

那个朋友听了这一番话。

觉得很惭愧。

就谢了罪去了。

十一、【卓恕辞恪】

卓恕辞恪。

某日复来。

届期果至。

樽酒相陪。

【原文】

吴卓恕、尝还会稽。

辞太傅诸葛恪。

恪问何日复来。

恕言某日。

至日。

恪为主人。

停不饮食。

欲以须恕。

宾客咸曰。

会稽建康。

相去千里。

道阻江湖。

风波难期。

俄而恕至。

一座皆惊。

宾主酬酢。

尽欢而散。

恕与范式略同。

而恕较甚于式。

恪之信恕。

亦更甚于劭。

盖式则自约期于劭。

恕则因恪问而率尔对以期。

劭则仅告母具鸡黍以俟之。

而恪且延宾客。

停饮食以待之。

其知之深也。

实以其信之笃也。

【白话解释】

三国时候。

吴国里有一个姓卓名叫恕的人。

有一次、要回到会稽的地方去。

因此到那做太傅官名叫诸葛恪的面前去辞行。

诸葛恪就问卓恕。

什么时候可以再来。

卓恕说。

就是某日来吧。

到了这一天。

诸葛恪备了酒席。

自己做着主人。

停着杯筷不喝不吃。

要等卓恕到来。

许多客人大家都说。

会稽地方到这里建康。

相隔有一千里路的远。

并且路上又隔着江呀、湖呀。

水面上有了风波。

这是很难预定的。

过了一忽儿。

卓恕果然到了。

满座的宾客们都非常的惊异。

于是主人敬客人们的酒。

客人们也回敬主人的酒。

大家极尽了欢乐才散去的。

十二、【羊祜推诚】

羊祜推诚。

视敌如友。

拒绝谲言。

饮以醇酒。

【原文】

晋羊祜、字叔子。

镇襄阳。

与吴将陆抗接境。

每交兵。

克日方战。

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欲进谲计。

祜辄饮以醇酒。

使不得言。

抗遗祜酒。

祜饮之不疑。

抗疾。

祜馈以药。

抗即服之。

人多谏抗。

抗曰。

岂有酖人羊叔子哉。

古云。

兵不厌诈。

乃羊祜之遇陆抗。

战必克期。

不为掩袭。

有进谲计者。

饮以醇酒。

使不得言。

故敌将服其药而不疑。

敌国军民。

闻其丧而罢市巷哭。

其信之孚及敌人。

伊古以来。

除叔子外。

更无有二。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一个名将。

姓羊名叫祜的。

表字就叫叔子。

带了军队。

在襄阳地方镇守着。

那个地方是和吴国里将军名叫陆抗的境界。

是两相毗连的。

他们两边的军队、每次交锋动兵。

一定要预先约定了日期才开战。

不用暗地里袭取的计划。

凡是军队里将帅、要进献奇谲的计策。

羊祜每每给他喝那很厚味的酒。

使他不能够说。

陆抗有时候送给羊祜的酒。

羊祜丝毫没有疑虑的喝了。

陆抗生了病。

羊祜送给陆抗的药。

陆抗也立刻吃下了。

人家都劝陆抗不要服这个药。

陆抗说道。

那里会有毒死人的羊叔子呢。

十三、【曹摅约囚】

曹摅岁夕。

纵囚归家。

克日皆返。

诚感靡涯。

【原文】

晋曹摅、为临淄令。

狱有死囚。

岁夕行狱。

愍之。

曰、新岁人情所重。

岂不欲暂归家耶。

囚泣曰。

若得暂归。

死无恨也。

悉开出之。

克日令还。

掾吏固争。

摅曰。

此虽小人。

义不见负。

自为诸君任之。

至日。

相率而至。

并无遗者。

许止净谓欧阳子论唐太宗纵囚、为不合正道。

亦是通论。

乃曹君已先为之。

且天子有专赦之权。

而县令无之。

囚岂不知。

何以相率而至。

并无遗耶。

是知无不可感之人。

其不可感者。

仍是感之未至耳。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曹摅。

做了临淄地方的县官。

那县的牢狱里。

有许多判了死罪的犯人。

曹摅在年底边。

到牢狱里去巡视。

见着了这一班判死罪的囚犯。

心里很可怜他们。

就说道。

过新年、在人情上是很重要的。

你们难道不想暂时回到家里去吗。

囚犯们都哭着说。

偌若能够暂时回家。

就是死了。

我们也没有什么怨恨了。

曹摅就尽数把他们放了出来。

限了日期。

叫他们回到狱里。

属员们很固定地和他争执。

曹摅说道。

这班人虽然都是小人。

可是用恩义待他们。

不至于负义的。

我就替诸位担当了这个责任好了。

果然到了限定的日期。

一班犯人。

相率到来。

并没有遗失了一个。

十四、【何远一缣】

南齐何远。

操守清严。

得一妄语。

愿谢一缣。

【原文】

南齐何远、字义方。

生平言不妄发。

每语人曰。

卿若得我一妄语。

则谢君一缣。

众共伺之。

终莫能得。

梁武帝践阼。

封广兴男。

为太守时。

疾强富如仇仇。

视贫细如子弟。

豪右畏惮。

公清第一。

凡典郡所至。

民为立生祠。

疾富强如仇仇。

视贫细如子弟。

已为人情之所难。

况言不妄发。

得一语之寡。

谢一缣之多。

则伺之者必众。

而竟不可得。

世人每妄语。

而苦不自觉耳。

若以何远为法。

每谢人一缣。

或可以自知其妄乎。

【白话解释】

南北朝的时候。

南齐朝有一个永不说谎话的人。

姓何单名叫一个远字的。

表字就叫义方。

他的生平。

不肯讲一句诳话。

每每他对着别人说道。

你倘若等候得了我的一句说诳的话。

那末我就送你一疋好绢。

许多人都很留心着等候他。

可是终于得不到他的诳话。

梁朝武帝做了皇帝之后。

就封他广兴地方的男爵。

当他做太守官的时候。

他很恨那称霸一方的人。

好象恨着仇人一样的。

把那贫穷微贱的人。

当着子弟们一样看待。

所以地方上豪强的人们都很惧惮他。

当时的公正清官。

要算他是第一个了。

凡是他做官所到的地方。

百姓们都给他立着生祠。

十五、【高允不妄】

高允实对。

愿受极刑。

临死无妄。

寿享遐龄。

【原文】

北魏高允、见世祖。

直言国书与崔浩同作。

且注疏多于浩。

上大怒曰。

此甚于浩。

安有生路。

太子曰。

天威严重。

允迷乱失次耳。

允曰。

臣罪应灭族。

今已分死。

不敢虚妄。

臣以实对。

不敢迷乱。

世祖曰。

贞臣也。

宥之。

许止净谓生死大事。

自有定数。

非推过于人。

所能幸免。

高公直陈己过。

其初也、不肯听恭宗之言。

其继也、宁死不敢作一妄语。

故能身享遐龄。

名重九鼎。

于戏、可以风矣。

【白话解释】

南北朝的时候。

北魏朝的崔浩为了修国史的事情。

犯了死罪杀死了。

这时候、有一个姓高名叫允的。

去见世祖皇帝。

直说着这国书是他和崔浩一同做的。

并且自己所做的注疏。

要比崔浩做的多。

皇上听了大大的生气说道。

照这样说来。

你的罪名比崔浩还要大些。

那里还有活路呢。

太子在旁边替他解释道。

因为他见了皇上的天威严重。

所以他的说话迷乱失次了。

高允就说道。

做臣子的罪名应当灭族。

现在已经是临死的时候。

不敢讲虚妄的说话。

我是实实在在地对答。

并不敢迷乱的。

世祖皇帝听了。

称赞他道。

你真是一个贞信的臣子。

就赦了他的死罪。

十六、【魏征妩媚】

魏征妩媚。

不肯面从。

责上失信。

应对从容。

【原文】

唐魏征、事太宗。

尝责上失信于民。

谏有不从。

帝与语。

辄不应。

帝曰。

应而后谏。

何伤。

征曰。

昔舜戒面从。

臣心知其非。

而口应陛下。

是面从也。

岂稷契事舜之意。

帝笑曰。

人言魏征疏慢。

我视之。

更觉妩媚。

正为此耳。

先君谓魏郑公守正不阿。

能回主意。

太宗创业赖玄龄。

守成赖魏征。

故贞观之初。

善政叠出。

皆由征谏诤所致。

尝曰愿使臣为良臣、毋使臣为忠臣。

其绳愆纠谬。

匡君不逮有如此。

太宗以为人镜。

信然。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

有一个著名的贤宰相。

姓魏。

单名一个征字的。

他在太宗皇帝朝里做官。

曾经责问皇上。

对百姓们有失信的事件。

他每逢劝了皇上。

皇上不肯听从。

那末皇上对他讲话。

他就总不答应。

太宗皇帝说道。

你答应了我之后。

再来劝谏。

又有什么关系呢。

魏征说。

从前舜帝警诫他人面子上的服从。

现在做臣子的倘若心里明明晓得不是。

但是口里却勉强答应皇上。

这就是面子上的服从了。

那里是稷契服事舜帝的初意呢。

太宗皇帝就笑着说。

别人家说魏征的做人疏慢。

可是我看他的态度。

越觉得妩媚可爱了。

正是为了这些缘故呵。

十七、【戴胄守法】

戴胄为卿。

守法诚荩。

奏请改流。

昭布大信。

【原文】

唐戴胄、为大理少卿时。

太宗以选人多诈冒资荫。

敕令自首。

不首者死。

有诈冒事觉。

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

上曰。

卿欲守法。

使朕失信乎。

对曰。

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上从之。

许止净谓法律可取消命令。

命令不能抵触法律。

虽君主立宪国皆然。

吾国君主专制数千年。

命令法律。

几无区别。

甚至天子之命令。

可随时取消法律。

惟戴胄能知法为重。

敕为轻。

可谓大法律家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

有一个姓戴单名叫胄字的人。

做了大理寺少卿官的时候。

太宗皇帝因为那些候选的官员。

多半是假诈冒替了祖父的门荫、取得本身资格的。

所以下一道敕令、叫那假诈冒替的人。

先自己检举出来禀告。

倘若不自己出来禀明的。

就要办他死罪。

后来有一件假诈冒替的事情发觉了。

皇上就要把那个人杀死。

戴胄因为是做着司法的官。

就根据了法律奏上去。

应该把这诈冒的人办了流配的罪名。

皇上说。

你要自己守法律。

难道叫我失了信用吗。

戴胄对答道。

敕令是出于皇上一时的喜怒。

法律是国家所以昭布大信于天下的。

所以还是遵从法律为是。

皇上就答应他了。

十八、【宋璟责说】

宋璟拒诬。

许友偕死。

张说实言。

魏免弃市。

【原文】

唐宋璟、居官鲠直。

张易之诬魏元忠有不臣语。

引张说为验。

将廷辩。

说惶遽。

璟谓曰。

名义至重。

不可陷正人以求苟免。

若不测者。

吾且叩阁救。

将与子偕死。

说感其言。

以实对。

元忠免死。

璟累拜广平郡公。

以寿终。

许止净曰。

易之欲诬元忠。

引张说为证。

许以美官。

说既许之矣。

后因璟责以大义。

许以共死。

乃不得不以实对。

人贵有直友如此。

然璟六子皆显贵。

而说子俱受诛戮。

殆本原心地。

终有不同者耶。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

有一个出名的好宰相。

他姓宋。

单名叫一个璟字的。

做官很是正直无私。

那时候有个姓张名叫易之的。

要诬害魏元忠、说他有违反朝廷的话。

引了张说假做见证。

暗地里允许张说做了这个见证。

就给他做一个美缺的官员。

张说是已经答应张易之了。

后来将要在朝廷上质对。

张说惶恐得很。

宋璟就对张说说道。

一个人的名誉和义气。

是很重要的。

不可去陷害了正直的人。

希图自己苟免。

你倘若有了个不测。

我就到皇帝面前来救你。

和你一同死罢了。

张说感悟了、听从宋璟的话。

就把实在情形奏对。

魏元忠因此得免了死。

宋璟后来封做广平郡公爵。

并且享了高寿才去世。

十九、【子仪见酋】

子仪诚信。

免胄见酋。

回纥罗拜。

福备九畴。

【原文】

唐郭子仪、赏罚必信。

回纥入寇。

子仪使李光瓒说之。

回纥曰。

郭公在此。

可得见乎。

子仪将出。

左右曰。

戎狄野心。

不可信。

子仪曰。

虏众数十倍。

今力不敌。

吾将示以至诚。

乃免胄见其酋。

回纥舍兵下拜。

曰、果吾父也。

先君谓汾阳王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位极人臣、而众不疾。

上尊为尚父、而不以宠辱为心。

故身立三朝。

执掌强兵。

程鱼谗谤百端。

上终不信。

最难得者。

回纥服其诚。

承嗣拜其使。

非至诚待人。

焉能如此。

【白话解释】

唐朝有个大富大贵多男多寿封做汾阳王的。

名字就叫郭子仪。

他行赏罚是很信实的。

有一次、回纥国进兵到中国来。

郭子仪就差了一个李光瓒去对他们讲。

叫回纥好好的自己退兵。

回纥人说。

郭公既然在这里。

可以让我们大家见见面吗。

郭子仪就要出去给他们一见。

左右的人说。

外国戎狄的野心。

那里可以相信呢。

郭子仪说。

他们的军队。

比较我们多几十倍。

现在照力量上讲。

是打他们不过的。

所以我将对他们表示一种至诚。

就脱去临阵的盔帽。

出去见他们的魁帅。

回纥人就把兵器都放下了。

大家拜着说。

果然是我们的郭爷爷呵。

二十、【道琮觅殡】

道琮觅殡。

恸诸汪洋。

波中湓沸。

得尸还乡。

【原文】

唐罗道琮、上书忤旨。

徙岭表。

有同斥者。

临终泣曰。

独委骨异乡耶。

琮曰。

吾若还。

终不使君独留此。

瘗路左而去。

后赦归。

会霖潦。

失殡处。

琮恸诸野。

波中忽若湓沸。

琮曰。

若尸在。

可再沸。

祝已。

水复涌。

乃得尸。

携还乡。

道琮以同斥者客死荆襄。

临终悲感。

乃以吾若还、终不使君独留此慰之。

后遇赦归。

往求其殡。

会潦失其处。

乃恸诸野。

信何至也。

波中忽沸。

祝之再沸。

诚信所孚。

水亦效灵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代。

有一个姓罗名叫道琮的人。

因为上了一封奏章。

忤了皇帝的意旨。

就把他流配到广东岭南地方去。

有一个同流斥去的人。

当那临死的时候。

哭着说道。

我竟孤零零地把尸骨抛在异乡了吗。

罗道琮就说道。

我倘若有一日能够回去。

终不叫你独自留在这里的。

就把这个人埋葬在路的左边去了。

后来罗道琮遇着赦免、要回家乡。

刚刚逢着了霖雨。

路上的水积得很多。

找不到殡葬的所在了。

罗道琮就在郊野里大大的恸哭着。

水波里忽然像涌沸的样子。

罗道琮因此祝告道。

若是尸骨在这里。

可再涌沸一下。

祝告完了。

果然水又涌沸起来。

于是就寻到了尸骨。

带回到家乡。

二十一、【曹彬激诚】

曹彬守诫。

称疾保民。

江南城下。

不杀一人。

【原文】

宋曹彬、下江南。

太祖曰。

城陷之日。

慎无杀戮。

城垂克。

彬忽称疾。

诸将问之。

彬曰。

余病非药所能愈。

惟诸公诚心自誓。

克城之日。

不妄杀一人。

则自愈。

诸将共焚香为誓。

明日城陷。

兵不血刃。

李煜归降。

复待以宾礼。

曹彬下江南。

不杀一人。

为千秋佳话。

故君子谓彬为第一良将。

盖由其信守太祖诫语。

尤恐兵将未能信守。

故称疾不视事。

以激使尽诚。

古称三世为将。

道家所忌。

若彬之为将。

正可广作功德。

何忌焉。

【白话解释】

宋朝初年间第一个良将。

姓曹名叫彬的。

奉命去攻打江南、就是五代时候十国里头的一国、叫做南唐国的。

太祖皇帝对曹彬说。

城池攻下的时候。

千万不可杀戮平民百姓。

后来曹彬在城头将要攻破的当儿。

就推说有病了。

许多将士们都去问候他的病。

曹彬就对他们说。

我的病不是吃药可以医治的。

只要诸位很诚心的、各自发一个誓。

攻破城池的那一天。

决不乱杀一个人。

这样做、我的病就可以完全好了。

许多将士们于是大家焚了香。

发了誓。

到了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